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互批互改之我见

时间:2022-08-04 08:11:35

作文互批互改之我见

对于作文批改,叶圣陶先生颇有感慨:“我当教师,改过学生的作文本不计其数,得到过深切的体会:徒劳无功。”所以他多次在文中倡导让学生自己改作文,认为“‘改’与‘作’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文的本人”,“作文教学要着重在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叶老说出了我们高中语文教师的心声。多年来,我校要求语文教师每周全批全改两班120――140篇作文,语文教师心有余而力不足,疲于应付,作文教学陷于劳而无功的境地。今年,我校为了切实提高作文评改的实效,突出学生在作文评改中的主体地位,把语文教师从全批全改的固化模式中解放出来,走出了一条作文教师批改和学生互批互改相结合的新路。

在本学期作文互批互改的实践中,我有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一、重视第一次评改。第一次评改就是要立规矩,树框架

(一)把常见的评改符号以直观的形式引发给学生。(二)明确作文互批的基本步骤。我把步骤大致分解为:初读关注语言,找美挑刺(找出好词好句,标出错别字病句);再读关注审题,明确立意;三读关注训练重点,看是否达标;四读关注文体写作中的存在的难点问题,提醒改进。(三)明确作文互批的基本要求。至少两处旁批,有总评,有签名,有建议分。

二、重视教师的主导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之前有一种反对学生互批的声音呼声甚高,认为学生互批,教师就偷懒了。是呀,现在教师每班改10――15本,从量上乍一看,教师轻松多了,其实不然。教师把时间花在了宏观整体的把握上,在这样的基础上,批改十几本;这样,在互批时教师就能更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的互批。“既节教师之劳,不损学生之益。”(叶圣陶《语文教育书简》)还有,学生互批结束后,教师还要再通览一遍,对学生的互批情况做出总结,给作文打上分数,提出建议,有的还要找学生面批。总之,在作文互批的各个环节,学生的主体作用必须得到彰显,教师的主导地位也不可或缺。

三、重视同学互助合作,找对负责人

作文批改的水平有高有低,这是客观情况。所以,同学间的合作必不可少。以写作评改水平高的同学辐射带动写作评改水平一般的同学,否则,评改只能在较低水平上进行。还有,想要全体学生不打折扣自觉地完成互批这也不太可能,所以,还有必要指定专人负责提醒督促,看作文互批的基本要求达到没有。

四、重视激励互批中涌现出的优秀典型

在作文批改中,要发挥激励机制的作用。叶圣陶先生说过:“批改不是挑剔,要多鼓励,多指出优点。”学生的评改热情从哪里来?我想主要靠激励。我主要采用游戏式的星星制。互批基本达标,一星;良好,二星;优秀,三星。如果评改特别认真,评语中肯甚至精辟,那四星五星也是可以的。作文综合讲评时,他评和自评自改特别优秀的在投影上投影出来,和优作享有同等待遇。这星星虽小,但激励作用不可小视。学生私下里会比较谁的星星多,为什么多,下次会争取评改得更好,希望在原有基础上加星。

五、重视学生的自改

以前出现过这种现象,被教师批过的那十几个同学,在作文互批时就无所事事,那怎么办?再批再改。让学生把教师评改中的留白部分补出来。被别人批改过的作文如果不加以消化吸收,效果还是微乎其微。所以,“改”应该成为作文互批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改”不能贪多求快,想一口吃成胖子,量要少,质要精。还要根据每人的实际情况而定。

互批互改这种作文评改形式给我们的作文教学略微送了绑,我们可以有点自己的想法和作为。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是很有必要坚持下去的,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作文的参与度,提高学生对作文的鉴别能力,进而提高作文写作水平,还可以让教师从低效的重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从微观的宏观的角度把握学生的作文现状,点面结合,有效指导作文教学。

上一篇:做一位学生喜欢的语文教师 下一篇:浅议中学语文教学的课堂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