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院校研究数据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时间:2022-08-06 10:09:18

地方院校研究数据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本文为西安科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基金项目“旨在加强地方高校自我管控的数据信息平台开发与应用”(编号11BY33 )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要】本文分析了院校研究数据系统建设的必要性和面临的困境,重点研究了西安科技大学院校研究数据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该系统实现的主要功能包括数据采集、数据查询和统计分析,具有简单易用,界面友好,可拓展性好等特点,为高校科学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关键词】院校研究;数据系统;B/S结构;开发应用

院校研究是我国高等教育研究中一个新兴的学术领域,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受到重视。数据是进行院校研究的坚实基础,如何加强院校研究数据系统建设,围绕数据处理开发一个强大的集数据采集、储存、挖掘、分析功能于一体的数据处理平台,是摆在许多高校管理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同时也是实现院校研究科学发展,充分发挥其对高校管理者决策辅助作用的必由之路。

一、院校研究数据系统建设面临的困境

1、缺少制度保障,数据系统建设不被重视

目前我国高校在数据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方面缺乏必要的制度保障,虽然国家层面在大力推进高校信息化建设,但是院校研究并没有成为高校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很多高校管理者还习惯于拍脑袋决策,决策行为缺乏科学性,对基于信息技术的“数据”“信息”“知识”“方案”决策模式不够重视。[1]因此院校研究数据系统建设难以被列入重点关注范围。

2、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条块分隔明显

目前高校基本上都建有日常工作数据系统,分布在各个职能处室,但这些业务数据系统开发时缺乏统一规划,以部门自建为主,数据标准不统一,系统之间相对封闭,数据缺乏共享机制,形成一个个彼此隔离的“信息孤岛”。[2]“信息孤岛”的存在易造成统计数据“数出多门”难以分辨真伪,且管理效率低下,低级重复性工作较多,各个部门都需要投入大量精力进行数据库维护与管理。

3、专业人才匮乏是数据系统开发瓶颈

管理信息决策支持系统在我国属于新兴事物,尤其是在高等教育领域,尚未建立由大批精通数据管理的专门人才组成的信息机构来系统搜集、整理和分析院校研究数据,导致这种基于定量分析办学数据基础上的决策辅助研究,仅仅是一种零散的科研行为,院校研究的效率不高。其次,目前从事院校研究的人很多没有接受过系统化的专业学习、培训有限、水平不高,[3]使院校研究数据系统的开发步履艰难。

二、西安科技大学院校研究数据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1、项目立项背景

早于1985年,西安科技大学就成立了高教研究室,对高等教育宏观领域及学校办学中的问题进行理论研究;2003年在原高教研究室的基础上,成立高教研究发展中心,逐步由理论研究向应用研究转换;2006年学校设立发展规划处,与原高教研究发展中心合并,赋予该部门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管理、数据信息管理和高等教育研究三项功能,该部门成立后积极构建和完善基本数据信息库、日常数据信息库和规划管理数据库等三类数据信息库,不断加强分析决策、数据查询和目标管理服务能力建设,在数据信息管理及目标管理中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同时选聘了一批具有教育学、法学、政治学等相关专业背景的专职人员,和在高等教育研究方面有所专长的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组建成兼职研究员队伍,通过委托院校研究项目的方式,让他们积极开展院校研究工作,为西安科技大学的院校研究工作提供了坚实的队伍保障。

2、系统设立目标

通过开发院校研究数据系统来加强对学校办学水平监控,为学校管理者科学决策提供辅助支持,从而促进学校科学发展。系统设计目标如下:

(1)数据存储功能。开发院校研究数据库,管理和存放反映学校在办学条件和办学效果等方面的状态数据,解决目前地方高校日常管理中存在的基本办学状态数据不统一;

(2)数据查询功能。为学校提供了解自身发展情况数据,并提供可视化数据分析平台,解决日常数据查询不便捷,信息公开不全面问题;

(3)数据采集功能。提供一个统一的数据采集平台,学校各职能部门可以根据学校需要,按照要求报表格式,完成学校数据采集工作。同时提供数据审核和汇总功能;

(4)决策支持功能。用户可以从数据库中多个角度抽取、分析数据,做出趋势分析报告,为管理决策提供辅助支持。

3、系统功能介绍

“西安科技大学院校研究数据系统”是基于校园局域网运行的,采用流行的B/S架构对数据进行管理,由数据库维护、数据分析、报表输出、系统帮助四部分组成,数据库为SQL Server2005(服务器端)。系统设计之初充分考虑到方便性、可靠性、可扩充性、安全性、易用性五大特性。方便性,用户在操作时,既可以用键盘直接输入信息,也可以在列表下拉框中选择输入信息,支持数据的excel表格和word文档的导入导出,数据录入页面设有缩放比例和打印功能,同时,系统还设有自动纠错功能,提醒用户正确输入信息;可靠性,要求数据保密性能好,信息传输准确安全;可扩充性,系统能方便和容易的增加新功能,方便二次开发;安全性,采用身份验证、用户权限、访问控制等确保数据安全,用户密码采用MD5算法进行加密处理,进一步提高安全性;易用性,用户只需要简单计算机知识就可以操作。

数据库维护模块分为学院基本信息维护、学生情况、师资情况、办学资源情况、补充资料情况五个部分,这五部又分为历年数据回顾和当年数据填报,其中历年数据回顾只能进行查询操作,当年数据填报可以点击保存、修改、提交等按钮进行操作;数据分析模块分为数据查询和数据计算。针对收集到的我校基本办学状况数据,利用系统提供的分析方法和工具,进行数据的汇总、计算和分析处理,对各项数据求最小值、最大值和平均值等,列出数据分布具体情况,辅助决策;报表输出模块分为单表报表、多表报表、汇总报表、分组报表和图表报表五个部分;系统帮助里提供了高等教育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系统使用说明。

系统登陆需进行实名注册,用户有四类:校级领导;职能处室、学院领导;统计信息员;系统管理员。用户不同,各自权限也不同。系统管理员主要负责系统的数据管理和维护工作,包括:参数设计与审核、数据填报与统计分析、用户管理、公告管理、密码管理、系统备份;统计信息员权限包括:报表(含高基表、学院表、教师表)填报与查询功能(仅能看到自己部门历年数据);校级领导和职能处室、学院领导权限为数据查询分析功能,除12项基本办学指标只对校级领导开放外,其余全部数据可供查询。

西安科技大学院校研究数据系统的开发与应用,一方面提升了学校的信息化水平,在“建设数字”校园方面领先于同类高校,增强了学校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通过对学校办学信息的收集、分析,提高了学校的科学管理与决策水平。

【参考文献】

[1]刘献君.中国院校研究将从初步形成走向规范发展[J].高等教育研究,2011(7).

[2]王应密、张乐平.我国高校开展院校研究数据库建设的困境与对策[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6).

[3]赵蕾.试论我国院校研究中的信息管理建设[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

【作者简介】

王志兴(1980-)男,山东招远人,发展规划处科员,助理工程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

上一篇:试论煤电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的作用 下一篇:多元文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