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资本弱化税制演变的思考

时间:2022-08-06 07:46:30

对资本弱化税制演变的思考

摘要:跨国公司资本弱化要服从于其全球战略安排;普遍存在于内资企业的资本弱化现象由来已久,影响深远,尤其值得关注。对我国资本弱化税制建设来说,仅仅从避税的角度来考虑是不够的,还应通过完善资本弱化税制,调整企业资本结构,降低资产负债水平,降低财务风险和破产风险,建立企业信用和社会信用体系。

关键词:资本弱化;正常交易规则;资本结构

中图分类号:F276.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03-0028-03

一、资本弱化应服从于企业的整体战略

资本弱化又称为资本隐藏、股份隐藏,指在企业资本结构中,债务比重过高,资产负债率高于正常水平的情况。

自上世纪中叶起,理论界和实务界就开始关注跨国公司资本弱化所引起的税收问题。在我国,外资企业资本弱化选择更多的是服从于其全球战略安排:(1)保持资金的流动性。(2)规避政治风险和汇率风险。(3)绕过东道国的外汇管制和资金管制。(4)其他经营上的考虑。如不会改变原定的股份比例从而不会产生表决权、控制权的变化以及由此产生的复杂情况(如人事变动等);减少通货膨胀损失;获得稳定的回报等。深圳市地税局的专项调查也证实了这一点。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资本弱化在我国内资企业中普遍存在,其直接表现为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三角债问题、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高于正常水平等,对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构成不稳定因素,影响我国信用体系建设。

二、资本弱化理论分析

1958年, Franco Modigliani和Merton Miller在《资本成本、公司财务和投资理论》中提出了MM定理。MM定理主要证明了以下命题:

命题一:在无公司税情况下,企业价值与资本结构无关,即

VL=EBIT/WACC=EBIT/KSU=Vu

其中,VL为负债企业的市场价值,EBIT为息税前利润,WACC为企业加权平均资本成本,KSU为无负债企业股东的要求收益率,Vu为无负债企业的市场价值。

企业债务增加会加大企业的经营风险和破产风险,引起股东要求的收益率增加,低成本债务所增加的收益被股权融资成本增加的支出所抵消,从而企业价值维持原来水平。

命题二:存在公司税的情况下,负债企业的价值等于相同风险的无负债企业价值加上因负债而减少的赋税价值,即

VL=Vu+T*D

其中,T为所得税税率,D为公司债务利息,T*D即节税价值。

由于T>0,公司债务的实际成本得以降低,企业价值随着债务的增加而增加,企业由于负债而少支付所得税进而增加股东收益被称为税盾效应(Tax Shield)。

1963年,他们对纯MM模型进行了修正,修正后的MM模型是一种权衡模型,即:

VL=Vu+T*D-预期财务拮据成本的现值―成本现值

该模型对负债的使用幅度进行了限制,即随着负债的不断扩大,负债融资成本随之上升,预期财务拮据成本的现值和成本现值也会相应增加,破产风险增大,因而,企业不能无限制使用负债融资。

其后的经济学家如Clemens Fuest和Thomas Hemmelgarn,Grant Richardson,Dean Hanlon和Les Nethercott,Warren P. Hogan,David Tyrrall和Mark Atkinson等在此基础上对资本弱化进行了持续的研究,并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见解。

国内学者也对资本弱化进行了一些探讨,如刘磊(2005)、王进猛(2003)、王逸(2000)、安然(2006)等都对我国的资本弱化税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三、资本弱化规制的国际发展

目前,各国资本弱化税制基本上与OECD在2003年1月公布的《关于对所得和财产征税的协定范本草案》和注释相吻合,采用正常交易法和固定比率法管理资本弱化。

正常交易法即“独立企业测试法”,企业间资金借贷应按照没有关联关系、非受控的和独立企业间相互交易或市场公平交易计算。

固定比率法也称安全港法,以债务对股本的固定比率作为判断资本弱化的标准。

(一)安全港法的国际实践

1.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税务局(ATO)在资本弱化反避税方面经验丰富,其税制是安全港模式的代表。

澳大利亚1987年所得税征收法规定,外国控制者提供的贷款超过其在该公司股份投资的3倍时,纳税人支付给外国控制者的超额利息不得作为费用扣除,并征收10%的预提所得税。

1997年7月1日起,澳大利亚的安全港比率降为2:1(金融机构为6:1),加强了对资本弱化避税的控制。

2.德国

1986年初,原联邦德国财政部公布了公司法第8a节草案,规定公司从境外某一股东或关联方取得的贷款,如果其利息取决于公司利润或公司的债务/股本比率低于同行业水平的,就将其视为隐含的股权资本。

但是,德国最初对资本弱化的管制并不严格。直到1994年德国实行新规,才对资本弱化加强管制,新规规定企业的安全港比率为3:1(控股公司为9:1)。

2001年,安全港比率降为1.5:1(控股公司为3:1)。

2004年,修订的德国《公司所得税法》规定:(1)不再区分居民公司与非居民公司,资本弱化条款适用于所有企业;(2)如果贷款人在借款公司拥有很大的股权(没有具体比例)或者与拥有借款公司大量股权的公司关系密切,税务当局就要加以特殊审查;(3)当居民公司的债务/股本比率超过1.5:1(控股公司为3:1)时,超额部分的利息支出将被确定为“推定股息”或隐性利润分配,并征收25%的预提所得税。

(二)正常交易法和安全港法的综合运用实践

美国于1976年建立起资本弱化税制(IRC第385条),1989年在《收入调和法案》中增加163条J条款后更加完善。

美国国内收入署规定:(1)如果美国公司的全部债务(而非针对单个关联方)与净资产的比例超过了1.5:1,支付给非居民关联方的超额利息不得税前扣除;(2)税务当局可制定补充性规定,以企业双方关系的实质为准,严格界定其关联关系;(3)国内收入署有权对关联企业往来款项的性质进行审查认定;(4)支付给美国免税单位的利息不得税前扣除。

(三)正常交易法的国际实践

英国早在1970年就出现了限制资本弱化条款,其税制以正常交易法为基础,并一直走在世界的最前沿。

1988年的《所得和公司税法》第209节规定,英国居民公司向非居民关联企业(75%控股权)借款时,如果未按照公平交易原则支付利息,则与该笔贷款相关的利息全额不得税前扣除,并视为股息征收预提所得税。事实上,即使对低于75%控股权的股东甚至独立第三方,超过合理收益水平的利息都被英国税务当局视为红利。

1995年,财政法作了以下修订:(1)对于未按照公平交易原则支付的利息,仅对其超额部分征收预提所得税;(2)资本弱化调整对象不再区分居民公司和非居民公司,适用于所有公司。同时,新法令着重强调了公平交易原则,即不管是否被判定为关联方,任何超过正常商业标准的利息都被视为红利。

1998年财政法规定:(1)将资本弱化适用对象拓展到控股关系(大于50%)和合资公司(合资中两个合伙人至少控股40%);(2)资本弱化税制拓展到纳税人依靠母公司或其他集团公司的担保(正式或非正式)向第三方贷款的情况。因为母公司的担保会使出借方愿意提供高于正常水平的贷款额度。实务中,在没有集团担保的情况下,国内税务局仍会按以上原则进行调整,因为跨国集团不会让所属成员企业违约。(3)超出正常水平的贷款利息不得作为税前扣除费用,即使公司可以证明关联企业的担保使其贷款利率低于一般利率水平。

2004年4月1日,原来单行的资本弱化规则并入新生效的转让定价规则中。

英国国内税务局在确定资本弱化税务稽查对象时,并没有严格而确定的标准,不过,债务/股本比例超过1:1的企业通常会备受关注。

英国国内税务局明确表示,当他审查资本弱化问题时,主要是考察在公平独立的环境下会产生什么样的安排,以及其他相关的因素。在检查中,英国国内税务局会从银行和无关联第三方角度来考虑被检查公司的情况,如会考虑英国公司普遍的债务水平;借款人所在产业特点;借款人的经营状况、现金流量以及资产状况;该企业的其他特殊因素。进而会确定如果没有关联关系,是否能取得该项贷款;贷款是否符合市场利率水平;最后会确定其正常贷款规模和利息水平以及超额利息数额,这部分利息被推定为股息分配,按照25%的税率征收预提所得税。

四、对我国资本弱化税务建设的思考和建议

通过以上主要发达国家资本弱化税制的发展可以看出,资本弱化税制有以下趋势:

1.资本弱化约束范围逐步扩大到所有公司而不局限于非居民公司。

2.安全港比例呈降低趋势,表明各国对资本弱化的限制日趋严谨。

3.与OECD的精神相一致,随着财务数据公开化,信息高度发达和共享,正常交易法更多地运用到资本弱化管理中。

4.通过一般的反避税原则管制资本弱化。如普通法国家在判例中发展的反避税原则;弄虚作假和无效的交易;实质优于形式;分步交易原则;经营目的原则;目的和精神原则等。

在我国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中,除了对转移定价有所规定以外,对于其他避税方式很少提及,资本弱化一词至今尚未在正式的法律文本中使用过。结合以上分析,建议如下:

1.完善我国税收体系,建立包括资本弱化在内的反避税税制

我国尚没有统一的税收法典,反避税条款散见于税务当局制定的行政法规和各部门规章中,相互之间缺乏协调性、完整性、互补性。在税法建设中,应将反避税作整体考虑,专章列出,使税务执法更为公开透明,既充分保障纳税人合法利益,又有利于解决征收、稽查中标准不统一的问题。

2.资本弱化税制应适用于所有企业

顺应WTO和双边税收协定的税收公平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在我国两税合并之际,没有必要对内资和外资采用不同的标准。同时,内资企业资本弱化现象由来已久,影响深远,也应将其纳入调整范围。

3.以安全港模式为主,综合运用正常交易规则

安全港模式具有简单易行的优点,既便于纳税人执行,也便于税务当局管理,可以有效减少实务中的不确定因素和税务纠纷,但具有弹性差、易僵化等缺点。

正常交易法因其在具体应用时会考虑独立方之间类似条件下可能发生的情况,更接近公平交易原则,对财务数据披露充分、社会信用体系完善、信息高度发达的国家尤其有吸引力。但对于我国现阶段来说,此模式操作性差,遵从成本高;而且,由于需要由税务当局确定关联方的交易条件是否符合独立企业原则,并以此决定是否适用资本弱化法规,弹性大,透明度较低,给予税务人员的权力过大,在我国目前法制尚不健全的情况下,还不具备实施条件。

为了创造一个稳定的税收法律环境,资本弱化法规应尽可能明确,以方便企业执行。安全港模式因其简单明了,应为我国税法采用。同时,税法还应吸收正常交易规则的立法精神:(1)允许企业在超出安全港范围时,证明其较高的债务/股本比例及利息水平的合理性;或通过预约程序确定其安全港范围。(2)即使在安全港范围内,贷款利率也不得超过企业公开发行债券的平均水平,否则,应予以调整。

4.明确安全港比率的计算范围

正如本文第一、二部分所述,资本弱化除了引发税务问题外,还造成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财务风险和破产风险加剧,侵害相关者利益,阻碍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因而,不应仅仅从税收角度考虑资本弱化问题。建议参照美国的做法,在计算债务/股本比率时,应以所有债务为基础,包括一般贷款、背靠背贷款、关联担保贷款、计息应付款项和逾期无息应付款项;股权资本则应界定为企业的净资产。

5.确定合适的债务/股本比率

在确定安全港比率时,应综合考虑国际上的经验和本国的宏观经济环境以及企业资产负债率的合理水平。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一般在70%左右。确定安全港比率时,应考虑将企业资产负债率控制在80%左右,控制企业财务风险和破产风险,降低社会信用危机和经济不安全因素,相对应的安全港比率为3:1(3/(1+3)*100%=75%,考虑到其他债务,一般企业实际资产负债率会在80%左右,并在以后的经济进程中,进一步降低该比率至2:1,届时,资产负债率在70%左右。对于金融机构等特殊行业可适当放宽限制。

参考文献:

[1] Clemens Fuest, Thomas Hemmelgarn. Corporate tax policy, foreign firm ownership and thin capitalization[J].Regional Sci

ence and Urban Economics, Volume 35, Issue 5,2005(9):508-526.

[2] Warren P. Hogan. Taxation and international banking[J].International Review of Financial Analysis, Volume 12, Issue 5,

2003: 467-487.

Thinking about the Evolution of the Capital Weakening Tax System

ZHANG Guang-hui

(College of Economy Management, North-west University, Xian 710069, China)

Abstract: The multinational company capital weakening shuold submit to its global strategic arrangement;it exists in domestic enterprise for a long time,and affects profound, is worthy of concern. Capital weakening tax system construction in our country, only from avoiding the tax is not enough, through perfecting capital weakening tax system, adjusting the enterprise capital structure, lowering the asset liabilities level, reducing the financial risk and bankrupt risk,and build up the enterprise reputation and social reputation systems.

Key words: capital weakening; formal business rule; capital structure

上一篇:中国烟草加工业内部价值链及竞争优势研究 下一篇:企业并购风险的博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