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要贴近生活

时间:2022-08-06 01:53:55

数学教学要贴近生活

提倡“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中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是国家教委颁布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新标准》的基本理念。《新课标》依据社会发展对数学的要求,要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给学生“一双能用数学视觉观察世界的眼睛,一个能用数学思考世界的大脑”。在《新课标》中明确地将“实践与应用”作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相并列的学习领域,强调了数学实践活动的重要性。作为职业学校的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一能力更为重要。笔者在数学课和辅导课的教学过程中,为了激发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突出教学的实际应用,提高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数学的应用贯穿到整个教学中,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一、让学生感知生活离不开数学

数学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产生并发展,生活更离不开数学。教师将社会、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引入数学,可以使学生感到“有趣”、“有用”,可以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教师要注重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体现数学美,数学的力量,突出数学的思维方法,渗透数学精神。例如,在辅导课上,笔者引入我国优秀影片《刘三姐》中这样一个精彩的故事情节:当大财主莫怀仁的三个秀才与刘三姐对歌败下阵来时,有一个秀才急匆匆地从怀里拿出书本来,摇头晃脑地唱道:“三百条狗交给你,一少三多四下分,不要双数要单数,看你怎样分得均?”刘三姐镇定自若作答:“九十九条打猪去,九十九条看羊来,九十九条守门口,剩下三条,财主请来当奴才。”刘三姐的作答气得财主七窍冒烟,狼狈不堪。又如商人做生意的技巧:1斤3毛钱的市人都嫌贵,不愿买,当他喊到一块钱三斤的时候,人人都抢着买。正是由于商人数学知识的巧妙的运用,使顾客们产生了这种“吃亏”也乐的情趣。事实上我们在生活中无时无刻地不在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深入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认识周围的事物,用数学的概念与语言反映和描述社会生产和生活实际中的问题,让学生在平常的生活中搜集“生活中的数学”,并将它与书本知识有机结合,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学以致用”是数学的一条原则。在日常生活、生产科研中无处不用到数学,而学生从课本上学到的数学知识是纯粹的、抽象的。怎样将抽象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呢?教师应在课堂上有效地开展“生活化”教学,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并设计一些应用性较强的题目,引导他们学会自觉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和基础方法,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使学生更深刻体会到数学知识巨大的应用价值及其魅力,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

例如购房中的数学问题:某人以分期付款方式购买了一套住房,售价50万。首期付20万元,余款按月归还一次,在20年内还清,欠款以利率0.5按月计算利息,并平均加到每月还款额上,问:此人每月要付多少购房款?最终实际为住房付了多少款?

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的数学知识必须到实践中去运用,才能更深刻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实践会使其在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的过程中,深刻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会使其在平时的生活中更主动地观察生活中的数学,在学习和生活中主动地运用数学。

三、强化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注重实践活动是国际数学课程发展的一个趋势。教师应经常有目的地开展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课内外活动,让学生探索生动有趣的数学问题,让学生通过操作、画图、搜集和整理数据等,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教师通过设计生动有趣、贴近生活实际情景,使学生产生学数学的亲切感,能激起学生探索问题的欲望。教师所提的问题要富有挑战性,使学生能采用不同的策略,或从不同的角度去寻求不同的答案,从中感受数学的价值,领会数学的思想和方法。例如:秋天经常受到台风等一些自然灾害的影响,笔者根据所学的数学知识并结合实际设计一题:台风是以台风中心为圆心在周围数千米范围内形成气旋风暴,有极强的破坏力,据气象观测,距沿海某城市的正南方向220千米处有一台风中心,其中心最大风力为12级,每远离台风中心20千米风力就会减弱一级,该台风中心出现正以15千米/小时的速度沿北偏东30度的方向往外移去。若台风中心的风力不变,若城市所受到风力达到或超过四级,则称为受台风影响。(1)该城市是否会受到这次台风的影响?请说明理由。(2)若会受到台风的影响,那么台风影响该城市的持续时间有多长?(3)该城市受到台风影响的最大风力为几级?

分析:设A为城市,B为台风中心开始位置则AB=220千米,(1)台风在移动过程中对A城市的影响最大位置为在过A与BE垂直的位置点C处,AC=110千米,则此时A的风力为12-110÷20=6.5级,故受影响;(2)求影响该城市A的持续时间即求台风在移动过程中由在D点到A的风力4级增强后又减若为E点到A的风力的4级所需时间,故AD=(12-4)×20=160千米,可易得BE长,故求得时间;(3)此问题在(1)中已解决。

学生通过参与教学活动,能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掌握知识,才能知道这些知识可以解决客观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长此以往,学生就不会感到数学学习枯燥无味、神秘难懂,进而逐渐形成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和习惯。

总之,数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是广泛的。作为数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贯穿数学的应用。教师应培养学生用数学的观念去表达与分析事物的数量关系,探索问题解决的途径,把相应的实际问题转换成纯粹的数学问题。教师应让学生从解题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的解决并不困难。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而且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上一篇:数学语言中的语法和逻辑 下一篇:成功教育在数学教学中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