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按成绩排座有错吗?这一家子为 “座位”折腾何苦来哉

时间:2022-08-07 09:15:57

初中生按成绩排座有错吗?这一家子为 “座位”折腾何苦来哉

许多城市都有一些所谓的优才教育――按成绩排名安排学生座位,一走进教室就知道学生的成绩如何。这样的教育方式,有可能培养出超一流的学子。可代价是使太多被淘汰的学生自卑自弃,心灵和精神世界受到永久的伤害……

坐在前排风光无限,

突然受挫不敢抬头

胡光宇从小就是父母的骄傲,因为他的座位永远是第一排的正中间,这是成绩第一名的位置。

1995年4月,胡光宇出生在辽宁省辽西某市。父亲胡刚是煤矿的工程师,母亲徐梅是区政府的公务员。从工人家庭考上大学的胡刚和徐梅,不想让儿子输在起跑线上。所以,光宇4岁时就开始学习围棋、绘画等,半年后开始学习英语。

6岁,光宇读小学了。晚上和周末,父母送他去的学习班更多了。那么小的孩子,学习那么多的东西,很累很辛苦。可光宇喜欢学习,因为学习让他骄傲和满足。他参加的英语和奥数班等都是按成绩排座位,他永远坐在第一排的位置上。

胡刚和徐梅,尤其是徐梅,最开心的事就是在亲友同事面前大讲特讲儿子的辉煌。因为没有家庭背景,又把大量精力放在研究儿子学习上,他俩的工作成绩都一般。没有升迁的机会,自然觉得低人一等。可是,儿子给他俩带来了很大的荣耀,因为在这个独生子女时代人们把儿女的出息看得比自己有出息更重要。本来不愿意参加各种聚会的徐梅,现在竟热衷地参加了。她的教子经被大家奉为经典,尤其当那些职位、薪水都高于她的同学同事毕恭毕敬地向她求教时,惬意与优越感翩然而至,她简直心花怒放了。

不仅是给父母带来荣耀,光宇自己也倍感自豪。老师、同学和亲人,都把赞美毫不吝惜地献给他。同学们向他请教时那种眼神,他也特别受用。只要坐在课桌前,他就异常兴奋,头脑就特别聪明,他当然不明白这就是应用心理学所说的优势兴奋,但这确实带给他太多的快乐和满足。这种快乐和满足陪伴他到小学毕业。

2007年夏,光宇考上了本市最著名的中学,那是每个家长都渴望把儿女送进去的学校。虽然考的成绩比较靠后,可光宇考上了。

比光宇更兴奋更开心的是胡刚和徐梅。那段时间,是他们人生最风光的时刻。

按成绩排座,一直是光宇喜欢的,也曾带给他很多荣耀。可是,2007年9月新学期开学,就让他感受到了耻辱,因为他的入学成绩在班级排名第41,全班69人。这在这个城市是正常的,人人都想把孩子往最好的学校送,学校领导也无力阻挡,最后就只能多招生。曾经发生过一个班级有87名学生的事。

光宇的座位自然很靠后。按理说,能考上这样的好学校,就是坐最后的座位也是了不起的。可是,从未受到这种待遇的光宇,坐在那个座位上脸红心跳不敢看人。

上数学课,老师提问光宇。若在以前,他肯定是挺胸抬头对答如流,可此时,他的脑子里一片空白。班上的同学交头接耳嘁嘁喳喳地议论着,他错愕地看着老师,目光黯淡,两手不知所措地转着一只笔。老师并未批评他,他自己却把头低得更厉害了。

下课,光宇仍低头坐在座位上。同桌和他说话,他还是不抬头,话说得语无伦次。甚至连上厕所都溜着墙边走。

此时,光宇觉得自己是这个学校最差的学生,他没有资格大声说话没有资格昂首挺胸。不过,他心里在叫劲:“月考见,我一定要坐在前排去!”

回到家,光宇天天发愤学习到后半夜,目标很明确,就是要坐在前排。

而此时,胡刚和徐梅,尤其是徐梅,仍沉浸在儿子升学带来的巨大幸福中。仍是逢人就讲教子经,仍是趾高气扬地讲儿子的种种优点。儿子现在的处境,他们并不知晓也不担心。徐梅只是告诉儿子:“从小就没坐过后边,下次考试要坐到前排去。”她没认为有困难,坐在前排是天经地义的。

2007年10月中旬,考上中学后的第一次月考,光宇的座次不但没提前,还向后退了两位,排名第43。按理说,这是全市最好的中学,每个学生在读小学时都是学校最优秀的学生,竞争激烈是非常正常的。可是,光宇无法承受。

一个多月来,光宇就靠着“一定要坐在前排”的动力拼命学习。没有达到目的对他打击太大了,因为从记事起他就没失败过。此时,敏感的他觉得老师和同学看他的目光都是异样的,他把头低得更厉害了。

儿子无力坐回前排,

为面子父母逼迫急

公布成绩的第二天下午,数学课,光宇竟打盹了。老师叫醒他,和蔼地让他晚上休息好。光宇更不好意思了,在课堂上让老师叫醒,这是第一次。他也不明白这是为什么?过去就是学习再晚也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慢慢地,他也发现,晚上在家里学习精神抖擞,白天在课堂就没有精神又注意力不集中。

其实,光宇不明白,过去的课堂带给他无数的辉煌与荣誉,一坐在第一的位置上,他就优势兴奋起来。而人在优势兴奋的状态下大脑会把潜能发挥到极致。而现在,后排的座位带给他的是耻辱和自卑,坐在那里就不敢抬头不敢说话,不用说优势兴奋了,连一点点兴奋的感觉都没有了,大脑迟钝得很,听课学习的效率极低。

2008年1月初,期末考试,光宇的成绩又后退了,排名46位,座位又向后移了。中午休息,他一个人跑出学校,蹲在僻静处的一棵大树下痛哭失声。他不明白,自己为什么竟变得如此笨?入学成绩排名第61的刘进竟考到第16名,入学成绩第37名的岳锋考到第9名。他们马上坐到前排座位,老师在大肆表扬刘进和岳锋,也在不点名地批评成绩落后的学生。

开完家长会,徐梅一肚子怒气:“光宇,你的成绩一降再降,怎么搞的?再这样下去,根本考不上省重点高中。真让我失望。从这个周末起,你还得去补课,再不补就完了。”

考得不好本来就心情沉重,被母亲披头盖脸一顿责骂,光宇躲进自己房间流泪。那个夜晚,他学习到凌晨3点多。第二天下午上英语课,他又瞌睡了,被老师狠狠地批评一顿,他觉得脸皮被人撕掉了。

屋漏偏逢连阴雨,徐梅又参加了一次大学同学聚会。喝了酒后,同学们开始吹牛了,开着大公司的刘承烨连说狂话。徐梅听着很不舒服,抢白刘承烨:“挣那么多钱有什么用?那么大的公司将来谁继承呀!”言下之意就是说他没有个好儿子。

刘承烨突然变脸,盯着徐梅,声音大得所有人都能听到:“告诉你吧,我儿子刘进,和你儿子一个班。他不是考上的,是我花一大笔钱送去的。可现在,我儿子考了第16名,你儿子只考了第46名。每天晚上,都有最好的老师辅导他,每小时我付500元。我儿子也真给我长脸。每次聚会都听你讲教子经,烦死了。我下决心,让你明白明白,什么叫龙生龙凤生凤。我就不信,自己是失败者能教育儿子成功?我也不用什么教子经,有钱就有人替我教子……”

刘承烨的嚣张和无所顾忌让徐梅无地自容,她被一把无形的利器刺中,心碎了……

徐梅溜走了,这是她十多年来第一次因为儿子受到羞辱。读大学时,她就瞧不起刘承烨,不好好学习却喜欢玩花架子。不料,刘承烨追求她。她笑道:“对不起,我不喜欢你这个类型的男人。”

回到家冲进儿子的房间,羞愤的徐梅声嘶力竭:“胡光宇,刘进是他爸爸拿钱送进你们班的,可现在却比你的成绩高那么多。如果下次考试后你的座位还在他后面,你就永远别叫我妈妈……”

冲儿子发完火,徐梅又回到自己房间责骂丈夫:“你这个男人真是窝囊废!刘承烨花钱把儿子送进了光宇的班,这次考了第16名。那是花高价请名师辅导的结果。你连钱都挣不来,还配当父亲吗?”

夫妻大吵,不过,结果还是得给儿子花钱补课,而且必须一对一。就是卖房子也得给儿子补。

光宇不知道刘进父亲与母亲的过节,但他知道刘进不是靠成绩考进来的。光宇的压力非常大,不用母亲责骂,他自己就无法忍受一个后门生竟在自己面前洋洋自得。可是,只要坐在教室的后排座位,他就觉得自己比别人矮了一截,像个贼似的不敢抬头,不敢回答问题,甚至连思维都慢了半拍。他也不知道为什么。

每周只休息周日一天,光宇被母亲送到名师家进行一对一的补课,每小时200元。光宇非常不情愿,他一直认为学习差的学生才需要一对一的辅导。但他不敢反对母亲的决定,因为他现在的成绩就是班级的差生。现在,他最怕见到父母。母亲没完没了的数落和抱怨,父亲则唉声叹气。同时,光宇的压力也非常大。父亲是企业的工程师,母亲是普通的公务员,二人的收入加起来才4000元。每个月给他的补课费就高达2400元,家里的消费就降到了最低点。

2008年5月中旬,期中考试,光宇排第53名。这是差生的成绩!排在50名以后的,基本上都不是考进来的。光宇坐到座位上的那一刻,竟控制不住自己大哭起来。班主任老师也对光宇的成绩非常不满:“把哭的劲省下来吧,考个好成绩比什么都强……”光宇止住了哭泣,两眼发直地看着老师,这是他进到这个班第一次直视老师。他动了动嘴唇想说什么,可话语哽塞在喉头,又低下了头。

觉得让儿子丢尽脸面的徐梅,从家长会回来就大骂儿子:“真是不争气,白花十几年的心血培养你。那个刘进,这次考了第7名……”

母亲的骂声中,光宇想到了死。

无力争锋躲避竞争,

豪赌失败放弃中考

虽然郁闷地想到死,可光宇毕竟是生命力旺盛的少年。他仍想努力打翻身仗。不过,就像条件反射似的,一坐在教室,他就无法集中注意力,大脑也迟钝。不管他怎么努力学习,成绩就是只退不前。

徐梅终于发现了儿子的问题,按理说,发现问题应该努力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可她却大加申斥和责骂,还冷言冷语地挖苦:“溜号想什么?老天爷会给你个状元当呀!别做美梦了,不好好学习你什么都得不到……”

2008年8月初,大学同学聚会,徐梅觉得无脸见人,借口推掉了。刘承烨却当着同学的面给她打电话:“不能因为儿子成绩不好就连同学都不见了吧。”哪受得了这样的侮辱,徐梅直奔约会地点。在徐梅面前,刘承烨开始大讲“教子经”:“除了给儿子请名师,我对儿子做的就是一件事,告诉他,如果不努力争先,即使我替你攒下一个亿也没有用。你得让自己永远坐在最好的位置上,将来才会有发展。教子主要是教他怎样想而不是教他陪他怎样做题,具体的事是可以雇人的。我儿子这次期末考试考了第5名……”

徐梅听得异常痛苦,简直就是被人往心上捅刀子。回到家,对儿子就是一顿破口大骂。骂累了,她去厨房拿把菜刀站在儿子面前:“你把我杀了吧,你让我这样丢人现眼还不如死了!”

在学校坐在后排备感压抑,在家里更痛苦,因为母亲的数落、逼迫、挖苦更让他无地自容。光宇也非常恨自己,为什么会这样呢?现在,母亲竟拿着刀,他夺过刀往自己的手臂砍去……父亲及时抢下刀,光宇的手臂在流血。看着自己的血,他在大笑,心头的压抑终于释放出来了。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光宇的学习成绩依然如故,仍是坐在最让他感到耻辱的座位上。冬天冷,成绩好的学生坐在暖气旁,像他这样的学生只能坐到挨窗最冷的座位。夏天热,成绩好的同学坐在电风扇下凉爽怡然,而像他这样的成绩只能坐在最挨晒最闷热的角落……最过分的一次,班级后来又来了几个旁听生,他竟与一个大胖子坐在同一个座位上,屁股只能坐一个椅子角……这些场景,无数次地在他脑海里闪现,让他痛苦极了。

就在光宇要放弃努力时,却迎来了生命的曙光。2008年3月,学校组织参加生物竞赛。光宇的直觉告诉他:机会来了!他有强烈的冲动要拼搏。有了这样的动力,学习竟然不分心了,能集中注意力了。他拼命学习生物并去书店找了大量的课外书。

2009年5月,参加生物竞赛,光宇夺得全市第4名。那一天,是他读中学后最开心的日子。课间操时,在全校师生面前,他走上台从校长手里接过获奖证书。那一刻,他泪流满面。班主任也表扬了他并安排他坐在前排。这是他读中学后第一次坐在前排。很快,他就弄明白了,不论什么竞赛,只要能拿到全省前10名,就可免试进入最好的重点高中。他又看到了新的希望。

虽然在前排只坐了不到一个月,就因为下一次月考成绩差又坐回了后排,但光宇心里却被点燃了一把火――参加生物竞赛,夺取全省前10名。不管父亲和老师如何劝,他都不听,坚定地要靠竞赛走进省重点高中的校门。老师劝他,这样做太冒险了,如果拿不了前10名怎么办?可光宇确信自己行,被压抑太久也痛苦太久,他有了强烈的赌博心理:要赌一把。

此时,徐梅却与老师和丈夫的想法不一样,她又看到了儿子出人头地的希望,大力鼓励儿子。

母子俩在这件事上一拍即合。光宇拼命学习生物,其他科的成绩他已经不在乎了。

就像赌徒下最后一笔赌注般,光宇豁出去了。由于压力巨大,考试前一周他就失眠了。极度的期待和高度的紧张让他惶惶不可终日,他的眼窝深陷,体重锐减,即使白天也处于恍恍惚惚的状态。他常常是看着书,人和书就一起飘转起来了。在幻觉中,他觉得自己成功了:他以优异成绩考上了最好的高中,母亲搂着他,喜极而泣,同学老师众星捧月地围着他、赞美他。那种扬眉吐气的感觉真爽啊!

可这种愉悦与欣喜仅仅只会出现在虚幻的梦里。

2010年5月,生物竞赛。光宇知道,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他拿起笔时,却陡然想起母亲的责骂、同学的白眼、老师的不屑,他觉得手里的笔好重。他拿不住了,笔从他的手中滑落,再次试图拿起,可手抖得厉害,心脏也狂跳不已。此时,他已经大汗淋漓,可他坚持着坚持着。不过,他终于抗不住了。在考试进行到一半时,他的头一沉,晕倒在考场上。

从医院出来,光宇拒绝上学,整日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见任何人,连父母都不见。他已经声明不再上学并放弃中考。徐梅痛心地听着房间里传出儿子毫无逻辑的胡言乱语和他杂乱无章的脚步声。

终于意识到儿子出了大问题,胡刚和徐梅带着儿子来到沈阳同仁心理学咨询中心,找到了青少年问题专家张俊铭,分别做了咨询后,张俊铭告诉胡刚和徐梅,胡光宇已有严重的应激心理障碍和抑郁症。而他的应激心理障碍和抑郁症,父母负有非常大的责任。光宇小学一直是坐在前排的学生,自尊又骄傲。上中学后坐在后面自然心理扭曲,第一次考试后又坐得更靠后。他因自尊骄傲而产生的优势兴奋心理受到了严重冲击,精神世界的支柱轰然倒塌。这时,他最需要父母的理解与帮助。可他得到的却是无情的数落和讥讽。慢慢地,因座位而造成的劣势心理和父母的责骂在心里循环加强,于是,造成了在课堂上无法兴奋起来甚至痛苦压抑的心理……最后,为冲破这种不堪的处境,他才赌徒似地想靠一场竞赛改变自己。结果压力太大成了这个样子……严重的心理障碍,需要进行系统的心理治疗与心理疏导……

张俊铭为光宇制定了为期半年至一年的心理疏导与治疗方案……但需要父母的积极配合。

胡刚和徐梅为儿子办理了休学手续。他们悔青了肠子,是自己的所作所为才把儿子逼成这个样子。此时,他们愿意为挽救儿子付出一切。

青少年问题专家张俊铭在分析这一病例时感慨:学校这种按成绩排座位的作法是非常错误的,它会让许多坐在后排的学生产生强烈的自卑,长此以往会导致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家长徐梅的想法与做法更是错上加错,靠孩子的成绩来撑自己的自尊和面子,当孩子不能完成自己的使命时就横加指责甚至挖苦打击,使孩子产生了巨大的精神压力和挫败感。

在胡光宇的悲剧里,学校是始作俑者,父母则客观上推波助澜地加剧了他的病情……

上一篇:“恶婆婆”柏寒:媳妇成就了我的“恶婆”形象 下一篇:严爸爸“对峙”倔丫头:女博士闯进国际货币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