钢铁奔流(一)

时间:2022-08-07 03:00:10

钢铁奔流(一)

从1915年9月的“小游民”算起至今,坦克这种划时代的陆战机械化技术装备已经走过了近百年的历史,然而这又是怎样的一段岁月呢?

坦克的诞生

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这段时间里,与享受工业革命技术成果最早的海军不同,技术对陆军的冲击不那么具有戏剧性,但1914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却是一个分水岭,在开战短短2个月后,很多职业军人就意识到这场战争的不同之处。战场上机枪大量使用,堑壕纵横,铁丝网密布,使得防御工事变得异常坚固,步兵密集队形与骑兵的冲锋陷阵不再是战无不胜的保证,交战双方往往难以突破对方的防线,谁要进攻,谁就会遭到惨重的损失。数百万大军就这样僵持在泥泞的战壕中。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职业军人还是民间幻想家都在痛苦地思索着打破僵局的战争手段,但令人颇感诧异的是,最有效的战场突破工具却并非出自陆军军人之手。

开战之初的1914年8月,作为英国惟一的官方战地记者皇家工程兵军官欧内斯特・斯温顿少校向英帝国防御会议秘书莫里斯・汉基写了一个备忘录,建议参照柯尔特公司制造的履带式拖拉机,制造一种有装甲、带武器、能越野的战车,并附上了一个草图。这份备忘录随即被汉基在国会内阁成员中散发出去。尽管备忘录本身被陆军大臣基钦纳枪毙了,但却在时任英国第一海军大臣的温斯顿・丘吉尔那富于想象的大脑激起一阵狂涛。事实上,著名科幻作家威尔斯在1904年出版过一篇短篇小说,书名就是《陆地装甲舰》,而涉猎广泛的温斯顿・丘吉尔恰好是这部小说的读者,再加上英国皇家海军航空队曾在比利时西部参加了一些战斗,使用了一些装甲汽车,效果不错,但令人遗憾的是装甲汽车无法离开道路,而斯温顿的建议恰好弥补了这种缺陷。于是1915年2月,在多管闲事的嫌疑下,温斯顿・丘吉尔在海军部秘密设立了一个“创制陆地战舰委员会”。这些海军军人凭借直觉相信,只有一种像海上战舰那样,将强大的火力、坚固的装甲防护和良好的机动性集于一身的陆地机器,才能打破地面战场被堑壕、机枪和铁丝网凝固住的尴尬局面。于是陆地战舰委员会在斯温顿少校和机械化的积极倡导者克劳姆普顿上校的帮助下,以当时的轮式装甲车和履带式拖拉机为基础制定出设计方案,开始着手将“陆地战舰”由纸面上的空想变成现实……这项看起来有些异想天开的计划最终收获了丰硕的成果――“坦克”。

仓促上阵初显威

尽管出现于1915年9月的“小游民“被称为人类历史上第一辆坦克,但客观来讲,坦克是差不多同时在英国和法国发展的。发展坦克有其单一而特殊的目的――即为步兵在前沿冲击时开辟道路。因此,坦克是仅仅作为突破工具而发展和应用的。在丘吉尔的热情支持下,英国在1916年9月15日,首次将这种新武器用于战斗,希望借此重新发动在索姆河地区陷于停顿的进攻。

英国坦克投入战斗前的7个月,最早的坦克提倡者之一,斯温顿上校提出了装甲兵使用原则,有如下几点:1.除通过伴随步兵的有线电话外,还应另外设法沟通司令官和坦克之间的通讯联系,斯温顿明确地设想过无线电通讯,但当时技术不够完善,还不能将无线电通讯设备安装到坦克里面去;2.坦克最忌火炮和地雷,前者应使用支援飞机或反炮兵火力予以攻击和压制;3.为了保密,这些坦克不要零星使用,应当作好充分准备,乘员在接受大规模协同作战训练之后,才能投入使用;4.要仔细选择攻击地段,以减少对于坦克的限制,加强坦克的战斗力;5.从集结地域运动到进攻出发线应在夜间进行,距离以不超过二英里为宜,坦克进攻应在拂晓进行;6.冲击时坦克应先于步兵,在步兵到达攻击目标之前,应与步兵保持一定距离,把敌步枪、机枪火力集中引向坦克;7.一旦步兵到达,坦克即向下一道战壕进发,对敌进行纵向射击,并轰击敌预备队和向前沿行进的部队;8.坦克应持续而不停顿地攻击前进,突破敌炮兵阵地;9.要在一次进攻中深入突破敌阵地,并维持攻击势头,必须仔细计划后勤支援事宜,以便持续地充分供应油料弹药和其他必须物资;10.要尽最大可能利用烟幕来掩护坦克进攻。

对于今天的装甲兵军官来说,这些战术观念是很粗浅的,但在191 6年及其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提出这些原则还是大胆而激进的,因为它所依据的理论还未被证实,当时战争的实际情况也是千差万别。事实上,当时斯温顿似乎过高估计了坦克的能力。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坦克的机件性能还不能维持长期战斗,也还缺乏必要的速度和行程进行非常深远的突破。通讯方面除目视联系外,还没有其他通讯联系方法,因而要实施计划之外的大规模战场机动就不可能了。康布雷战斗最好的教训或许是认识了坦克的首要功能,那就是坦克有控制地面的能力而无需占领地面,但这一点,许多年来却未被军界所认识。后来明显不顾安全和集中的传统原则,大胆利用坦克扩张战果,是以上述认识为基础的。确实给人印象深刻的一条经验是坦克进攻对士气有巨大影响,如富勒在评论康布雷地区的坦克作战时曾说: “坦克的主要价值在于对士气的影响,武装部队的真正目的是威慑而不是摧毁敌人。”这确实是一条重要的经验,虽然在开始不免失之过窄。

偶像破坏者与骑兵钟爱者之间的较量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20年间,各国军队都乘机将战争中出现的武器方面的进步加以吸收。然而在坦克的问题上,两次大战之间,世界各国的军事思想界却存在着难以调合的巨大争议。这种争议首先是技术层面的,即坦克作为一种工业时代的像征,其实际表现出的性能不但令其支持者们感到羞愧,更让其反对者们找到了驳斥的理由。事实上,在1915年和1916年,尽管工程师与对少量思想活跃的职业军人们对机械化战争时代的到来达成了一致,但在具体的技术问题上两者的分歧却依旧难以调合。两种人员分别服从两种不同的权威:应用科学的权威和非技术性的军事等级制度权威。技术人员通常不怎么熟悉根据指示所应满足的军事需要的具体方面。对于这类指示,技术人员往往只采取一种形式上服从的态度:他们很了解军事需要的短暂性,因为他们看到每隔几年就要出现新理论和新“战略”,而他们自己取得成果却要经历几十年。而且,技术人员也很少真正会全心全意地尊重上级所制定的那些军事需要,因为在他们眼里,上级对客观可能性缺乏全面的了解。而这种矛盾集中到“陆地战舰”的研发领域就显得十分尖锐了。

一方面,军人们总是试图保护自己免受敌人及其使用的武器的杀伤,但这却必须要与他们对机动性的需求保持一种平衡。在古代,随着长弓的发展,防护就需要加强,铠甲越来越重,结果丧失了机动性。而在战斗车辆装甲防护性问题上,类似问题并没有因为机械化动力的出现得到缓解。军人们希望作为陆上舰队的“旗舰”,这种计划中的重型装甲突破机器,要有均衡的周向防护性,这是必要而合理的,它们定然会受到各种各样的武器从各种方向各种角度实施的攻击。然而“陆地战舰”是战争过程中仓促推出的应急产物,如果要满足这种理想化的防护性能,如何提供适当的发动机就成了一大难题。

另一方面,既便技术人员雄心勃勃地造出了这样理想中的陆地“无畏舰”,他们也会痛苦地发现,这种巨大的战争机器将只有有限的直接军事价值,而负作用却在高级别的职业军人眼中不可接受。事实上,这中间不仅存在着一种因无知而产生的障碍,而且存在着一种因目的截然不同而产生的障碍。对技术人员来说,数量本身却没有什么价值,作为一个技术人员,他追求的唯一目标是质量最佳、性能最好的武器。可对军事官僚机构来说,为了保持数量,它常常不得不牺牲一种武器所可能达到的最佳质量。也正因为如此,在职业军人与技术人员不断的讨价还价中,坦克自身的形象难免变得糟糕了起来,特别是在军方内部的坦克反对者看来,这不过是一种昂贵却无用的东西。

同时,除了军方内部的坦克支持者与技术人员之间的争论外,当时各国关于装甲兵的军事指导思想也存在着矛盾心理。像英国著名的富勒少将及其信徒利德尔・哈特和法国的埃斯丁少将等热情支持者都明确预言装甲兵将有巨大作用,虽然他们的理论有些言过其实(富勒承认这一点,但并未将这一点报告关键的领导人)。上述三位军人作风细致,但脾气急躁,在坦克方面所提主张,往往过于轻率而容易引起争议。这种种情况可能影响了他们的上级,从而低估了装甲兵的潜在能力。还有一点很重要,军事领导人往往并不愿意将尚在试验中的东西,贸然取代成熟的武器及其理论,这是可以理解的。协约国在革新方面存在着程度不同的冷漠情绪,这点不可否认。例如在法国,当国防部长保罗・雷诺想在1935年组建装甲兵部队时,遭到了军、政界人物的反对而未能实现。他们认为在现代战争中,胜利的关键是防御而不是进攻。

其实反对装甲兵的观点合有多种因素,有些是基本因素,有些是从一国国情和政治衍生而来的。法国依重防御工事,认为防御火力效果可靠。英国相信,依靠其海空军力量能够避免卷入未来的欧洲大战,保证其岛国安全。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牺牲惨重,人们厌战情绪遍及四方,形成了强烈的和平主义潮流。尤其在英国和美国,许多人直截了当地主张国际问交往应排除与战争的任何关系。在美国,和平主义与孤立主义情绪有关。孤立主义的基础是该国与世界各大国隔着广阔的大洋,具有安全感,让别人打他们自己的仗去,美国自己资源丰富,再也不必介入战争。西方国家并不是要放弃坦克,只是把坦克仅仅看作是突破的工具,起到辅助步兵的作用。然而,很少有人注意的是,在一旁旁观这场争论的苏联和德国却从中得出了完全不同的结论……总之,两次大战之间的岁月呈现出了这么一种图景:在西方一小群才华横溢的、后来被证明是正确的偶像破坏者进行了一场英勇但徒劳的斗争,反对占据多数且抱成一团的异常守旧、顽固不化的骑兵钟爱者;但在中欧地区的德国和苏联,这些偶像破坏者却在斗争中取得了空前的胜利。

技术上的第一次进步

不可否认,尽管对于坦克的意义和作用,两次大战间各国的军人们都在争论不休,但在这段时间内,坦克技术却仍然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开始从摸索走向成熟。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至20世纪30年代,是坦克技术和战术发展的探索和试验时期,也是坦克发展走向成熟的时期。这一时期,在坦克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战后由于各国的作战理论和观点不同,所以其坦克设计思想与技术特点也各不相同。各国的军事专家和设计师们设计和制造了多种类型的坦克。从重量上看,有超轻型、轻型、中型和重型坦克。从结构上看,除了普通的履带式行动装置和单炮塔式结构外,还出现了可以卸掉履带、只用负重轮行驶的坦克,以及安装多座炮塔的坦克。从战术使用意图上看,出现了用于伴随步兵作战的步兵坦克和用于机动作战的巡洋坦克。这一时期坦克发展的主要国家有,英国、法国、美国、德国、苏联和日本。其中,苏联后来居上,还成为了头号坦克生产大国,而日本则成为东方第一个坦克生产国。

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坦克相比,这个时期的坦克技术发展具有以下主要特点:首先,机动性明显提高。早期采用过顶式履带、菱形车体的坦克,因形体大且笨重,行动缓慢,已不再适应作战的需要而停止发展。20世纪二三十年代推进系统技术初步从汽车、拖拉机技术中分离出来,坦克专用汽油机和坦克高速柴油机研制成功,二级行星转向机构和双差速转向机构相继问世,行动装置普遍采用弹性悬挂技术,许多轻型坦克的机动性显著提高,最大速度达40~50千米/小时,最大行程达250千米,可有力配合步兵作战。其次,装甲防护力大幅度增强。装甲防护力的改善,同反坦克武器的发展密切相关。早期的坦克,大多数只要求能防机枪弹和炮弹的攻击,装甲厚度一般为6~12毫米。随着坦克武器和反坦克武器数量的增加及其威力的提高,坦克的防护力也相应增强。20世纪二三十年代普遍采用的手段是,按照坦克遭受攻击的不同几率,合理分配各部位的装甲厚度。通常是前装甲最厚,底、顶装甲最薄,要求前装甲能抵御当时的反坦克武器在450~900米处的攻击,因此一般轻型和中型坦克的前装甲已增到20~30毫米,部分坦克则达到60~75毫米,甚至80~90毫米。再次,武器穿甲威力增大。早期坦克的使命是消灭敌人的步兵,摧毁其机枪掩体和土木质发射点,并非对战斗车辆,因此机枪与使用榴弹的火炮相组合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坦克武器的普遍形式。20世纪30年代初期研制的轻型和超轻型坦克,大多数只装有口径在8毫米以下的机枪,它们只能对付暴露的有生力量而对装甲目标或稍有防护的火力点,便显得无能为力,以至其作战使用受到很大的限制,于是快速发展穿甲武器成为当务之急。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一批穿甲能力显著增强的坦克炮应运而生。10~20吨级的轻型和中型坦克已普遍使用了37~47毫米火炮。配用的穿甲弹的初速为610~855米/秒,在450米的射程上可垂直击穿40~60毫米厚的钢装甲板。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运用与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由于大量坦克参战,与坦克作斗争已成为坦克的首要任务。坦克与坦克,坦克与反坦克火炮的激烈对抗,促进了中、重型坦克技术的迅速发展。坦克结构趋于成熟,火力、机动性和防护力三大性能全面提高,坦克己成为地面战斗中的主要突击兵器。在二战的6年中,坦克履带的轨迹遍及欧、亚、非三大洲,大规模动用坦克的战役比比皆是。德军闪击波兰自不必说,德军闪击荷、比、卢、法四国也是另一个二战中大规模运用坦克的经典战例。当然,宏大的库尔斯克会战更是整个二战中坦克战的巅峰与高潮。

对于这些战役,相信广大读者早已耳熟能详,在此就不加以赘述。总之,第二次世界大战交战双方大量使用坦克,坦克充当了地面战争的突击力量。大战间坦克的集中使用,曾给战争带来了许多新特点,而战争的发展,又对坦克的改进提出了许多新要求,特别是各种反坦克武器装备的竞相发展,使得坦克在面临挑战的同时,又得到飞速发展。

战后坦克的发展走向

战后,尽管重型坦克很快退出了历史舞台,轻型坦克的发展也变得缓慢,但集中型坦克和重型坦克特点于一身的主战坦克的出现,却无疑是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具体来说,战后三代主战坦克发展的主要特点是:武器军械方面,火炮口径不断增大。火炮口径由二战时期的75毫米左右增大到当今的120~125毫米。由于高强度、高韧性炮钢的应用,再加上身管采用自紧、内膛镀铬等技术,有效地提高了火炮的性能和使用寿命,弹药方面也取得了巨大进步。火控系统技术方面,现装备主战坦克采用了带热像瞄准镜的车长周视稳像指挥仪、炮长双向稳像瞄准镜、数字计算机、各种传感器(横风、倾斜、炮塔角速度、气象等)、电液或全电炮控系统组成的指挥仪式火控系统,使坦克具备了行进间对运动目标的射击能力。装填系统技术方面,自动装弹机构采用了自动挖制技术,实现了按车(或炮)长指令,完成自动选弹、自动输弹、自动装弹、自动抛壳的全过程。此外,还具有半自动补弹、半自动卸弹功能。在坦克紧凑空间条件下自动挖制技术的成功应用,使坦克乘员由4名减少到3名,装弹速度由人工装弹3~4发/分钟,提高到自动装弹6~9发/分钟。现代第三代主战坦克的武器系统,由于高性能材料与液压自紧技术、镀铬工艺、高能药、光一电子技术、微芯片技术、发射机器人技术的综合应用,使坦克在快速反应、精确打击、威慑能力方面有了重大突破。动力和行动方面,当今第三代主战坦克的推进系统是由增压、中冷、高温冷却、电控技术为特点的紧凑型活塞发动机(或燃气轮机),机械一液力传动装置,液压操纵系统,高效紧凑型动力传动辅助系统,高性能扭杆(或液气悬挂装置)为特点的行动部分组成的。防护系统方面,现代第三代主战坦克采用了迷彩技术、热烟幕和抛射式多功能烟幕技术、导弹干扰技术、三防技术、复合装甲及反应装甲等技术。上述各种防护技术在主战坦克上的应用,构成了当今坦克的综合防护系统,有效地提高了主战坦克的战场生存能力。

目前,世界各军事强国都在积极组织人力、财力在新技术应用上继续发展和改进主战坦克的性能。首先,应用电子信息技术不断提高坦克的综合作战效能。其次,应用综合集成的技术措施和方法优化总体设计。通过坦克与其它兵种武器之间的“横向技术”综合,提高坦克在体系对抗中的作战效能也是一大重点。再次,增加新功能系统。随着坦克技术的发展,为了适应未来高技术战争的要求,指挥控制性、生存能力、可靠性、维修性及综合后勤保障性在现代先进坦克中的作用更加突出。

未来展望

当前主战坦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体积、质量越来越大,严重地影响了它的战区机动和战略机动;其次,车辆电子技术应用程度尚不能适应高新技术战争要求;第三,新型防护技术的发展对120毫米口径火炮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最后,防空、防地雷等问题也亟待解决。为使主战坦克适应未来战场需求,目前看来,未来主战坦克在设计理念方面,应在扩大功能、提高性能的前提下,注意降低坦克费用。通过高综合系统匹配和技术优化,使其向低矮化、轻量化、数字化、隐身化方向发展。通过系统优化设计,实现无人炮塔技术、低矮动力舱技术、机器人技术、新型火控技术等在坦克上的综合应用,以降低车高,减轻车的质量,提高战场生存能力。通过模块化、组合化技术,研制新型复合装甲、反应装甲等,提高主战坦克战场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

而在具体的技术趋势上,未来主战坦克的演进则可能是这样的:武器系统方面,发展大威力火炮,增大火炮口径,并研制与之相配的动能弹、聚能弹、大威力杀伤爆破弹以及炮射导弹等。同时研究新能源火炮,如电磁炮、电热炮等。下一代坦克能否达到工程应用,还取决于关键技术和系统小型化技术的突破。与此同时,新型火控系统和自动装弹机构也至关重要。

动力系统方面应进一步发展和完善高性能的传统推进系统技术。通过降低发动机、传动装置高度与高性能的悬挂装置技术等实现紧凑、低矮的传统推进系统。新型混合式电推进系统已进入研究阶段,可以预测,随着技术的成熟,它将是传统推进系统的有力竞争对象。

而在防护系统方面,未来战争主战坦克面临全方位的攻击。为使一下代坦克适应未来战争的要求,降低车高,减小中弹面积成为必需改进的方向。未来坦克受到的威胁,除当今的穿甲弹、破甲弹之外,还可能受到大威力杀伤爆破弹、导弹等的攻击。为此,应开展主动防护装置和防崩落产生的二次效应技术的研究。至于隐身技术,下一代主战坦克应在降低被敌人肉眼发现、降低噪声、降低热信号和防雷达等技术在坦克上的应用进行研究。在原综合防护系统上,再应用上述技术,构成下一代主战坦克的整体防护体系。

光电对抗与电子信息系统方面,未来战争中光电对抗系统将达到与火力、机动、防护三大性能同等的地位,事实上,随着地面战场信息化的发展,信息数字化技术已成为除火力、机动、防护性能以外的坦克战斗力的第四大要素。

结语

时至今日,坦克已经走过了近百年的发展历程,然而其生命力仍然十分旺盛。在空地一体战理论指导下的高新技术战争,还没有发现任何新型武器装备在地面战争中可以代替坦克。现代化的坦克能在复杂的地面环境条件下,实实在在地完成突击作战、进攻追击、侦察和反突围以及坚守阵地等战斗任务,这就确定了在未来战争的地面战场上,由高新技术重新武装起来的主战坦克仍将是陆军的核心力量。从下一期开始,我们将以不同的国家为切入点,看看各国不同的国家战略会如何让坦克呈现出完全不一样的形态。

上一篇:产业发展仍需破冰 下一篇:“女韩寒”退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