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情感教学法于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08-05 07:02:44

论情感教学法于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体育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影响和制约该系统工程的因素不仅包括教材、场地器材、环境,而且还涉及到体育教师情感教学方法的构建与运用。情感是一种无声语言,是人们对外界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需要时产生的态度体验,伴随着认知过程而产生,并对认知过程产生重大影响,情感教学是体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情感教学过程是师生不断地进行精神交流的过程。本文主要从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利用积极的情感因素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行探讨研究,重点论述体育教学中情感教学法的应用。充分地发掘体育教学潜能,弥补体育教育方法的空缺与不足之处,从而起到调整适合的教学策略,改革不合理的体育教学思想与理念,为该领域的研究工作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有效地分析与实施情感教学的积极作用,实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体育运动能力,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情感教学;情感教学方法;教师;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9-0069-02

一、情感教学意义

情感教学是培养学生创造力和潜能开发的教育过程,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和落实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有效的手段,即情感教学,把内心的真实情感有效地传递给学生,无论是教师的传授,学生的练习还是考核评价,都要让学生切实地感受到教师是信任、关心、爱护学生的,教师所付出的一切过程都是为学生全心全意服务的体现。通过体育教学,学生不但要掌握运动的基本知识,还要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实现终身体育的目的,并能在健康快乐的体育课程中,享受教师的友情与关爱,实现身心健康的目的。可见,情感教学的目的非凡并意义深远,情感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在教学过程当中,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与沟通尤为重要,是教学主体的纽带与桥梁,教师在教学中倾注积极的情感,既是现代主体教育人文关怀的客观要求,也是当代教学中必不可缺的教学手段之一,更是常规教学法的一大突破,对实现长远的教育目标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情感教学法现状

“英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尼尔认为,当今很多学校只重视知识的学习,通常以生理负荷指标来衡量教学效果,忽略了积极的情感因素对体育教学效果的影响,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忽视情感教育”。我国的情感教育则由南通师范附小教师李吉林于上世纪80年代提出,并重点强调了情感教学的实际意义在于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良好的、积极向上的情绪,强调对学生兴趣的培养,提倡让学生在实际感受中逐步认识世界。其特点是形真、情深、意远。查阅我国80年代的电子文献,有关情感教学方法的文献有6篇,关于教师的情感与体育教学的文献仅1篇。90年代,有关情感教学模式与方法的文献有49篇,有关体育教师情感教学的文献有7篇。论文主要围绕教师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对体育教学的影响以及教师的情绪控制等方面进行探讨。从2000年到目前,关于体育教师情感教学的文献有337篇,有关体育教师情感教学法的论文有24篇,其中的多项研究主要从情感教学的角度阐述情感教学对体育教学、教学质量以及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与重要性,文献类型主要是文献综述型。从24篇论文发现,其中仅一篇文献是采用的心理量表测验法对体育教师进行行为测验,然而也仅限于现状调查,没有对被测试对象进行长期调查研究。与国外研究相比,我国的情感教育尚处于初步阶段,情感教育理论仍然很不成熟,缺乏可操控性的测量工具与指标,欠缺一套完整的、科学的理论体系作为实践应用的指导。

三、情感教学法目标及教学方法

体育教学有别于其他学科教学的显著特点是直观性和实践性强,涉及的体育课程有多项运动项目,而每个项目之间又存在很大的区别。在体育教学中,师生教与练的密切配合贯穿于整个课堂。而情感教学对教学过程、教学效果、教学后续影响的意义是十分深远的。作为课堂实施主体的互动双方,只有教师和学生的情感充分交融和沟通,对教学的效果才具有实际的影响。体育教学中,教师采用相应的情感教学法完成教学大纲的主体部分和教学任务,学生则依据自身的感受、兴趣、爱好等以相应情感在努力地完成学习任务。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都是以感情的交流、沟通、融洽为起点,在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用心去教,用爱去浇灌,学生才会在学习和运动中对教师产生良好的情感,教师与学生之间只有实现感情交流和谐融洽,在体育课程中才能真正达到情感教学的目的。

1.情感体验法。情感体验是一种融入了情感理解、情景分析、思想交流与沟通的教学模式,是一种集情感、行知和思考于一体的教学方法。爱是教师育人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2.和谐快乐法。快乐是健康的基础,和谐是快乐的途径。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快乐来自于教师的尊重,如果教师能多给学生一些关爱与帮助,多给学生一点宽容与理解,让学生在健康快乐的环境中学习与运动,才能真正实现情感教学的目标,提高教学效果。通过体育教学让学生体会到课堂是和谐快乐的,身体是健康的。

3.愉悦情境法。体育教学是在特定的教学环境中实施的,完成教学目标对周围情境要求较高。它包括从小到大,从内部到外部的一系列主要物质因素,是教学的主要条件。教学情境的营造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美,它体现着教师蓬勃向上的精神,展现着教师的聪明和才智。

4.积极性评价法。评价是十分重要的环节,评价好坏直接影响教和学的效果。无论是教师和学生,真切的评价如:教师的表扬,学生的鼓励,双方拥抱,都能给被评价的学生以极大的满足感,使学生建立起学习的信心,激励他们更加主动地思考,在平等的氛围中学习和锻炼,学生才能体会到努力的价值。

5.完美动作展示法。大学文化是一种多元化的文化,给学生展示个人风采提供了许多机会,成功的个人展示可以使学生在他人的赞赏中获得个人信心和自我价值感。动作展示是一种无声语言,是生命节律的和谐振动,是学生的运动能力和情感艺术手段的淋漓尽致的体现。

四、情感教学法于体育教学中应用

体育教学过程中,实施情感教学,既是教师情感升华的过程,也是学生在体育实践中得到愉快和成功的情感释放和收获过程,积极向上的情感能直接转化为学生的学习动机,成为激励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必然有助于学生运动能力的提高,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对形成健康的心理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所以,在体育课程教学中,有效地应用情感教学方法或途径,目的在于改革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实现良好的教学目标。树立全心全意为学生的体育教育服务理念,帮助学生养成积极主动参与各种体育活动的习惯,树立“终身体育意识”。探讨体育教学中所缺乏的情感教学目标和内容,进一步探索情感教学的实施方法、途径以及管理,并从教师和学生的心理角度出发,更充分地发掘体育教学的潜能,弥补体育教育方法的空缺与不足之处。培养各种能力,做到知识与能力并重,从而达到全面提到升大学生素质的目的,实现体育教学长远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86-125.

[2]赵忠玲.体育教学中应加强情感教育[J].体育科技,2000,(4).

基金项目:该论文为上海海洋大学教务处课题――“情感教学法在塑身形体课程中的应用”研究中的中期总结文章。

作者简介:刘英(1964-),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副教授,现任上海海洋大学体育教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

上一篇:试析图书馆服务创新策略 下一篇:地方高校农业工程类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