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汉语第三人称代词研究

时间:2022-08-04 09:25:19

中国古汉语第三人称代词研究

[摘要]古汉语词汇的研究,在近年来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借用张联荣先生在《古汉语词义论》中对当前古汉语词汇研究的概括和评述:第一,个别词语的考释。第二,词汇发展史的研究。第三,汉语历史词汇学的研究。在这些研究中,对古汉语第三人称代词的研究,无疑是一个亮点。

[关键词]古汉语;第三人称代词

1 引言

汉语词汇史的研究近年来已经取得了可观的成绩,特别是专书词汇和断代词汇的研究,给词汇史的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局面。在汉语历史词汇学的研究方面,一些学者做出了持续的努力,他们力图运用现代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在词语考释和词汇史研究的基础上,对古汉语词汇中一些带有规律性的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对各种词汇现象取得更深入的认识,也不断有新的成果问世。这对把握当前古汉语词汇研究的状况和发展趋势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将从古汉语研究的一个中心点――人称代词入手,对人称代词中的一个小类――第三人称代词在上古汉语中的演变和使用情况做一个考察。

2 中国古代第三人称代词

2.1 国人对第三人称代词的不同看法。与现代汉语相比,先秦的人称代词是一个庞大的系统,不仅数量多,用法也很复杂。正是因为这种繁复性以及与现代汉语人称代词较大的差异性,在对古汉语研究中,人称代词的研究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

汉语中第三人称代词与其他人称代词来源不同,蕴藉于指示代词之中,随着指示代词的转化,渐趋丰富,直至逐步定型。其转化的过程是词类分工趋密的反映,属于语言发展过程中的分化现象,虽没有特别明晰的历史界线,但渐变的形成过程自有其独特的表现脉络。

第三人称代词的问题是古汉语研究中的一个很基础也很重要的问题。郭锡良先生认为上古汉语还没有真正的第三人称代词;洪波先生把人们通常视为第三人称代词的词都看作“兼指代词”;姚振武先生认为上古汉语没有现代意义上的第三人称代词,只有“古指称词”。这三家都不认为上古汉语有真正的第三人称代词。而下引五家则认为上古汉语有第三人称代词,他们的看法如表1所示(0代表认为有这个代词):

由此可见,目前大家对上古汉语中第三人称代词的认识还存在分歧,之所以大家有如此多的分歧,主要原因就在于,一直以来,大家对第三人称代词的认定都带有较强的主观性,缺乏统一的判断依据和标准。因此,即使面对同样的语言事实,依据和标准也不同,可见有待于进一步的分析研究。

结论当然也会有所不同。

2.2 中国古汉语第三人称代词。之所以会产生上面的分歧。主要原因是没有统一的判断标准。目前较为客观、合适、能够比较彻底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以语用频率统计作标准来解决问题。

一般认为,上古汉语中没有和现代汉语“他”(或她、它)词义、功用完全相当的第三人称代词。当需要指示第三方时,常常借用“之、其、厥、彼、夫”等指示代词去表示。在这几个词当中,“厥”和“其”是古今关系,在西周金文和时代较早的《尚书》《诗经》里“厥”用得较多,春秋以后逐渐被“其”所代替。

在古汉语的代词系统中,西周汉语语料里就见不到“夫”、“渠”做代词的例子。“他”虽然作代词,但却是“别的、其他的”这样的意思,为旁指代词,不作第三人称代词用。除“厥”、“其”、“之”、“彼”外,在西周汉语的语料中还可见到“诸”,例如:

①今帷新语命尔,敬诸!(《逸周书・商誓》)

②予亦无敢违天命,敬诸!(同上)

所以西周汉语中真正的第三人称代词当是“厥(单)”、“其”、“之(止)”以及“诸”中所含的“之”;而“彼”则是准第三人称代词。

这五个第三人称代词的出现频率如表2所示:

由表2看来,在西周汉语语料中,第三人称代词主要有“厥”、“其”、“之”三个。这三者都有用作真正第三人称代词的确证,而“彼”还没有。不但如此,可视为准第三人称代词的“彼”也很少见,仅出现13次。这种“彼”仅见于《诗经》《雅颂》和《周易》《卦艾辞》中,不见于其他西周语料中,显然是晚出的。

3 中国古汉语第三人称代词的指代

3.1 “之”、“其”、“此”、“厥”、“彼”①维鹊有巢,维鸩居之。之子于归,百两御之。(《诗经・召南・鹊巢》)②维此二国,其政不获。(《诗经・大雅・皇矣》)③文王受命惟中身,厥享国五十年。(《尚书・周书・无逸》)④降咎于苗,苗民无辞于罚。乃绝厥世。(

3.2 “它”、“佗”、“他”、“渠”、“伊”。秦汉以降,在不同时间、地区出现了第三人称代词的新形式,除“渠”外,大多仍由指示代词渐变为第三人称代词。其转化缘由,仍是其自身称代作用趋强势所致。这些转化使第三人称代词范围呈全面扩张的态势。

“它”本名词,《说文・它部》:“它,虫也。”指蛇。“它”被借用为指示代词,表旁称,意思是“别的”、“另外的”。“它”在中古后期逐渐发展为第三人称代词,主要见于早期白话。

古文字“它”往往讹变为“也”,“他”是“佗”的异体,后逐渐取代“佗”,在上古仍表示旁称。如杨伯峻曾指出:“‘他’字作为‘我、你、他’的‘他’,不但起源较晚,而且一般古文中不用。‘他’用于古文,一般是作旁称指示代词。”

上一篇:“先秦诸子”选读 读出人生境界 下一篇:应用型高校产学研结合的优势及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