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生态课堂的尝试和探索

时间:2022-08-04 01:55:06

高中化学生态课堂的尝试和探索

摘要:体验式生态课堂的核心理念是尊重、唤醒和激励生命。它以学习者为中心、以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激活学生思维为目的,创设学生真实体验探究的、有利于全体学生发展的课堂。文章结合具体案例探讨了体验式高中生态化学课堂的途径:加强教学总体分析,确定有效的教学目标;创设教学情境,增强学生情感体验;激活学生思维,改变知识的生成方式。

关键词:化学生态课堂;体验式学习;情境;思维;探索

文章编号:1008-0546(2013)12-0050-02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3.12.021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指出,“高中化学课程应有助于学生主动构建自身发展所需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利于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教育部,2003)”。生态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强调所有学生的欲求和意识,兼顾学生个体的差异化发展,实现学生发展与教学方式的统一的课堂。体验式教学作为我国新一轮的教育改革所倡导的学习方式,它是实现课堂教学生态化的有效途径。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实现体验式生态教学,以下是笔者的几点尝试和思考。

一、加强教学总体分析,确定有效的教学目标

教师在具体教学中,除了要注重多方面的认知因素,还应重视学习者的情感因素,充分发挥情感的积极作用,确定并完善教学目标,改进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优化整个教学过程,形成和谐、有效的教学格局。每一节课的目标是整个课程目标的直接体现。教师应在课程目标的指导下,逐步分析教学内容,并制定体验式教学目标。在制定目标的同时,教师要兼顾学生的差异性,及其在学习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层次性,确保每一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体验活动,并产生切身的体验感受,真正使学生学有所成、学有所得。

例如在确定“乙醇”的教学目标时,不是要求学生直接掌握乙醇的分子式和结构式,以及乙醇与钠的反应,而是引导学生对乙醇两种可能的结构进行分析,CH3CH2OH是由乙基(CH3CH2-)和羟基(-OH)组成的,可以看成水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乙基所取代,而CH3OCH3是由两个甲基与一个氧原子组成的,根据烷烃和水的性质可以分析出两种结构所代表的物质在性质上的不同点。再组织学生进行乙醇与钠的实验,并与钠和水的反应进行对比。这样不仅学生达到掌握乙醇的分子结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的知识目标,还达到培养学生类比概括、形成规律性认识总结归纳能力的能力目标,以及使学生认识到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思想方法的情感目标。

二、创设教学情境,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传统的教学过程、教科书一般多是本质化的、去情境的“冰冷的美丽”,很少体现学科发现和研究的最初形态、思维方式和认识过程。生态课堂中为更好地实现学习目标,教师应根据所需学习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形象的、生动的、具体的以及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学习情境,以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这一情境的创设方法有以下几种:

1. 利用化学实验创设体验情境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大部分的理论和知识都是从实验中提炼而成。因此,利用化学实验导入课程,可以赋予知识以生命力和活力,让学生直观感受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一般情况下,我们在认识一种新的物质时,都是向学生展示实物,让学生观其形、看其状、闻其味,使学生对物质产生直观、形象的了解。但是,如果通过实验来引入新物质,则更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物质的了解与认知。例如,在教学“过氧化钠”,可以通过“滴水生烟”(向包有过氧化钠的棉球上滴水,棉球燃烧)的实验引入,学习者随即产生“水能灭火,怎么会点火”的疑问,出现强烈的认知冲突和求知欲,学生的兴趣马上被激发出来。再如学习氨气的性质时,喷泉试验可以给学生许多的思考。通过一个个具有独特魅力的化学实验,学生探究积极性会变得非常高涨。

2. 利用思维冲突创设体验情境

通过实践教学我们发现,产生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正所谓“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没有任何发展的。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运用矛盾论的思想,充分利用新旧知识的冲突,适当地预设一些能够激发学生想象、情感等兴奋点的内容,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激发问题意识、探究新的解决方法、找出新的知识理论,同时还让学生认识化学变化的复杂性,抛弃非此即彼的僵化思维。例如,在教学“氧化还原反应”时,学生们运用与化学反应相关的知识不能给出正确的反应分类时,可以通过质疑和思考引出“氧化还原反应”这一新概念。在这一思维冲突过程中,学生会产生这样的疑问:“为什么会这样来定义?”“定义的合理性在哪?”当学生对定义产生了一定的认知后,则会形成新的知识体系,从而为进一步的学习奠定基础。

再如在复习时可以提问“将pH均为3的硫酸和醋酸等体积混合,混合液的pH是否为3?”“加热蒸干氯化铁溶液后得到的固体是什么?硫酸铁呢?碳酸钠呢?”这样同时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教师还可以利用社会热点事件、化学发展历史、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等来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切身感受知识的发生过程。

三、激活学生思维,改变知识的生成方式

学生的课堂体验也不只是知识本身,更是一段重要的生命历程。生态的课堂是充分展现师生智慧的场所,是师生共同的舞台,他们如同一个交响乐团,和谐地演奏着美妙的乐曲。化学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要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整个过程。

1. 创设形式多样的活动

课堂上学生的活动方式实质上就是学习方式,新课程实施所倡导的学习方式为自主、合作、探究。设计形式多样、操作性强、简易可行的活动可以让学生知识的生成在活动中实现,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构建良好的学习生态。从教学活动形式上看,探究、自学、讨论等活动是常态的;辩论、游戏、表演等活动是不定期的。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过程中得到的是比知识更可贵的思维训练、求知欲望,和对科学精神体验。从而避免了“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扼杀学生探究真理的愿望(乌申斯基,1857)”。

例如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的教学中设计游戏:①将两个充满空气的气球扎在一起并放置在桌面上,观察两个气球之间的位置关系。②如果将气球的数目分别改为3个、4个,情况又如何呢?通过游戏活动,学生对价层电子对数、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的关系自然也就掌握了。这样让知识变得更有意义,促进学生重新思考科学世界和生活世界的关系。

2.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教育的起点和归宿,以培养学生的终生学习能力为终极指向。生态课堂追求学生的自然的、和谐的、可持续的发展。教师要激活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整合、体验和贯通,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归纳、迁移应用、总结升华”的能力,发展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能力。例如,在讲解习题时遇到这样一道题型:当铝分别和氢离子浓度相同的稀硫酸、稀盐酸发生反应时,产生的实验现象明显不同,铝和稀硫酸反应时,所产生的气泡量明显变少。开始很多学生认为是题目出现了问题,因为从本质上来讲,两者的反应速度应该是相同的,所以出现的气泡量也应该是相等的。笔者于是带领学生根据自己的疑惑和想法去实验室亲自做一下体验一下这个实验,通过实验来验证。各个小组在实验和合作讨论后,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和看法。

第一组:向铝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Na2SO4溶液,发现气泡量减少,证明确实有抑制作用。

第二组:我们认为不是这样的,因为在加入Na2SO4溶液时引入了钠离子,因此无法证明产生抑制作用的是硫酸根。应该加入Al2(SO4)3溶液进行验证。

第三组:加入Al2(SO4)3后,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变小了,反应当然会变慢,因此应该加入固体。

第四组:我们认为以上方式都不理想,因为在这一反应中总是引入了干扰性离子,没有较强的说服力。所以应该加入与原盐酸中氢离子浓度相同的硫酸,这样才能更好地加以验证。

课堂中每一位学生的思维都非常活跃,学生学习的热情很高,在动手实验中验证自己的想法,体验学习的成功感,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四、结束语

总之,生态化学课堂就是基于学生自身发展,创设基于学生已有情感和经验的情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体验,以达到经验、知识、情感体系重构的目的。生态化学课堂,符合高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教学方式,在学生化学科学素养的形成和能力发展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然而高中化学教学生态化的探索是一个长期和复杂的过程,需要我们广大化学老师在今后的教学中作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更好地完善和发展体验式生态课堂模式,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能力的提升,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沈玲娣,陶礼光. 体验学习的理论与实践 [J]. 北京教育(普教版),2005,(Z1)

[2] 高伟. 体验:教育哲学新的生长点[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3,(04)

[3] 沈世红. 新课程高中化学“体验式”教学模式中的潜能开发[J]. 江苏教师,2012,(07)

[4] 唐李铭. “活动单导学”模式应用于化学教学的实践研究[D]. 南京师范大学,2011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 [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6] 乌申斯基. 论公共教育的民族性[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879

上一篇:在“吴地茶文化”情境下的“物质的检验”高三... 下一篇:中农办负责人详解十八届三中全会农村改革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