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学习中培养小学生反思习惯的途径刍议

时间:2022-08-05 04:04:37

数学学习中培养小学生反思习惯的途径刍议

【摘 要】数学反思就说对之前学习的数学知识进行重新的认识,对原来的学习经历再次进行思考,总结出新的方法和思路,让自己的学习水平不再停留在之前的水平上,提升思维能力。有效的数学反思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数学知识,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但是目前有很多小学生还不知道如何去反思。本文将首先阐释数学反思的意义,然后对培养小学生反思习惯的几个方法途径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数学学习;反思习惯;方法途径;刍议

组成数学反思能力需要反思的技能和反思的毅力。并且能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认识评价、调节、控制中显示出来,对数学教学活动有着指导、决定、监控的重要意义。塑造数学反思能力的核心是进行有效的数学反思,这也是学生或者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以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自身的数学认识过程的监控能力的表现。

一、数学学习反思的意义体现

进行反思的目的就是探索出问题的答案,对自己在活动中的经历进行考察,不断的自我总结,激发出个人的潜能。主要意义有以下几点:

1、激发学生学习欲望。数学反思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自主思考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动力,将自我感悟和总结转化为数学学习的一种方式。有效的数学反思在对过去学习的知识进行复习的同时还要进行新的探索,找寻新的方法来处理之前的数学难题。学生在自我反思的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在探索中收获成功的喜悦,而且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2、开发学生发散思维。在进行数学反思的过程中能够拓展学生的思维,理解事物本质的时候能够联想到身边的事物,摸索并总结事物之间存在的规律。反思不能只是仅限于理解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需要自己在反思中探索出更多的思路。所以反思能够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3、提升学生反思效率。学生在反思中培养出了创新思维,提升的理解能力。学生在反思中能够学会对学习的知识进行梳理和整合,在脑海中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使得在数学学习中有清晰的思维和灵敏的反应,帮助数学教学计划能够更加顺利的开展,并提升了学习的效率。

二、数学学习反思的习惯分析

(一)抓住促进反思之契机

在数学学习中的重点不仅是证明和运用一些结论,更要让学生参与到发现和探索的过程,让学生用再次探索的思想去发现规律,形成一种自主的意识。在课堂上,教师要把握时机让学生反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其更好地消化知识。在小学的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把自己的解题过程、思考的思路、运算的方法等方面给学生掌握并进行反思。按照教学中的一般程序,老师可以在这几个阶段创建反思。

1、课前反思,营造反思环境。比如在学习《倍数和因数》这一课时,老师首先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进行引导,用12个一样大的正方形如何拼成一个长方形?让学生们进行操作,并让学生用乘法算术表示出来。让学生形成一定的“因倍意识”,自己发现问题。老师接着在黑板上板书3×4=12、2×6=12这两道式子,鼓励学生思考,让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具体化和形象化,从单向思维变成多项拓展,促进学生进行思维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2、课中反思,拓宽反思空间。小学教材中有“鸡兔同笼”的问题,鸡和兔关在一起一共有16个头和44只脚,现在要求想办法算出鸡和兔各有多少只。学生在讨论教材上的方法时,有位学生就觉得教材的方法不够简便,可以假设把兔子的脚减掉两只,把鸡的脚减去一只,这样之前的44只脚就只有22只了,这22只脚主要有鸡和兔两部分组成,一只鸡对应一只脚,鸡的只数是10,那么兔子的只数就是6。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很多问题都能自己摸索,在教学中老师要注重从实际生活中取材,关注学生主体进行探索发现的过程,引导学生掌握思考的方法。学生懂得在自己探索中进行反思,不仅提升了自己的实践能力,还加强了思维能力。

3、课后反思,升华知识要点。数学知识本身是具有抽象特点的,教学活动也就具有探究性,一些特殊的数学概念和严密的数学推理,让小学生在接受知识时并不能一步完成,必须要通过反复的思考。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将学习到的知识消化,然后在反复的思考中又会出现很多新的想法,不断提高。

(二)加强错误之反思能力

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难免会犯一些错误,但是一旦错误得到改正之后,学生就忽视这个错误的发生。数学学习中出现错误一般有两种原因,一种是没有深入的掌握学习内容,另一种是没有牢固的掌握解题的方法和步骤。在学习中没有仔细,掌握了大概方法就不再深入探索,这也是数学学习中出现错误的根本问题。学生掌握了解题方法后,老师要通过练习题,让学生在练习本上解答出来,然后遇到问题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将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找出来进行整理分析。最后老师和学生一起来研究出现问题的根源。

三、数学学习反思的途径刍议

1、日记反思法。数学日记就是让学生将一天学习数学的过程记录下来,在记录的过程中能够将所学的知识点重新巩固理解,把自己思考的过程、学习中的问题和收获等都记录下来。并把自己的新想法也记录下来,然后进行深入的研究。老师也能够通过日记来了解学生数学学习情况,并采用评语的方式给学生进行指导,一般要以鼓励为主,加强学生的信心,让学生改善自己的不足。对于数学学困生而言,可以将日记换成周记,慢慢进步,以免压力过大,产生抵触情绪。

2、检测反思法。每次单元检测或是考试结束之后,老师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指导学生写出检测或考试情况分析,找出不足的原因以及有效的改进措施,积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不足进行归纳总结,让学生找到自己需要改进的地方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四、结束语

让小学生养成数学反思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老师需要遵循循序渐进的方法进行引导。通过长期的训练、指导、培养,在生活和学习中一点一点积累达到最后的结果,让学生能够将反思习惯融入到常规的学习当中。教师在课堂上要多注意学生的课堂反应,鼓励学生进行反思,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使授之以鱼变授之以渔。

参考文献

[1]王全德.在数学学习中培养中学生反思习惯的途径[J].陕西教育(高教版),2008,05:106.

[2]陈仰力.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生数学反思能力的培养[J].青春岁月,2010,18:136.

上一篇:创设情境,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下一篇:怎样营造和谐快乐的小学数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