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当前大学精神存在的若干偏差及矫正思考

时间:2022-08-05 02:20:39

我国当前大学精神存在的若干偏差及矫正思考

摘 要:大学精神,从质性上说,是关于大学发展的价值取向及其在大学设置与运行中的体现,其对大学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大学精神存在若干偏差主要有大学精神呈现商业化倾向、大学学术诚信有所下降及大学盲目扩招导致滑坡现象三个方面,本文通过对大学精神存在偏差的原因进行分析,指出应从确立正确的大学理念、改革与完善现存大学体制、加大对高校的投入以及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四个方面进行矫正,促使其在精神维度上的守望与回归。

关键词:大学精神 偏差 矫正思考

当前,大学精神存在问题已成为世界性话题,在西方国家,教育家洪堡所提出的“学术自由”“教学自由”和“学习自由”的大学精神已受到高等教育大众化、世俗功利主义的冲击。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大学加速从社会经济发展舞台的边缘走向舞台的中心,但同时大学精神却出现若干偏差:学术诚信下降、商业化等重重矛盾同时挤压着今日之中国大学。因此,要想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就必须正视这些偏差,反思其根源,进而进行富有创建性的大学精神建设活动。

大学精神的内涵及作用

所谓“大学精神”,如果从质性层面上规定,“是关于大学发展的价值取向及其在大学设置与运行中的体现”。它是大学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有着稳定而丰富的内涵,体现了大学在一种特殊社会过程中所操持的某种“追求”。在当代中国,大学精神的内容应包括“创造精神、批判精神和社会关怀精神”等几个相互联系的方面。

大学精神在大学以及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核心,是大学的灵魂所在。它作为一种文化被大学人接受并内化,成为其内在的良心与气质,在大学的发展中起着凝聚、激励、导向的作用。其次,大学精神作为社会中一种优秀的较高层次文化,可以辐射到社会中,对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社会价值规范产生良好的影响,即大学应是社会的心灵和引领民族前进的灯塔。

我国当前大学精神存在的若干偏差

在世界高等教育史上,大学曾经是躲在“象牙塔”里受到教会、皇室、政府供养、保护和控制的机构。那时的大学是经院式的,不愿意或者不可能与社会有太多接触,高等教育与社会生活脱节。然而,随着社会的变革和进步,越来越强化大学的服务职能,强迫其走出一度守望的“象牙塔”,而迎接商品经济的潮流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其地位也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边缘走向中心。在这一过程中,大学精神存在偏差已日益呈显性。在我国,虽然有一些大学仍顽强地固守着其精神的文化传统血脉,但从整体而言,就大学和社会发展中曾发挥重要作用的大学精神而言,却存在若干偏差,主要有:

一是呈现商业化倾向。在我国当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学出现了一种令人担忧的倾向,即大学日益商业化或经济化,商业经营机制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中国大学遵循的运作机制,大学在商业经营的搏击中艰难地开辟生存和发展空间。首先是“大学片面强调为经济建设服务的职能”,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许多大学被要求直面经济建设主战场,成为经济发展的工具性存在和经济的附庸。其次是大批大学人走出“象牙塔”,下海经商、创收成为其兴奋点,这就使得传统大学所固守的精神内涵受到了强烈的冲击。

二是学术诚信有所下降。学术诚信是指坚持真理和不弄虚作假。学术是一个神圣的概念,也是人们尊崇大学的重要原因之一,然而今日,当腐败与学术被人们轻易相联时,庄严的学术殿堂面临着很大的挑战。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杨玉圣把学术界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归纳为五种形式:“其一,为低水平重复,其中以高校教材和教参最甚。其二,粗制滥造。其三为泡沫学术,书越出越多,越出越厚,但高水准的很少。其四,假冒伪劣,有人为评职称,拿他人的文章写上自己的名字,广为散发。第五为抄袭剽窃,当今学术界抄袭之风更是盛行,抄同行、学生抄老师、老师抄学生亦有之。”更为严重的是,这种现象不仅发生在学术水平较低的年轻学生身上,还有名牌大学的“学术大师”,这使得学术诚信下降,玷污了大学精神,败坏了大学声誉。

三是盲目扩招导致滑坡现象。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的加剧,我国许多大学早已人满为患,随之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大学滑坡倾向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首先是大多数高校里一流的学术大师稀少、教师的结构不尽合理以及教师的学术素养和理论功底不尽如人意。其次是部分大学生素质不高。表现为人文积淀较浅,社会责任感不强和创造力薄弱等。再次是有些高校盲目的求大求全,学科设置不合理,如一些文理见长的综合性大学不顾自身的条件发展工科专业,结果是优势不保,劣势依旧;生物、海洋、计算机是国家重点扶植的学科,结果是各校都争先恐后的上项目,重复建设导致浪费严重。

直面大学精神所处的困境,不得不促使人们进行更深层次的追问:“大学何去何从?”基于此,对造成上述偏差的原因进行解读成为关键所在。

我国当前大学精神存在偏差的原因分析

造成当前我国大学精神存在偏差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在这其中历史与现实共同发挥着作用,影响制约了大学精神的维系与发展。

第一,大学评价标准存在偏差。这里的评价标准涉及两类:一是国家与社会对大学的评价。二是大学自身内部的评价体系。其中关于第一点又主要有三类:民间的评价、教育部的评价以及外国媒体的评价,三者当中,教育部做得最认真,相对科学性也较强。反观网络上充斥的民间及外国媒体对我国大学的排名评价,却带有很大的随意性与商业化倾向,可信度较低。所谓排名,过多地强调可量化的“数字”而忽略“影响”(社会影响力,学术声誉等),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公众。与此同时,部分大学为了迎合此种评价,作出了过度商业化的行为,给整个大学发展带来了十分不利的影响。

第二,部分传统文化对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精神独立性的负面影响。陈独秀在《随感录:学术独立》中指出:“中国学术不发达之最大原因,莫如学者自身不知学术独立之神圣。……学者不自尊其所学,欲其发达,岂可得乎?”传统文化中的专制思想使得部分当代中国知识分子在某种程度上缺乏独立的人格及个体的价值感知,家国同构、修齐治平的政治伦理观念使得他们在学术上和个性气质上较难超越既存的现实规定,加上中国传统精神尚中庸之道,更使得部分当代知识分子在某种程度上缺乏严谨而细致的科学钻研精神以及突破陈规的自由创新意识。这就使得同为大学人的当代知识分子对大学精神气节的固守、发扬与创新受到了阻碍和抑制,从而成为我国当前大学精神出现偏差的历史文化根源。

第三,经费不足而导致的大学精神偏差。传统大学中有内生的二重矛盾―独立性与依附性、学术性与功利性的矛盾。大学的独立性包括大学办学的自主性、教师治学的独立性和大学学生学习的独立性等。这种独立性是大学直接面向社会服务并求得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当然这并不是不需要政府的管理与社会的支持,而是指大学不能简单地成为政府的分支机构与附属品,这是大学精神的核心所在。然而由于中国大学自产生以来,政府就是大学经费的主要投入者,加之没有英、美等国的大学经费来源的多样化,造成大学严重依赖政府投入,加大了大学对政治的依赖;另外由于经费不足,教师得不到应有的物质满足,加之目前高校所采用的激励机制在很大程度上以功利为杠杆,如果超越合理的限度,使功利的追求膨胀起来,甚至不惜以牺牲学术之道、教育之道为代价,那么,功利主义就可能与大学的学术精神产生尖锐的矛盾,从而使大学的独立性与依附性、学术性与功利性的矛盾激化,加大我国当前大学精神存在的偏差。

第四,转型期社会环境不利因素的影响。由于我国深处社会转型期,精神文明建设相对薄弱,社会文化中存有诸多消极因素:一是功利主义思潮的泛滥。一些人缺乏远大志向,追逐金钱与名利,向往纸醉金迷的生活;二是权钱交易等不正之风蔓延。“官本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权力交易往往是附带大批经济利益的交易,二者之间相互承接助长;三是假冒伪劣之风盛行。市场中充斥着各色各类的假冒商品,大学毕竟是社会的一部分,不能生活在真空之中,上述消极因素对大学精神造成了或大或小的浸染与冲击。

正是在历史与现实的双重挤压下,大学精神出现了若干偏差。矫正这一偏差,使大学精神焕发应有的魅力与光彩,对当今中国走向全球化、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可谓意义重大。

对我国当前大学精神存在偏差的矫正思考

“大学以精神为最上。有精神,则自有气象,自有人才”。正是由于大学精神在大学乃至整个社会发展中都占据了重要地位以及其存在偏差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因此矫正偏差,使其向着既承接我国传统文化又符合时代潮流的方向发展,促进大学在精神维度上的守望与回归,是当代大学人不可推卸的责任。

第一,应树立正确的大学理念。大学精神是在大学理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矫正大学精神存在的偏差应首先认识大学的性质,重申大学“创造、批判、社会关怀”的精神理念,克服大学精神出现的商业化倾向。在当前我们重新审视与定位我国大学性质与理念应有以下作为:首先要具备开阔先进的国际视野,吸收西方优秀的大学理念,为我所用。当前我国大学应努力在社会经济、政治与自身功能定位之间寻求平衡点,守住一片寂寞而纯净的天空,同时又应学习美国大学的服务精神,主要是通过学术为社会服务,而不是去做政府、企业等应该去做的事情。其次要对我国传统文化与现实社会给予尊重与把握。正如陈平原先生所言:“当前我国大学改革,缺的不是国际视野,而是对传统的理解与尊重。”因此他赞成“保守治疗”。我国特定的传统政治伦理的文化结构及改革开放的现实决定了大学改革、精神矫正必须走“保守路线”,采取“本土疗法”,因而要积极汲取传统文化中的教育资源并应用于当代。只有将国际视野与具体国情相结合,我国大学的精神回归之路才是希望之路。

第二,改革与完善现存大学体制。我国大学的管理体制是在特定历史时期内形成的,由于政治民主制度不健全,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大学自由与独立精神的发展。应对此予以改革,扩大高校办学自,积极调试大学自治与政府指导之间的关系是关键所在:首先,应诉诸法律以寻求保障。在这方面,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以下简称《高等教育法》)虽然进一步明确了高校的法人地位,但事实上,大学办学自仍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由于法制有待完善,《高等教育法》所规定的办学自实际上往往难以落实。这在很大程度上使得我国大学自由创新空间受到抑制,不利于大学精神的健康生长,因此,要进一步完善现存法律,严格界定政府职能地位,使其不能任意干涉大学日常运行,促使大学内在根本使命―“培养良好的社会公民并随之带来社会的和谐发展”的回归。而在某种程度上讲,大学使命正是大学精神的外化与功能指向,所以,使命的回归也是大学精神的旨归。其次,是大学自身应为其体制改革与完善积极作为。大学作为自身体制的承载者,对其优劣有着深刻的体会,因而在当今大学体制改革与完善中,在正确处理、定位与政府的关系中(从而进一步求得对办学自的把握),理应有着十分重要的发言权。在这其中,我们更寄希望于国内一流大学的范式效应,当然,这需要全体大学人的共同努力。

第三,加大对高校的投入。我国大学过分强调商业行为,导致大学精神出现偏差,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对大学性质及其职能认识上存在偏差,过分要求大学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而没有认识到大学与企业的区别以及为社会服务的特殊性;二是投入不足,致使大学为了谋生而‘不务正业’,从事生产经营”。相对于西方著名大学历年经费收入高达10亿美元之上,我国主要大学年经费收入只有他们的几十分之一。由于生存需要,大学不得不敞开大门,面向市场,依附政府。过分商业化的行为使得“研究高深学问”的大学偏离了航道,忘却了大学的理想与信念,但承担着培养高级人才的大学,是民族的未来与希望。我国近年来也充分认识到这一点,“科教兴国战略”及“人才强国战略”的提出,无疑是对此的有力回应,但就人才争夺日益激烈和一流大学对社会贡献率越来越重的今天而言,我国在高等教育的投入还远远不够。因此,要求政府真正正视此点,健全教育投资体制,实现经费渠道来源多样化,使大学真正远离商业运行,务正业而守其“大学之道”。

第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是大学精神的重要载体与直接体现,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进一步弘扬大学精神。更为重要的是,构建大学精神,归根到底要依靠大学人自身(即校园文化的直接塑成主体),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增强教师和学生的主体素质。教师和学生是大学的两大主体群,是校园文化的主要塑造和承担者,其人文素质的培养塑成也将直接影响大学精神。因此,教师和学生都应该以正确的大学理念为指引,努力完善自身,尤其是教师更要加强自身学术诚信建设,强化学术素养。当代大学人应为塑成良好的校园文化而全力以赴,进而成为大学精神的践行者和社会良好风气的引领者。其次,大学人要加强宣传,“提高校园文化的辐射力度”,大学精神的建设仅靠大学人是难以完成的。一方面大学人要加强宣传意识,使社会更多地理解、支持大学;另一方面大学应成为引领社会前进的灯塔和先进文化思潮的来源地,大学人要进一步纯洁品性、守操重道,使先进的大学精神文化辐射整个社会,使大学真正成为“社会之光”。

参考文献:

[1]储朝晖.中国大学精神的历史与省思[M].山西: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

[2]李辉,钟明华.大学精神的本质特征及其建设思路[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

[3]刘宝存.大学精神的失落及其重塑[J].学术界,2004(1).

[4]蓝燕.由学术规范的底线从头学起[N].中国青年报,2001-5-21.

[5]杨东平.大学精神[M].沈阳:辽海出版社,1999.

[6]陈平原.何为大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7]张学文.大众化背景下大学使命的重新审视[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6).

[8]刘宝存.大学精神的失落及其重塑[J].学术界,2004(1).

[9](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10]李辉,钟明华.大学精神的本质特征及其建设思路[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上一篇:我国高校金融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 下一篇:试论应用型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