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的信息技术创新教学的探讨

时间:2022-08-07 04:09:50

新课程背景下的信息技术创新教学的探讨

过分强调接受性学习,忽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忽视学生的自主探究的传统教学正逐步被注重学生的内在发展、强调学习的过程、师生共同活动且以学生探究为主的学、开放的教学组织形式的新课程教学所代替,在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下,如何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效果,作为多年从事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我,有如下几点体会,与同仁们共同探讨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学生只有对学科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因此,教学中应当创设轻松的学习环境,充分利用文字、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形式多样的表现手段来体现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中用集成Office软件中的电子表格时,我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引入新课,首先出示两张相同的工资表,分组让学生计算出每个职工的总工资,其中一张让学生用笔计算,另一张用计算器计算。在内容完全一样的情况下,哪组学生算的又快又准,结果自然得知。然后出示用Excel电子表格制作的同样的工资表,利用SUM()求和函数,即刻算出了每位职工的工资,学生顿感惊异。在教师的激发下,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猛然高涨,创新意识大大加强。

二、因材施教,均衡发展

课堂上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的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因此,在课堂上应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让新课程理念切实落实到每一节课中来。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基础、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等情况,同时了解一般情况和个别差异,并根据以往学生信息技术的水平、能力来分析哪些知识点是学生容易掌握的,这些知识点只需要点到为止,否则需要详细的介绍和指导练习,然后通过分析学生的差异来进行分组,在组中要特意安排接受能力比较好的同学,增强每个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教法灵活,引导思维

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充分发挥、发扬学生学习方式的长处与优势,弥补其劣势与不足。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条件等来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发现法、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自主学习法、协作学习法、讲授法等有机结合,给学生提供更充分的自由活动空间,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样,既让学生明确了学习的目标,又为学生指明了学习的方向,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自己主动获得知识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发散思维,拓宽思路

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核心,它对创造力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要积极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多角度、多方向、多途径地思考问题,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例如在讲授动画制作软件Flash MX的动画创建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让学生小组讨论,探讨不同的解决方法,并让上主机演示给同学们看,这样学生产生了创新的勇气,有了创新的热情,于是潜伏在每一个学生身上的潜能被充分挖掘,创新意识被激活。这样学生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使课堂时时迸发出创新的火花。此时,学生的创新精神更是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这样教学摆脱了教师示范操作,学生机械模仿的模式,打破了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的简单问答式教学框框。使学生放开手脚,自己去想象、琢磨,切实保证了自己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演绎和归纳等思想活动,给开放教学提供了条件。为创造性思维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五、加强操作,培养技能

“书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亲自动手、亲自实践,才能真正体会到其中的奥妙。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多给学生安排时间加强操作,鼓励学生敢于动手,勤于动手。实践、实践、再实践,在实践中逐步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和信息技术基本技能。众所周知,图片编辑软件Photoshop由于“三多”即编辑工具多,编辑命令多,图片处理步骤多,因此教学难度大,为此,我在教学该软件时,首先给学生备足大量的图片素材,并给他们安排足够的练习时间,以便学生对各种工具的熟练使用,便于他们对编辑命令的掌握,加强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才能。

总之,新课程背景下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是一项巨大而深远的工程,需要全体教育工作者的不断探索和不懈努力。我坚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不懈追求,艰辛付出,它一定会有辉煌灿烂的明天。

上一篇:寓“趣”于教,以“趣”促教 下一篇:搞好四个前置,打造“减负增效”的高中化学新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