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创新能力提升浅议

时间:2022-08-05 01:40:22

作文创新能力提升浅议

【摘 要】在新课标下,探索新型作文教学模式,已是摆在每位语文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作文创新能力,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

【关键词】新课标 作文教学 教学模式 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在新世纪,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造型”人才,是每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新课标下,探索新型作文教学模式,已是摆在每位语文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创新”能力,主要包括以下五方面的内容: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下面着力来探讨选准创新的角度问题:

一、内容的创新。内容的创新是指文章所写的必须是常人所不及的,是别具一格的内容。如:

阅读下面的寓言故事,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只乌鸦打算往东方飞,途中遇到一只鸽子,双方都停在一棵树上休息。鸽子见乌鸦飞得很辛苦,就关心地问:“你要飞到哪里去?”乌鸦愤愤不平说:“其实我不想离开这里,可是这个地方的居民都嫌我的叫声不好听,所以我想飞到别的地方去。”

鸽子好心地告诉乌鸦:“别白费力气了!如果你不改变你的声音,飞到哪里都不会受到欢迎的。”

请认真思考这则寓言故事给我们的“启示”,然后以“改变”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得抄袭。

这是一道材料与话题联姻式的作文题。事实上,这个话题作文相当于半命题作文,写时还要结合寓言材料的正反“启示”把话题补充完整,即本文要谈“能否改变自己”、“为什么要改变自己”以及“怎样改变自己”这些内容。

如果你想脱颖而出,不妨反弹琵琶:乌鸦没错,想唱就唱。乌鸦的确没错,错的是人们有偏见。世界本来就应该是丰富多彩的!

二、结构的创新。结构是文章的“骨胳”,是文章的“灵魂”和“血肉”的依附,内容相同而结构不同,效果也就迥异。因此,只有敢于打破写作的固定模式,才能标新立异。前人戴师初说过:“凡作文发意,第一番来者,陈言也,扫之不用;第二番来者,正语也,停之不用;第三番来者,精意也,方可用之。”所谓“第一番来者”,即接触文题时首先出现在脑海中的构思,这一构思一般是按常规模式进行的,无须多动脑筋,但其立意也往往陈旧过时,故应“扫之不用”。“第二番来者”一般也是惯式思维的结果,虽不陈旧,但也太“中规中矩”,千人一腔,容易撞车,也难以出新意。只有“第三番来者”才是创新思维的“精意”,这种“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独特新颖的创意才是我们迫切所要追求的高考作文的构思。巧妙构思可以体现在对材料进行合理组装、嫁接,从而使文章跌宕生姿、新颖别致。巧妙构思还体现在体裁样式的新颖别致上,改变体裁与内容常规的对应习惯,是比较容易操作和有实效的方法。要适当学习采用寓言、童话、科幻、实验报告、新闻采访等形式来构思文章。当然必须合理运用,不能随便套用,套用时必须符合各自的文体特征。

三、选材的创新。选材的创新指的是必须避开一般人所想到的,要从“夹缝儿”中寻找别人“遗失”的、“熟视无睹”的材料,以达到“新”的目的。比如《我的老师》这样一个常见的题目,多数学生爱写老师的敬业精神、工作态度、为人师表等方面的内容,这都没有新意可言。如果写写老师的个人生活以及老师的爱好、个性等,或许会独辟蹊径,意境大开。

四、语言的创新。语言的创新是从独特的切身感受出发,悉心选取崭新的语言,去反映多彩的现实生活。语言的创新要在准确、得体的基础上写出自己的特色。文章的语言创新不一定非要引经据典、堆砌名诗佳句,也不一定非要语出惊人。朴素的文字若蕴含耐人寻味的内容,同样也可以使文章文采飞扬;个性化的鲜活语言,同样能使文章独具特色。如一位学生在作文中写道:“克隆绵羊,没爹没娘。名人出书,一塌糊涂。――告诉大家一个秘密:昌文居然克隆出了家长的签字呢!”这样戏谑的语言,于幽默风趣中蕴含着批评。这样的叙写富于浓郁的生活气息,新鲜别致,活泼动人。当然,语言的训练非一日一时之功,必须锲而不舍、刻苦磨练,掌握运用语言的娴熟技巧,方能有更好的表现。像2001年曾引起轰动的《赤兔之死》,作者敢于进行大胆尝试,能突破传统写作语言意识的束缚,运用高度浓缩雅洁的古白话,从而获得了一致好评。这样的创新也正来源于他深厚的古典文学功底,没有长期的磨练是绝不可能有如此效果的。

作者单位:徐州师范大学文学院。

上一篇:巧用多媒体提高写作能力 下一篇:受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