蹉跎的钢铁

时间:2022-06-03 03:26:58

蹉跎的钢铁

1940年6月22日,德法两国代表在上次大战签订停战协议的地方――贡比涅森林的一节火车车厢里签定休战协定。不过这次胜利者和失败者的位置互相交换了一下,法兰西会战终以德国的闪电式胜利、法国的全面崩溃拉上了帷幕。战前拥有87万兵力、85个师、2700辆坦克,号称欧洲第一的法兰西陆军,在这场仅仅43天的战役中声望一落千丈,自身也在战后烟消云散。而对于这场战争,有人说,法国统帅部准备了一场1918年水准的战争,德国人却准备了一场针对1918年水准的新型机械化战争,这是法兰西会战成败关键的全部所在。当然,如果仅仅从战争指导思想来看,这种说法的确一语中地,但如果用来形容法国陆军的装备水准却大错特错。

很少有人意识到的是,虽然法兰西陆军在法国战役中的表现令人失望,但其装甲部队技术装备的表现却可圈可点,在43天所发生的无数次中小规模坦克交战中,“哈其开斯”H-39、“雷诺”R-35与“索玛”S-35被认为性能普遍优于德国装甲部队的Pzkpfw I/II/III/IV,而“夏尔”B1则在德军装甲部队中就根本没有与之对应的型号。事实上,法国装甲部队一度在比利时痛击了深入的德国装甲部队,最后由于其他兵种的协同和掩护,同时人员和装备损失惨重却得不到补充被迫撤退。而戴高乐指挥的第4轻机械化师,更是凭借性能优良的技术装备与有效的战术指挥,在5天内机动180千米,在步兵和炮兵的支援下,进攻驻阿布维尔的德军,俘敌500人,取得了法军装甲兵抗击德军作战中独一无二的战绩。如果仅仅从装备角度着眼,我们会惊奇地发现,法军机械化装备的质量水平实际上是要略高于日耳曼对手的。可以说,要不是法军统帅部在战略战术方面犯了一系列错误,法国战役根本就不应该如此“戏剧性”地收场。更令人感吃惊的是,对于法国陆军装甲机械化装备的质量优势,这些还远远不是事情的全部。作为一个军事工业大国与强国,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轰然崩塌时,法兰西陆军的车库中却还有一些杀手锏并没来得及亮出,这不由得令人在感慨的同时浮想联翩。而笔者撰写本文的目的,则正是希望将被尘封的历史揭开一角,让这些蒙尘的战车有机会重见天日。

ARL V39突击炮

在一战中,尽管法国曾经是紧随英国之后的第二坦克大国,甚至还设计出了“雷诺”FT-17这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革命性型号,为现代坦克设计奠定了最基本的框架。但由于军界上层长期为保守派所把持,结果在坦克设计思想上,法国人一直没能挣脱将其视为步兵支援武器的桎梏。但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对为什么突击炮这种用途专一的装甲战斗车辆,其概念原型会首先出现在法国就不会吃惊了。

ARL V39突击炮的起源实际上可以追溯到1929年,当时为了配合正在修建中的马其诺防线,法国国防部认为有必要为要塞驻留部队配备一种具有自行能力的中口径要塞炮,并且进一步指出,在必要情况下,这种中口径自行要塞炮还要有能力驶出筑垒地域,在步兵的伴随下实施一定程度的野战追击,以将敌人彻底击溃。这个概念不久便演化成了一种货真价实的“突击炮”雏形――一个一战风格的过顶履带式中型底盘与1门1897式75毫米步兵炮的组合,为世界履带装甲兵器揭开了新的一页。值得注意的是,在那个坦克与自行火炮界限非常模糊的年代,人们之所以能够将这款新车清晰地界定为突击炮而非坦克,根本原因在于法国工程师们为其赋予了创造性的设计思想。事实上,法国人对于这个设计的着眼点完全在于为步兵提供近距炮火支援,火炮本身将以直瞄射击方式为主,也正因为如此,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其采用的过顶履带式底盘虽然速度慢,但越障能力很强,按其设计意图来讲,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不过,任何事情都有其两面性,过顶履带底盘也不例外,在获得良好越障能力的同时,外形高大的缺陷却无可避免,如果像FT-17那样,执意将1897式75毫米步兵炮置于车体上方一个可360度环形旋转的炮塔中,那么被弹面之大将令人难接受。而面对这个问题,法国工程师们选择了妥协,但妥协的方式却不失创造性:75毫米主炮被置于车体内部,身管穿透车首装甲板,同时在车顶为炮长设计了一个可360度旋转的单人装甲指挥塔,以解决观测能力不足的缺陷。

可以说,法国人设计的这种自行步兵炮,尽管外形丑陋,但设计理念却的确令人耳目一新,而且与坦克相比,其在造价上无疑拥有显尔易见的性价比优势。到现在很难说得清,日后大红大紫的STUGIII/IV、SU-85/100等型号的出现乃至成功,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受到了它的影响。不过,受当时主导法国的绥靖主义思想影响,如此优秀而富有实用性的设计,直到1938年9月才被国营ARL兵工厂变为现实。有意思的是,由于时间已经过去了9年,所以当首批3辆样车走下装配线时,尽管底盘部分仍然乏善可陈,但很多细节已经不同了。首先,原先设计中陈旧的1897年式75毫米步兵炮被新型的APX 75毫米步兵炮所取代,虽然出于底盘承受能力的考虑,这门炮的身管被载短了175毫米,但在发射减装药的1915年式高爆弹与1915年式穿甲弹时,初速仍然能够分别达到400米/秒与570米/秒,最大直瞄射程超过2000米,远远超出了老式1897年式75毫米步兵炮;其次,原先的设计中,步兵炮实际上采用了全固定式设计,除了有限的高低射界外,方向射界基本为零,只能靠车体的方位移动来实施瞄准,精度可想而知。而在ARL生产出的样车上,这个明显的设计瑕疵被剔除了,被固定于车体首上装甲板的APX 75毫米步兵炮,除了在高低向上拥有-10~30度的射界外,在水平向上也拥有左右各7度的方向射界,火力机动性和射击精度自然大幅提高;最后,也是最值得提及的是,根据一战中对采用类似设计的圣沙蒙坦克的使用经验,为了避免穿透首上装甲板伸出车体的火炮身管对车辆的越壕能力造成负面影响,火炮身管被别出心裁地设计成了可伸缩式。在行军状态中,火炮身管将全部缩入车内,整辆战车将获得最佳越野性能。当然,火炮伸缩机构不可避免地增加了设计和生产上的复杂性,由此带来的可靠性问题也很值得权衡,但巨大的战术价值还是令人青睐。

这种在设计上具有强烈实用主义风格的自行火炮样车一经问世,便以其令人印像深刻的高性价比与多用途性能(拥有一定程度的反装甲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替坦克),引起了法国军方高层的广泛关注。在当时绥靖主义的幻想基本破裂,战争已经只是一个时间问题的情况下,同很多类似项目一样,ARL兵工厂的两辆样车被很自然地视为救命稻草。1939年1月8日,两

辆样车未经严格的工厂测试就通过了国家验收,定型为ARL V39型自行火炮。随既到了1939年3月,为了武装首批组建的4个所谓的“预备队装甲师”(即DCR,实际上是由普通步兵师仓促改编而来),法国国防部要求ARL工厂在10月底之前,至少生产出足以组建8个轻型自行装甲火炮营的72辆ARL V39(每个“预备队装甲师”建制内拥有2个这样的所谓轻型装甲火炮营,每营2个连,每连3辆ARL V39)。到了1940年5月9日,法国国防部又要求用一个月时间再生产出108辆ARL V39。然而,无论是72辆也好108辆也罢,生产上的混乱使得一切都成了不切实际的空谈,上面这些数字最终没有一个被落到了实处。而仅有的3辆样车中的2辆也在开战后被转移到了摩洛哥,并在那里最终沦为了一堆毫无用处的废铁。

“索玛”S40/SAu40中型坦克

如果从火力、机动和防护三大性能的平衡程度来看,“索玛”S35堪称战前法国设计并投入量产的一种综合性能最佳的中型坦克。当其于1936年正式服役于法国刚刚组建的两个轻型机械化师时(每个轻机械化师由10400名官兵、约3400辆3轮摩托、卡车、半履带车和各种装甲车、174辆坦克组成。这是在当时法国军队中唯一可以与德军的装甲师相抗衡的单位了),这是世界上最好的中型坦克。与稍后出现的德制III/IV早期型,或是苏制T-34-76早期型相比,“索玛”S35在主要性能上不但毫不逊色,甚至由于出现的时间较早,因而还享有一定程度的技术缓冲期(索玛S35在样车和量产时间上,均要比德苏两国的同型车领先12~20个月)。所以尽管今天已经鲜有人知,但法国人实际上并没有浪费这段难得的窗口期,而是对其得意之作进行了不遗余力的改进,并由此导致了“索玛”S35两款最重要改进型的出现。

“索玛”S40是两种改进型号中,较早出现的一种。它实际上是在对S35进行了一系列小步快跑式的改进后,最终集其大成者。也正因为如此,与其前身相比,这种改进型号在细节上的变化是相当繁杂的。比如为了简化生产工艺,提高车体强度,车体由原先的铆焊混合结构改为全焊接,并对部分车体装甲板进行了修形,还去掉了一些不必要的附件;发动机功率从原先的190马力提高到220马力,最大公路速度因此提升到45千米/小时;为了提高传动效率,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强越野机动性,前置的主动轮进行了重新设计,安装位置也向前上方移动了270毫米;虽然“索玛”S40与S35一样仍然采用3人车组,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战斗效能(车长既要指挥坦克,又要负责火炮和机枪的装弹、瞄准和射击),但在保留原始设计框架的前提下,为了尽可能的改善人机功效,法国工程师们还是为S40换装了内部空间更大的ARL 2C型单人炮塔,使战斗效能有所改进;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此前生产的“索玛”S35中型坦克,完备的电台设备仅仅安装在排以上级别的指挥型号上,普通的S35坦克仅仅有电台接收设备,但这种情况到了S40出现后终于彻底终止,每一辆S40都安装了完整的电台收发设备。

而与“索玛”S40风格谨慎的改进相比,SAu 40的变化则要大刀阔斧得多,并且充满了戏剧性。事实上,最初的SAu 40只是由于ARL工厂产能不足,而由索玛代工生产的ARL V39突击炮。不过,在1939年9月接到首批36辆的定单后,原本就心有不甘的索玛公司改变了主意,企图将用于ARL V39的APX 75毫米步兵炮与自己的“索玛”S40底盘结合在一起,为军方提供一种性能更好的突击炮。尽管军方对素玛公司自作主张的举动感到恼火,但由于在设计中借鉴了大量ARL V39的相关设计(包括那个特别的身管伸缩机构),索玛公司仅仅用了不到40天时间就拿出了一辆SAu 40突击炮样车。如此迅速的动作最终取得了军方的谅解,当然最重要的是SAu 40性能上明显要好于ARL V39,而且部件通用性上的优势更是显尔易见的。简单的来说,SAu 40实际上就是将一门APX 75毫米步兵炮塞入一辆“索玛”S40车体的产物(车顶的ARL 2C单人炮塔和SA35 47毫米炮都被保留了下来,但在几辆原型车上,SA35 47毫米炮被机枪所取代),这使后者凭借这门大口径车体炮,实质上成了一辆简化版“夏尔”B1,从而令底盘技术相对陈旧的ARL V39相形见拙。SAu 40底盘源自索玛S40,而S40又继承了S35先进的“尼德尔”液力差速器。这使SAu40可以在任意一个变速齿轮上获得任意的转弯半径,并且可以实现微调,这样驾驶员就可以精确调整火炮方向射界。仅仅凭此一点,便令ARL V39的老式底盘自愧不如。不过与“夏尔”B1一样,SAu 40由驾驶员兼任车体炮的炮手,这虽然使乘员人数仍然得以保持在3人,整个底盘结构无需进行大幅度的调整,但代价则是战斗效能进一步下降。

SAu 40非常符合法国军方对于坦克贪大求全的心理定位,于是之前的不愉快全被一笔勾消。1940年2月,法国国防部向索玛正式下达生产指令,要求该厂要在3个月的时间内,向法国陆军提供72辆SAu 40和132辆S40,用以装备计划中将要组建的第5和第6轻机械化师。然而,当战争于1940年6月22日“意外”中止时,除了孤零零的几辆原型车外,上述生产计划仍然停留在纸面上。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到了1945年,法国军械研制局又曾经企图将90或是105毫米高炮搬上S40底盘,发展出一种采用固定战斗室设计,类似于Su100风格的坦克歼击车。

“雷诺”G1R战斗坦克

尽管按照1940年代初的标准,“索玛”S40在设计上已经十分值得令人称道,但这种坦克却并非法国人在中型坦克领域的巅峰之作。要知道,“索玛”S40说穿了不过是S35的深度改进型,一些S35固有的缺陷在S40上并未得到克服,比如3人车组负担过重,人机工效不佳的问题在索玛S40上同样存在;此外,S40基本延用了S35的半刚性悬挂装置,尽管这使其拥有了极高的行驶平稳性,但公路速度和越野机动性能却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最后,S40的车体轮廓依然过于高大,再加上防弹外形并不理想(没有采用倾斜式装甲),这使其厚达60毫米的装甲防护设计没能得到充分发挥。其实法国人对于S35系列的这些固有缺陷是了然于胸的,所以他们一边对生产线上的S35进行改进,一边结合自身所获得的宝贵经验,对未来中型坦克设计的发展趋势进行了一些大胆探索。

1936年7月,也就是第一批40辆“索玛”S35“战斗坦克”进入第4骑兵师不久(整编完毕后,该师番号改为第1轻机械化师),法国陆军部就开始向国内各厂商招标,要求研制生产一种战斗全重20吨,最大速度与“索玛”S35持平(40千米/小时),但却拥有“夏尔”B1级别的火力与装甲防护的新型“战斗坦克”(“夏尔”B1拥有1门17.1倍径的75毫米车体炮,以及炮塔内的1门SA35型47毫米坦克炮),以作为“索玛”S35未来的接替者。由于条件过于苛刻,起初雄心勃勃的几个竞标者都打了退堂鼓,最终只有雷诺一家勉强坚持了下来,其方案设计代号“雷诺”G1R。有意思的是,雷诺在中标后,很快就将其原始设计改得面目全非。最终,出现在绘图板上的是一个全新概念的设计:战斗全重35吨,乘员4人,首上装甲60毫米,侧装40毫米,全车流线型设计,行动部分由僵硬的半刚性结构,改为革命性的6个大直径负重轮的扭杆式悬挂,再加上450马力的潘哈德发动机与其510毫米的宽幅履带,这一切为良好的机动性提供了保证。至于大口径车体炮加小型单人炮塔的陈旧框架也被抛之于脑后,取而代之以一个锅底式双人炮塔中的一门APX75毫米主炮,另有一个附加于主炮塔炮长舱口的单人全封闭机枪塔提供辅助火力。令人扼腕的是,在法国战役打到白热化的1940年5月14日,由于离官方要求“相距甚远”,这个本来足以与T-34/76相媲美的革命性设计被无情地枪毙了。此后,由于法国战败,有关“雷诺”GIR的资料大部分被销毁了,除了几张全尺寸木制样车的照片外,什么也没有留下。

上一篇:旧有装备换“新颜”的启示 下一篇:决胜斯大林格勒(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