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的写话教学快乐的习作起步

时间:2022-08-07 02:57:11

开放的写话教学快乐的习作起步

“善始者,功半成”。写话,是习作教学的实际起步阶段。抓好“写话”教学,就等于帮助孩子迈开了习作的第一步。在写话的教学实践中,笔者领悟到,要使学生在“写话”中能感受到表达的快乐,那就必须构建以“开放”为核心的写话教学范式。开放的写话教学,就是突破原有的写话空间、载体、评价上的相对封闭状态,创设宽松的写话环境,引导学生全程参与,充分尊重和相信每一位学生,鼓励他们放开手写,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还给学生一个自由写话的天地。下面谈一谈笔者的一些实践和体会。

一、开放写话空间,让学生体验写话的快乐

1、主题系列活动写话。主题写话可以选择的空间是很大的。除了以学生生活中出现的相关活动为内容外,还可以大自然为载体,以观察、实践、赞美为主要路径,以季节的轮换为章节,构建“赏春”、“追夏”、“品秋”、“闹冬”这四个写话主题。还可以由一个主题生发开去,找一找、画一画、写一写,孩子们的生活被激活,表达的愿望被激活,写话素材也就会出现“井喷”现象,源源不绝。这正应了叶圣陶老先生说的话:写作的根源在于自身的生活。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的流个不歇。

2、体验观察写话。体验是一个过程,它始于实践,终于感悟。对于学生来说,体验无时不有,但却不能时时悟出。而如果教者能及时捕捉体验产生的过程中生成的写话资源,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训练,会大大地提高学生的写话兴趣,丰富学生的写话内容,提升学生的写话品质。我在教学中,就经常会从平凡的生活中捕捉点滴资源,让学生从“熟视无睹”逐渐学会用心去体验,用笔去表达。

3、利用文本资源写话。文本不仅是阅读教学的主要凭借,而且也应该是写话训练的直接资源,我们必须重视阅读教学中写话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我以为写话最经常最有效的训练方法,应该渗透于阅读教学之中。

(1)巧设生长点——仿写。模仿,自古以来是文学创作的重要方法,模仿中蕴育着创造。写话虽为习作的起步,但模仿也必不可少。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说:“模仿对于儿童,正如独立创造对于成人那样同等重要。”(2)巧选拓展点——续写。续写,可以让学生的想象放飞,创造出新奇的虚幻世界,揭示出真实的内心世界。续写,既可以丰富文本,也可以融入学生各自的生活积淀和情感体验,写出个性化的语言。教师可以在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情感、揣摩课文表达方式后以后,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续写。(3)巧用转换点——改写。课文内容是按一定的形式表达的。转换课文的表达形式,既源于课文而又超越课文,是一种再创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开放写话载体,让学生释放表达的快乐

从现代教育的视角来看第一学段的学生写话表达的载体,我感到仅有一个写话本,只有一个阅读对象——教师,已远不能满足学生表达交流的实际愿望了。这就需要我们在为学生拓展广阔的写话空间的同时,寻找新的写话载体,并根据班级学生的“学情”,开放这些载体。让这些童言无忌的孩子有与更多的人交流的机会,能让他们有更多的被别人欣赏的机会,能让他们在表达的释放中得到鼓励,感受到成功的欢乐,体验到成长的快乐。

三、开放的写话评价,使学生享受写话的快乐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尊重与鼓励学生能促进学生不断进步,而一个经常得到负面评价的学生,就会产生负驱动力。《语文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写话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写话兴趣的培养。低年段的写话教学重点就是要培养学生喜欢的兴趣。因此,我们在写话教学的过程中,还要充分利用多样化的评价手段,来让学生产生并始终保持积极的写话兴趣。

1、同学间互相评价。同伴的互相评价是最常用的方式。同伴互评的最终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共同发展。“同伴日记”这种合作的形式就生成了自然的、生态的评价,教师在“同伴日记”的评价中侧重于参与讨论,注意紧扣关键点给与适时的激励,这样的评价是心平气和的,而不是终结型的定性式的。

2、及时赞赏评价。哈佛大学著名教授威廉·詹姆斯说过:人性中最本质的属性是想得到别人的赞赏。我在对学生的写话评价时总是坚持不断发现学生写话练习的亮点,多关注他们细微的进步,真诚地去鼓励他们,坚持以爱心唤醒他们的潜能,让孩子保持旺盛的写话热情。

3、家长参与评价。有了“同伴日记”和网络写话载体,家长参与评价学生写话就变成了现实。看到自己的写话不仅被同学、老师认可,还不断得到家长的赞美,其快乐自不待言,对写作的热爱也会由此而生。家长也会在评价中真切认识到写话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主动地参与到对孩子的“写话”帮助中。

我们的着眼点就是要激活他们“我要写”的心理。让写话向着“乐于动笔”习惯进发。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话空间,可以减少和避免人为地给学生的写话戴上镣铐的问题,也能有利于让学生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实现写话的个性化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做一个智慧的引路人,让孩子们写得惬意、写得轻松,充分享受习作起步时的快乐。

上一篇:器乐教学进入课堂一、二、三步 下一篇: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有效教学策略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