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视域下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

时间:2022-08-04 03:08:53

生态文明视域下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

[摘 要] 本文从生态文明的视域,论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理论基础、实际特征以及发展方式的最新探索。

[关键词] 理论基础 实践特征 发展方式 生态文明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简而言之,其特色是生态,核心是发展,关键是转变发展方式,目标是走出一条科学发展、绿色崛起之路。按照生态文明的理念,它坚持以人为本,继承和弘扬人类生态文明思想,体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还表现在推进发展时,注重改善和利用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在理论来源上,它是对人类生态文明思想的继承和弘扬

所谓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发展物质文明过程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成果,表现为人与自然和谐程度的进步和人类生态文明观念的增强。[1]这个概念最早起源于人们运用生态学的观点、方法去认识、处理和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问题,是人类在正确认识生态学提示规律的基础上,把生态学理论具体运用人类文明发展道路的探索。

对于人类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马克思、恩格斯曾作过深刻论述。一是论述人与自然的依存关系,要求善待自然、保护环境。马克思指出:“那种抽象的、孤立的与人分离的自然界,对人来说也是无”,“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人是自然的一部分”,甚至提出“人化的自然” “人的无机的身体”[2]。恩格斯也指出:“我们所面对着的整个自然界形成一个体系,即各种物体相互联系的总体。”[3]二是阐明人类对生态破坏造成了大自然的物质变换中的“裂缝” 严重后果。马克思指出,大土地所有制造了各种条件,“这些条件在社会的以及由生活的自然规律决定的物质变换的过程造成了一个无法弥补的裂缝。于是就造成了地力的浪费,并且这种浪费通过商业而远及国外。”[4]三是强调资本主义生产及其生产过程中废弃物排放,扰乱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代谢”,破坏了“永恒的自然条件”,破坏了“城市工人的身体健康和农村工人的精神生活”[5],进而批判资本主义造成人与自然的异化,指出“异化劳动”造成了“文明的阴沟”、“自然的荒芜”和“日益腐败的自然界”;并告诫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中,工人的“任何一种感觉不仅不再以人的方式存在,而且不再以非人的方式因而甚至不再以动物的方式存在” [6],从反面告诉人们必须对环境进行保护,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协调关系。四是指出违背生态规律必将受到惩罚。马克思说:“在利用这种排泄物方面,资本主义经济浪费很大。”[7]恩格斯警告:“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8]

总之,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指出人们要在地球上生存下去,就必须与自然界建立共存共荣的和谐关系。它与人类中心主义相区别,指明了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在开发和利用自然中应坚持可持续发展。

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关系被普遍确认为“天人合一”的关系。对这个与环境保护紧密联系的哲学命题,各家学说多有论述。道家主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强调“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甚至还提出“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儒家认为,“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主张尊重自然,爱惜其他事物的生命;儒家六经之首的《周易》把“生生”,即尊重生长、长养生命、维护生命作为人的“大德”,“天地之大德曰生”。佛教认为,宇宙本身是一个巨大的生命之法的体系,无论是无生命物、生物还是人,都存在于这个体系之内,生物和人的生命只不过是宇宙生命的个体化和个性化的表现,主张善待万物和尊重生命,并集中表现在普度众生的慈悲情怀上。中国古代一系列关于尊重生命、保护环境的智慧,具有跨越时代的价值,是现代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来源。

二、在实践特征上,它体现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

自从世界性的工业革命以来,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生产的盲目性,造成严重的环境危机:全球气候变暖,土地资源日益枯竭,水资源日趋紧张,地球陆地沙漠化日益严重,许多物种濒临灭绝,这些使得适宜人类生存的空间日益缩小,发展的条件日益恶化。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兴起了一场绿色运动,对长期以来主导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主张人类在追求物质财富的同时,必须追求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摒弃传统的发展观念,抛弃传统的发展模式,转而采取经济循环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20世纪80年代,世界上第一次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199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框架。至此,环境与发展问题越来越被各国政府所重视并相应地采取实质性的行动。199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以后,我国开始致力于把发展与资源可持续利用、环境保护协调起来,1994年颁布了第一个部级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21世纪议程》,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把可持续发展确定为国家战略。可持续发展作为我国的发展战略,已经实实在在地实施了十多年,不仅取得了惠及13亿中国人民的成果,而且还为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我国人均资源不足,人均耕地、淡水、森林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32%、27.4%和12%,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等资源的人均拥有储量也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9],特别是由于长期以来实行主要依赖投资和增加物质投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能源和其他资源的消耗增长很快,使得人与自然的关系呈现紧张的趋势,生态环境恶化问题也日益突出。因此,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10]等一系列发展理念。

遵循这一视角和思路,思谋江西的跨越式发展之路,就是从省情出发,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承受能力,全面考虑当前发展和未来发展,省委提出建设鄱阳湖生态区,紧紧抓住发展的内在规律,必将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必将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提升高技术产业,限制高耗能、高污染工业的发展;必将正确引导消费结构升级,形成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城乡建设模式和消费模式,引导全省尽快尽好地走上一条新型工业化的发展道路。

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全省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成果,是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它将保持江西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在发展进程中保持发展的持久性、连续性,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江西着力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每一代人的发展都将为下一代人的更好生存和发展留下一定空间和条件;它将进一步统筹好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协调发展。

三、在历史传承上,它是发展方式的最新探索

江西是农业省份,一直以来实行农业发展路子,因此,工业基础比较薄弱,只是改革开放之后,才迈开工业化步伐,回过头看,现在如此优良的生态优势,还是得益于几十年来的发展思路、发展道路,可以看到,绿色生态建设始终是贯穿于江西发展的一条主线。

1979年改革刚开始时,在推进农村改革过程中,省委就开始感觉到全省在开发山水资源、发展多种经营方面“思路没有打开,手脚没有放开”,于是便伸长“两条短腿”,大力发展经济作物,大力发展养殖业、畜牧业、林业。1982年,省委正式确定写好“田园诗”、画好“山水画”的发展思路,注重开发利用70%的山林水面。1984年,省委进一步确定农业坚持画好“山水画”,工业提出重点发展轻纺工业,建设合理协调发展的经济结构,在政策上,积极推行水土保持责任制,加强荒山丘陵绿化,搞好企业污染治理和农业生态环保等措施,保护好生态环境。[11]

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以后,为较快地改变落后面貌,省委提出发展速度要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对内更大胆地搞活,对外更大地开放”。在“两个更大胆,一个略高于”的思想指导下,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努力把江西建设成为了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食品工业基地、重要的有色金属和建材工业基地。十三大以后,通过生产力标准的学习和讨论,继续深化对省情的认识,在全省形成大胆改革、加快发展的良好氛围。在此基础上,省委第九次代表大会提出要把江西经济大厦建立在现代农业基础上的发展战略,促进全省继续画好“山水画”、伸好“两条短腿”,开展一场农业开发总体战。

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途经江西的“鹰潭会见”,对加快江西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省委省政府提出80年代开始实施的“山江湖工程”应发挥重要作用,以期促使全省生态、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1983年,省委首次确定开发治理鄱阳湖地区;1984年,进一步确定开发治理鄱阳湖区作为全省经济建设的系统工程;1985年,明确山江湖综合开发治理;1990年,完成《山江湖开发治理总体规划》;1992年,山江湖工程成为中国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典型;1994年,被列入《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1995年,形成“ 治湖必先治江、治江必先治山”的山水综合治理思路。该项工程实施以来,相继形成造林绿化、治理水土流失等10类开发治理模式,形成现在良好的生态优势。[12]

进入新世纪以来,做到把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始终纳入决策和实践的重要议题,坚持以加快工业化为核心,以大开放为主战略,以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强动力,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工业化,加快推进城市化和城市工业现代化,不失时机地推进信息化,全面提升综合竞争力,实现全省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招商引资和兴办工业园,明确规定“三个坚决不搞”,处理生态与发展关系,明确提出“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方针,特别强调“如果破坏绿水青山,宁可不要金山银山”,绝不走“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的老路,这一清晰的生态主线表明:始终坚持绿色生态的文明发展之路。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奋斗,江西已经有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一流的水质,一流的空气。但是,欠发达的基本省情,发展不足的主要矛盾,迫切要求千方百计加快发展,既不能守着青山绿水受穷,又不能治穷致富破坏生态环境。因此,以苏荣为主要领导的省委、省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充分依托和发挥生态环境优势,围绕江西的母亲湖――鄱阳湖做大文章,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开发,把生态文明建设贯穿于经济、社会、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坚持生态立省,实施绿色发展战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现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正如苏荣强调:“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决不是单纯地保护生态,更不是守着金山受穷。核心是发展,目的是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更好地为全省人民和子孙后代造福。”这充分说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引领江西长远发展的大战略,是惠及全省、造福子孙的大工程,是实现江西进位赶超、跨越发展的大机遇,也是我国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致力科学发展的积极探索成果。

参考文献:

[1][9][10]十七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7年版,第69、70、19页.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35、124、52、124页.

[3]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版,第124页.

[4][6]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96、117页.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34页.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927页.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17页

[11][12]当代江西简史[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年版,第345―356、446―451页.

上一篇:把服务人民群众贯穿创先争优活动的始终 下一篇:井冈山斗争时期理想信念教育的经验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