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情范文

时间:2023-11-21 15:33:53

论情篇1

关键词 情境;或然渐成论;循环影响研究;可塑性;拟合优度模型

分类号 B844

发展心理学理论是心理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科学事实的积累与心理学理论的发展,发展心理学研究者开始认识到单一因素在影响人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局限性,从而逐渐转向对系统性因素(环境、遗传和个体自身因素)的综合影响作用的关注(Witherington,2007;Sorell,SoRelle-Miner,&Paus6,2007;Greenberg,Partridge,Mosack,&Lambdin,2006)。20世纪80年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Tufts大学教授R,Lemer在已有理论(如动力系统观、人一情境整体交互作用理论、生态学理论等)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情境论(Muuss,1996)。发展情境论反对机械环境模型(mechanistic-environmental model)或生物成熟模型(maturationalbiological models)等传统发展理论所主张的单一方面因素对人发展的必然性影响的观点,转而强调系统性因素对于个体发展的或然性影响。此外,该理论还更加强调发展中的个体(包括自身的遗传物质因素和个体的自主性发展因素)与其所生活的生态环境间随时间发生的相互作用。发展情境论已不再局限于对不同影响因素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单向作用模式或双向作用模式的探讨,而主张应揭示系统性因素与人的发展间随时间形成的循环作用模式。与已有理论相比,发展情境论能够更好地解释人的发展过程的本质特征,具有更高的灵敏性和概括性,为更深入地探究人的发展规律以及有针对性地开展预防和干预提供了理论指导。

1 发展情境论的理论渊源

“变化”(change)是发展情境论的基本思想内涵,其所有的理论观点都建立在此基础之上。实际上,这一哲学观点并非始于发展情境论,早在古希腊时期的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就已经提出这种思想,他认为世界上除了“变化”没有可以永久存在的东西。“情境论”这一概念也早在符号互动论和系统哲学中就已经形成,也就是说,情境论最初是以一种发展性哲学的身份出现的,如Pepper(1942)在其《词语假设》一书中曾经提到,人类行为只有与它所处的社会、文化和历史情境联系在一起才具有意义。

在当代心理学理论中,“情境”(context)的内涵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行为主义者将影响发展的情境界定为客观或自然的刺激环境,而将意识、动机等内部心理过程完全排斥在外。社会学习理论则开始强调客观环境或情境的社会意义,认为情境更主要的是个体对客观环境的认知、体验、期待和倾向,个体的行为取决于个体对特定环境的认知建构(谷传华,张文新,2003)。建立在现象学基础上的格式塔学派则将情境的内涵进一步推向“主观化”,认为情境主要是一种心理化的环境,其实质在于个体对客观环境或情境所赋予的主观意义。勒温的场论继承了格式塔学派的传统,进一步丰富了情境的内涵,它认为情境是一种不确定性的心理场或生活空间(叶浩生,1998)。由此可见,人们对发展情境的理解经历一个由机械化到生物化再到人化(如勒温的场论)的过程,研究者也越来越注重影响发展的各种具体的、生态化的和心理化的因素(Witherington,2007)。

在科学的发展过程中,一种理论会刺激产生另一种与其相对的反理论,然后两种理论之间的矛盾观点会促成一个新的整合性理论。例如,格塞尔提出个体发展的“成熟论”之后,与其相对的行为主义理论随后产生,之后,同时关注环境与生物因素的交互作用论缓和了它们之间的矛盾。发展情境论也是在吸收已有理论观点的有用成分和改进其不足的基础上形成的。Lemer(2002)本人也认为发展情境论是机械论(mechanism)与有机论(organicism)的折衷产物。在机械论影响下,发展情境论吸收了影响发展过程的外部性、环境性和实验性变量;在有机论的影响下,该理论融合了用来解释发展系统变化的生物性和内源性原则。发展情境论的提出缓和了发展心理学家在遗传与环境、早期经历与后期发展、认知-情绪与行为以及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等一系列重大基本理论主题上的分歧与争议。

发展情境论的最终形成有三个直接的思想来源;一是比较心理学(Comparative Psychology)。比较心理学家认为个体的生物性变化都发生在心理社会环境之中,反对单向成熟论(unidirectionalmaturation)。他们坚持认为发展是生物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化过程间双向、互惠、动态交互作用的结果。二是人类毕生发展观(The Life-Span View ofHuman Development)。该理论将个体毕生的发展变化作为研究的对象。它认为“人类在整个生命中都有发展变化的潜力”(Brim&Kagan,1980),青少年期不是人类发展的终结,而是整个生命过程中的一个持续变化的子发展阶段。三是生态系统理论(TheEcological System Theory)。Bronfenbrenner等人(1979)在其提出的理论中强调,发展中的个体与其所处的各种系统(微系统、中间系统、外层系统和宏系统)之间是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这样,发展情境论在扬弃和借鉴已有理论观点的基础上,不断概括和吸收新近实证研究的结论,逐渐建立和完善了自身的理论体系。

2 发展情境论的主要理论观点

2.1 情境的内涵

情境是发展情境论的核心概念,是指由影响个体发展的各种变量所构成的交互作用系统。发展情境论中的情境已经超出了平常使用的背景(setting)、周边环境(surrounding)、环境(milieu)或自然/社会环境(environment)等术语的含义。它实际上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涵(见图1):第一,物理环境(physical setting,envkonment or milieu)。它作为情境的一部分,具体包括家庭的地理位置、房间、家具、学校的建筑物、教室、办公室、公告栏、教堂社区以及娱乐设施等。第二,社会成员(socialcomponents)。情境论中的社会成员主要包

括家庭成员、同伴、教师、约会对象和其他重要的朋友。这些不同的社会成员都是个体生活中的一部分,他们在持续地影响个体发展的同时也反过来受到该个体发展的影响。第三,发展中的个体(developing person)。发展中的个体既是发展的目标,同时也是发展情境的一部分(Smetana,Campione-BBan,&Daddis,2004)。每一个体既是整个社会环境的一份子,也是他人发展的重要社会背景。Lemer认为发展中的个体的举止、身体外貌和言语表达等会影响物理环境和社会成员的变化以及个体与物理环境、社会成员间的取向交互作用结果。第四,随时间推移的情境变量的变化(context variable changeas a function ofthe progression oftime),即时间维度。个体日益成熟或衰老、环境设施更新换代、学校教育变革、新科技的出现及经济条件的变化等都是随时间推移的情境变量。这些变量的变化会对不同发展状态的个体产生不同的影响,如父母离婚对于学前儿童和青少年发展的影响十分不同(张文新,2002)。

由此可见,发展情境论中的情境的内涵已经不同于环境科学中的环境,情境变成了社会性的个体与客观环境互动的结果,同时,个体成为情境的主动构建者。这里的情境既包含促成个体发展的即时性个体和环境条件,又包含每一个体的心理结构和行为以及所处环境随时间发生的变化。此外,该理论中的情境还具有整体性、连续性、生态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

2.2 个体与情境的动态交互作用

发展情境论与机械一行为主义理论对“情境”的认识明显不同。尽管两者都将情境看作是影响有机体发展的外部存在,但是与机械还原论(mechanic reductionism)不同的是,发展情境论强调有机体与情境间的相互作用对发展的影响(Sameroff,1975),并致力于分析和阐释这些相互作用的模式。此外,两种理论中的“有机体”含义也存在很大区别。在发展情境论中,有机体不单纯是环境中一个纯粹的机械性的成份,相反,它本身就是构成自身生活背景的一个具有质性差异的水平,并持续地与其他水平进行动态的交互作用(见图1)。

正是基于对情境以及有机体号隋境关系的新认识,Lemer(2002)在发展情境论中提出了个体与所处情境的动态交互作用观。他采用“成熟”(maturation)代表有机体的内源性变化,用“经验”(experience)代表影响有机体发展的外界刺激。动态交互作用观认为,个体的发展既不是单纯成熟的结果,也不是纯粹环境或经验影响的结果。有机体的成熟与其经验之间是一种动态交互作用的关系。此外,他还进一步指出了“有机体”(organism)在个体发展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认为有机体不断累积自身成熟与经验之间动态相互作用的结果,同时,携带着这些累积发展结果的有机体又会持续地与所处环境进行交互作用。一方面,有机体的成熟一经验间交互作用的具体时程(timing)和性质持续地为有机体一环境间交互作用的差异性提供基础:另一方面,源自有机体一环境间交互作用的差异性经验又反过来影响个体日后的成熟一经验间交互作用的具体时程和性质。内源性的成熟一经验间的交互作用与外源性的有机体一环境间的交互作用是一种交替进行、连续不断的关系。在内源性的成熟、成熟一经验间的交互作用以及有机体一环境间的交互作用的连续性的影响下,有机体与所处情境会获得持续性发展,同时,不同有机体间的差异与不同情境间的差异也在持续地变化。

2.3 或然渐成论(Probabilistic Epigenesis)

20世纪70年代,Gottlieb(1970,2007)针对个体发展过程的特征提出了两种相对立的思想观点,即预成渐成论(Predetermined Epigenesis)和或然渐成论(Probabilisfic Epigenesis)。预成渐成论主张遗传物质对发展的作用表现为以单向的方式来决定个体的发展。例如,埃里克森(Erikson)建立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就属于预成渐成论,该理论认为生命体内部的力量会驱使所有个体的心理和行为沿着固定不变的发展顺序完成整个发展过程。但他同时也指出,个体在渐成发展的过程中持续地与不同的心理事件发生交互作用,即发展使得个体获得新的经历,同时新的经历又在促进或制约着个体的发展。

或然渐成论明确反对发展的阶段论思想,认为个体的发展不是以一种预定不变的或可预见的方式实现的,而是以一种或然可变的或不可预见的方式实现的。“物种之内个体行为的发展并不遵循固定或必然的时间进程,具体来说,个体行为发展的结果或次序只是大概的(相对于常模而言),而不是确定的”(Gottlieb,1970)。或然渐成的理论依据是发展的个体与情境之间的双向交互作用论,即认为发展是个体的生物机能与其所处情境的不同水平上的变量之间不断交互作用的过程。由于在这一过程中,为个体发展进程提供互动基础的生物的、心理的和社会的因素(或水平)在时程上存在个体差异,因而个体的发展不存在预定的(或者必然的)发展时程和结果或确定的发展轨迹。这样,某一个体的发展变化相对于这一年龄群体的一般发展结果而言是或然性的(Schneirla,1957)。因此,或然渐成论认为人类发展不存在一般性的发展原则、发展阶段或发展任务,相反,个体发展在方向和结果两个方面都具有或然性的特点。“成长是一个超乎想象的个性化过程,很难找到一般化发展模式”(Brim&Kagan,1980),从一种情境中的个体身上得出的结论可能并不适用于其他情境中的个体(Lerner&Miller,1993)。

发展情境论认为,或然渐成的发展观能更准确地解释人完成发展的实际过程,并进一步提出,不可能存在适用于所有社会环境、儿童、青少年及所处家庭的一般性发展特征和机制(Gottlieb,2007)。有些理论所提出的发展阶段只是基于某种情境中部分个体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建立起来的,它们只能代表人的一种可能的发展轨迹,而不是必然适用于所有个体的普遍性发展轨迹。同时,发展情境论又不否认许多变量自身具有的稳定性,如气质、遗传结构、身体外貌、亲子交互模式、放学后的经历、社区和国家发生的重大事件以及固定的物理环境等。这些较为稳定的情境变量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定个体发展的或然渐成的范围(Muuss,1996)。也就是说,发展过程在整体上是或然性的,但同时又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它不是一种没有任何倾向性和潜在可能性的变化过程。这样一来,研究者需要通过具体的研究来确定如何把握发展的或然性程度,并借此实现个体的良好发展。

2.4 个体的差异性和人类的多样性

发展情境论认为不同个体在生物水平、心理水

平和社会文化水平上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使得个体与情境间的交互作用也存在差异。然后,个体问的差异和个体与情境间交互作用的差异会随着时间的发展使得不同个体进入不同的发展轨迹(Lemer&Miller,1993)。人类发展研究越来越关注情境变量的变化给个体和家庭所带来的差异性影响,这使得人们在考虑个体发展差异的同时,开始考虑更宽泛的社会阶层的发展差异(如种族差异、民族差异、性别差异和文化差异等)。例如,文化的多样性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影响人们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不同文化不仅影响人们产生不同的信仰、情感和价值观,而且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日常行为方式(YakYeeLuk-Fong,2005)。但是,人类的发展条件和发展模式的多样性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实证研究和理论思考所忽视。西方研究者在过去近一个世纪里都只针对白种的盎格鲁萨克森中产阶级男性进行研究,所创造的知识和获得的结论只能局限于该群体(Lemer,2006)。

虽然如此,个体之间又不是完全不同的,某些相似的情境因素会使得处于其影响下的所有个体具有某些共同性(Bostanci,2006)。例如,因为具有同样的性别基因而同为男性个体,又因为生活在同样宗教的国家里而具有共同的信仰。正是因为人类个体在存在差异性的同时又存在某些共同性,所以整个人类发展表现为多样性的发展结果,而不是杂乱无章的发展状态。在认识到人类具有多样性之后,研究者需要通过研究来揭示不同群体的发展特点和发展机制,而不是去推论整个人类的一般发展模式(Witherinzton,2007)。关注人类发展的差异性是深入理解人类不同发展条件的前提,只有针对不同发展情境中的群体和个体进行研究,才能够进一步揭示不同发展现象和发展结果背后的具体影响因素和影响机制。

2.5 拟合优度模型(the Goodness-of-Fit Model)

拟合优度模型是发展情境论的另一个重要的理论观点。简而言之,拟合优度模型就是用来解释人类如何实现良好发展的一种模型或范式(Lemer,1983)。拟合的对象是指个体的自身特征(气质、人格、价值观、态度、信念、技能和习性等)和个体所处的情境(物理与社会环境、重要他人等)。二者之间建立的拟合优度模型良好,则促进个体及所处情境的发展,反之,则损害个体及所处情境的发展。

从拟合优度模型的观点来看,个体是否能够发展良好,既不取决于个体自身某一特征,也不取决于个体所处的情境的某一特征,而是取决于个体与所处情境的拟合程度。Eccles等人(1996)发现,青少年的已有发展水平与其所处学校环境之间的良好拟合会促进青少年成就动机和学业成就的发展,相反,如果中学阶段的社会环境没有与青少年的心理需要拟合良好,青少年的动机、兴趣和行为表现都会随着个体进入中学而变得越来越差,那些已经存在学业困难的学生会变得更差。也就是说,如果青少年的自身特征与其所处的情境(家庭、学校、社区,父母、兄弟姐妹、朋友、同伴、老师、恋人等)之间拟合良好,那他们会得到良好的发展,反之,则影响他们实现良好的发展结果(Furman,Jackson,Downey,&Shears。2003)。这种拟合关系说明,不能简单地确定某两个变量或特征之间的因果关系,如父母苛刻的教养行为一定导致青少年的攻击行为。这是因为父母苛刻教养下的青少年是否实施攻击行为,还要同时考虑青少年的气质、青春期的状态、青少年的需要以及对父母权威的态度等方面的影响。也就是说,拟合优度模型不是某两个变量间建立的拟合模型,而是基于发展情境论建立起来的情境性拟台模型。

Lemer(2002)指出“个体会将自身的生理、情绪和行为特征置入某一社会情境中,同时,社会情境中的社会和物理特征会对处于其中的个体提出相应的要求”。如果个体的自身特征能够与情境提出的要求相匹配或基本匹配,那么该个体就能在所处的情境中获得良好发展。需要指出的是,个体特征与情境特征的匹配程度在个体的整个发展过程中并非一成不变,而且二者在一个时间点上的匹配程度会影响其在下一个时间点上的匹配程度,即个体已经获得的发展结果会持续的影响这之后的发展结果。尽管如此,个体在整个发展过程中既不会完全改变自身特征去匹配所处情境的固有特征,也不会使自身的特征始终保持不变(Hecldaausen,1999)。

2.6 人的可塑性

发展情境论的一个前提假定就是人具有可塑性或可调整性,即人持续地处于发展变化过程中,且不断地受到情境事件的影响(Lemer,1984)。可塑性的理论观点源于进化论,后者认为,如果人的进化过程中没有变异或调整的可能性,那么人是不可能生存下来的。可塑性真实地反映了人发展的一种属性(Bateson,et al,2004),人在与情境的交互作用过程中是可变的,而且这种发展变化是以一种或然渐成的方式实现的。

心理学家曾经认为,人类的人格、特质和行为特征在青少年期后会渐趋稳定而不再出现明显的发展变化。很多研究也表明,婴儿是人类发展中最具可塑性、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Blok,Fukldnk,Gebhardt,&Leseman,2005)。尽管人的可塑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但并不能改变人一生中任何时间点上所具有的可塑性的属性。基于人毕生所具有的可塑性,研究者可以通过恰当、周密的教育和干预活动来影响个体的发展变化,使正常个体获得积极的发展,使非正常个体得到及时的治疗或干预(Lemer,2006)。此外,个体在生命早期具有较高可塑性的特点启示,应该及早地对发展中的问题进行教育、干预或治疗(Bateson,et al,2004),同时,在塑造个体积极发展的教育和干预过程中应该特别重视婴儿和儿童的父母、兄弟姐妹、老师和同伴这些情境变量。

既然人具有可塑性,那么人的可塑性是否存在一定的界限,即人的心理和行为在多大程度上是可塑的?进化论认为任何物种的发展变化和发展模式都受到自身遗传物质的限制,没有任何限制的物种根本不存在(Bateson,et al,2004)。基于这一基本观点,发展情境论进一步认为,人的遗传物质在持续地限定着人与所处情境间交互作用的程度,而人的发展的可塑性正是这种经受限定的交互作用的结果。因此,人并不是无限可塑的,人本身的遗传物质(进化的结果)和人与所处情境的具体交互作用共同决定着人的可塑界限或可调整的程度。

2.7 发展的调节

既然人的发展具有或然性和可塑性的特征,那么这种发展进程的调节是如何实现的呢?发展情境论认为发展着的个体本身既是发展的主体,也是发展的动力。在个体与发展情境的交互作用过程中,个体随着自身发展会日趋准确地评估:(a)具体情境对个体发展的要求;(b)自身的心理和行为特征;

(c)二者之间的匹配程度。此外,个体还在持续的发展其他的认知和行为技能(Lemer,2002)。为了实现个体与情境的良好拟合,个体一方面在有意识地选择那些能够与自身特征具有更高匹配程度的情境,另一方面又在有目的地根据既定的情境要求来调整自身特征(Heckhausen,i999)。这两个方面都体现出个体在实现自身发展过程中对发展速度和质量的调控。

人的发展既是一个主动的过程,也是一个被动的过程。人的发展不仅会持续地受到遗传物质的制约和规定,而且在个体的整个发展过程中还会受到来自父母、教师、同伴以及其他重要他人的直接和间接的影响,此外,个体对自身所处的家庭、学校、社区和社会环境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不可选择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的发展具有被动性的特征。发展情境论十分强调个体与所处情境的交互作用,但是情境作为交互作用的一方,的确会持续地影响着个体的发展进程。幼年个体的各种技能处于一种发展不成熟或缺失的状态,作为情境因素的家庭环境和父母等在帮助个体实现积极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发展不良的年长个体会不断地加剧自身与所处情境的不良拟合关系,而完备的学校教育和社会支持系统则能够很大程度上改变这种不良的拟合关系模式,从而实现个体日后的良好发展。可见,情境因素在人的发展过程中也在持续地发挥着调控作用。总之,人的发展不仅具有可塑性,而且具有可调节性。这为实现人的更好发展和干预人的不良发展提供了前提。发展情境论的主要创立者Lemer曾在他的著作中倡议,科研工作者和政府应该共同制定针对家庭、学校、社区和社会环境的公共政策,从而为实现个体与所处情境的良好拟合提供基本的保障(Muuss,1996)。

3 发展情境论基础上的研究取向

发展心理学已往的研究事实和理论概括多是基于单向影响研究而获得的。发展情境论十分强调个体与情境之间的双向(biderectional)交互作用,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双向影响研究(bidirectional effect research)和循环影响研究(circular effects research)的研究取向。但是,发展情境论并没有全盘否定个体与情境间的单向影响作用的存在。这样,个体与情境间的单向影响研究、个体与情境间的双向影响研究以及个体与情境间随时间推移的交互影响(循环影响)研究取向共同构成了发展情境论所涵盖的变量间影响的研究取向。

3.1 单向和双向影响研究

单向影响研究(unidirectional effect research)是指针对个体对情境的影响或情境对个体的影响进行的研究(Witherington,2007)。它是已有研究中使用最多的研究取向,心理学的大量研究结论是在这一研究取向下得出的。单向影响研究包括两种情况:(a)个体对情境影响的研究。个体的生理特征、认知特征、情感特征、人格特征、社会技能特征等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外界物理环境和社会成员的变化。比如,攻击性的个体会破坏公益设施,并遭到同伴的主动拒绝(张文新,2002)。(b)情境对个体影响的研究。不同的物理环境、文化环境和社会环境会影响个体的发展,社会成员的不同特征也会影响个体的发展。比如,亲子关系融洽的予辈个体会发展出更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张文新,1999)。发展情境论认为,虽然这些单向影响研究并不能真正揭示发展性的事实,但为进行双向影响研究和循环影响研究提供了事实依据。之后,在发展情境论的基础上,研究者更多地在双向影响研究和循环影响研究取向下开展研究工作。

双向影响研究(bidirectional effects research)是指针对个体与情境间的双向影响进行的研究,即个体影响情境,又同时受到情境的影响(Lerner,2002)。例如,Ladd(2006)对攻击行为的追踪研究发现,攻击性高的个体一般具有较低的同伴地位,处于较差的同伴关系中;而持续地遭受同伴拒绝会导致攻击行为的产生或加剧;随着时间的推移,攻击行为和同伴拒绝又会导致其他外化问题行为的产生,如盗窃。这里攻击与同伴地位之间的作用关系,以及二者与其他外化问题行为之间的作用关系是单向影响研究不能完成的。可见,双向影响研究便于揭示个体发展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双向作用关系。尽管如此,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个体会同时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关系是随着时间不断变化的。发展情境论认为以上这两种研究取向不足以揭示个体的发展性特征,因此又提出了循环影响研究的取向。

3.2 循环影响研究

循环影响研究(ckcular effects research)是在双向影响研究的基础上加入了时间维度的研究取向,是一种纵向的交互影响研究(Somll,SoRelle-Miner,&Paus6,2007;Muuss,1996)。在个体发展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个体与情境间的相互影响会发生变化,而且交互作用不同的起始时间和条件会导致个体进入不同的发展轨迹并产生不同的发展结果。循环影响研究可以很好揭示随时问发生的交互影响特征和作用的潜在机制,并且可以在研究过程中实施有针对性的干预。

Lemer(2006)曾通过一个情境与个体的循环研究证明,儿童在学校的不良表现会影响儿童自身的心情、态度、在家的行为表现以及亲子互动的质量,父母在受到儿童的心情、态度和行为影响后会限制儿童探索、竞争和发展社会技能的机会。同样,儿童在家庭中受到的不良待遇,会进一步恶化其在学校的不良表现。学校告知家长儿童在校的不良表现后又会引发父母发脾气,从而导致父母更严格地限制儿童行为。这一研究设计更符合发展的实际过程,并且个体的发展结果也通常是这种不同因素间循环性作用的结果。此外,循环影响研究还关注不同时间点或不同时间段上相同因素随时间对个体发展产生的不同影响作用。例如,Sehoon等人(2002)的研究发现,与社会经济地位有关的危险因素对个体发展影响取决于个体发展的阶段,处于儿童和青少年阶段的个体所受的不良影响程度最大。个体的发展与情境间的相互影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更加稳定,并会持续地促进或阻碍个体的发展。发展情境论在大量该类研究的基础上指出,可以通过建立和调整个体与所处情境间的良好拟合模型来实现良好的循环影响关系,反过来,这种良好拟合模型的建立和调整又依赖于纵向循环研究所揭示出的个体与所处情境的关系特征和关系模式(Lemer,2006)。

4 发展情境论对实践应用的启示

发展情境论主张,人的发展是通过或然性的方式逐渐实现的,因此应该针对具体的发展情境和群体提出具体的指导建议或实施恰当的干预计划。例如,发展情境论强调父母在对个体进行训练、教育

和控制时应该考虑交互作用发生的具体情境。它反对针对所有个体提供一般性的教养措施或建议,并且认为针对某一重要教养情形提出具体建议之前应该考虑具体的情境变量,如年龄、性别、种族、已有经历、自我概念、气质以及个体与其父母和教师的适应情况(Muuss,1996;Lemer,2002;Lerner,2006)。正如Bronfenbrenner(1979)所说的,在提供问题行为的干预建议之前需要了解个体与环境间的交互作用特点。另外,发展情境论还主张人的发展存在差异性和多样性,这一观点进一步呼应了发展的或然性的实现方式。正是因为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差异性和多样性,所以个体间的发展模式会存在差异,其发展结果也只是多种发展可能状态的一种。这启示研究者在其研究工作中,需要致力于揭示不同个体与所处情境的具体交互作用特点,进而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或干预计划。

已有的发展理论专注于如何更加科学、全面的解释人的发展特征和发展机制,而忽视了能否干预人的发展和如何干预人的发展的问题。发展情境论强调人具有可塑性的观点,认为人的发展是可以进行干预或调整的。它在此逻辑前提上进一步提出了干预或调整人的发展的思路,即通过建立和调整个体与所处情境的拟合优度模型来实现个体的积极发展(Blok,Fukkink,Gebhardt,&Leseman,2005)。间时,发展情境论认识到,人的可塑性受到遗传物质和某些固定的后天环境的限制,并且可塑性程度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降低。这一观点启示心理学工作者需要对问题行为个体或处于发展困境中的个体及早地进行干预或调整,并且不能因为错过了可塑性程度高的干预时机就放弃对某些问题个体的治疗和干预。情境同样具有可塑性,与其进行交互作用的个体在被塑造的同时也在不断塑造着所处的情境。因此,研究者在研究或建立个体与所处情境的拟合优度模型时,不能只着眼于塑造个体以适应所处情境,还要同时塑造情境以更好地匹配个体发展的需要。总而言之,发展情境论认为,研究者本身就是个体和社会发展的情境变量,他们通过科学研究、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指导或实施具体的干预和治疗计划来促进个体与所处情境的良好拟合(Muuss,1996;Lerner,2006)。

论情篇2

爱情的经济学基础

还记得哈利波特被选中为魁地奇搜捕手不自信时,赫敏对他说的话么?It's in your blood!

很多东西是与生俱来的,自然也包括男欢女爱。其实男欢女爱这个词源自于晋朝陆机的《塘上行》:“男欢智倾愚,女爱衰避妍。”意思也就是说,男人因求欢而变得愚蠢,女人因要爱而失去美丽。为什么?我们提供一种答案,那就是本能驱使。如果按照弗洛伊德的说法,欲望是与生俱来的,就算你是圣人也逃不了。抛开情感因素不谈,男人需求性,女人需求安全感,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是,有需求就有供给。但问题在于,如果简单粗暴的以物易物,无论从道德还是法律上面都是不允许的。

Lmoveny爱情货币

在这个时候,让我们来温习一下关于货币的知识。人类使用货币的历史产生于物物交换的时代。在原始社会,人们使用以物易物的方式,交换自己所需要的物资,比如一头羊换一把石斧。但是有时候受到用于交换的物资种类的限制,不得不寻找一种能够为交换双方都能够接受的物品。

这一切驱使了货币的诞生。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自发产物,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商品所有者以货币作为媒介进行交换。

我们把上面的定义换一下。男女需求不一致,最原始的方法是以物易物,但这条路子走不通,原因么大家都懂的。这就是受到了种类限制,不得不寻找一种能够为交换双方都能够接受的物品。这东西是什么?爱情。

爱情当然不是买卖,因为爱情本身就是唯一的货币。在男女交往的王国(且叫他欢爱王国)里面,长久以来爱情都是“法定”流通货币。我们甚至能造一个词,Love+Money=Lmovney!

爱情货币的铁律

为什么说爱情是欢爱王国里面“法定”流通货币?

相亲节目引发争议

不久前国内某著名相亲节目上就有了这么一段争执。男嘉宾认为:“现在的女孩普遍很现实,她们交往的目的性、功利性很强”。对此某女嘉宾反驳道:“女生之所以现实是因为男友不够上进,不上进就会贫贱,所有的爱情在贫贱面前无处藏身。没有给她足够的安全感让她认为能与之走到最后,所以采用索要物质的方式逼男友上进。”

关系分析

让我们来仔细分析一下这段“案例”。男嘉宾需求一位女嘉宾,但是很反感“目的性、功利性”。女嘉宾认为女生需求安全感,所以认为要求男生给予物质保障不过分。这是什么?如果你有一点经济学基础知识,你会惊呼,这是典型的商品内在矛盾!

什么是商品内在矛盾各位可以去查查书本。我们在这里要看到的就是,女嘉宾并没有使用爱情这种货币。接下来的结果可想而知,她被群起而攻之。主持人激动地说:“你要房子,房产证在那里可以看得到,但我告诉你我在努力上进,这种东西是看不到的!”而另一位专家则说:“如果一个女人对一个男人缺乏这样的信任,她判断这男人在这方面是靠不住的,那还不如不要。拿物质做质押?这个……”

在道德的攻势之下,女嘉宾无法招架,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不得不赞叹女嘉宾的反应,她马上妥协撇清:“有很多女孩子其实内心是特别保守的,她觉得自己跟了这个男孩,既然谈了这段恋爱,就愿意跟他走下去。这个(拿物质做质押)我也不赞同。……我没有说女人这样说是对的,但因为男嘉宾说女人物质,你不能因为前一个女朋友是怎样就来判断女人是怎样的。”

再来分析一下这段话。前半段,终于搬出了爱情货币,说明有爱情就能走下去。并声明自己不是这个立场,只是“站在”其他女生的角度考虑。后半段,再次撇清自己立场。并反击声明自己所针对的是男嘉宾一朝被蛇咬,看法太狭隘。

结论

这么一段激烈对话,反映了一个事实。那就是爱情才是我们认定的在男女关系中“法定”流通货币,任何用其他货币来换取伴侣的行为以及言论,下场可想而知。

华尔街理论诠释男欢女爱

“男欢智倾愚,女爱衰避妍。”这句话被后人化为男欢女爱而转变了意义,事实上这句话里面有着巨大的经济学意义。为什么?让我们再来看看以下这个案例。

女方需求:

一个年轻漂亮的美国女孩在美国一家大型网上论坛金融版上发表了这样一个问题帖:我怎样才能嫁给有钱人?她说:“我下面要说的都是心里话。本人25岁,非常漂亮,是那种让人惊艳的漂亮,谈吐文雅,有品位,想嫁给年薪 50万美元的人。你也许会说我贪心,但在纽约年薪100万才算是中产,本人的要求其实不高。”

她接着说,“这个版上有没有年薪超过 50万的人?你们都结婚了吗?我想请教各位一个问题——怎样才能嫁给你们这样的有钱人?我约会过的人中,最有钱的年薪25万,这似乎是我的上限。要住进纽约中心公园以西的高尚住宅区,年薪25万远远不够。我是来诚心诚意请教的。有几个具体的问题:一、有钱的单身汉一般都在哪里消磨时光?(请列出酒吧、饭店、健身房的名字和详细地址。)二、我应该把目标定在哪个年龄段?三、为什么些富豪的妻子看起来相貌平平?我见过有些女孩,长相如同白开水,毫无吸引人的地方,但她们却能嫁入豪门。而单身酒吧里那些迷死人的美女却运气不佳。四、你们怎么决定谁能做妻子,谁只能做女朋友?(我现在的目标是结婚。)”——波尔斯女士。

金融家解答

论情篇3

辩论赛要说服观众,说服观众就包括以情动人。本集锦收录了历届大赛中经典的结辩煽情,其目的是希望大家能够更多的思考,欢迎一起讨论 1993人性本恶蒋昌建(复旦)第三,只有认识人性本恶,才能调动一切社会教化的手段来扬善避恶。光阴荏苒,逝者如斯,在物质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同时,而人类的精神家园可谓是花果飘零。在这个时候,我们要警惕,人性本恶这个基本的命题。可喜的是,在东方的大地上,我们说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已经从一阳来复开始走向了新的春天。我们也相信,通过传统文化的精华,必将使人类从无节制的欲望中合理地扼制并加以引导,从他律走向自律,从执法走向立法。人类才可能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而我却要用它来寻找光明!”谢谢各位!(掌声)

1999足球比赛引进电脑裁判利大于弊路一鸣(西交)我们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比赛已经引人了电脑裁判,电脑与人脑之间的默契配合已经成为竞技体育中二道亮丽的风景线。其实我们说变幻莫测的绿茵场只不过是人们在竞争中展现自我,在挑战中突破极限的一个小小舞台,而环顾四周社会生活则早已搭起了一个大大的舞台,我们每一个人都不再是心安理得的看客,都要参与其中。足球赛也好。辩论赛也罢,一场游戏的输赢也许并非举足轻重,而我方今天一定要强调维护比赛的公正性,不是由于我方立场的局限,而是因为我们不想就事论事,是因为我们看到赛场其实就是你我的人生。谢谢!

1999发展知识经济社会科学比自然科学更重要路一鸣(西交)第三,要提醒对方的是,不要以为更直接的东西就更加重要,我们看到诸多历史现象的背后,国家兴亡的背后,恰恰就是制度与文化的力量。更不要以为社会科学就是虚无缥缈,纸上谈兵。在工具理性之上的永远是我们人类价值理性的智慧之光。谢谢!(掌声)

1999美是主观感受路一鸣(西交)第三,我们强调美是主观感受,因为这反映了人追求自由的价值信念,人的肉体受制于客观,从而人的精神就追求无限的驰骋空间。我们爱生活,因为生活的故事上(时间警示)下五千年,叫人浮想联翩;我们爱自然,因为“万类霜天竞自由”,那是生命的礼赞!综上所述,我方认为,美丑无对错,审美无争辩,因而我们才强调美是自由的象征,我们来自五大洲的辩友,才能胸怀宽广地唱一首:一心情似海,感动天地间。谢谢!(热烈掌声)

2000城市交通问题主要是设施问题周玄毅(武大)回首千年,条条大路通罗马,印证的是罗马帝国的强盛;车如流水马如龙,反映的是金陵古都的繁荣。从元大都纵横百舸的交通规划到我们今天北京市大力发展轨道交通;从武汉市二水三镇历史上的天然隔绝到今天我们能够拥有跨越江河的环线交通。历史和现实无数次雄辩地证明了只有正本清源,明辩主辅,我们才能共同企盼城市交通的安全和通畅;只有摆正设施的主体地位,我们的城市、我们的道路、我们的交通才能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谢谢!(热烈的掌声)

2001金钱是万恶之源周玄毅(武大)是的,钱是万恶之源。然而,万恶之源本身并不是恶。只要我们发扬自身的理性和良知,在历史的天平上,钱仍然有自己应该有的位置,在这个恶之源,同样可以开放出美丽的善之花。的确,总有一种力量能让我们迷失本性,那是金钱无所不能的魔力。然而,同时也有一种力量让我们返回本心,那是我们心中永恒不灭的人性之光。谢谢

2002正其义当谋其利薛乐(中大)正是正义而谋利的小岗农民引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门,正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正义而谋利的推动,掀开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篇章。而一切社会不公,,都背离正义而谋利的宗旨,我们能够理解对方辩友的道德苦心,伦理用意,然而人之为人,不就因为他正义而谋利吗?当道义与利益汇聚于现实,正义与谋利揉和成努力,我们坚信,一个正义的世界,一个富裕的社会,必将豁然展现于你我的面前。谢谢。

2003爱比被爱更幸福薛乐(中大)虽然我有很多大道理仍然想跟大家讲,刚才因为一件小事情,我想和您分享一下我的感受。我有一位普普通通的妈妈,这次来北京以后,她每天都要给我打一个电话,她告诉我北京的天气怎么样,叮嘱我要多穿一点衣服,我总觉得我的妈妈太唠叨了,我已经是一个大人了,为什么她总是把我当一个孩子呢?可刚才上场前的五分钟,我妈妈给我发了一条短信,她说:儿子,加油,不论结果怎么样,妈妈都已经心满意足。也许作为儿女,我们永远永远也无法理解母亲的感受,我想只有一天,当我们成为了别人的父母,您才会懂得,原来去爱有多幸福。谢谢。

论情篇4

[关键词]情报科学 信息管理 情报研究

[分类号]G203

情报研究的质量控制是情报管理工作的核心问题,也是情报学研究中的一个难题。情报产品的质量需要通过情报效用表现出来,情报效用的发挥受时空限制,对情报效用的评价取决于情报用户的感受。因此,在情报实践中,质量控制是满足用户情报需求、实现情报价值的重要手段。在情报学理论体系建设上,质量控制研究可以作为系统规划和规范分析的切入点。

1 探索情报研究质量控制是时展的要求

以质量控制作为管理工作的核心并非情报管理领域的独有认识。美国管理学家戴明从20世纪50年代起就在日本推广应用全面质量管理理念,从1981年开始,又在美国以“领导职责的十四条”为题,介绍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强调对产品的质量控制需要从源头抓起,需要企业各部门、各环节的人们共同参与。日本学者狩野纪昭在双因素激励理论基础上于1982年发表《魅力质量与必备质量》研究报告,提出了KANO分析模型,将产品质量与客户满意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企业战略决策分析。1986年摩托罗拉公司的史密斯提出旨在降低生产流程缺陷次数的六西格玛概念,随后经通用电子公司的推广,逐渐形成一套着眼于客户、从质量管理人手进行战略规划、产品设计和市场推广的方法体系,六西格玛理论也演变成为现代企业提升管理水平、增强竞争实力的参考指南。因此,借鉴现代质量管理成果进行情报管理探索是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所要求的。

关注情报质量、研究控制方法亦是情报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从管理实践看,现代管理的对象复杂、因素多变,领导者在进行各种决策时越来越多地倚仗情报支持,因而情报研究实践愈益红火。从理论发展看,现代情报学处在需求环境剧烈变动的非常时期,一方面,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情报学界越来越多地关注信息处理的技术问题,情报专业色彩逐渐为信息技术所笼罩;另一方面,由于政治、军事等传统情报应用领域本身的保密性要求,使得情报学难以拥有信息技术领域之外的开放的方法论研究空间,从而限制了有关情报学研究理论的发展。竞争情报的出现,打破了理论发展的环境僵局,使得情报学界人士可以在关注信息技术的同时,公开地交流和传播情报研究方法论的相关成果,强化了情报学在软科学领域的地位,也促进了情报学自身的发展。在此过程中,情报研究的质量控制问题,必然成为理论研究的对象之一。

2 情报研究质量控制的方法论基础

在已有的情报学研究中,有很多论述是在探索情报研究的实质与核心,为情报工作理论与实践指明方向与重点,有些论断可以作为情报研究质量控制的方法论基础。通常情况下此类成果大多与软科学研究有密切关系。

现代软科学研究的实质是情报研究,以决策支持为目标的情报研究工作是现代情报科学实践的重点。这是因为情报研究是决策信息流程中的核心过程,是决策信息支持工作所围绕的中心。所谓决策信息流,是指信息以不同形态呈现并贯穿于决策过程的始终。决策是一个信息过程,这一观念自以西蒙为代表的决策理论学派出现后,已经逐渐为管理学家和情报学家所接受。西蒙等人指出,决策是现代管理的核心问题,管理就是决策,而决策则是一个信息处理的过程。决策可以分为4个阶段:收集情报、拟定计划、选定计划、评价计划。在大型组织机构中信息本身及人们处理信息的能力是有限的,因而必须特别强调信息联系在管理决策中的作用,必须重视非正式渠道的信息联系。西蒙等人的研究只是强调了信息在决策和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但是缺乏对信息进行系统分析。情报理论工作者则对信息在决策过程中的各种形态进行了具体描述。

国内外有关情报研究的论著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效用理论为基础,重点研究决策分析的方法和技术(如John Adair的Decision Making&Problem Sol-ving Strategies和Roland W.Scholz主编的DecisionMaking Under Uncertainty等);一类是立足信息科学,重点介绍信息的搜集、鉴别与分析使用(如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信息分析与决策》和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的《情报研究方法论》等)。前者强调准则推导,后者则重视信息处理。

由于方法问题是情报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方法论决定着情报工作的成败与发展,因此,方法论是情报研究的核心要素。情报研究领域对有关方法的问题十分关注,美国竞争情报从业者协会(SCIP)的会刊《竞争情报评论》(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Review),专门辟出“方法、工具和模型”(Methods,Tools,and Models)专栏,登载有关的研究论文,在“竞争情报分析”(CI,A-nalysis)专栏中,也登载了大量的有关分析方法和分析技术的文章。SCIP前主席普莱斯科特(Prescott)曾提出竞争情报的四个研究领域分别是竞争情报功能管理研究、竞争情报方法研究、竞争情报观念研究和竞争情报历史研究,其中前两个领域直接研究竞争情报的管理方法和工作方法,后两个领域则研究有关方法的主体――人的问题和方法演进的历史与环境问题。我国的研究者们在竞争情报方法研究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包昌火等人在所编的《竞争情报丛书》中尝试梳理和介绍了竞争情报界常用的分析方法,这些成果对竞争情报事业的发展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也会在情报研究质量控制中发挥重要的借鉴作用。

3 情报研究质量控制的已有相关成果

虽然在已有的情报研究论著中很少看到专门的情报产品质量和相关质量控制的议题,但是与此议题相关的内容却很丰富。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有关信息或情报的价值评估、情报工作流程以及智能情报工作平台的评价等方面。

关于情报的价值,目前国内外学者们比较一致的观点是,情报是人类信息或知识处理过程中的一种增值性信息,但是对于这种特殊信息的具体价值却有不同的衡量标准和衡量办法。萨拉塞维奇等认为信息的价值有固有价值(intrinsic value)和增益价值(contribu-tory value)等多种形式,麦都等人则认为信息价值取决于信息使用者的目的、方法和经验。有人借鉴经济学研究方法,将信息价值分为标准价值(normative value)与现实价值(realistic value);也有人从认知心理学角度出发,将信息价值定性为领悟价值(perceived val-ue)。虽然这些研究的具体观点和方法不同,但有一

个共同点就是将信息或情报价值的实现与信息的使用者、使用目的和环境联系起来,而这些成分正是影响情报研究质量的因素。

关于情报工作流程,在情报研究实践领域里,国外学者比较一致地接受情报循环(intelligence cycle)规范,认同“目标确定、信息采集、分析处理、成果、执行反馈”的循环工作流程,在美国竞争情报从业者协会(SCIP)官方网站及中央情报局的情报分析培训资料中都对此进行了详细介绍。情报循环流程与我国学者总结的科学决策流程(秦铁辉《信息分析与决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在本质上没有大的区别。工作流程的明确则为情报产品质量控制提供了确立切入点的参考依据。

关于智能情报工作平台的评价,这是目前较为活跃的一个情报学研究与实践分支,美国富达公司(Fuld&Co.)每年的竞争情报软件评估报告是业界与相关研究人员的重要参考依据。美国学者布犀利尔于2003年出版专著《竞争情报软件评估》,系统介绍了智能情报工作平台的评价研究进展情况,指出对相关软件的评估要从其对情报工作内容的支持力度人手。布犀利尔认为情报工作内容包括研究课题的形成、信息素材的整序处理、信息内容分析与报告的撰写等。由于智能情报工作平台是情报人员、情报用户以及情报技术的集成所在,因而对平台的评估研究必定对情报工作质量的提升有积极促进作用。

4 情报研究质量的影响因素与控制重点

情报的本质是信息,情报工作的特殊性在于要解决情报用户进行决策时所面临的信息支持不足问题,信息支持不足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素材获取困难,二是对素材理解认识困难。情报人员通过提供加工后的信息素材来解决头一个问题,通过进行有效的情报研究来解决后一个问题,情报的价值最终将通过用户的使用而得以实现。对情报研究质量的控制,既与情报产品与情报过程密不可分,又与情报用户的具体情况相关联。因此,从质量控制来看,情报研究的质量影响因素应包括以下四部分:①用户沟通。在情报项目管理过程中,从情报需求确认、信息素材搜集、加工整理到情报产品投送、情报效果评价反馈等,每个关键环节都需要情报用户的积极参与,需要考虑情报用户的意见和要求。因此,与情报用户沟通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情报项目的质量。虽然情报学家们在《竞争对手分析》(费希,1999年)和《商务与竞争分析》(氟莱舍,2007年)等著作中列出了一些调查沟通的引导性问题,但是由于缺少完整框架以及缺少对问题运用限制性条件的系统分析,单凭这些引导性问题尚难以保证情报项目调研过程中的沟通质量。因此,如何在已有的引导性问题研究基础上,从问题与目标、问题与用户的转化机制人手梳理出情报项目中的用户沟通质量控制要素,是摆在情报研究理论工作者面前的任务。②情报素材。情报素材质量取决于搜集、鉴别与加工整理的过程控制,虽然这在情报学中并不是什么新议题,但是随着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以及情报对象等环境因素的变化,传统的情报整序规律会有所变化,因此,情报研究理论工作者将继续在已有的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的成果基础上研究新形势下情报素材的质量控制因素。③情报产品形式。情报产品应按不同用户的要求以特定形式进行提交,情报产品形式是否规范,表面上看是产品形式的质量问题,而实际上情报产品形式却反映出情报研究的内容逻辑,影响着情报产品被接受及被使用的效果。因此,如何在已有的情报研究报告规范的基础上,结合情报产品内容的特点与情报用户的需求,探求情报产品形式质量的控制要素,将是情报研究理论工作者不可轻视的对象。④情报研究项目工作分解。情报质量控制是个系统工程问题,对于复杂的情报研究项目来说,情报质量控制应从多个方面同时进行才有可能取得理想效果,这些方面包括:情报研究管理、情报工作流程、情报机构管理、情报人员培训和情报安全防范等。由于情报工作中所使用的方法本身并不具有什么特别的情报学学科属性,关键是要强调应用这些方法的目的和对象特点,因此,在明确情报研究的基本概念之后,梳理上述几方面的相关方法问题,探索具体的方法与情报质量的关系问题,找出与方法相关的情报质量控制规范,将是情报研究理论工作者关注的中心议题。

情报研究质量控制的重点是情报质量评价问题,这是所有质量控制相关工作都要参照的目标,也是落实情报质量控制措施的起点。已有的情报评价研究成果主要是基于价值因素,通过对情报产品应用所节省的成本核算或效益增加值的估算来评定情报研究成果的价值,这种做法固然有一定的可行性,但是情报产品秉承着信息的价值表现特性,用普通的效用理论方法难以准确描述情报的长效价值,因而基于这种价值所做出的评价难以客观全面地反映出情报的真实情况。若要对情报质量做出准确评价,着眼点虽然仍是应用,但是在评价函数的设计上应更多地考虑以情报用户和情报用户的感受为参数。

在情报质量评价中更多地考虑情报用户行为以及情报用户的感受,是情报研究质量控制的重点问题,也是难点问题。不同的情报课题面对不同的用户对象,情报研究的对象领域与层次的变化会影响情报用户的表现与感受。如何从不同的情报产品及不同的情报用户表现中发现带有共性的质量评价标准,是情报研究质量控制过程中需要重视解决的一个难题。此外,用户的感受是主观性指标,与用户的沟通亦受很多主观因素的影响,如何正确把握和处理好这些主观性指标数据,如何将主观性因素合理地转化为规范且可计量的参数,同样是情报研究质量控制过程中要重视解决的难点问题。

5 改进我国情报研究质量控制的主要措施与方法

根据情报研究质量影响因素的特点,结合有关质量控制的重点,我国可以在情报研究质量控制的改进方面采取以下主要措施:

・借鉴国外相关研究的成果经验,动员情报研究理论工作者和情报分析人员密切合作,构建适合我国情报研究所需的概念分类体系,为情报研究环境建设、情报研究工作流程控制以及情报研究人才培养的目标设计提供依据。

概念分类(Taxonomy)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性工作,概念分类使概念及概念所代表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得以明晰。情报研究的概念分类工作则是要明确与情报研究有关的要素含义,通过分类体系表明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

美国学者约翰斯顿(Johnston)在中情局情报研究中心的支持下,通过对全美各政府部门将近500名情报研究人员、相关学者和管理者的调查分析,归纳出情报研究的相关概念要素,并将它们纳入到情报要素概念类表(Taxonomy of Intelligence Variables)中,该类表含有四个基本大类,分别是系统分析要素类(SystematicVariables)、系统环境要素类(Systemic Variables)、专业素质要素类(Idiosyncratic Variables)和沟通交流要素类

(Communicative Variables)。这些类目下的要素对于情报研究者来说分别具有可控、不可控、训练和传播的特性。该类表为美国情报研究机构的管理改革提供了有效的分析途径。

参照国外同行的做法,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编制中国情报研究概念分类表当是可行之举。

・加强情报研究的方法论研究,使情报研究实践中的新进展能够通过理论体系得到体现和传承。

除了接受教育培训之外,优秀情报研究人员的成长,更多的是得益于实践经验的积累,方法论就是这些经验的升华。因此,要想快速有效地建设好一支情报研究队伍,就必须在方法论上多下工夫,尽量争取把优秀人才的分析经验转化成能够与人共享的知识工具,把个人经验和能力的提升转化为情报研究机构组织知识的积累。情报研究的方法论至少应包括以下两个组别:分析规范和心智模式。分析规范关注研究的对象以及研究范式,心智模式则关注主观因素在情报研究过程中的作用机制。

在我国有关情报研究方法论领域的发展中,一直不乏有关分析规范的成果。但是在心智模式研究中,除了偶然出现的个别研究外,鲜见系统成果。对比国外同行把《情报研究心理学》一版再版地推出并用于情报业务人员的培训,确实应看到我们在这一方面有加强的必要。

・重视分析质量控制方法的总结和推广应用,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竞争形势要求。

在现代信息环境和技术条件下,情报研究中最常用的分析质量控制方法已经显现出来。其中,盲点分析法(Blindspot Analysis)和排查分析法(亦称矛盾假设分析法――Analysis of Competing Hypotheses)尤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盲点分析法是在认知心理学和组织行为理论结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被情报研究人员用来发现认识误区,审视分析过程中可能产生错误的原因,完善和提高观点的正确性。盲点分析法的主要内容是:内部审查、挑战自我;情报建设、完善结构;心理调整、注重预防。由于盲点分析法中的盲点发现、盲点排除和盲点预防办法可以与其它的管理分析工具灵活交织在一起,因而被广泛应用于现代管理决策分析中。

排查分析法从情报实践中总结出来,被情报研究人员作为系统手段用于发现和剔除虚假信息,保证分析结论的完备性。排查分析法的核心内容是要求信息分析人员尽可能罗列出各种关于目标问题的假设命题,利用所掌握的信息资料逐一进行论证或反证,务求不要遗漏预见将来可能发生的事件。由于排查分析法能够综合运用心理学和其他科学手段,处理海量情报数据,因而特别适合于意义重大的综合性决策问题研究。

6 结语

情报研究质量的控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问题,对此问题的研究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本文用即将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信息分析与决策》第二版前言中的一段话作为结束语,亦作为与专家同仁们共勉的研究参考提示:

决策是人们进行判断、做出抉择的智力活动,决策依赖于信息支持。决策的本质是一个信息处理的过程,信息在决策流程中表现为不同的形态。由于决策活动通常在信息不完备的情况下进行,因而以解决信息的获取和认知困难为己任、以利用信息支持决策为目标的情报研究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以决策议题为核心,依照准确、快速、有效的原则,对信息素材进行搜集筛选、参详分析,最终提出参考意见,是情报研究工作的典型流程。而概括抽象、系统顺达和通权达变则是对情报研究方法和情报研究人员素质的基本要求。正可谓:

情报本自实践出,

决策信息流中现。

特征属性是“难用”,

素材要求“准、快、灵”。

流程不离“获、详、参”,

论情篇5

[关键词]情报生成 解读系统 变构调节 协同 生成性思维

[分类号]G350

中国著名情报学家孟广均先生曾经提出:信息-知识-情报-智慧。此观点透露出两层含义:其一:情报(intelligence,II)在人认知体系中的价值仅次于智慧;其二:从信息(information,I)到情报经历了一个动态过程。

1 情报生成之识读

所谓情报生成(intelligence generating,IIG),就是将人解读系统(undetanding system,US)的静态“结构”(structure)和动态“过程”(process)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信息中的客观知识转化为有用、系列化、特定性和决策的人的主观知识――情报(尤其是竞争性情报)。

何谓“生成”?《辞海》给出了这样的诠释:“生成是德文Werden的意译,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黑格尔逻辑学中的一个范畴,意即发展和演化。”它“是在逻辑发展过程中第一次出现的,把矛盾的双方统一起来的具体概念”。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在思维方式层面上实现了从现成(subsistent)向生成(generating)的转换,恩格斯指出:“世界从本质上是某种从混沌中产生出来的东西,是某种发展起来的东西、某种逐渐生成的东西”;随后,德国的海德格尔提出“这种存在者(Dasein)的‘本质’在于它去存在[zu-sein],”“因为Dasein本质上总是它的可能性”。法国的柏格森认为“对有意识的存在者来说,存在就是变易;变易就是成熟;成熟就是无限的自我创造”。这些哲人的深邃思想汇流成一种思维方式――生成性思维(generatingthought)。因此,基于生成性思维提出并诠释情报生成概念,具有坚实的哲学基础。

2 情报生成理论之渊源

变构酶(或称别构酶,allosteric enzyme)是生物体中的一种蛋白质,其特定变构调节(或称别构调节,allosteric regulation)机理对控制生命代谢平衡至关重要。生物化学研究表明,变构酶的低级结构氨基酸序列与其行使功能无关,其高级结构的活性位点(active site)或称为调节位点(regulatory site)的相互影响,引起自身构象变化,形成协同效应(synergetic effect),进而改变其活性,实现齐变式或序变式变构调节。

瑞士日内瓦大学科学认识论和教学实验室(LDES)创始人焦尔当是国际知名生物学家和科学认识论研究专家,作为学习复杂性研究欧洲学派的杰出代表,他所领导的研究团队基于生物化学变构酶调节机理,提出了学习发生过程中的变构学习模型(allosteric learning model)。此模型认为:“学习的发生,即学习者的思想(概念系统)更新,不是记录观念并按顺序排列,而是学习者主动对这些观念建立关联,并使这样的关联活化。”“学习者必须拥有适当的概念(concept)并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系统(conceptions)。”“必须经过一个叫做‘概念精致(elaboration)’的活动。”“学校教师及其他教育者不可能直接地参人学习者个体的思维,但可通过操作教学环境来干扰学习者的概念系统,从而促进学习者的学习”。

情报生成与学习发生同属人的认知行为。尽管两者在具体细节上存在差异,但是,生物化学变构酶调节机理的隐喻和变构学习模型的张力,给创建情报生成理论以启迪。

3 情报生成理论之架构

3.1 解读系统的结构

情报生成的主体是人,人必须具备一定的解读能力(understanding),进而形成解读系统,并通过解读系统的转化,生成情报。解读系统的结构如图1所示:

图1所示表明:解读系统包括三部分,①人内化的主观知识经验(knowledge and experience,KE),包括人的学识和技能等;②人的认知程式(cognitive formula,CF),即人掌握并常用的一整套逻辑思维习惯;③环境因素(environmental factor,EF),即人所处的时空常态,包括社会、经济、政治、宗教、生活和职业等环境因素。这就如同自然界中生长的一棵树,地面上显见的树干和树叶是KE;地面下隐藏的根系是CF;围绕树四周的是EF。

对解读系统而言,上述三个部分缺一不可,并能够从认知心理学等多维度上找到静态或动态的参量。部分之间、参量之间、以及部分与各种参量之间相互影响,且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具体可用一个复杂函数式表达:

US=f(KE,CF,EF,R,M,H,c,N……)

以上函数式表明:解读系统转化是由KE、CF、EF、R、M、H、C、N等交互作用的结果,其中:US和f(function)分别为解读系统和函数关系。KE、CF和EF分别为解读系统的三个组成部分。而在认知心理学等多维度上的主要参量包括:

R(references),参照:作为参考的百科全书式的客观知识经验;

M(managing),处置:具体思维状态;

H(heart),心境:心理素质;

c(controlling),控制:价值观与行为准则;

N(semantic network),语义网络:参照和处置等参量的链接通道。

3.2 解读系统转化的变构调节机理

情报生成依赖于解读系统转化,这是一个变构调节的动态过程,具体作用机理如图2所示:

由图2可知:解读系统分为三种状态:沉寂状态(qui‘te state,Q态)、起效状态(effective state,E态),以及处于两者之间的杂合态(quite―effective hybridizedState,QE杂合态)。解读系统的开放性使其能够不断地接受信息,但是,它并非对所接受的信息进行线性拷贝。信息进入系统后,可能出现以下4种结果:①人的认知程式陈旧滞后,人的主观知识经验又出现死角,解读系统无法变构转化,仍处于Q态,于是,它与信息擦肩而过,导致漏报。②信息与人的主观知识经验完全吻合且处于人的认知最近发展区时,解读系统出现齐变式转化,直接由Q态变为E态,实现对信息的直接理解而生成情报。但是,这样的几率非常低。③人主动与信息进行交流互动,导致解读系统的序变式转化,由Q态经过QE杂合态,最终变成E态,生成情报。这是解读系统转化的常规定式。④如果解读系统因某种原因停滞在某个QE杂合态,使得转化无法延续,就只能实现对信息的可持续性贮存。

3.3 解读系统转化的协同模型

解读系统解读位点间的协同效应是实现其转化的关键,相应的协同模型分别如图3和图4所示:

由图3可知:当未接受信息时,解读系统处于Q态,其解读位点(understallding point)显现对称状态,一旦接受信息,对称状态将被打破,诱发Q态向E态转变。这种转变是按顺序进行的,信息与一个解读位点关联并激活,同时激活临近解读位点,增强其对信息的关联。解读位点间的协同按顺序传递,直至所有解读位点都处于新的对称状态,解读系统变成E态。这种序变式转化源自解读位点间的正协同,经历各种QE杂合态。如果因某种原因导致解读位点间的正协同消失,使转化停滞在某个QE杂合态上而无法延续,就只能是初步协同。由图4可知,解读系统一旦接受信息,只要一个解读位点由Q态变成E态,其他解读位点也同时由Q态变成E态,但其解读位点的对称性不变。这种齐变式转化过程源自解读位点间的同步协同,由于无QE杂合态,从而极大增强信息与解读位点的关联。

3.4 解读系统转化的动力学曲线

解读系统转化体现不同的协同效应,反映在转化速度(V)与情报生成(IIG)的关系上,表现为不同的动力学曲线(见图5)。

由图5可知,同步协同为直线,意味着信息进入解读系统后,引起齐变式转化;正协同为s型曲线,意味着信息进入解读系统后,引起序变转化。这两种协同都能够生成情报。初步协同曲线意味着信息进入解读系统后,虽然引起变构,但是,随着正协同消失,转化终止;非协同因信息进入解读系统后,未引起变构,转化速度等于零;后两种状况都无法生成情报。

4 情报生成之策略

情报生成是一个正向交互过程,涉及信息接收、认知涨落、认知失衡、认知关联、激活扩增多个步骤,并始终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紧紧围绕认知失衡和认知关联这两个关键步骤,充分利用环境因素,制定相应的策略,有助于提升情报生成的正确性和时效性。

当今世界进入一个资讯空前发达的时代,面对浩繁的信息,人不可避免会出现认知涨落,这为情报生成提供了最佳时机。求知解惑的欲求,使人不得不求助于自己的主观知识经验,当这些知识经验无能为力时,人解读系统开始处于不稳定状态,而这种认知失衡为情报生成提供了原动力。要做到涨落之时不迷茫,失衡之中不失落,首先必须具备开放的心态,以海纳百川的开阔胸襟,直面层出不穷的信息;自觉培养敏锐眼光,及时捕获并甄别有用信息。在分析信息时,要心境平和,尽量调动解读系统的各个部分和各种参量,并处理好其间的各种关系。其次是通过主动制造“认知冲突”来诱发认知失衡,可以针对待解疑点,检索相关文献,寻找与自己主观知识经验的相悖之处;甚至可以通过面对面地辩论,在反驳求证中发现其中的缺陷。诚然,制造“认知冲突”不易过度,否则会颠覆自信,导致心理紊乱而无所适从。

情报生成离不开人与信息进行交流互动,这取决于信息与人解读系统中解读位点的认知关联,而提升认知关联的精准度是生成正确情报的关键。为此:①要善于假设。假设有助于人拉近真实世界和科学世界的距离,使其超越已知而探索未知,针对信息中的疑点,大胆假设并检验之,是达成正确认知关联的捷径。②构筑语义网络。语义网络为信息与解读位点的认知关联提供链接通道,在人解读系统中的主、客观知识经验和具体思维状态,以及待解疑点之间建立起一个网络,实现认知关联中语义的整体性和一致性,降低解读误差。③培养良好的思维状态。思维状态是认知程式的具体反映,注重多元分布与整体综合、精致分析与缜密思辨的统一,有助于发掘认知关联的交汇点,突破其盲区和惰性点。④善于评价。常规定式下的认知关联并非一触即成,可能出现多向性和随机性,要不断总结,做到定期测评与动态评价相结合,自我评定与集体评估并举,及时纠偏改错,确保认知关联时主观与客观相符。要把握评价的尺度,努力营造出彼此信任,畅所欲言的和谐氛围。情报生成是人的开放性认知活动,始终贯穿着人与外界环境因素的合作互动,并受到它们的影响制约。要最大限度地依靠互联网、书报刊和电视等各种资讯传媒;合理地采用超文本、认知计算和树地图可视化技术等新型情报技术;通过聆听专家讲座和当面请教,以及集体研讨等方式,主动地借鉴在实践共同体中具有通约性,并蕴含社会历史属性的“信念系统”,以合作姿态,自觉将个体解读置身于实践共同体之中,营造与认知失衡相抵的必要张力,使之自发转换成更大的认知关联优势。5情报生成理论之意义。

情报生成理论加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情报科学的基础地位,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对情报科学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同时回答了“情报从何而来?”这个情报科学最基本的具体问题。该理论反映了生成性思维所包含的过程性、历史性和社会性特征,认为情报生成是通过人(主体)和情报(客体),以及两者之间的“在”或“是”的动态过程实现的,它既是人社会历史活动的结果,同时又赋予这些活动以目的和意义。这印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和“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的观点。

情报生成理论确立人在情报生成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及其所起的决定性作用,关注人的生物水平、认知水平、社会文化水平和情感水平在此过程中的交叉整合。该理论强调整体大于局部之和,解构与建构同一,集成创新与原始创新并重;摒弃简单化和理想化倾向,重视多元化和差异性。这些都使该理论体现鲜明的时代特征。

中国知名情报学家刘植惠教授提出:“利用思维科学、实验心理学、脑科学、语言学的最新研究成果,阐明人脑产生、存储、加工、表达知识的过程与规律”。生物化学变构酶调节机理是情报生成理论的渊源之一,将生物化学中的酶测定和分析技术,与刘植惠教授所述学科的研究成果相结合,通过测定并分析情报生成过程中人体相关酶活性变化,构建起情报生成生物学模型(biological model ofIIG)。这的确是一种全新的解决方案,而情报生成理论为实现此方案奠定了理论基础。

论情篇6

一、我国有关股东的公司知情权的立法现状;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在经济运行方面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这种经济管理体制决定在很长时间内,企业的形式仅限于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等公有制形式,而关于公司制度的实践和理论长期处于空白状态。随着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在中国的经济体制中,以多数投资主体为主要特征的公司制度开始发展起来,并且越来越成为经济体制中的主力军。当然,我们要建立现代成熟的公司管理制度,就必须制订一套完整科学的公司法制度来规范公司制度的发展。现实的公司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公司法制度的建立决定着我们必须对公司法理论展开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并使这种理论反过来指导和服务于现实的公司法的建设中去。但由于受到这种现实的国情的限制,中国的公司法理论和公司法的制定从一开始就有一种先天不足的感觉,这决定着我国公司法在对包括公司知情权在内的股东权的规范方面存在严重不足,甚至给人一种含混羞涩的感觉。而关于公司知情权规定的不足导致在目前的司法实践中解决股东对公司知情的相关问题缺乏有效的措施。

(一)我国目前有关股东的公司知情权的立法规定的情况。

在中国的立法体系中,关于股东的公司知情权的立法规定是由公司法来予以规范的。严格意义上讲,根据公司法的立法渊源,公司法应当从两个层次上去理解。第一个层次即为形式意义上的公司法,该公司法的界定标准是狭义的,仅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于1993年制定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二个层次即为实质意义上的公司法,该层次是从广义上来界定公司法的范围的,即凡是有关公司制度的设立、规范的所有法律规范的总和,包括《民法通则》、《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证券法》;国务院制定的相关配套的行政法规,如《公司登记管理条例》、《国务院关于原有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依照公司法进行规范的通知》等;国务院有关部委的部门规章,如国家体改委制定的《股份有限公司规范意见》、《有限责任公司规范意见》、中国证监会制定的《上司公司股东持股变动信息披露管理办法》,最高人民法院的《关于受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而引发的民事侵权纠纷案件有关问题的通知》、《民事案件案由规定(试行)》。上述列举的相关公司法律规范,对公司知情权都有一些规定。如《公司法》第32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有权查阅股东会会议记录和公司财务会计报告;第111条规定,(股份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有权查阅公司章程、股东会议记录和财务会计报告,对公司地的经营提出建议和质询;第176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应当按照公司章程规定的期限将财务会计报告送交股东,股份有限公司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在召开股东大会年会的20日以前置备于本公司,供股东查阅,以募集设立的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必须公告财务会计报告。《证券法》第三章第三节对上市公司的持续性信息的公开作出了规定,如上市公司有义务公开公司的章程、公司的财务报告、公司相关人员等与股东权益相关的信息。此外,《股份有限公司规范意见》和《有限责任公司规范意见》也对公司知情权作出了一些规定,如《股份有限公司规范意见》第41条规定,股东有权查阅公司章程、股东会会议纪要、会议记录和会计报告,监督公司的经营,提出建议或质询,《有限责任公司规范意见》第20条规定,股东有权了解公司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最高人民法院和证监会的一些规定要求上市公司应当按照法律和法规的规定真实诚信的披露相关应当公开的信息,否则要承当相应的法律责任。最高人民法院《民事案件案由规定(试行)》中将公司知情权明确列为一种独立的股东权利。

(二)我国法律对公司知情权规定存在的不足。

上述介绍了目前我国有关公司知情权方面的立法状况。我们认识到,由于中国公司法理论发展的滞后和公司法立法技术上的不成熟,导致我国公司法对公司知情权的规定缺乏规范的逻辑体系,同时对公司知情权的设置、内涵、分类、保护等方面均缺乏相关制度方面的建设,相关规定显得过于简陋。具体阐述如下:

首先,公司法关于公司知情权的规定不明确,而且缺乏逻辑性。《公司法》在总则第四条规定,公司股东作为出资者按投入公司资本额享有所有者的资产受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这是我国公司法对股东权的概括性规定。这种规定显得过于简陋,因为我们知道在现代公司治理中,股东权是一个十分丰富的权利体系,除了资产受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外,还应当包括公司知情权、股利分配请求权、剩余财产分配请求权、建设利息分配请求权、新股认购优先权、股份买取请求权、转换股份转换请求权、股份转让权、股票交付请求权、股东名义更换请求权和无记名股份向记名股份的转换权、表决权、代表诉讼提起权、股东大会召集请求权、提案权、质询权等。面对一个如此复杂的权利体系,笔者认为公司法不应“厚此薄彼”,即将资产受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权列在公司法总则中规定,而将其他权利散落于其它各章中,例如,公司法在32条和111条分别对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和股份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的公司知情权进行了简单的设计。公司法的这种立法方式,忽视了各项股东权利本身的平等保护性,不利于人们从法律层面上全面的掌握股东权,容易使股东忽略自己享有的权利的保护和行使。权利的特点在于法律的明文规定,这是权利与合法权益的区别。因此,笔者认为为明确和保护包括公司知情权在内的各种股东权利,必须在逻辑上从新设计公司法关于股东权的设置问题,即在公司法的立法结构中,在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章中单独设立“股东”一节,全面细致的罗列各项股东权利和股东义务,即明确规定股东享有某项权利,如明确规定股东享有“公司知情权”,同时在相关章节对各项权利的内容进行阐释。这样就能高层建瓴的明确各项股东权,以便于司法实践中对各项权利的行使和保护。

论情篇7

记者(以下简称记):春节是中国人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人情文化也在这个节日里得到充分彰显。您如何看待人情文化呢?

章人英(以下简称章):中国是礼仪之邦,自古以来人们都很看重人情,所以也有人说,中国是典型的人情社会。你看,今天来采访,你们带来社里总编辑送来的挂历,这就是人情(笑)。人情是个中性词,但在中国,一般来讲,讲人情总归是好事情,比如我们说,“有人情味儿”、“不近人情”,这一反一正都是证明。

我从事过辞书的研究工作,曾经编写过《辞海》的社会学词条,自己也出了几本辞书。看了你的采访提纲,我还专门在《辞海》中查了查,目前确实还没有“人情文化”这么一个词儿。既然讲到人情文化,我想还是先对它做一个界定。

人情是一个人思想感情的表现,为人类所独有,它是通过社会相互交往,在感情上产生的一种互动形式,在沟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方面起到一定感染作用。人情本身是中性化的,没有褒贬。而人情文化是表达人与人之间交往行为的一种文化,是促进人与人之间沟通的。人们通过交往来建立人情,交往得频繁,人情就深,交往少就会相对较浅。

记:刚刚讲到人情文化的变迁,您老今年已经95岁高龄,走过了近一个世纪,能不能谈谈在不同的时期,您觉得中国人在过春节的形式和内容方面发生了哪些变化?

章:坦率地讲,我们这个礼仪之邦现在发生了裂变。前段时间,总书记的一次讲话中把中国近百年历史划分为三个时期,其间的节点分别是辛亥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改革开放,每个时段都大体经过30年。我出生于1914年,辛亥革命发生在1912年,应该说这三个阶段我都完整地经历了。

我认为中国人情文化的变化也经历了这样三个阶段。人情文化随着时代的裂变,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第一阶段,家族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主要纽带。我小时候,过年都是给长辈们磕头、跪拜,辛亥革命以后,逐渐改成鞠躬、作揖;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人情关系由家族关系到组织关系,大家见面时握手,春节拜年讲究“团拜”,往往是同事之间相约几个人去同事家里拜访;改革开放以来,组织关系逐渐淡化,个人关系开始凸现出来。在从前,过年礼仪和礼节是很重要的形式内容,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变得更重要了。

最早的时候拜年,拜访者随身也不带什么礼物,老人给孩子钱,我们那时候叫“压胜钱”,也就是现在的“压岁钱”,钱给得不会太多,就是个象征意义,希望给孩子福气、幸福,为了讨个口彩。在第二个阶段呢,人们过年会送挂历、贺年片。现在都变成红包了,红包里有多少钱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了。现在拜年的形式已经异化了,很多人去拜年都是为了达到自己的某种目的。

当然,也不能一概而论,我觉得形式的变化不能说就损害了内容。比如说,现在是信息化社会了,我知道,大家往往通过电子邮件拜年,手机短信拜年,形式变了,有人说人情味儿少了,我倒不这么看,也还要看这形式里面包含着什么内容。

记:章老提到时代的裂变,以及春节期间所反映出的人情文化的物化倾向。也有人认为,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物质生活丰富的同时,官场的愈发严重,在落马的官员中,收受“节礼”往往是他们的重要犯罪事实之一,故此有人得出结论,官场腐败从某个角度讲,正是人情文化异化的表现。对此,您怎么看呢?

章:我认为人情本来是个好东西,但还是要看如何恰如其分。文化如流水一般,不可能不流动变化,人情文化也不例外,所谓“穷则变,变则通”,如何让这种“变”实现“通”才是真正需要研究的。要做到“通”,对于不良的倾向就只能是疏导,不能因为人情文化异化,造成了一些问题,就全盘否定或者截堵。

人情是沟通人与人之间关系,推进人类社会进步的。我们应该倡导,不应该抵制。法律不应该摒弃人情,同样,人情也不能逾越于法律范畴之外。关键是如何剔除掉人情中物化、异化的成分,唤醒中国传统文化中蕴藏的真正优良的品行规范。

记:按照您的“变则通”的说法,你认为,在中国这样一个具有丰厚人情文化土壤的民族,建设法治社会的过程中,人情与法制应该如何实现平衡呢?如何把人情文化与法律结合起来?

章:从社会学角度,中国社会此前可称之为礼俗社会,现在叫法理社会。礼俗社会是通过“礼”及道德风俗来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法治社会中,就是用“理”来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二者应该很好地结合起来。

我认为一种文化大概都包括两个层面:一个是行为规范,另一个就是价值观。价值观关系到评价一种文化到底好不好。至于具体怎么操作,就是指行为规范,法律正是研究人的行为规范的。近年来,我做一些国学方面的研究,还参与创办新世纪国学沙龙,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对于《论语》的解读,我认为从中就可以找到将人情和法律相融合的方式。

《论语》中有两个核心理念,一个是仁,一个是礼。作为个体来讲,《论语》研究的是仁,所谓“仁者人也”,这里的人包括小我和大我。小我是个体,大我是群体。“仁者爱人”就是要爱护自己,约束自己,更要推己及人,爱护全人类。而在价值观层面,《论语》提出要用礼来对个体加以约束。仁和礼融为一体,形成的一种行为规范模式,它对安定社会秩序,缓和世界紧张矛盾,推动人类和平会产生潜在功能。人情文化和法律结合,等于把仁和礼二者结合起来了。如果这两方面做好了,就实现了一种平衡。现在讲求和谐社会,过去是注重中庸。喜怒哀乐还没有发出来,叫做“中”,发出来的而又有节制,就叫做和。这种节制实现的客观因素就是法律,如果法律能够和正确的人情结合起来,真正实现这种平衡就不难了。

《论语》中人们比较熟悉的有一句――“礼之用,和为贵”,但人们往往忽视后面的一句“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礼的运用,贵在处理任何事情都能做到恰到好处。但这种做法也有行不通的时候,如果只知道为求得当而求得当,不用礼的规范来加以节制,也是行不通的。

但这个以规范来节制,在现今社会遵循的根本就应该是法律,只是法律也应该讲人情。所谓“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就是说要用道德来教化,用礼乐制度来规范,百姓不但有了廉耻心,而且可使百姓自觉纠正错误。如何让人们具有一种真正的廉耻心,应该是执政者也是当今社会的法律工作者应该认真对待的问题,也是实现人情与法制平衡的关键吧。■

访后随笔:

采访结束时,章老从书房取出一张贺卡,作为新年礼物相赠。已经好多年了,章老每年都要把自己写的几首诗端正地誊在一张纸上,复印若干张,作为新年贺卡寄送给友人。这些诗都是他在走过的一年间,对于生活和书籍的感悟。通过这种形式,章老的朋友们会知道,在辞去的旧岁中,他对人生的真谛有了哪些更深刻的体会。“如今年龄越来越大,我想,朋友们收到我的这张贺卡,他们就会知道,我还健康地活着。”章老笑笑。

2009年的这张贺卡上,年近百岁的老人呈上5首诗,最后一首是他在2008年冬至95岁寿辰时写下的:

更堪回首话前尘,一梦醒来九五身。

风雪岁寒催木落,苍松越老越精神。

论情篇8

论文内容:提要道德理性、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相互渗透,构成一个支配个人道德活动的完整的心理机制。本文着重论述了道德情感的内容、特点与功能,认为它对充实道德理性、增强道德意志、坚定道德信念、推动道德实践、培养崇高的道德人格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

个体道德意识作为道德的主观因素,存在于道德个体的心理意识中,即个体的理性、情感和意志中。个体道德意识的完整心理机制是由“理性、情感、意志”三大因素的相互作用、渗透、结合而形成的。

一、道德情感及其特点

情感是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所引起的一种内心体验。作为主体意识结构中的一个恒常的必不可少的非智力因素,它是和人的需要密切联系的。客观对象满足了主体需要就会对它产生肯定性情感体验,没有满足需要就会产生否定性情感体验,凡是符合主体需要的客观对象,情感都予以肯定并按照一定程序加以主动的理性认识,主体不需要的东西,就激不起情感和能动的主体性认知。根据马斯洛的动机梯级理论,人的需要可分为七种: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自尊的需要、审美的需要、求成的需要、自我完善的需要。这些需要以生理需要为底端,以自我完善为顶端而构成一个梯级图形。对这些不同需要的满足的体验产生了不同层次的情感,如性感、自卫感、义务感、自尊感、美感、荣誉感、良心感等。一定的情感体验,是在一定层次的需要基础上产生的。正如马克思所说,“忧心忡仲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无动于衷;贩买矿物的商人只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而看不到矿物的美和特性,他没有矿物学的感觉。..m

在这里,有些情感如性感、自卫感等情感并不都是道德情感。康德指出,人们的一切爱好憎恶和一切感性冲动都建立在情感之上,并可分为“自爱”、“自负”等等。。只有压抑了“自负”等消极情感,并在基本的生理、安全需要得到满足后,并在理性的正确指示下,才会产生积极的情感。“这种感情就可以称为对于道德律令的一种敬重感情……,也可以称为道德感情。”。道德情感并不是一种消极的自负、天然的或本能的自爱、自卫、冲动,而是一种伴随着道德理性而产生的对道德事件、道德生活喜好或厌恶的一种高级情感体验,是在一定的道德原则影响下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进行判断、评价时所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如:爱国主义情感、义务感、荣誉感、自豪感、友谊感、良心感等等。康德指出,这种情感建筑在理性判断之上,是认识到客观律令比一切主观感性冲动更为优越而产生的敬重之心。所以,它实质上是道德律令对人的心理上的一种影响和结果。可见,道德情感,不管是爱或憎、尊敬或蔑视、恼怒或同情,经常都指向于客体—道德主体周围的社会伦理实体的评价。这样,个体在道德实践的过程中,就逐步形成了一系列的条件反射。巴浦洛夫指出:“不需要多大的想象就可以立刻了解,有多少简直不可胜数的条件反射经常被人这种极其复杂的系统运用着,这种系统不仅处于极其广阔的一般自然环境之内,而且处于特殊的社会环境之中,社会环境就其极大限度来说,就意味着整个人类。”④人的两种信号系统的暂时神经联系不仅体现着一个人与自然环境的联系,而且更主要地体现着一个人与社会环境、与社会关系的联系。个体在道德生活中,由于社会的伦理实体的制约所形成的复杂的动力定型就是他的道德观念与道德情感的生理机制。凡是维护或加强他的这种动力定型的自身的或别人的行为表现,就会使他产生肯定性的情感体验。道德情感包含着调动身心巨大潜力的激情、热情,蕴含着个人的自我道德要求和自我评价并成为发挥个体主体性的心理策动器。

道德情感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渗透了道德理性与道德价值因素。它不是自然好恶、本能的冲动,而是有意识的理性情感。康德深刻地揭示出道德情感的这一特点:道德情感必须是个体看到那个神圣的道德律令耸然高出于自己和自己的天然情感之上,产生一种惊叹赞羡的情感,同时由于能够强制自己,抑制利己自、自私、自爱、自负而服从道德律令,因而感到“自己也同样高出表层”,产生一种自豪感。康德认为,压抑各种自私利己情感会产生不快、痛苦,同时又因之而感到自豪高尚,这两种相反相承的心理因素构成了道德J晴感,亦即他所谓的“敬重”的特征。他说:“一个人也能够成为我所钟爱、恐惧、惊羡甚至惊异的对象。但是,他并不因此就成了我所敬重的对象。……如果我亲眼看见一个寒微平民品节端正自愧不如,那么我的内心也要向他致敬,不论我愿意与否,也不论我怎样趾高气扬,使他不敢忽视我的高位。这是因为什么呢?正是因为他的榜样在我面前呈露出一条可以挫沮我的自负的律令。”。道德情感正是渗透着道德的理性命令、要求及义务的崇高性。

二、道德情感与道德理性

道德情感与道德理性在个体道德意识中是密不可分、互相渗透的。恩格斯指出:“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全是有意识的、经过思考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⑥这“有意识”包含了对于客观事物的反映(理性)和态度(情感)两个方面。道德情感作为个体道德意识中的一个重要要素,是和道德理性因素紧密交织在一起的。

首先,道德情感总是伴随着一定的道德理性认识过程而产生的。通过对具体道德情境刺激的认识过程的折射,才会形成内心的道德体验。人的羞耻感并非像孟子所说的那样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随着善恶的感知、判断、理解等认识过程而产生的。记忆中的道德认知经验材料及想象都可以引起道德情感。从罗丹的雕塑《罗米哀尔》上,我们看到,罗米哀尔那干瘪丑陋的身体,皱整秽恶的瘦脸及其体现出来的愁苦的病容,怜悯之情就会油然升起。道德情感随着道德理性认识的发展而变化,随着人对不同规范要求及行为的认识改变而转变。知之深,爱之切;知之误,情亦变。为什么?现代心理学认为环境事件是产生情绪、情感的根本来源,但环境事件本身不能直接决定情绪、情感,只有对环境事件的认识、评价、解释才是情感产生的决定性因素。道德情感依赖着过去和现在的道德认识经验。同时,道德情感的产生还有其生理基础:人的机体内进行着神经内分泌活动(例如交感与副交感系统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系统的活动),这一活动使人产生了一系列生理变化和表现动作。例如,由于见到酗酒、吸毒、贪污受贿等丑恶行为而愤怒时,心跳加速,血压升高,血糖增加,挺胸握拳,咬牙切齿。这些都无疑会引起道德情感发生,而情感的发生又反过来影响推动着道德理性的深人、发展。

其次,道德情感对道德理性也有重要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为道德理性认识指向。积极的、肯定的道德情感使注意力沿着情感所规定的方向投向道德认识对象。二是帮助打开个人脑中记忆库的大门,调动与这一道德认识对象有关的记忆储存,以利于新的道德认识的形成。人们总是对自己满意的道德对象反复欣赏,而对不满的道德对象则不屑一顾。道德教育中之所以强调“动之以情”,正是因为道德情感具有指向性。受教育者与教育者情感交融,教育者才能成为受教育者注意的对象、亲近的对象、聆听的对象。切切情深,才能声声人耳。受教育者“动情”后会敞开自己的心扉,让新的道德观点进人,可见,“晓之以理”,不能不首先“动之以情”。三是使道德理性认识活动深入发展,成为驱动力。道德方面的热情,长期稳定地向道德认识活动输送“能源”,促使道德认识“由表及里”地向纵深发展。由道德事件引起的积极的激情,可以使人极度兴奋。这一股热潮,如果涌向道德理性认识活动,使人思潮滚滚,创意迭出,迸发出真理的火花。正如列宁所指出的那样:“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会能有对真理的追求。”。我国申奥活动中从幼儿园小孩到离退休的老人,都热情投人,申奥的成功更是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与民族自豪感,并转化为劳动积极性与工作热情。可见,道德情感是发挥个体主体性的重要根据。在道德生活中,外在的命令与道德理性如果不转化为个体的主观态度,成为履行它的情感需要,那么,即使具有认识和分析道德现象的冷静理智,那也不过是缺乏人性光辉的冷气森然的理智,拥有它的人虽然深谙各种道德理性,却对善恶无动于衷,更无从谈其个体主体性了,个体道德意识因此失去了本质性内涵。这样的人即使不是道貌岸然的伪君子,最多也只能是循规蹈矩、毫无主动性、创造性的机器人。别人的孩子冬天掉进了河里,虽然也知道若不去救他,必死无疑,但如果心中没有爱,就会熟视无睹。道德对于他们不是内在精神的需要,而是外在的命令使然。道德如果不进人道德情感世界,就会失去其主体性本质。对个人来说,能否培养起丰富的道德情感,从而高度发展人性,是能否健全个体道德意识、能否充分发挥个体主体性的关键。正是从这个意义上,皮亚杰强调指出:“一点人性可以比世界上所有规则宝贵得多。”⑧苏霍姆林斯基则生动地说:“道德情感—这是道德信念,原则性、精神力量的血肉和心脏。没有情感的道德就变成了干枯的、苍白的语句,这语句只能培养出伪君子。”。四是决定道德理性作用发挥的程度。情感越强烈,道德理性作用就发挥得越大、越充分。

这是因为,理性始终渗透着情感的因素。人总是处于情之中。理性如果游离出生活和情感体验,便会变成空虚的东西,只有融合并依赖于道德生活的情感体验及内在的积极性,才能积极地发挥作用。这正如基尔克戈尔所说:“生活总是向前的,认识也应穷追不舍、紧随其后;生活总是充满着激烈的变动,认识也不可能摆脱激情”;“因此,当我们把认识之光指向存在时,我们就既非无动于衷也非冷漠寡情,而是带着我们的全部人格。’,。可见,道德理性总是伴随着丰富的情感色彩与渗透着道德情感的因素。“理性向着惟一者稳步前进,它使得普遍的综合和包容成为可能,……但是,理性决不是冷漠地容纳它遇到的一切;相反它是一种坦率的感受的关切。它不只是认知,它也是阐明,它像求婚般的探询。理性决不能变为知识的占有者,那样,就必然会限制、封闭自己,他应保持着无限的开放性。’,。这种“渗透性”是客观存在的、无可否认的。马克思深刻地指出:道德不只是受社会经济条件决定的冷冰冰的规范准则,而是把道德视为社会理性和个体理互整合的产物,其中渗透着情感因素。“对象性的本质在我身上的统治,我的本质活动的感性的爆发,在这里是一种作为我的本质活动的激情”。。总之,道德理性不可能是脱离人的激情的纯粹理性的东西。作为个体道德意识的起点和核心因素,它必须渗透着情感的作用。道德理性并不能代表个体道德意识的全部内容,在个体道德意识中包含了丰富的历史积淀和个人生活经验,并折射着个人生活经历的情感对道德理性的过滤、选择作用,一定的理性要转化为道德意识中的稳定因素,必须借助情感这一非逻辑力量的感染催化。

三、道德情感与道德意志

道德感情与道德意志也密切关联着。道德意志是人们为履行道德义务而自觉地去克服困难、排除障碍以实现预定目标的毅力与精神。它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品质。独立性、果断性、坚韧性、自制性是它的主要表现。在意志外化为行为的过程中,情感驱使起着重要作用。道德意志的抉择是在道德情感支配下进行的。道德意志只有与道德情感相结合才能推动道德行为的发生,尤其是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斯宾诺莎说:“情感的力量可以那样地超过他的一切别的行为或力量,致使他牢固地为这个情感所束缚住。”黑格尔也指出:“没有激情,任何一个伟大的事业都不曾完成,也不能完成。’,。道德意志之起作用,除了道德感情的发动,还有道德理性的指导。因为道德意志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道德认识、道德目的决定的。

道德目的越崇高、越远大,道德意志就越坚强与持久,反之,则不大坚强乃至懦弱,不能持久乃至打退堂鼓。由此可见,道德意志既接受道德理性的指导,也以情感为媒介。没有情感的桥梁与催化作用,理性就无法过渡到意志,因而也无法使意志正确抉择,以推动行为的发生。可见,情感在支配意志接受理性指导以推动行为发生的过程中,其作用是何等重大!

“知、情、意”作为个体道德意识的基本的心理要素是彼此联系、互相渗透的。其中,“知”是个人关于道德关系、规范、原则的内化,这种内化的道德理性,标志着个人活动追求的总目标,凝聚着个人对时代精神、人生目的、价值目标、个人利益与全社会、全人类利益关系的理解,是个体道德活动的指示灯,因而是个体道德意识的核心因素,是个体道德意识的起点和最基本的心理机制。“情”是在一定的“知”的基础上,对社会道德关系和道德现象的爱憎或好恶的情绪反应和倾向。道德情感作为反映个人在道德上的主观态度、主观道德立场,是人们的一种高级情感。同人的天然情感相区别并包摄和支配着天然性情感,使人的饮食、男女起居等要求具有了带理性色彩的道德意义,它体现了个体道德意识主体性本质的深刻性、复杂性和丰富性,是人的道德理性生活的一个重要标志。同时,在道德生活中,只有基于情感体验的理性,才是真正的理性,否则,就是空洞的“理念”、虚无的“戒律”。同时理性也只有与情感一起,才能发挥制约人的行为的作用。

上一篇:爱是什么诗歌范文 下一篇:游泳需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