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信息技术论文

时间:2022-08-07 12:30:05

服务信息技术论文

一、以准确、规范的学科术语引领课堂教学

规范是技巧的前提,以准确、规范的学科术语进行教学是学科教学的明确要求。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过程中,虽然是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要教学内容,并不等同于专业的计算机课程,却与其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涉及有关计算机的概念、一些专业名词的确切含义时,必须要准确无误;在讲述操作过程与方法时,必要注意仔细推敲其语言表述的准确性与规范性。否则,有可能对学生的知识理解与技能掌握产生误导,其后果,轻则影响教学效果与学生的学习体验,重则可能会犯下科学性错误。例如,有老师语言随意,把光标说成“小竖棍”,形象却不规范;回答学生“鼠标不见了”的问题时,却不指出学生语言表述中的问题,不是鼠标而是“鼠标光标”;操作鼠标时,把“单击”说成是“点击”,则是语言表述的不准确。教师的这种语言的随意,源自于对技术的迷信,并影响到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的学习的态度。短期看,这种影响对学生技术的掌握几无大碍,但从长期看,必将影响到学生进一步的学习甚至专业性研究。因此,教师规范自己的语言表述,为学生树立良好的专业榜样形象是非常重要的。

二、以简明、扼要的语言传递教学内容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的实践操作性很强,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更需要以时间的保证为基础。但在初中各学科的教学时间安排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多,安排课时却少,因而,教师集中讲解的时间与学生练习的时间就需要有一个合理的分配并尽量增加学生操作的时间。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内容讲解所选择的课堂语言必须要仔细推敲、简明扼要、合理过渡,并以明确的提示语告诉学生,哪些是学习与练习的重点,难点在哪里,具体怎样操作,步骤先后如何,力求中心突出、条理分明、逻辑清晰,便于学生抓住重点、有的放矢地进行学习与操作练习。这里,言不在多,意达则灵,切忌罗嗦。在学生操作练习的过程中,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的人机交互的特点会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沉浸其中,忙于体验、探索与发现,而无暇他顾。因此,教师在巡视过程中发现学生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后,要对问题进行分类,是否个别性问题与整体性问题。如属前者,则宜于进行个别辅导,避免影响到其他学生的学习;如属后者,则宜于选择恰当的节点,进行集体点拨式辅导与操作示范。而避免发现某一个或几个学生的问题后,不分情况与时机,即随意地打断学生进行讲解。须知,此时其他学生正沉浸于自己的发现之旅,几乎完全不会听到老师所讲内容,且有厌烦之感。教师所讲解之效果,也就可想而知。

三、以幽默、机智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兴趣

循循善诱是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则,孔子所谓“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即是此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达此目的,以有效的教学语言作为手段是最为直接的方式。盖因为这种语言,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把本不相干的事物突然放在一块,使学生感到惊奇与妙不可言,又语带智慧,耐人寻味,意味深长,能给学生以哲理的启迪,感受到心领神会的愉悦、美感和教益。表现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基本概念和一些理论性教学内容的抽象、枯燥,会对学生的学习、理解与记忆造成一定的障碍。此时,教师调动自己高超的语言艺术,以语言的风趣、比喻的得当等进行讲解,就会帮助学生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轻松、化繁杂为简洁,加强对知识的理解与学习,并能引发兴趣、启发动机。例如,学生有在上机操作时偷玩游戏现象,为避免发现,会在我走近时选择窗口最小化,却仍可被看到。在我教给他们隐藏任务栏的操作后,有学生立马以此与我斗智斗勇。于是我感慨“真是教会学生,就欺负师傅啊”,学生大笑。然后我发问“:这是我教你们的初衷吗?你们还想不想要我教给你们一些本领啊?”这样的话,语带批评却满含善意,学生自然听得懂,也知道接下来应该怎样做了。

四、以灵活、多变的语言吸引学生的学习

有教师以为,信息技术课程本身对学生的吸引力就已经很大,基本不再需要老师特别锤炼语言以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习动机等。事实上,并不是每一名学生都喜欢这门课程,认识到其重要性与体验学习乐趣,以及来自于教师的语言引导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所以,信息技术教师的课堂语言使用,也应根据教学内容、步骤与环节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例如,教学导入环节的语言使用,在于引发学生对即将展开的教学内容的学习欲望,自然就不同于讲授环节中对教学内容的细致入微的条分缕析,也不同于讨论环节对讨论问题的启迪、引导,更不同于结尾教学中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概括、总结与归纳以及新问题、新任务的产生与提出等。

五、结语

总之,教师的语言,一如苏霍穆林斯基所说“可以是强有力的、锐利的、火热的,也可以是软弱无力的”。面对进入中小学课堂时间不久的信息技术课以及博大精深的课堂语言艺术,要想结合学科特点提高信息技术课的课堂语言水平及其效果,信息技术学科教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就是不断地学习、探索与总结。

作者:张玉单位:河北省衡水市教学技术装备站

上一篇:基于教学效率的信息技术论文 下一篇:现代标志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