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数学教学效益

时间:2022-05-08 05:38:49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数学教学效益

我国的现代教育正逐步摆脱传统的“教师——黑板——教科书——学生”的教学模式,提出大力发展素质教育,提倡培养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创新能力及自主学习的能力。随着计算机的普及,电教媒体辅助教学已成为现代教学中的一种有效手段和途径。利用电教媒体的直观性,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过渡阶段,小学数学必须在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而多媒体课件正是这样一座桥梁。

一、创设情境,领进门

信息技术可创设新颖有趣的动画情境,融直观性、多变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为学生营造一个图文并茂、动静相融的教学场景,促使学生多种感观同时接受刺激,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从而达到“课伊始,趣亦生”的境界。

在教学《元角分的认识》时,我根据这一课的内容特点,应用CAI创设了“购物”这个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并在这个虚拟的“商场”中,摆设了很多常见的不同种类的商品,这一生动而熟悉的生活情景一出现,立刻吸引了一年级小朋友的注意,让他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教师因势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商场,随之布置“购物”的任务。生动的画面配合亲切的话语,激活了学生已有的生活和经验,强烈地诱导出学生的求知欲望,他们兴高采烈地对问题进行探讨,磨拳擦掌想要试一试。这一问题情境的创设,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完成了“师傅领进门”的任务,另一方面也为学生自主参与学习活动、自己去“修行”打下了基础。

二、人机交互,重实践

数学的知识、思想和方法必须经过学生在现实的数学实践活动中去理解和掌握,在新课程标准中也多次强调“数学学习必须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交互性是信息技术较传统的教学手段最重要和最根本的优势,它具有文字、图片、动画、声音、音像等直观媒体信息可同步的优点,可以变抽象为直观、变静态为动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知、表象,使难以觉察的事物能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不失为学生参加“实践”的好方法。

在教学《元角分的认识》时,让学生有亲身实践的机会,学生的积极性极大地调动起来,他们兴趣盎然地购买着货物。购物的过程中,计算机对学生的购物情况予以评价和及时调整帮助,同时可以与教师及其他同学讨论交流,取长补短,达成共识,形成人机、生生、师生之间的立体化交互学习,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交互性的优势。

在购物过程中,学生对原有的生活经验进行了再加工和再创造,对元、角、分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有了深刻地了解,同时又将课堂学到的知识再次运用到实践中去,比如在购物时,有的学生考虑到了物品的实用性,还有的学生考虑到了携带物品时的方便性,更多的学生想到了怎样用较少的钱买到合适的物品。这种让学生多感官的参与过程不仅对知识的获取和保持起着重要作用,另一方面由于学生在操作中感悟、在实践中创造,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三、突破难点,解疑惑

教师如能在学生思维困惑处介入电教媒体,既有利于及时点拨和调控,也利于学生空间想象能力、解题能 力的培养。

如:教学长方体、正方体体积之后,出示这样一题:把一个棱长为3厘米的正方体表面全部涂上红色,然后 将此红色正方体切割成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小块,一共可切多少块?其中一面、两面、三面有红色的各为 几块?还有几块一面红色也没有的? 由于学生缺乏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解答起来还是比较困难的。这时,通过投影在银幕呈现“切割”、“旋转”、“提取”等动态过程,使学生一目了然,这其间既发展了学生的想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

四、拓展延伸,倡自主

巩固练习是一节课的拓展与延伸,一节课的成功与否,这一环节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经常听到有的教师对学生这样说:“这么一点儿练习题都不做,你实在是太懒了!”其实学生不爱做作业是有原因的,那么枯燥乏味的习题,任谁都不会爱做的。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怎样能调动学生做练习时的积极性,让每一位学生都对习题感兴趣呢?在教学中我设计包含有动画、图形、声音的练习题,发挥人机交互、立即反馈的显著特点,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有“试一试”、“比一比”、“考考你”等小板块,难度从易到难,充分发挥学生的自,学生既可以按顺序从易到难逐步练习,也可以针对自己的喜好,跳过某一部分,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这样的练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兴趣、水平选择内容,从而促使他们主动参与、自主发展,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提高了课堂效率。“异步”作业的设计,为每一类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有效的改变了课堂作业“一刀切”的现象。

总之,电教媒体具有形象、直观、生动,声、光、色、形兼备,静动结合等诸多优点,确有利于优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益。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心理特点、教学内容、教学任务、学生学习实际等诸多因素去综合考虑,选取电教媒体的最佳作用点,绝不可认为电教媒体用得越多越好,弄成了电教“满堂灌”。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事实证明,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了适合他们自己去寻求知识的情境,把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数学课堂鲜活明丽起来,数学课也变得生动有趣,充满活力。

【作者单位:滨海县东坎镇东坎小学 江苏】

上一篇:关注生成资源演绎精彩课堂 下一篇:中西医结合治疗风湿性关节炎39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