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时间:2022-08-06 12:36:30

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一项极为重要的教学任务。

所谓创造性教学,就是根据创造心理学的原理,通过各种科学的教学途径和方法,培养具有创造性人才的教学。和创造教育一样,创造性教学目前还没有一个明晰的构架,其教学规律、内容、实施原则和方法等尚需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探讨。本文就中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一、注重启发,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调动思维,激发热情,培养兴趣是促进学生形成一种渴求知识的内在动力。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要善于从客观实际出发,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善于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强烈愿望。

例如:对“三点定圆”内容的讲解,我们可以以这样的例子作为引入:“若你是一名工程师,你如何把一个残损的齿轮修复?”这样与实际密切联系的问题,一提出便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及求知的欲望。进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二、注重引导,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把握教材知识的整体结构,深入分析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根据数学的思维规律,从多角度、不同侧面提出恰当而富有启发的问题,去启迪学生的思维。

例如:如图AD=BC,请添加一个条件,使图中存在全等三角形。

你所添加的条件为:______________。

得到的一对全等三角形是_________。

解:所添加的条件可以是

(1)PA=PB

(2)∠A=∠B

(3)PC=PD……

得到的全等三角形是

(1)PAD≌PBC

(2)PAC≌PBD

这样学生在发现、探索结论的过程中,他们的创造能力得到了充分发展。

三、注重总结,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科学上的创新,一般总是在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发展而取得的。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每堂课内都要引导学生总结。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即锻炼学生的集中思维能力,这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是相辅相成的。

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不仅会使学生牢固地、系统地掌握所学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在初中代数教学中关于完全平方公式(a+b)2=a2+2ab+b2的应用,通过让学生总结,我们可把公式看成三个问题:(1)求两数和的平方;(2)求两个数的平方和;(3)求两个数的乘积。以后凡遇到这三类问题,就想“用完全平方公式来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例如:

(1)已知a+■=3,求a■+■的值。

(2)已知a■+■=7,求(a+■)■的值。

(3)已知a+b=10,a■+b■=52,求ab的值。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一个复杂、长期的过程,教师只有创新自己的课堂教学,方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满足他们的创新的需求,使其真正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才。

作者单位:

山西稷山县实验中学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上一篇:关于胡克定律的教学反思 下一篇:数学教学中利用计算机实验的实践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