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情商与智商的培养范文

时间:2023-11-03 06:15:10

论情商与智商的培养篇1

关键词:非智力因素;情绪智力;课堂教学活动;健全的人格

一、情商概念的起源和意义

在现代开放的多元化社会结构中,人们的智商和情商是不可或缺的心理品质,也是人构造和谐心灵和促进事业成功的基础条件。情商EQ(emotional quotient的简称),又叫情绪智力或者情感智力,它是由美国哈佛大学的彼得·萨洛瓦里和新罕布什大学的约翰·梅耶首次提出的,他们认为高情商的人比高智商的人更容易获得成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1世纪全球开智计划”中也明确指出:“智力并非一个单向度的概念,除了基本智商(IQ),它还包涵了人的更多能力:成就智商(AQ)、道德智商(MQ)、情绪智力(EQ)、体能智商(PQ)……”可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是按照多元智力理论,从社会智力的角度来界定情商概念的。

现代心理学研究和实践证明:在人成功的诸多因素中,智商(IQ)因素大约占20%,而情商(EQ)则占80%左右。情商是指信心、恒心、毅力、乐观、忍耐、直觉、抗挫折、合作等一系列与个人素质有关的反应程度,是一个人运用理智控制情感和操纵行为的能力。情商是洞察人生价值、揭示人生目标的悟性,是克服内心矛盾冲突、协调人际关系的技巧。

二、情商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价值与作用

学校教育作为弘扬主流价值观的重要场所,心理学研究分析,教师在加强智商教育的同时,要通过有意识地进行情商教育,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健康的心理和积极的心态,以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目标明确的情商教育和相关能力的培养,为学生身心和智力的全面发展服务,为学生可持续发展提供心理支持。学生走向社会以后,一旦形成健康心理和良好的习惯,将使他们从中终生受益,能积极应对人生的磨难和生活的挑战。既能享受成功的喜悦,同时又能坦然面对生活中的风风雨雨。

三、情商教育在历史教学中的合理运用

培养学生的高情商品质和高智商素质,是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那么,历史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的情商呢?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的。

1.通过对历史榜样人物的学习,培养学生高尚的品质和情感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当一个人崇拜另一个人的时候,他就会有意或者无意地去模仿那个人,致使自己的生理和心理特征都会发生微妙的变化。影视明星王铁成扮演了,又因他情境的感悟至深和思想感情的投入,崇拜和模仿,后来以至于体态形貌更加接近,意志品质和道德修养也向学习、看齐,由简单“形似”向“神似”魅力演员的过渡,实现人的情感体验和情商素质中一次质的飞跃,这就是情商教育作用的充分体现。由此可见,对领袖英雄和先进模范的崇拜,可以重塑人的外观形象,造就人的性格品质,改变人的思想感情和事业成功的路径。在学校中,这些都是通过历史教学完成的。

2.通过对历史杰出人物的解读,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积极的心态

赵匡胤发动“陈桥驿”兵变而黄袍加身成为宋朝的开国之君,无论对他的智商应如何评价,最起码说明他善于在错综复杂的时局中,妥善协调好各种人际关系,在复杂的人群中与人和谐相处,帮助他成就一番千古称奇的帝王伟业。汉代医学家张仲景,用毕生的精力研究撰写《伤寒杂病论》,则说明他有超人的自我激励能力。研究伤寒,并非易事,不仅艰辛,而且有生命危险,如果没有坚韧不拔的信念和顽强拼搏的意志,是不可能建立起这样不朽的功勋和成就的。教师要通过课堂教学中有目的的情商教育,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和积极心态,为学生将来能融入社会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和抗挫折能力。

3.通过对一些历史事件的分析,培养学生的高情商体验

每个典型历史事件都是一个动人的故事,都是人类情商的精彩表现,是教师实施情商教育的绝好素材和典型范例。如,为了抵御漠北和塞外匈奴的南侵掠夺,秦始皇决意在崇山峻岭上修筑绵延万里、高达数丈的长城,用人成千上万,耗费物资、人力、财力不计其数,工程之浩大,之艰巨程度前所未有。作为秦朝的开国皇帝,如果不能够正确认识自身情绪导致的后果,如果不能熟知自己的治国能力和决策魄力,岂敢倾其全国国力建设如此宏大的系统工程?如果不能够妥善管理和节制自己的情绪,又怎能调动全国的数十万人力?作为长期服徭役的民工,如果不能够自我激励,就不可能忍受修筑长城经历的千辛万苦。皇帝的治国决策和气魄,民工的忍耐和坚韧不拔,是修筑长城在众多的责难和民间非议中仍然取得成功的首要因素。

历史事件中蕴藏着情商教育的丰富素材,这些素材都可以对学生进行科学系统的情商教育。为了达到教书育人的教学目的,教师还要挖掘历史事件中隐含的情商因素,呈现给学生去系统思考和对比分析,把显而易见的情商因素进一步强化和升华,使学生在了解历史事件发展的过程中得到良好的情商熏陶。

4.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构建情商课堂教学新模式

除了利用教材的内容来进行有效的情商教育外,也可以借助多种教学方法和适当的教学模式,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为学生营造一种有利于情商教育的氛围,让学生在与同学的情感交往中,积极培养自身的高情商精神和心理品质。

在历史课堂进行情商教育,必须研究教学方法。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情商的方法多种多样:教师可以让学生独立研究历史问题,正确衡量自己对问题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培养他们认识自己的情绪并进行调节的重要性;也可以举办即席演讲会,登上讲台,放下架子,放开胆子,尽情地表现,培养学生的自我激励能力。

同时,教师在教学中也可开展“挫折教育”活动,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介绍一些伟人年轻时愈挫愈坚的故事,经常讨论一些不能受挫折教育的反面例子,让学生知道心理承受能力的重要性,增强是非判断力,提高思想警戒。孟子曾经说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成功“挫折教育”的结果就是,将来学生无论成为任何社会角色,都将更加称职,更有效率,为将来人际关系和谐和事业成功奠定情商基础。

在历史课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商,不可能面面俱到。一堂历史课,或者一个教学环节,不可能培养学生情商的所有方面。所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教学方法的特色,有重点地培养情商的一两个方面就可以了。

总之,作为一名教师,既要有使命感和责任感,更要有迎接新挑战与挫折的心理准备。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顺应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用教书育人的行动影响和感染学生,帮助学生努力成为高情商、高素质的公民,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论情商与智商的培养篇2

关键词:大学生;情商;教育;培养

情商,即情绪智商(Emotional Quotient),简称EQ,是与“智商(Intelligence Quotient),简称IQ,相对的一个心理学概念。IQ主要代表一个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EQ主要代表一个人的情绪智力能力。现代心理学家研究表明,高智商并不一定带来成功,而情商往往会影响人的一生。在决定一个人事业成功的要素中,IQ只起到约20%的作用,而80%的因素则来自EQ。IQ的70%来自于先天遗传,只有30%是靠后天获得的,而EQ则主要来自后天培养,就是说,人的生存能力、做人处世能力等主要是通过后天学习获得的。情商和智商一样重要,情商教育被教育界公认为当前教育实践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转变教育理念,把情商教育纳入学校的正规教育体系中

首先,要转变以单纯发展智力为中心的教育思路,树立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的教育理念。要把教育教学从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等智力因素为中心,转移到在发展智力因素的同时,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个性等非智力因素,尤其是情感能力的培养,并促使它们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其次,要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要重视学生的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引导、鼓励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索,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向,将情感作为教学活动的基本动力,师生之间的关系体现出真诚、接受、理解,使中学生的认知学习在主动、自由的情感状态下进行。

再次,要转变以考试分数为主要评价原则的教育理念,树立以考核能力为主的评价原则。大量研究结果表明,一个人在学校成绩优异并不能保证他以后事业成功。只有重视能力的培养,提高综合素质,具备较高情感能力的人,才可能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才更可能获取事业成功。

二、强化措施,创新情商教育与培养的有效途径

(1)增设情商教育课程。大学生的情绪智力培养应成为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是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专为问题学生设计的补救措施。推行高校情商教育不仅仅是普通高校里的某个学院(心理学院)或者某个部门的工作任务,更不是某些所谓问题学生的必修,它应该成为全校教育的基础课程。每一个在校大学生都应该重视情商教育课程,必须选修其中的主要课程。学科课程学习是对大学生进行情商教育的有效途径,根据目前我国高校情商教育的现状,各高校应在增设情商课程和情商教育形式上加大改革力度,将情商培养纳入教学计划,并由专业教师针对各年级学生的特点,通过案例教学、专题讨论、辩论、情景模拟等教学形式,全面提高学生的情商能力。

(2)对辅导员进行高情商的培养。辅导员作为高校教育体系中与大学生接触最密切的教育工作者,是教育大学生的前线,其情商水平的提高,将大大促进大学生情商教育的培养进程。高校辅导员只有自身具备较高的情商,才能潜移默化地熏陶学生,促进其健康成长。这就要求要定期对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情商内涵培训,加强理论和实践学习,提高情商素质,把情商作为辅导员考核的重要标准,不断提高他们的情商素养,建立一支高情商的辅导员队伍。

(3)开设心理健康咨询和指导服务。近年来,不少高校出现了学生接连自杀,甚至杀害、毒杀、伤害同学或老师的恶性事件,其原因虽然多种多样,但可以直接反映出一些大学生情商较低甚至缺乏正常的情感智力。在大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情商教育的重要举措。高校应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加强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建设,开展心理健康普测,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全面了解掌握学生真实的思想动态和心理状况,及时发现可能存在心理障碍的学生。同时通过举办讲座、橱窗宣传、开放阅览室、开通心理咨询热线、设置心理咨询室等方式,在调查了解基础上对存在心理障碍的学生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判断、早干预、早处理,消除危害学生身心健康和校园安全的各种隐患。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大学生情感智力的培养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大学生情感智力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校风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影响学生情感智力发展的重要条件,良好的校风会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情感智力。如团结友爱的校风有利于使人与人之间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同学之间相互沟通、理解和帮助。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能够满足大学生的精神需要和心理需求,有助于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愉快的情绪特征。并使他们在紧张的学习压力中获得休息和娱乐,在广阔的天地里尽情地展示天赋与才华,获得积极向上的力量和信心。因此,学校要抓好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和学术活动,形成健康向上的氛围,宽松的环境,以利于当代大学生情感智力的培养。

三、注重内因和内在驱动力,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情商能力

培养和提高大学生良好的情感智力,要注重内因和内在驱动力,大学生自身必须高度重视并做出不懈的努力。

(1)努力提高自身的情感认知和情绪调控能力。首先大学生要学会了解自我情绪,只有敏锐的觉知情感的出现和随时变化,才能有效调控自己的情感,否则就会失去自我监控,听任情绪摆布,难以获得学习和事业的成功。其次要注意管理自我情绪,控制过激情绪,注意保持心态平和,通过自我调控,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再次要学会激励自我情绪,这种自我激励也是获得成功的重要的心理品质。在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善于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调控自己的情绪,充满信心,满怀希望地去克服困难,坚定不移地奔向既定目标。最后要注意理解他人情感,处理好人际关系,同情他人,设身处地为他人考虑,分担他人的困难,分享他人的幸福,与人和谐相处。研究表明,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人的才能和个性品质及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

(2)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在改革开放、人才竞争的时代,如果一个人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心理脆弱,稍遇挫折就出现心理紧张,产生心理障碍,情绪消沉,精神不振,这样的人本身就不是一个合格的人才。大学生要走向社会、深入基层、参与社会活动,从中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在实践活动中,在与人交往中,向他人学习做人和处事的道理,丰富体验,积累经验,发展才智,从而促进心理健康和发展。其次要加强自我心理调适,人的心理状态的健康与否,既受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更取决于主体的心理调节。在主体的心理调节中最重要的是认识调节。因为同一客观存在的外部刺激,不同的人由于主观认识的差别而产生不同的甚至相反的心理反应。由于社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要使引起人们心理不平衡的外部因素完全消除是不可能的。因此,大学生要正确认识和对待各种社会消极现象、挫折情境、环境压力等,这是预防心理疾病和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在自身心理调适中要特别重视情绪调节,出现情绪困扰时,应善于利用心理学中的情绪调节方法来调控自己的不良情绪。再次要学会及时寻求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等外界的帮助。在维护和促进心理健康中,大学生除了重视个体自我调适外,还应该积极取得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支持,争取亲朋好友的帮助,尤其是当心理负荷比较重,自己又不易调适时,及时寻求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的帮助是明智的选择。

(3)积极参加培养和提高情商的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情商实质上是一个人有效调节自我和适应外部环境的多种能力,大学生要具备这些能力,除了掌握理论知识外,还必须通过实践经验的锻炼来获得,因此要积极参加各种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从而培养和提高自身的情商素质。这些活动诸如毕业实习、寒暑假的社会调查实践和各种志愿服务等,对大学生来说都是难得的现实演练和检验。在这些活动中,大学生们走进社会、体察民情,通过对现实生活的切身感受来认知社会、认知职业、认知自我,同时有意识地培养自己吃苦耐劳、积极进取、敬业奉献、团队合作的精神等情商素养,为他们适应未来社会的竞争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结语

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提高情商素质已成为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因素。情商的教育与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大学生良好情商的形成与社会环境、学校育人环境、教育者工作素质和能力、学生心理状态、家庭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在开展大学生情商教育与培养的过程中,要深入细致了解学生,开展面向全体、承认差异、尊重个性、允许选择、因人施教、因材施教、人尽其才的大学生情商教育与培养,从而确保大学生能够在情商与智商方面协调发展,成为既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又具有较高的情商水平;既会做事,又会做人的心智与人格全面发展的社会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王琴,张卫民.当代大学生情商教育初探[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5(3):275-278.

[2]童毛弟,袁瑜.从构建和谐校园视角谈强化大学生情商教育[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8,21(4):93-96.

作者简介:

论情商与智商的培养篇3

一、商务英语专业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商务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语言交际能力,具有独立完成外贸企事业单位商务活动的业务能力,成为“英语+国贸专业”的实用型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基于目前的培养目标,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课堂教学老套化

通过对一些高校进行调查发现,大多数院校的课堂教学依旧是教师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的接受式学习,课堂活动单一乏味,教学设计陈旧老套,教学内容乏味过时,教学手段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尤其是对现代化的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利用不够充分,教学方法不够灵活,让学生感知现实生活的学习太欠缺。这一切严重阻碍了学生多元智能的开发,使学生的工作能力滞后于社会发展的需求。

(二)实践教学弱势化

目前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基本停留在“重知识、轻能力”的层面[1],片面注重学生语言智能与逻辑推理智能的培养,忽略实践教学对学生其他智能的发展和提高。在教学中弱化了实践教学,例如,实践课时不足,实践中出现“放羊”状态,实践设备不完善,实习基地匮乏,校企合作不畅等。这些阻碍了学生自觉学习与实践的积极性,遏制了学生的创造性发散思维,忽略了学生潜能的挖掘和职业素质的培养。

(三)评价方式片面化

目前的教学考核局限于教师自身的考核评价,教师只是根据学生的作业、平时表现和期末考试给出主观判断的考核成绩。这种评价主体单一、考核内容片面的方式,缺乏多层面、全方位地涵盖学生各阶段的表现,缺乏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忽略了学生全面的个性化发展。

二、多元智能理论对商务英语教学的启示

多元智能理论(简称MI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勒及其助手在《智力结构》一书中提出来的,该理论认为人至少有8种智能,即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识智能以及自然智能[2]。智能是一种整合人性的操作模式,每个人的智能是多元的,这8种智能不同的组合和表现,构成了每个人不同的智能结构。智能不是与生俱来的,因此,可以通过后天的教育和学习得以开发。该理/:请记住我站域名/论强调智能的多元性、差异性、实践性和开发性,这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即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智无贵贱,创造新型的教学观——因材施教,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多元考核。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正确、全面地认识每一个学生,进而改进自身的教学行为,形成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坐标。

三、多元智能理论下的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

多元智能理论是教育“以人为本”的重要理论依据,是培养人人成才的指向标。正如Rodgers所言,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已经成为21世纪外语教学的一种趋势[3]。在多元智能理论下,教师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应融合更多的智能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丰富的课堂教学,发展学生的优势智能,带动弱势智能,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进而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真正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挥。

(一)课堂教学设计要有创造性

1.改变教学角色,设计教学任务。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教师是唤醒智能的设计者、启发者、辅导者、观察者和协助者。随多元智能教育的需求,教师必须改变过去教过的课程不再备课的老套教法,要随时关注国家的宏观政策和经济运行模式,随时调整教学内容。教师在设计教学任务时要铭记两点:一是“为多元智能而教”,二是“通过多元智能而教”[4]。前者是目的,后者是手段。在课堂上,教师要根据多元智能理论设计教学任务,尽可能地顾及学生多方面智能的培养,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需求与兴趣选择教学活动,努力创设能够鼓励学生各种智能发展的商务情景的教学氛围,将学生的智能与商务知识的学习内容联系起来,力图从言语交流、肢体运动、人际关系、内省等智能角度激发学生的兴趣,设法开展愉快的教学,满足不同学生的智能需求。教师也应该尽可能具备多元的能力和扮演多元的角色,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艺术。

2.调整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教学内容要更具有针对性,教学方式更具有多样性。教师要善于从多元视角出发考虑教法,运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学手段,把影视、图像、声音、动画以及文字等各种多媒体信息和实时动态引入教学,促进学生感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联想思维,培养学生的音乐智能和空间智能,在启发提问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智能与语言智能,在小组讨论研究中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智能,在付诸实践的课后作业中培养学生的自省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这样能够锻炼学生8种智能的和谐相连,开发学生各自的强项智能,更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使学生更好地感受知识的趣味性。这种多种智能的借助,多种渠道的信息输入,能够激发学生多方面的表现能力来理解话题,并促进多元智能的发展,对培养学生的商务活动能力大有好处。

(二)职场工作环境要有实践性

1.创设职场环境,丰富多元智能。商务英语的职场环境通常指以国贸业务的工作流程为 主线而创设的校内模拟商务活动实训室和校外真实复杂的企业工作环境,这是给学生提供一个融理论、技能与综合素质有机结合的实践性学习与训练平台,是学生多元智能得以考验的“监测站”。在职场工作中,学生有机会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市场营销、业务函电、贸易洽谈、商务资料翻译、国际商务单证制作、报关报检表格申报等各项业务,让学生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及合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实践热情,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工作中各种智能的发展状况,充分自省自己的强势和弱势智能,发挥特长优势,在实践中通过处理和解决各种问题的机会来提升弱项智能,尽量做到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最大限度地拓展他们的潜在智能。创设职场环境潜移默化地促进每个学生多种智能的均衡发展,真正提高学生商务活动的综合能力。

2.强化实践管理,提升职业素质。只有在职场中,学生的职业素质才能得到真正锻炼。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吃苦耐劳精神、团队意识、诚信观念、耐挫折能力以及勤俭节约的习惯等是考查学生实际能力的重要标准,也是衡量学生全面发展的标尺。教师可以通过多元智能加强学生的实践教学管理,在实践中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阅历、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锻炼学生的意志、陶冶学生的情操、发展学生的个性,调整学生的职业心态,学会为人处世,综合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均衡发展学生的各项智能。当然,在职场中,专业技能很重要,但是职业素养显得更重要。

(三)考核评价方式要有科学性

1.关注学生差异,多元考核评价。教师要以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个性化发展为目标,按照8种智能制定考核评价标准和基本规范。评价时,任课教师与班级学生要共同分析评价每个学生的发展潜能,为每个学生确定不同的起点和不同的评价标准,依据每个学生进步的程度对学生实行分层次的考核,不可“一刀切”。评价的主体应该是参与活动的全体成员,加强学生自评与互评、小组评价、任课教师等共同参与的多向交互活动评价。教师以诊断、激励和改进为主,因材施导,发挥学生的潜能,树立学生的自信心,给学生以弹性、人性化的发展空间,使每个学生达到他可能达到的最佳水平。

2.注重学生的发展,动态监控考察。多元智能评价理论注重评价的情景化,注重在商务英语的情景教学和外贸企业的职场环境中评价学生,反映学生的真实能力。这要求教师既要考查学生当前的发展水平和状态,又要坚持用发展的眼光评价学生的成长过程,将评价渗透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教师根据8种智能,按照多方评价的方式,要求每个学生备有一个记录本和一个档案袋,把评价结果随时记录下来并放在档案袋中。针对每个学生不同阶段的真实表现,教师要张弛有度地调控学生的学习与实践智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种全程的动态评价能给学生多次评价的机会,还能使学生积极主动不间断地修正并建构自身的各项智能。这种强化和评价能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其评价结果也能使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和认同。

论情商与智商的培养篇4

关键词:高职院校;情商教育;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09)12-0186-02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教育开始认真反思传统教育不重视道德智力、情绪智力等的培养,造成“智高能低”、“智强情弱”后果,使人才素质大打折扣的状况,要求教育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深化改革;另一方面,现代心理学的发展、多元智力理论的提出,又为反思智力本质、促商及其教育理念的产生提供了充足的理论依据。

一、新时代情商教育解读

1990年彼得・赛拉维和约翰・梅耶首次提出“情感智商”的概念,即情商或情绪智商,简称EQ。是一个与智商(IQ)相并列的概念。情商理论认为:人的情商同智商一样,有高低之分,情商是影响人生事业成败的最重要因素之一。研究表明:对一个人的成功来说:智商因素只占20%,出身、环境、机遇等占20%,情商占60%。情商能影响人的其他能力的发挥,IQ相同而EQ不同的人,工作、生活成效会有巨大差异。美国一位心理学家对1500名智力超常儿童进行追踪研究,三十年后总结时发现,他们中有的成了社会名流、专家学者,有的却变得穷困潦倒、流落街头。结局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人格特点及情商的差异。有些智力平常而有高情商的人,同样能取得成就。情商EQ可以通过科学的教育、训练得到明显的提高,进而带动人的素质的全面提升。

很明显。情商理论从全新的角度解释了人的差异及事业成败致因,为当代教育指明了改革方向。所以,情商理论一经提出,情商教育很快便成为当代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各级各类学校及教师已开始认识到培养学生情商的必要性,也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情商教育,但形势并不容乐观。

二、现今高职院校的情商教育反思

(一)重专业技能的培养。轻情商的培育

随着近几年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及用人单位招聘行为的理性回归。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前景有了很大改观。但是,毕竟目前的就业大环境还不尽如人意,为了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几乎所有的高职院校都非常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对学生的情商教育却未能引起足够重视,一些院校还缩减或取消了人文学科的教学。从长远发展来看,这恐怕是一个误区。也有一些院校把情商的培育工作当作智商开发的附属物,有时间和精力的时候就开个讲座或者举行一次活动,这远达不到培育情商的目的。

(二)情商教育的内容零散,不具系统性

学生的情商教育跟智商的开发一样,是一项庞大的系统性工程。但二者又有所不同,因为情商主要跟人的情绪的驾驭和环境的适应相关,培养的是学生的耐心、爱心、宽容、分享、自信、团结、协作、抗挫折能力、适应性、自控能力、责任心等。正是因为情商教育不像智商开发那样便于操作,所以很多高职院校只是在情商教育的某些点上作了一些工作,不具系统性。

(三)情商教育时间分布不均,缺乏长期性

很多人认为,新生入学时是进行情商教育的最佳时机。因此,开学后的一段时间各种各样的报告会、班会、讨论会、联谊会、晚会等层出不穷,让学生应接不暇。但后续的情商教育工作没有再跟进。这种教育方式,实际上就是“前期吃不了,后期吃不饱”,情商教育在时间上分布不均,缺乏长期教育的思想。

(四)情商教育的实施者不明确。随意性强

有的高职院校没有专门开设情商教育类的课程,把情商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混为一谈,认为情商教育是思政部和辅导员的工作。有的院校认为,情商教育是各任课教师的工作,只要课堂教学中触及即可。还有的院校把情商教育归为校团委和学生会的工作……正因为情商教育的实施者不明确,所以,整个情商教育的工作就是随意零散的,很难达到培育高情商学生的目的。

三、高职院校实施情商教育的策略方法及内容

(一)重视理念,落实行动

高职院校在谋学校发展时要确实把情商教育的理念纳入学校的办学体系中,真正认识到情商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切忌为追求短期办学效率而以牺牲人文学科为代价一味追加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实践时间。要完善情商教育的组织与领导工作,把情商教育由学校的教务部门纳入到教学计划中去,设计专门的课程或项目,由负责实施的教师、系部领导或者辅导员掌握学生的培训效果,及时向有关机构或人员反馈结果。总之,学校各部门要分工负责、各司其职,同时又相互协调配合,才能使学生感受到这种教育的重要意义,触动学生的内心世界,体会出其中的真正内涵,唤起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主动改变自己的内在动力,最终达到情商培育的目的。

(二)因势利导,分段实施

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可分为入学适应、稳定发展和就业准备三个阶段,不同阶段的心理状况有所不同。情商教育要针对三个阶段大学生不同的心理特点因势利导,分段实施。

(三)把握特点。细化内容

1 第一阶段为普及性教育,以宣传情商的重要性,普及情商知识为主,提高大学生整体对情商教育的重视,营造和谐情商教育的氛围。具体内容如下:

(1)大力加强情商宣传。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利用学生经常接触到的媒体,如网站、电视、广播、校报、宣传栏等,在全校新生中展开宣传,引导学生了解情商、提高情商。

(2)提高学生干部队伍情商。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选择与培养情商高的学生担任学生干部,可以发挥榜样激励作用,引导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情商。

(3)通过各类活动说服教育。通过班会、讲演、报告、与学生谈心等多种活动形式让学生了解情商的重要性,了解情商对其各方面的影响,以及将会产生的积极作用,激发他们培养良好情商的积极性。

(4)大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校园文化在提高大学生的自身修养,自我认识等方面都发挥着独特的作用。高校应充分发挥社团的作用,引导其开展一系列积极向上并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发挥自己的专长,提高自信心,培养与人交往的能力。

2 第二阶段以专题教育板快进行。

(1)开设各类课程及讲座。学校可开设文学、艺术、哲学、人际交往与沟通、心理学等人文科学课程和讲座,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让学生在优美、和谐的环境中接受良好的情商教育。

(2)进行乐观教育,培养学生宽容的心境,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团队精神。美国心理学教授马丁认为:“乐观是一个人成功的重要因素。”如何使自己乐观起来?美国心理学家米勒和戴尔纳通过研究认为:乐观的人多数是自爱、自信的,自我控制能力强,且性格外向易与他人交往。因此,我们可通过目标激 励,增强学生自信心,努力培养学生的幽默感,以轻松的心理对待压力。营造学生良好的心境,教会他们以宽容、接纳、愉悦和积极的心态,去看待周边的人和世界。注意引导大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既学会知识,又学会做人。使他们正确认识生活的意义,热爱社会,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热爱自然。

(3)开展“挫折教育”活动,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高科技时代的今天,强竞争、快节奏、多变化给人带来更加强烈的情绪冲击,使矛盾、冲突更普遍更尖锐。心理研究表明,承受挫折能力和其它心理品质一样,可以通过学习和锻炼而获得提高。因此学校要认真地给学生补上挫折教育这一课,在日常教育工作中,要经常与学生进行心灵对话,及时了解学生的挫折。经常教育学生要有意识容忍和接受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挫折,介绍一些伟人的故事,让他们明白许多饱经风霜,遭过人生坎坷的人比一帆刚顺的人更能忍受挫折,更有作为。经常讨论一些不能受挫折的反面例子,让学生知道心理承受能力的重要性。我们要让学生深入到生活之中去,体验饥饿感、失败感、孤独感。如组织学生进行超长跑,爬山运动,长时间骑自行车等活动,这样能磨练学生的意志,培养他们战胜困难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4)实施自我教育,发展学生情商。情商的自我教育可以从自我反省、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调节等几方面进行。引导学生经常对自己的行为及情绪进行反省,在不断反省的基础上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并及时总结自己,以便在将来的实践中对优点继续发扬,对缺点加以注意与克服,培养自身良好的情商。要求学生能给自己一个客观的、全面的评价,知道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在正确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的基础上,要求学生不断学习、认知与调整,使自己的情商向着积极的方向发展。大学生要正确面对情绪的变化,学会管理情绪,清除成长过程中的障碍,展示个人优势,使自己在各方面全面的发展。另外,可组织大学生表演心理情景剧来对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这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教育形式,大学生通过表演心理情景剧,既能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自觉要求,又能增长心理健康知识,促进情商发展。

(5)组织实践训练教育。情商是可以训练和培养的,实践训练可以以课程的形式进行。如美国主要是以“自我训练班”为主,其训练的主要内容是体验个人及人际互动中发生的感觉。与自我训练相关的课程名目繁多,诸如“社会发展”、“人生技能”、“社会与情感课程”及“个人智能”等,其共同的主旨是将情感的提升视为正规教育的一部分。

实践训练还可以以各式活动的方式进行,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要尽量具有多样性、趣味性和教育性,可以是学习活动、课内外的游戏、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在活动中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指定或帮助他们设定不同的目标,通过活动可以帮助学生从中悟出一定的道理,磨练一定的品质,从而达到提升情商的目的。在活动中首先要培养学生做事先认清目标的习惯,增强其行动自觉性。其次,学生在实现活动目标的过程中会遇到各样的困难,反复克服困难的过程中,个体会产生一种非凡的抗冲击力,长期磨炼可以使人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极端地活跃,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及耐挫力。再次,在活动中一次次遇到困难,一次次克服困难的体验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坚韧性,并体验到努力之后成功的喜悦。最后,通过一次次的团体合作的活动,可以让学生学会与其他同学相处,学会关心、理解、同情、忍让他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培养学生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及人际交往能力。

3 第三阶段是情商教育的传播阶段。有了前两阶段的情商教育,此阶段大学生的情智已比较成熟了,他们开始运用情商的理念潜移默化地影响自己的学弟学妹。这个阶段完全可以放手由高年级学生承担一些情商活动的组织工作。此阶段还应特别关注学生的情绪心理状态,有问题及时疏导解决。此外,大学生要顺利就业,首先,要加强创业教育,包括创业的心理准备、创业的知识技能准备、创业的情感准备等。其次,要教育学生有角色转换意识,迅速适应工作环境,进入良好的工作状态。

总之,高校在教育观念上要重视情商的教育,在课程设置,教学模式等方面要大胆创新。要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为学生提供一个接触社会、锻炼能力、提高素质的平台。未来的社会充满了机遇和挑战,高职院校学生不仅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而且要有较高的情商水平,才能成为一个心智与人格全面发展的社会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丹尼尔・戈尔曼,情感智商(EQ)[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2]克里・摩斯,EQ-决定个人命运的最关键因[M],北京:海潮出版社,2004

[3]周彦兵,生命科学与情商教育[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2,22(2)

论情商与智商的培养篇5

关键词:大学生;情商素质;评价体系;情商培养;素质拓展训练;自我激励;人文关怀;心理疏导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573(2013)03-0110-03

情商(Emotional Quotient,简称EQ)是情绪商数的简称,是相对于智力商数(Intelligence Quotient,简称IQ)而言的心理学概念。1995年,被誉为“情商之父”的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教授撰写的《情绪智力》一书,打破了传统“智商至上”的观念,提出了情商教育理论。[1]随着情商理论的不断传播与发展,测量EQ的工具诸如“巴昂情绪量表”(简称EQ-I)、“情绪能力调查表”(简称ECI360)、“多因素情绪智力量表”(简称MEIS)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和普及,特别是ECI360,使用360度全方位评估,属于信度和效度较高的情商素质评价测量工具。

丹尼尔・戈尔曼认为“情商是决定人生成功与否的关键”,可见情商素质对人生发展的重要作用。情商理论研究成果表明,在决定一个人成功的诸多要素之中,智商起到的作用大概是20%,80%的制约因素要依靠情商。大学生是实现中华民族崛起和振兴的伟大“中国梦”的希望,是国家建设的栋梁。在这个充满竞争与挑战的社会里,若想在激烈的竞争中不被淘汰,并且得到更好的发展与提升,加强大学生的情商教育迫在眉睫。

目前,社会、教育界以及学生都认识到了情商的重要性,各高校也都结合自己的特点,探索各自的情商教育模式。然而在具体的操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科学有效的情商评价指标体系,情商教育缺乏长期性、系统性和整体性,难以适应当代学生的需求等。在国家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如何运用科学的教育方式培养学生的情商,是摆在高等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探索大学生情商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及实施途径,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构建大学生情商素质评价体系的心理学依据

普通心理学将心理现象化分为认知、情绪(情感)、意志三个部分。情绪心理学理论认为,情绪(情感)是个体与环境和意义事件之间关系的主观反应。情绪(情感)体验的产生与形成因素包括认知因素、外界刺激和生理因素。认知因素的作用是对过去的经验进行回忆、对当前所处环境进行评价;外界刺激指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外部刺激对大脑皮层的信息输入;生理因素是指内部器官和骨骼对大脑皮层的信息输入。人的情绪(情感)就是由情境知觉引起情绪刺激,再由刺激引起身体反应,最后由对身体反应的知觉产生情绪(情感)体验。良好的情绪(情感)能够促进人的认知过程,而不稳定和不良的情绪(情感)则会阻碍人的认知能力的培养,同时,也会对自我情绪的管理和调控产生重要影响。

情商概念的产生是心理学理论发展的产物。 戈尔曼认为,情商素质一般包含一个人把握与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理解、疏导与驾驭他人情绪的能力,积极乐观、自我激励与自我管理的能力,面对逆境与挫折的承受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以及通过情绪的自我调解不断提高生存质量的能力。而这些都与心理学中的认知、情绪(情感)、意志等范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二、大学生情商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内涵

综合理论界的研究成果和在高校的应用状况,结合工作实际,我们将自我意识、自我激励、自我管理、人际关系、承受挫折5个指标设置为大学生情商素质评价体系的一级指标,并据此详细分设二级、三级指标,其中二级指标11个,三级指标28个,初步形成了三级指标体系。

三、大学生情商评价指标体系的实施途径

越来越多的教育实践显示,单一的智商教育或不成熟的情商教育都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笔者认为,应该探索适应时代需求、适合学生心理、贯穿学生成长始终、整合社会资源的教育模式,结合上述评价指标体系付诸实施。

(一)树立现代情商教育理念,关注学生和谐发展

现代教育理念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教育引导学生学会判断在什么情况下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重视学生的情商素质教育与培养,强调学生的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树立现代教育理念是大学生情商素质教育与培养的思想前提和基础,只有统一思想、转变观念,才能集中各种教育资源,调动多方面积极性,形成有利于情商素质培养的环境,创新有效的情商素质培养机制,形成重视情商教育、关注情商培养的浓厚氛围。学校管理人员要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成才为根本目标,协调各部门的工作,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注重将情商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加强学校人文环境的建设,建立并完善大学生情商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把情商教育纳入教学计划之中,并作为教学评估的重要内容。

(二)不断深化课程改革,发挥第一课堂的主导作用

将情商素质教育融入日常的教育教学之中,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不断增加有利于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情商教育内容,增设相关情商素质培养课程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如《情商开发与综合素质拓展》《情绪管理能力培养》《人际交往中的心理学》《社交礼仪》等。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通过言传身教和个人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促进学生自我认可、自我完善、自我提升。要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根据大学生的个性特点采取相应的教育策略。在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方面,也要区分情商教育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的差别,以体验型课程为主,以互动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平等对话、沟通发展”的氛围中学习知识,交流情感。

(三)实施情商素质拓展训练计划,激发学生潜在的心理优势

情商素质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培训和培养提高的。除了发挥课堂的传统优势之外,还应拓展有效的情商素质教育实践形式,提升大学生的情商水平。

1. 开展情商素质拓展训练。素质拓展训练是一种以提高心理素质为主要目标,兼具技能和实践的综合素质教育实践形式。通过设定情景,以角色模仿、小组讨论、团体互动、头脑风暴等方式让学生直接参与活动,从而获得体验、反思、感受、分享、交流和总结。在参与体验的过程中,澄清对自己的认识,重新审视他人;增强团队意识、培养团队协作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增强成就动机;锻炼学生面对环境改变的适应能力,提高承受挫折能力,提升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与单纯的讲授相比,素质拓展训练活动可以让学生发自内心地去感受和领悟一些道理,体会会更加深刻。

2. 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咨询机构的功能和作用,加强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高校应该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软硬件条件,尽快改变高校心理咨询机构存在的专项经费不足、保障机制不力以及专职咨询人员匮乏的现实问题,充分发挥心理咨询机构在大学生情商素质教育中的主阵地作用。除了在课堂上针对大学生普遍存在的诸如环境适应、专业学习、人际关系、求职择业及感情纠葛等问题进行系统教育外,还应该通过专题讲座、拓展训练、个别咨询等多种活动方式,加强宣传教育、释疑解惑,普及推介情商理论知识和情商素质开发与培养的途径方法,让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锻炼自己的情商素质,提高自己的情商水平。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要及时干预,有效化解,矫治他们存在的心理问题,化解不良情绪,塑造完美人格。

3. 积极开展挫折教育活动。大多数学生的人生经历是顺风顺水的,没有经历过挫折,更谈不上苦难。当面临生活或学习中的小问题时,扩大化、严重化的不良认知会使他们心理压力增大、挫折感倍增,时时处处弥漫着不良的情绪。学校应该加强挫折教育,开展挫折实践活动,从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挫折观,提升大学生挫折认知水平;帮助他们建立转移、升华、合理解释、乐观等积极的自我防御机制,养成自信、豁达、坚韧、顽强的良好品质。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校园文化体现着学校的精神风貌,对学生有着重要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应充分发挥其导向功能。高校应该加强校园文化的物质、精神、组织和活动建设,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塑造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不断丰富大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为大学生情商素质的开发与综合素质培养提供良好平台,从而激发他们发挥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挖掘自身潜能,妥善控制情绪和管理情绪,增强团队协作精神,促进心理健康和人格完善,为将来走向社会、实现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素质能力基础。

参考文献:

[1]丹尼尔・日戈尔曼.情绪智商[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2]徐小燕,张进辅.情绪智力理论的发展综述[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8):78-82.

[3]焦姬萍.高职学生情商培养内容与对策的研究[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1):23-24.

论情商与智商的培养篇6

关键词:后现代 文化智商 跨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4-0025-02

从哲学的后现代批判主义的视域来看,任何语言交流,无论是书面还是口头,都是对文化的表述、阐释和新的构成(Corbett,2003)。外语教学本身就是帮助学生利用语言和文化进行意义创造和协商的过程。因此,单纯的语言教学并不是真正的教育,语言教师有责任通过“全方位”的教育提升学生成功适应新的陌生的文化环境并在此环境中尽快开始发挥作用的能力――“文化智商”。

1 大学生文化智商国内外研究的概况

由于“文化智商”这一概念诞生的时间不长,这方面的研究在国内外都相对匮乏。国外对于这一理论的研究集中在两个领域:

1.1经济学领域,主要描述文化智商在商业运作中的重要推动作用

代表人物Peterson (2004)在其著作《文化智商》中就指出文化智商可以帮助人们在商业运作中产生更好的商业实践。Earley和Mosakowfski (2004)等人的研究结果也表明在商业运作过程中,文化智商对于个人决策、文化适应性、与不同文化背景下团队成员的关系等都产生重要影响。

1.2管理学领域,主要是个人领导力及成功学

如Ang. S和Van Dyne (2010)在研究中指出在多元文化环境下,文化智商是决定个体领导力及个人成功的关键性因素。

目前国内相关研究较少,现有的为数不多的研究也只是照搬和沿用国外已有研究的基本套路和方法,强调在外资企业管理中培养文化智商的重要性。如涂玉龙,刘汉祥(2009)指出可以通过提高企业管理者的文化智商、有效配置外派人员、人才资源本土化等途径提高跨文化能力,以便克服多元化差异文化带来的因难,使企业在跨文化背景下的国际环境中仍能保持生机活力。武汉科技学院的韩征顺(2007)则详细介绍了跨文化管理的定义以及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分析了跨越和超越跨文化管理的具体策略和方法, 并将文化智商作为全新的管理理念提出。

然而,国内鲜有将文化智商应用于教育领域的相关研究,能够查到的文献仅有将文化智商与对外汉语教学相联系的文章,如华东师范大学的范银华(2008)从文化智商角度对国内对外汉语教学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并提出改进教学的建议。那么在文化领域中,如何有效地培育具有较高文化智商的储备人才,使他们将来进入到商业领域、管理层都可以成为卓越的领导者,也成为教育工作者必须面临和深刻思考的问题。

2 文化智商的定义及其四维模型

“文化智商”(Culture Intelligence Quotient/CQ)概念最先是由伦敦商学院Earley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洪洵(Soon Ang)等学者在2003年提出的,它描述了一个人通过不断学习和理解文化、价值观的多样性而获得成长,并有效地同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的能力。作为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它涵盖了元认知、认知、动机和行为等四个方面的因素。这一理论的提出对社会学、管理学、教育学等的学科研究都有重要借鉴意义。

伦敦商学院厄尔利(P.C.Earley)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洪洵(Soon Ang)关于文化智商构成要素的四维模型:

①元认知。元认知的文化智商是个体的文化直觉和感受力,是指一个人在认知深度处理与文化相关信息方面的知识和控制力,它包含获取和产生应对文化差异的认知策略。相近的能力包括策划,监视和修正关于某国家或某种群人们的文化行为规范的假设;②认知。认知上的文化智商反应了从经验和教育中获取不同文化的行为规范和风俗习惯的见识,这就包含了关于不同文化和次文化的经济,法律和社会体制的知识以及文化价值的基本框架的知识;③动机。动机上的文化智商是指涉及认知过程和认知知识背后的动机,它反映了对于接触异种文化的兴趣和适应异种文化的愿望。这一动机性的能力提供了一种可以激发目标完成的作用以及认知和行为的基因控制力。文化智商的这一方面包括三个基本的激发因素:提高(希望自己有好的状态),成长(希望挑战和提高自我),和连续性(对于持续和预见人生的需要);④行为。文化智商行为性的方面涉及到根据某一特定背景的文化而采用适应的能力。它包含了一个更宽泛和灵活的行为库。例如说文化上合适的话语、口音,以及文化上合适的手势以及表现合适的面部表情。

跨文化能力发展曲线(Cultural Learning Curve)(Clackworthy,Laughton,Ottewill,2000):

由跨文化能力发展曲线,可以得出大学生文化智商培养的不同阶段及阶段认知特征,即

本研究以Earley和 Soon Ang等人提出的文化智商构成要素的四维模型和跨文化能力发展曲线模型为基本理论框架,通过对《大学生文化智商度量表》和《教师文化教学情况的问卷调查》所收集到的相关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总结和归纳的基础上,遵循大学生跨文化能力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而构建大学生四维文化智商培养模式模型。

3 大学生四维文化智商跨文化培养模式研究的重要性

3.1前瞻性地将“文化智商”概念引入教学领域,为大学生跨文化能力培养的不可或缺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将广泛应用于商业情境中的文化智商概念引入大学生跨文化教学领域,不仅反映了文化在国内外语教学的过程中没有得到足够重视的现状,更主要原因在于文化全球化对于大学生提出的更高要求。而文化智商能够提升在跨文化环境中人们的学习和工作表现,也就为大学生跨文化能力培养的不可或缺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3.2创造性地运用哲学“后现代批判”的视角,为大学生跨文化能力研究提供了全新的理论框架

后现代批判理论是一个复杂庞大的哲学体系,它强调语言的重要性和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的关系;后现代主义反对“非此即彼”的二元论,要求人们打破传统非黑即白的结构板块,用灵活、动态的视角来看待语言社会现象;后现代主义重视动机和认同对学习者的影响,强调把学生的文化资本和学校所学知识密切联系起来是激发学习动机的关键(Bourdieu,1986)。

3.3跳出了对“文化多样性”的传统讨论,为理解和培育大学生文化智商提供了全新的可操作模式

传统的文化教育着重于研究个体的文化现象和差异,使学习者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多样性和差异的某些外在表象,而不能知其所以然。本研究从唤醒和培养学习者内在能力入手,从根本上抓住了提高学生跨文化能力的症结所在,通过全面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文化智商,“多维度”的提升学生的自我意识和文化意识。

3.4突破了困扰中国当代大学生语言文化教育的“瓶颈”,为大学生跨文化教学开辟了融通之径

我们必须认识到“一个人不可能学习使用一门语言,而不学习有关说这种语言人的文化。语言教学就是文化教学”(Claire,1999)。然而中国的文化教学仍然局限在语言教学的附属地位上。对我们的学生来说,学习英语的障碍不仅有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本身构成的“巴别塔”,还有文化的障碍,它就仿佛一堵“柏林墙”那样横亘在交际中。因此,文化教学需要改革,这就必须把大学生文化智商的培养作为语言教学的重要一环,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习者的文化技能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4 结语

后现代批判视域下大学生四维文化智商跨文化培养模式研究不仅构建了以“开拓大视野,开启大智慧”为目标的具有高度适应性的创新型人才培养范式,同时,紧扣住“语言知识+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大纲主要内容,打造了“语言能力+空间能力+内心能力+人际关系能力”多维度文化智商的全方位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Ang, S. Van Dyne, L. & Koh, S. K. Personality Correlates of the Four-Factor Model of Cultural Intelligence[J]. Group and Organization Management,2006. (31): 100123.

[2]Bourdieu, P. The Forms of Capital [A]. In J. Richardson(ed.). 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C].New York: Greenwood Press. 1986. 241-258.

[3]Corbett, J. An Intercultural Approach to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M].Clevedon: Multilingual Matters.2003.

[4]Earley P.C.& Ang S. Cultural Intelligence Invididual Interactions [M].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5]Earley, P. C. & Mosakowski, E. Cultural intelligence [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0):139140.

[6]Earley, P. C. & Peterson, R. S. The elusive cultural chameleon: Cultural intelligence as a new approach to intercultural training for the global manager[J]. Academy of Management Learning and Education,2004. (1):100-115.

[7]范银华.从文化智商角度看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J].文教资料,2008,(11):55-56。

[8]韩征顺.跨文化管理的“跨越”与“超越”[J].企业经济,2007,(8):43-46。

[9]涂玉龙,刘汉祥.跨文化背景下的跨文化能力管理探析[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8):85-87。

论情商与智商的培养篇7

【关键词】情商;工业沙盘;实训课程

1994年美国耶鲁大学心理学家彼得・沙洛维等人提出“情商智力”的概念,与智商相对应,认为一个人的成功20%靠智商,80%靠情商。1995年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丹尼尔・戈尔曼教授出版《情感智力》一书,他用通俗的语言总结心理学研究的成果,对情商进行了系统论述,并附有大量实验报告。此后,情商在心理学界和教育界备受重视。

我国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学生的智商的培养,而忽略了学生情商的培养。大学是学校培养人才的最后一步,担负着向社会输送合格人才的重任。过去的“应试教育”重视智力的培养和提高,在相当程度上忽视了对学生情感、意志、动机等情商方面的训练和培养。大学生的情商教育,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高素质人才不可缺少的教育,有助于大学生的成才,有助于大学生走向社会后面对残酷的竞争。

所以我院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和现有条件在经济与管理系率先开设了情商实训课程。情商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1)认识自身的情绪;(2)妥善管理自身的情绪;(3)自我激励;(4)认识他人的情绪;(5)人际关系的管理。实质上情商就是指对自己情绪的把握和控制,对他人情绪的揣摩和驾驭,以及对人生的乐观程度和面临挫折的承受能力。根据情商的概念我们把情商实训课程内容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心理测试,主要由手动实验和上机操作两个内容组成。手动实验主要有六种,分别是:感觉类、知觉类、动作类、记忆类、注意类、反应类,每一类都由几个实验组成。上机操作主要有普通心理学演示实验,基本心理能力实验测定,经典心理实验和认知心理学实验。这部分内容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自我、认识自我。

2.人才测评,主要通过软件来完成。包括个性品质、职业适应性、组织行为特征、人际特征、管理技能等方面的测评。这部分内容包括的面就相对来说广些,主要是认识自我情绪,人际交往能力和管理技能的训练。

3.管理技能培训,是通过物理沙盘和电子沙盘两种方式来教授学生。沙盘实训是模拟企业经营的一种实战演练。在实训中每个学生充当一个角色,分析企业的市场状况,了解市场动态,预算企业财务,把握企业经营绩效。通过整个实训,学生可以基本掌握一个企业的管理过程,包括生产管理、财务管理、物流管理、市场预测、人力资源管理等。

4.全国创业大赛的组织与训练,情商实训课程可以通过全国创业大赛进行成效检验,这部分内容的组织都包含了情商的所有部分内容,在实际的竞赛中能够真正的锻炼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认识他人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以及管理能力。

根据上述课程内容在具体实训课程教学过程中还必须采取一定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使得实训课程顺利进行。实训课程不同于传统理论课程教学,沿用理论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势必行不通,在多次实训教学过程中我们总结出一种学生比较能够接受、教学效果比较好的教学方法,即学生预习――老师简单讲解――学生模拟练习――老师重点讲解学生练习中的问题――学生继续练习――老师总结――学生完成实验报告――老师批改后讲解。这个教学方法就避免了上述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一些问题,而且学生学习兴趣高,学习态度端正,学习效果良好,在学生提前预习后老师稍加讲解,学生就有了一些印象,再通过自己动手练习就会更深刻的理解和发现一些问题,在学生没有了解之前老师讲再多再详细学生也没办法完成理解而且会觉得一头雾水,不知所云。学习在练习过程中肯定会有很大细节问题,这时候老师可以记下学生的问题,但先不做解答,等到老师总结的环节时再一次性把所有的问题连同理论知识和实训重点知识一起讲解,这样学生就比较感兴趣,也能很好的吸收知识点,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最后学生还要通过完成报告的方式对所上的实训课程做一个总结和回顾,老师必改报告后会给学生练习做一个反馈,这样学生就对知识理解更加深刻。

在这样一种教学方法过程中老师会使用很多的教学手段,比如说利用电子教案讲解,它能够让枯燥的文字生动有趣,便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也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还有提前给学生发放实训指导书、实训大纲、实训教材,学生利用这些资料做好预习工作,不至于老师讲解时不知所云。

通过对情商实训课程内容的研究,教学方法的探讨我们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和一定的教学成绩。

目前经管类的学生实际动手能力远不及工科类学生,通过情商实训实验课程的训练不仅能让学生把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而且能让学生加强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情商实训使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经济管理的理论课程,能够了解自己的心理特征,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能够理解他人的人格。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培养学生的自制力,培养学生的反应能力。自从实践教学成为各高校除理论教学外的一项重要教学部分,实践教学就很好的弥补了理论教学的不足,使得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有趣且能够理解,并且为今后实际生活和工作提供一定经验。情商实训目前已有部分内容的课程取得了较好的反响,学生对心理测试和沙盘实战演练部分的内容都有浓厚的兴趣和爱好,

课程外我们还组织了学生参加各种校内外比赛,目前我们已经参加了两届金蝶软件有限公司举办的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该大赛贯彻了教育部毕业生就业的精神,实施了高校毕业生就业行动,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大力推动了实践教学,使学生具备创业意识,为学生创造了就业机会。在今后我们将会参加更多的全国性的比赛,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除此之外我们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广大学生管理的实践经验,并能为今后工作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学有所用。

参考文献:

[1]高子壮.重视情商教育培养职校生环境适应能力[J].煤炭高等教育,2003(11).

[2]曾荣.国际贸易实务实训课程内容研究[J].企业导报,2013(3).

论情商与智商的培养篇8

在知识经济发展的大潮中,城市化的浪潮正滚滚而来。“智慧城市”是21世纪全新的发展理念,也是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全新的城市理念。“智慧城市”是指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加速发展的背景下,以互联网、物联网、电信网、广电网、无线宽带网等网络组合为基础,以信息技术高度集成、信息资源综合应用为主要特征,以智慧技术、智慧产业、智慧服务、智慧管理、智慧生活等为重要内容的城市发展新模式。可以说,智慧城市本身就是一个网络城市:人与人之间有互联网,物与物之间有物联网,车与车之间有车联网,通过这些网络和智能技术,城市的关键基础设施能组成服务,使城市的服务更有效,使人与社会、人与人能更和谐共处。随着智慧城市的建设推进,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电子商务的应用环境将进一步改善,技术和手段也会不断更新,这些将更利于电子商务的开展.因此,摸索智慧城市建设需求的电子商务运行模式,以及电子商务产业化创新人才的培养,为社会培养适应经济需要的电子商务人才,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技术人才保障,为智慧城市建设助力是当前的重中之重。

二、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状况

近几年,经过互联网泡沫洗礼以后,国际电子商务包括我国电子商务发展迅速,电子商务在各行各业均有不同程度的应用,企业对电子商务人才需求也越来越旺盛。但与产业电子商务发展轰轰烈烈相比,电子商务毕业生却举步维艰,对口工作难找,电子商务人才需求的缺口越来越大,造成如此现象,笔者分析如下:

(一)培养目标过高,课程设置欠佳

许多高校不能清晰地界定并把握其培养的电子商务人才将来的就业方向,并且鉴于电子商务专业的综合性和复合性,在安排专业教学计划课程时将现有的互联网技术与商务方面的课程简单地堆砌在一起,缺乏有机结合的系统性,导致学生浅尝辄止。看似学了很多,但学而不精,学而不专,严重脱离了企业和市场需求,学生到了社会,就会发现好像都学过了,但具体应用则无从下手。这是导致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弱,难以找到对口工作的主要原因。

(二)师资严重缺乏,教学资料严重不足

由于目前企业电子商务应用也是在摸索、探索中,成熟的理论和实践操作目前还没有成型。这造成了目前电子商务教材大多以理论为主,实训、实践或者项目化教材严重缺乏。另外各高校现有师资大多数从计算机管理、营销或其他专业调派,其电子商务方面的知识大多来自本身片面的认识,对电子商务认识不够系统、不够深入、不够实用,而且现有从事电子商务教学的教师大多没有电子商务实战经验,“双师型”教师严重缺乏,不少教师在从事电子商务教学时只得勉为其难地照本宣科,学生难以学到真正意义上的来自实践的教学经验。

(三)缺乏系统技能训练,理论脱离实际

目前不少高校在探索实践教学过程中遇到了不同程度的困境。譬如斥资购买先进的软件打造模拟实训室,也设计了项目化教学过程,但教学效果不甚理想;模拟毕竟营造不了全真环境,项目没有真实互动,学生没有压力和内在动力。又譬如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企业与校方在合作中利益诉求不同,企业方合作意愿不高,校方地位被动;企业地点分散,岗位容量有限,造成学生实习管理困难;企方安排实习内容机械单一,学生沦为廉价劳动力;企方重于用工疏于指导,学生频繁跳槽,考验校企合作的可持续性;以及合作体所有权归属、激励机制、利益分配、风险承担、安全保障等诸多方面存在问题。

三、基于智慧型城市建设下电子商务创新人才培养的设想

我国电子商务高速发展已有10来年的历史,电子商务已经得到比较深入的应用,随着智慧城市的建设推进,电子商务应用的环境将进一步改善,技术和手段也会不断更新,将更利于电子商务的开展。但目前,智慧城市建设相关的一些物联网技术和智能终端技术还处于研发探索阶段,这些高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对人才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另外,如何推动这些信息技术为依托的商业变革,都是我们电子商务面临的新课题,我们必须认真学习,积极应对技术变革给电子商务带来的革命,并不断探索如何将这些新技术和新应用进行普及推广,培养符合产业发展需求的电子商务创新型人才,为产业发展奠定基础,为智慧城市建设助力。因此,为了更好地跟上智慧型城市建设的趋势,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复合型、创新型电子商务人才,笔者提出如下设想。

(一)明确目标,定位准确

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主要来自于企业,根据企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状况来确定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目标,使其符合区域经济的人才要求。电子商务是培养既掌握现代互联网技术,又掌握商贸理论与实务的复合型人才。但是复合型不是简单的课程堆砌,是应该在学生掌握某个专业知识后的复合,或者可以这样理解:在现有专业的基础上,复合互联网知识,提升利用互联网开展商务活动的能力。在智慧型城市建设中,电子商务环境及其完善,电子商务人才应该就是利用互联网开展各种商务的人才,以浙江区域为例,浙江以前大量的OEM厂家目前正面临转型,希望自己的产品在国内销售。由于没有线下渠道的建设,所以这些厂家一起步就想开展B2C业务,因此大量需要能够进行网站运营、销售的人才,与此相适应,以前技术型人才就会失去市场,因此各高校在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时应充分考虑到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以商务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使电子商务能够成为受全社会欢迎的培养人才的专业。要实现这一目标,要建立以主干课程为核心的专业教学体系,尽快建设一批电子商务专业的核心课程,核心课程应该包括能够体现信息技术、商务管理和网络经济三方面扎实基础的核心课程和培养学生系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专业课程。另外,各院校要充分考虑各院校的教学资源差别来制订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注重各学校的不同侧重点,在制订教学计划时不但要有交叉性还要有层次性。只有目标明确、定位清晰,才有可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针对电子商务岗位的特点和要求,培养出适应能力强、特色鲜明、技能突出的复合型电子商务人才。

(二)把握市场,加强合作

师资力量是保证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是否成功的保障。就目前情况来看,电子商务师资是电子商务创新人才培养的“短板”之一,因此,培养“双师型”师资势在必行。鼓励老师到企业内部进行调研学习,参与企业项目运作或者把企业项目带到学院进行研究,这些是让老师接触实际,了解电子商务发展状况的唯一途径。另外,聘请企业一线运作、管理人员来校参与课程教学,或者举办专题讲座;同时积极地为学生寻找、提供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使学生能够更多地了解企业、深人企业,提升学生对电子商务专业的认知度。

(三)注重实践,积极应用

上一篇:精神病的日常护理范文 下一篇:弱电设计要求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