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材的不足与我们的期待

时间:2022-08-05 01:20:00

作文教材的不足与我们的期待

摘 要:作文教学之所以长期处于无序低效的状态中,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实用性较强的作文教材。人教版高中新课标必修教材作文部分内容单薄,逻辑性和严谨性不够,指导简单,其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有待提高。

关键词:教材 作文 不足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3)06-0011-02

作文教学之所以长期处于无序低效的状态中,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实用性较强的作文教材。笔者所在地区采用的是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4年初审通过的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经过六七年的使用,老师们对这套教材已经有了一些自己的认识。这里,试以这套教材的必修部分为例,重点谈谈对作文部分编写的看法。

首先,作文教材内容单薄,师生几乎无本可依。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虽然将阅读鉴赏和表达交流分开编排,拉开了各占“半壁江山”的架势,但从实际来看,其实还是走了不重视作文教学的老路。这套教材必修部分在每册开头的《致同学们》中明确指出:“阅读鉴赏是这套教科书的主体。”正如编者所言,这套课本写作部分所占比例很小。

如此悬殊的篇幅比例告诉我们教材编者是怎样把写作教学当成“附庸”的;而且,写作教材成为阅读教材的“附庸”是一种由来已久的传统。篇幅少,说明内容单薄;内容单薄,就意味着其对教学的指导意义大大削弱。许多老师在上作文课时,根本就把教材放到一边,这就是作文教学中的“无本可依”现象。

作文教材的简单,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作文教学随意性和无序化的诱因。

相对于阅读鉴赏教学而言,目前中学语文教学界普遍感到作文教学存在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一是教材编写简单,教师若要自己去寻找作文教学的材料,无疑要耗费许多时间与精力。二是缺少像阅读教学那样的“教学参考书”和“教案”等配套参考资料。虽然不可迷信“教参”“教案”等资料,但对资料贫乏、时间紧张的一线教师来说,丰富的现成资料毕竟可以作为教师深入理解教材、精心设计教案的“助手”。人教社编写为教材配备的“教参”为什么就不可以有写作部分的教学参考内容呢?面对有限的几页教材,如何分析和处理教材,如何安排教学过程做好有效的指导,就完全仰仗教师自身的基本功了;而教师个人的基本功和对职业的忠诚度是千差万别的,这也就使得当今的中学语文课堂中的作文教学成了阅读教学的“附庸”。有的教师的课堂中作文教学几乎“出局”了:教学时间得不到保证,教学目标不明确,写作指导可有可无;若要作文,就随便布置一道题目。

这种极其“精练简洁”的作文教材既不能为教学提供丰富可用的资源,又不能为教师学生进行到位的指导,真的需要改改了。

其次,作文教材的逻辑性和严谨性值得商榷。整个五册必修教材20个写作专题全部针对记叙文和议论文写作,至于诗歌、散文、小说等则无涉及,没法满足有兴趣的学生的需求。同一册的阅读和写作教学内容没有配合一致,存在裂缝。如必修第一册主要学习记叙文写作,阅读部分唯有第三单元是记叙文,但是这些选文也与写作教学内容的契合度不高;第三册主要学习议论文写作,而阅读部分没有一个单元是议论文。另外,写作教材内部的顺序和逻辑性也值得探讨,到底是以文体训练为序,还是以相关知识技能训练为序,有时脉络不甚分明。如果说,必修第一册到第四册是以文体为序的,那必修第五册的四个写作训练专题“缘事析理,学习写得深刻;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锤炼思想,学习写得有文采;注重创新,学习写得新颖”就是写作方面的具体要求了。这与近几年来的高考考试大纲作文部分“发展等级”的几个要求如出一辙,这到底是教材媚“考”还是教材影响了考纲呢?

最后,指导简单、不到位,范文老旧、数量少。这套教材的写作部分每个单元都由一个话题引出一个能力训练点,由“话题探讨”“写法借鉴”“写作练习”等几个部分共同组成。如第三册的“学会宽容・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在“话题探讨”部分引导学生思考“宽容”的内涵,我们想:是不是每个单元都有必要先审题?这样做是不是占用了本来就不多的写法指导内容的篇幅?“写法借鉴”部分以一篇题为“论度量”的文章为例分析该文运用了哪些论据,以及哪些是事例论据,哪些是道理论据,并且简单指出使用以上两类论据的原则和方法,但显得分量不够,比如有关论据的写作知识就讲得不够。“写作练习”部分安排了五道作文试题,只有第一题明确提出了论据使用的要求,其余的四道题对单元训练重点的体现未作任何要求;另外,这么多题目是选做还是必做,要安排多少时间,都靠教师自己掌握。

正因为如此,在大多数中学教师心目中,现行作文教材有没有都是一个样,教师对作文教学的安排和处理往往是经验多于科学,随意性很明显。什么时候写作文不确定,要花多少时间在写作教学上也不清楚,大多数老师凭经验安排:大概学了一两个阅读单元之后就随便出个题,给一两节课时间,当堂写,学生的写作热情一点也没有被激发,勉强为之。教师也视作文批改为难事,圈几个错别字,画几个病句,写几句套话评语了事。至于讲评,至多就是读几篇好一点的文章。作文训练到底要不要精心设计,写什么题目好,学生有没有这方面的生活基础,是否需要进行观察或搜集材料,指导激发是否到位,学生自我修改或者互相批改的方法是否行得通,套话评语是否有效,等等,诸如此类问题,本是为师者必须考虑的问题,但因为作文教学的从属地位没有改变(没有独立的作文教材就是证明),现在居然被许多人忽略了。因此,这就造成了作文教学的低效――学生的写作水平一直没有提高,作文教学成了可有可无的摆设。

王荣生等认为,中小学“语文课堂里几乎没有写作的教学,这与教材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有必要“编写一部关注写作过程的、能够应用于课堂教学的写作教材”。笔者工作在高中语文教学一线,深感作文教学艰难,非常赞同王老师的观点。我们欣喜地看到,王荣生、蔡智敏等老师在编写高中作文教材方面已经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希望有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来关注和研究这个问题,编写出切合中学教学实际的好的作文教材来,造福广大师生。

参考书目:

[1]王荣生等.语文教学内容重构[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2]蔡智敏.作文课本[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2.

上一篇:立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特点进行语文教学 下一篇:简论古代文学教学中多媒体素材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