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给自主学习插上会飞的翅膀

时间:2022-08-06 05:51:30

新媒体,给自主学习插上会飞的翅膀

[摘要]新媒体正以势不可挡的态势进入人们的视野,它的影响力渗透到了人们生活、学习、工作的各个领域,因此,很有必要梳理清楚什么是新媒体,如何开发它的学习功能,厘清它对当代学生学习的深刻影响,注意杜绝新媒体给学习带来的负面冲击。

[关键词]新媒体;自主学习:趋利避害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09)13―0012―03

“新媒体”是时下的一个热门话题,它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进了社会的各个领域,对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如何将新媒体有效地引入学习当中,对于促进学习活动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 什么是新媒体

所谓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目前新媒体比较流行的定义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视频、音频、语音数据服务、连线游戏、远程教育等集成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一种新的信息传播形式。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比较热门的新媒体不下30种,如:数字电视、直播卫星电视、移动电视、IPTV、博客(blog)、播客、网络电视(WebTV)、电视上网、楼宇视屏、移动多媒体(手机短信、手机彩信、手机游戏、手机电视、手机电台、手机报纸等)、网上即时通讯群组、对话链(Chat words)、虚拟社区、搜索引擎、简易聚合(RSS)、电子信箱、门户网站等等。其中既有新媒体形式,也有不少属于新媒介硬件、新媒介软件,或者新的媒体经营模式。

本文讨论的新媒体主要是指网络环境下的新的应用模式,是新型的网络工具。

二 大力开发新媒体的学习功能

新媒体具有许多传统媒体所无法比拟的特点,使之能够被广泛的应用于学习并且极大地促进学习活动的展开。因此,我们应该借助它的这些特点,大力开发新媒体的学习功能。

1 信息传播范围无限广阔性

无线局域网技术、蓝牙技术、移动技术等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信息的传播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无限延伸。无论何时何地,只要你能够连接入网,你就可以在网络上随时与接收信息,并且可以通过网络跨越千山万水,抵达世界上的每个角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全天候媒体”。这也意味着借助这些新媒体技术,可以将学习内容传递到世界上的每个角落。

2 信息的海量性和直观生动性

由于网络环境的开放性、网上信息不受篇幅限制等原因,许多信息都可以自由的在网上,因此造成了网络信息的快速递增,出现了“信息爆炸”。新媒体技术不仅能够传递文字、图片信息,而且能够传递语音、视频等信息。文字、音频、视频、图形、图像、二维和三维动画以及活动影像等集合在一起,能够将信息更清晰、直观、形象、逼真地呈现给受众,也可以把一些抽象的东西具体化、生动化。如网上的视频短片、手机彩信等。信息以各种方式对人们的感官进行刺激,可以让受众记忆更深刻,将这一特点应用于学习则会使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接受更加容易。

3 实时高效性

新媒体技术使信息能够及时的呈现给受众,如通过数字电视、直播卫星电视、移动电视、网络电视(WebTV)、IPTV、博客(blog)、播客、楼宇视屏、移动多媒体(手机短信、手机彩信、手机游戏、手机电视、手机电台、手机报纸等)、网上即时通讯群组、电子信箱、门户网站等媒体,使所有的人都能在第一时间收到信息,即使当时没有人在网上,只要打开通讯工具也会在第一时间看到的信息。借助于其信息的实时高效性,可以将最新的学习内容,以最快的速度呈现给学习者。

4 平等交互性

新媒体技术下,受众在传统大众传媒前处于被动地位、单方面接受信息的状况正逐渐消失,主动性大大提高,他们可以有选择地、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地接受信息。并信息。网络提供了真正意义上的双向互动传播,如借助QQ、Blog、Wiki、IRC实时聊天工具等,人与人之间能够进行更好的交流,而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面对面的或者通过纸质书信等进行交流。由于网络环境的虚拟性,在网络上,没有权威,没有专家,没有等级制度,可以消除那些平时交流当中的一些顾虑,打破沟通屏障。使学习者敢于发表自己真实的观点、看法,交流双方的对话可以在真诚、友好、平等中进行。

5 跨文化性

随着网络在全球的延伸,世界不同种族和文化之间交流的地理与时空障碍被打破了。在网络上不同国家之间的信息流可以越境传播,并且相互渗透、相互影响。这一特性使学习者可以开阔视野,学习不同文化领域的知识,增强综合素质,使全球不同文化的发展呈现出相互融合的趋势。

三 新媒体对学习活动的影响

1 教师和学习者角色的转变

(1)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与灌输者转向学生的导师、意义建构的促进者、信息咨询者、团队协作者、学术顾问、研究者、学习者等多种角色。教师不再是传授知识的“教书匠”,他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管理者、引导者,还是参与教学实践研究的“研究者”、课程开发的“设计者”,更是一个要不断接受新知识、新技能、新教育理念的学习者。

(2)学习者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成为了主动的学习者、建构的学习者、协作的学习者、意图的学习者、交流的学习者、情景的学习者、反思的学习者。在许多新媒体技术,如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CSCW)、IRC实时聊天、MOO虚拟环境、Blog、RSS、Wiki等构建的学习环境下,学习者主动学习的兴趣极大提高,通过与别的学习者或老师、专家开展交流合作来构建自己的知识也更为便捷,利用这些工具学习者还可以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实现自我协商,制定调空策略。

2 对学习资源的影响

(1)学习资源更加丰富多彩

新媒体环境下,学习者获取学习资源的途径更广。除了传统环境下从教师、印刷媒体来获得知识外,还可以利用以下学习资源:虚拟学伴、在线专家、网络社团、网友、网络课程、专题学习网站、数字图书馆、网络资源库等等:学习资源呈现形式也更形象生动。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将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多种媒体融合在一起,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多媒体化。从而可以把许多抽象难懂的内容具体、形象地呈现给学习者,使学习者更易于理解、接受。

(2)学习资源的共建、共享性

传统学习资源受载体和环境限制,处于相对封闭状态,使用受到很大限制。网络环境的开放性和共享性跨越了时空的限制,使用户不仅可以自由访问同一信息内容,而且可以共同构建某些知识体系。如通过RSS(站点摘要:RSS是站点用来和其他站点之间共享内容的一种简易方式,也叫聚合内容)等技术使对某些问题有共同兴趣的人员可以共享、交流与互动。

(3)存储的大容量化

传统印刷型资源体积大,存储容量小,制作成本高。而

新媒体技术下的学习资源正好相反,体积小,存储容量大,制作成本低。以前很厚的一本书所承载的信息,现在用一张很轻、薄的磁盘就可以容纳。

(4)更新速度加快

传统印刷型学习资源生产周期长,大量知识在生产传递过程中就已陈旧,跟不上学习者对知识的新、快、精、准的要求。而网络中的学习资源更新和修改周期短,传递发送迅速,处于动态变化之中。能及时反映当今科技、社会、文化等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

3 学习时空的扩展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集中在学校学习,学习时空受到很大的限制。而在新媒体技术的作用下,学习时空更加自由、灵活。网络环境下,即使没有教室和实验室,教学活动依然可以在网上进行,学生可以不去学校上学,教师也可以不去学校上课。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习惯而选择学习时间、地点,不必拘泥于传统的学习形式。换句话说,学习者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学习。因为无线局域网、移动技术等技术的发展,楼宇视屏、移动多媒体(手机短信、手机彩信、手机游戏、手机电视、手机电台、手机报纸等)等新媒体的出现,将学习从课堂延伸到图书馆、教室、办公室、居室、餐厅、运动场、医院、博物馆、超市、街道、汽车等等实际工作和生活场所,从而构成一个无所不在的学习空间,在这个空间中,学习者可随时随地的进行学习。

4 学习工具的多样化

新媒体技术下学习者的学习工具更加多样化,使学习者的学习更加方便、快捷。网络环境下学习者的学习工具可以分为效能工具、认知工具、沟通交流工具。

效能工具有字处理软件、作图工具、演示文稿、电子表格、网页制作、搜索引擎等,如我们常用的搜索引擎yahoo、sohu、sina、baidu等等。

认知工具有语义网络工具、数据库、专家系统等等;利用各种基于计算机的语义网络工具(Lnspiration、Mind Mapper、Mind Manager等),学生可以方便地把头脑中概念的层级式空间表征及其相互关系用节点和链接绘制出直观的概念地图。这种绘制概念地图的学习策略有助于学生用概念网络的形式把正在学习的各种概念加以联系,标识诸多概念间的关系,以及描述概念间关系的本质。

沟通交流工具可以支持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的沟通,如基于internet的电子公告板、email、聊天室、QQ、MOOs/MUDs、视频会议、Blog、Podcasting等等,可以支持“师――生”“生――生”“师――师”间的信息交流、感情沟通。移动技术的发展,为学习者提供了更多的学习工具,如移动电话、移动MSN(Mobile MSN)、移动日志(Moblogging)等,进一步扩展了学习活动的范围。

5 学习方式自主化

新媒体技术使传统的被动接受型学习方式转向主动型学习方式,为主动性的学习方式提供了很好的支撑平台。以Web2.0中几个代表性软件为例来说明新媒体对学习方式的影响。

Web2.0的学习平台上,学习者即使是身处异地,也能实现合作学习,极大地消除了学习者一个人学习时的孤独无助感。如Wiki站点可以由多人(任何访问者)维护,每个人都可以修改网站上的页面数据,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对共同关心的主题进行扩展或探讨。通过应用如Tag、SNS、RSS等技术,Web2.0能“主动”为学习者寻求合作的目标群,并“主动”在学习者的Blog、Wiki之间建立起连结,众多的学习者被这种连结所聚集,会不由自主地投入合作中去,从而大大提高合作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blog是一种可以让人自由、开放地表达个人想法并可以与别人分享自己思想、完全属于自己的网络空间。在这里学生可以是“科学家”“思想家”,可以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从而极大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学生还可以借助RSS、Tag把Wiki、Blog主动出去,从而使对该问题有共同兴趣的人员实现共享、交流与互动,学生也可以得到他人针对性的帮助与建议,从而弥补自己的不足,加深理解与体会:通过SNS与Tag,学习者还可以找到有共同兴趣的学习伙伴,从而逐渐形成有共同兴趣的学习圈,学习者还有机会接触全世界相关领域最优秀的人,与他们建立广泛的社会联系,不但能够分享到他们的研究成果,而且也可能分享他们的思想,从而有效提高自主学习的效果。这样还可以避免重复别人的研究,可以通过跨地区的优势互补和交流,了解到不同学校、不同地区对同一个问题的认识,使对问题的认识更加全面,更利于问题的解决。

由此可以看出,新媒体技术使传统的学习方式转向过程式、探讨式的学习方式,极大的促进了自主学习的发展,可以说为自主性学习插上了会飞的翅膀。

四 对新媒体技术应用于学习的反思

网络“自由发展模式”,“自由连接、自由信息、自由扩展、自由增加新的服务方式和服务内容”的特点,在给学习者带来极大方便和自由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1 信息质量参差不齐

由于网络信息的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自由度,而且可以在相当程度上不承担责任,因此导致各种各样的信息都可以出现在网上,既包括有实用价值的、积极向上的信息,也包括垃圾、色情、暴力等不良信息。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对学习者辨别信息、选择信息和自律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面对网络中纷乱芜杂的信息,学习者应该学会要持怀疑和批判的精神,要学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2 “网络病”

不少人沉迷于网络,长时间进行网上聊天、网上游戏等,有时甚至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久而久之,造成精神萎靡不振、食欲下降、机体功能紊乱等疾病,可以称之为“网络综合症”吧。网络营造的虚拟环境,使许多青少年沉迷于虚拟的满足当中,进而产生厌世、情绪低落、思维迟钝、逃避现实的不良后果。有的人在网络上找到情感寄托,进而忽略了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导致性格变得孤僻古怪。

3 网络犯罪

网络使人们有了更多的思想的空间,这也使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有机可趁,如散布含有种族歧视、暴力、恐怖、色情、等不健康信息,从而产生了一些不良网络文化: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知识犯罪等。因此,要重视网络文化伦理建设,警惕网络犯罪。现今网络环境对青少年学习者的自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家长和社会应该一起来帮助青少年提高对负面信息的免疫力。

对网络媒体我们应该理智分析、综合考量、认识与把握,利用它的同时还应该加强网络道德规范建设,强化学习者的自律意识、协同意识、责任意识,以趋利避害,促进网络新媒体的健康发展。我们要抓住新媒体发展的有利条件,充分挖掘其教育价值,将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结合起来,更好地促进学习活动的开展。

参考文献

[1]新媒体到底是什么?[J].新闻导刊,2006,(5):50.

[2]辛.新媒体的定义[J].新闻与写作,2006,(12):17.

[3][12]刘行芳.网络传播导论[M].湖北辞书出版社,2002,(3):80.

[4]李默.新媒体技术与教育教学[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6,(6):72.

[5][6]南国农.信息化教育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9―10.

[7][8]朱宁贤.网络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思考[J].科技教育, 2008,(6):187.

[9]王旭卿.充分挖掘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认知工具作用[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4,(3):24.

[10]杨炯照、何莉辉.发掘下―代网络―Web2.0的教育价值[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7,(11):166

[11]张伟Web2.0及其教育应用展望[J].中国电化教育,2006,(1):101.

上一篇:学生电子学档的应用策略初探 下一篇:基于VPN的高校远程教育平台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