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储备的研究论文

时间:2022-08-06 03:33:40

外汇储备的研究论文

外汇储备,是一国政府持有的,可自由支配和交换的非本国货币。其本质是官方拥有的在国际上可自由兑换的流动性资产。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度的提高,我国的外汇储备急剧增加。对于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来讲,持续增长的巨额外汇储备无疑是一把“双刃剑”,对于其带来的利与弊,国内已有相当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阐释了各自的见解。笔者从我国积累巨额外汇储备的成因入手,对我国面临的困境进行了分析、研究。

一、我国外汇积累现状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整个八十年代,外汇储备都很小,此时积极扩大外汇储备规模成为整个社会的共识,因此有关外汇储备规模问题未引起人们的关注。而进入九十年代以后,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迅速扩大:从1990年首次突破百亿大关,达到110.93亿美元,到1996年突破千亿大关,再到2004年位居世界第二(日本第一),2006年3月底我国外汇储备达到8751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一。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快速增长的局面是由各种因素促成的,主要原因有:

(一)历史因素。在外汇短缺和计划经济条件下,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形成了涉外经济发展优先的非对称管理政策模式。外贸“奖出限入”,资本“宽进严出”,外汇“增收节支”。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国际收支较大顺差的刚性,成为实现国际收支平衡的体制约束。

(二)“双顺差”是外汇储备增长的直接原因。双顺差是指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都实现了顺差。在经常项目方面,进出口贸易顺差在1994年以后一直保持着顺差,而进出口贸易顺差是我国经常项目顺差的主要原因。因此,对外汇的增加起到了正向累积的作用。在资本项目方面,资本项目的流入主要是利用外资的增加。由于我国政府在吸引外资方面采取了各种优惠政策措施,投资环境得到很大改善,使得我国一直以来,在吸引外资特别是FDI方面位居世界前列。以2004年为例,我国实际利用外资606亿美元,资本与金融项目顺差1106.60亿美元,同比增长110%。

(三)我国现行的人民币汇率制度和外汇管理体制是外汇储备规模大幅增加的主要原因。从1994年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但实际上汇率浮动的幅度极为有限,虽然在2005年7月21日我国政府对汇率制度进行了改革,但短期内,汇率变动对大幅度调整外汇规模的作用有限。此外,我国调整汇率水平的其他经济政策较少,决策时滞较长。这使得我国外汇规模可能会继续以高速增长。另外,我国在外汇管理上实行的是强制结售汇制和限额管理制度,这就使得本应由企业和银行持有的外汇资产转移到了政府手中。

(四)投机资本的涌入。从2001年起“人民币升值论”兴起后,大量“热钱”设法通过各种渠道(包括FDI在内),入境转化为外汇储备,以期从中获利,也进一步加剧了国内外汇市场上外汇供大于求的矛盾,导致外汇储备规模的急剧上升。

二、外汇储备积累的利弊

外汇储备充足,有利于增强国际清偿力,维护国家和企业的对外信誉;有利于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降低经济转轨的不确定性;有利于应对突发事件,防范金融风险。但根据外汇规模管理理论,一国的外汇规模既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应该保持在合理水平,适度外汇储备水平取决于多种因素,如进出口状况、外债规模、实际利用外资,等等,但无论是从哪种指标来看,我国现有的外汇规模已远远超过了合理水平。这将带来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机会成本。外汇储备是对国外实际资源的购买力,若能得到充分利用,可以增加国内投资,加快经济发展。但目前,我国的外汇储备中有相当的比例用于购买收益率较低的美国国债,这实际上是用中国的钱去支持美国经济的发展。同时,我国外汇储备的增长是与人民币国债的增长同时进行的,这就更加大了持有外汇储备的机会成本。

(二)妨碍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近年来,外汇占款已成为我国投放基础货币的主要渠道,而基础货币的增加就要货币当局采取手段对冲因购买外汇而增加的基础货币。比如,可以通过发行票据对冲,但发行票据是有期限并且需要回购的,为了控制货币的增加,央行必须不断发行票据规模,这又会增加央行的利息支出,而如果采用调高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进行调控,商业银行利润将受损,影响银行改革进程。

(三)过多的外汇储备。以美元资产为主,在美元贬值时,我国的外汇储备实际价值会大大缩水,由于资产金额巨大,进行币种调节的空间也很有限。

(四)造成通货膨胀压力。持有过多的外汇储备,使得由外汇占款形成的基础货币投放量的增加,基础货币的增加将通过乘数效应大大增加我国的货币供给,造成通货膨胀压力。

(五)不利于提高总体经济运行效率。一方面我国面临着诸多方面的巨额资金缺口问题,如社保基金缺口问题、“三农”资金问题等;另一方面高额的外汇储备,意味着相应的国民储蓄从国民经济运行中沉淀下来,没有为自己的经济发展服务,却以较低的利率让渡给国外政府使用。从总体经济上讲,这是一种浪费,因为它不仅牺牲了国民当前的消费,也牺牲了回报率较高的投资机会。

三、应对外汇储备激增的对策

我国外汇储备持续增长并超出了合理水平,导致了我国大量地方经济资源闲置或低效率的使用,从而给我国的经济增长潜力和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如何使庞大的外汇储备在符合我国始终遵循的“安全、流动、增值”原则的前提下得到合理有效利用,增加收益,抑制风险。对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主要看法:

(一)调节国际收支。当前,调节经常项目收支的重点在于调节进出口贸易差额,其主要措施是尽快改变从中央到地方的长期以来实行的大力鼓励出口和限制进口的政策。其次,资本项目调节,主要是适度扩大资本流出自由度,有秩序的减少资本流出限制,实施国内企业走出去战略,推动对外直接投资发展。

(二)采取有效措施扩大国内需求。我国经济要想保持快速、稳定、健康的发展,就必须适当调整经济发展战略,降低对外部市场的依赖,积极扩大国内需求,为此我们要把多余的外汇储备资金,逐步用于增加就业,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这样既扩大了内需,又缓解了外汇储备过度问题,一举两得。

(三)改革现行的结售汇制度。目前,我国实行的是强制结售汇制度,在该制度下,企业必须无条件的将出口所得外汇卖给外汇银行,企业不能持有外汇账户,并且中央银行对外汇银行持有的外汇额度也有严格的规定,企业用汇可以通过外汇银行售汇来满足,但要经过严格的审查。为了适当降低外汇储备过快的增长速度,应该将强制结售汇制度改为意愿结售汇制度,放宽企业、银行持有的外汇额度。这样,商业银行手中留一部分,企业手中留一部分,个人手中留一部分,从而缓解中央银行由于持续增加的外汇储备而产生的货币压力。

(四)大力发展多层次的金融市场。增强储蓄转化为投资的能力,减少对外资的过度依赖,通过大力发展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利用期货、期权等衍生产品的套期保值能力来为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发挥作用,减少依靠外汇储备来维护汇率稳定的压力。

(五)积极引进私人机构,扩大外汇储备投资品种。外汇储备的管理原则是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我们应该在保证安全性和流动性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外汇储备的收益率,可将一部分外汇储备作为一级储备,保证其安全性和流动性,而将其他部分投资于可以获得更高收益的项目。事实上,当前国外不少中央银行把部分储蓄交由一家或几家基金托管,这些基金由专家进行投资组合并根据市场变化不断调整结构,从多年来看,收益率较高。

上一篇:我国网络银行发展研究论文 下一篇:我国外汇储备过剩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