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利用大脑活动规律培养儿童的语言运用能力

时间:2022-08-04 11:32:57

语文教学中利用大脑活动规律培养儿童的语言运用能力

摘要: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也是交流的工具,语言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满足自身交往的需要。语文教学是培养儿童语言运用能力的主要途径,在语文教学中遵循并利用大脑的活动规律,科学合理地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发展其语言运用能力,以利于挖掘孩子的潜能,提高教育的成效。

关键词:语文教学 大脑活动规律 儿童 语言运用能力

《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也有研究者认为,语言能力包括语言运用的准确性、流畅性和敏感性三个方面,还有研究者将儿童语言学习的内容区分为语言内容、语言形式和语言运用三类。在三种语言能力发展或三种语言学习内容掌握的过程中,语言运用的流畅性或语言运用能力的掌握,是儿童语言发展的根本。语言运用的准确性与敏感性是在语言运用的过程中逐渐提高的,语言内容与语言形式也是在语言运用过程中逐渐掌握的。所以,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是发展儿童语言能力的关键。

一、在语文教学中调动儿童学习语言的兴奋性,促进优势法则的形成

所谓优势法则,是指儿童在从事脑力或体力活动时,在大脑皮层都有代表性的区域,其学习效率的高低取决于有关皮层区域是否处于良好的兴奋状态,如果这一区域的兴奋状态占优势,就能在大脑皮层的相应区域形成优势兴奋灶,并将其他部位的兴奋吸引过来,加强自己的兴奋度,同时使其他部位处于抑制状态。处于优势兴奋灶的皮层区,具有最好的应激能力,条件反射容易形成,学习能力和效率都比较高。故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种优势法则,激发儿童的好奇心,使之对各种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实践证明,年龄越小的孩子,兴奋性越低,越容易对感兴趣的活动产生兴奋,在此之中儿童更易学习语言,思维也更活跃,注意力和记忆力也相对较好。因此,教师可以用孩子感兴趣的方式促进儿童优势法则的形成,从而达到在不知不觉中发展语言运用能力的目的。

二、利用始动调节的原理,合理安排语文教学内容,发展儿童语言运用能力

始动调节是指当儿童学习刚开始时能力都较低,然后才逐渐提高。神经细胞和机体其它组织一样具有“惰性”,始动时需要时间来克服和调节;另外,神经系统作为全身协调系统,对其它系统器官的功能调节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同时,在学习开始的一段时间内,由于学习而增加了的功能损耗会引起恢复过程加强,所以学习能力才逐渐上升。

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活动的安排应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将难度最大的任务安排在儿童大脑皮层高度兴奋时候完成为宜。例如,儿童经过周末两天的休息,前一周的疲劳得以消除,但由于大脑皮层始动调节需要一个过程,周一的学习能力并不高,周二才开始升高,周三、四达到顶峰,以后又逐渐下降。因此,学校一周的计划安排,应是在周一、周五设置较为轻松的学习内容,星期三、四可安排难度和强度较大的学习任务,周三下午可安排户外锻炼或娱乐活动,以提高下半周的活动能力。不要在课余、周末给儿童安排过重的学习任务,否则全周的疲劳不能消除,长此以往会形成过度疲劳。而在每一次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也要考虑始动调节的原理,开始上课时,教师可以用猜谜语或讲故事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让其迅速地进入到教师所设计的语文活动中,随着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之后,再把他们引入到学习、理解课文内容中去。所以,课堂导入需要精心设计,以适应始动调节的规律。

三、培养儿童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形成科学稳固的动力定型

当各种外部和内部的条件刺激,按一定的次序重复多次以后,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过程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关系就会固定下来,即大脑皮层的兴奋区和抑制区按一定的排列顺序作出的反应越来越精确和恒定。这种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按照一定次序和强弱配置而构成的暂时的神经联系称为动力定型。动力定型的建立需要花费很大神经劳动和很多时间的重复训练才能形成,但是一旦形成以后,神经细胞能以最经济的损耗收到最大的学习和工作的效果。同时对于已经形成的动力定型也不能轻易得以改变。在实际生活中,儿童一切技能和习惯的训练和培养,都是动力定型的形成过程,所谓“熟能生巧”、“习惯成自然”就是形成了动力定型的结果。儿童越小,可塑性就越大,动力定型就越容易建立。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配合家长让儿童建立科学合理的语言学习习惯,使他们的学习每天有规律地按时进行,例如,当孩子刚刚开始阅读文学经典时,教师首先需要告诉他们怎么看书,怎么品书,怎么评书,这样经过反复几次的强化,孩子就会形成对此类书的“动力定型”,知道是先需认真看书,再品书,最后才评书,看书时需要完整地反复地品味,能够品书后才可评论书的内容,以后孩子读书,就会按这样的方法和程序进行,有时甚至没有经过大脑的“思考”而直接这么做,这就是形成了“动力定型”。所以,教师在发展学生语言时,需要培养他们正确的听写、阅读、写作之习惯,以形成科学的“动力定型”,这样才能以消耗最少的精力取得最大的成效。

四、运用镶嵌式原理,在语文教学中做到劳逸结合,提高儿童学习语言的效率

大脑皮层的不同部位执行着不同的任务,当从事某一活动时,只有相应部分处于工作状态,其他部分则处于休息状态,大脑皮层形成了兴奋区与抑制区,即工作与休息互相镶嵌的复杂方式。同时,由于脑的功能定位不同,随着活动性质的改变,兴奋区和抑制区、工作区和休息区不断轮换,新的镶嵌形式不断形成。根据这一生理特点,我们应利用兴奋区与抑制区的交叉,利用脑力与体力活动的交替,将不同的教学科目、不同性质的课程予以交叉更换安排,来减少大脑的疲劳,提高工作学习效率。

具体来说,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让学习者脑力活动与体力活动相结合,不同性质的活动相结合,同一活动过程中的不同形式相结合,使儿童大脑各区交替兴奋,这样才能保持较长时间的学习,减少疲劳的发生。例如,每日的课程安排可以是语文与体育、数学与音乐、写作与综合实践相交替,每节语文课的安排可以是多种形式导入、重点课文讲授、中间再穿插一些游戏和放松活动,如成语接龙等,这样动静交替进行,各种形式相互变换,可以避免儿童的大脑皮层功能下降,记忆力减退,损害其健康。所以运用镶嵌式活动原理,每天、每周的活动做到动静交替,劳逸结合,从而可以提高儿童学习语言的效率。

五、语文教学中重视保护性抑制,防止儿童过度疲劳,以利于其语言的学习

当大脑皮层细胞工作超负荷时,其功能活动降低,就会处于抑制状态,以防止进一步的损耗,称为“超限抑制”,这是大脑皮层的自我保护抑制。如不注意这种保护性抑制的出现,继续超时学习,即会事与愿违,加重了大脑皮层细胞的损伤,大脑过度疲劳,则会出现头昏脑胀、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低下,严重者会出现失眠、神经衰弱等疾病,因此,当学习出现疲倦时,就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休息措施,以恢复大脑的功能。

儿童的疲劳易产生,也易消除,为避免大脑皮层相应区域兴奋时间过长,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保证儿童大脑得到充分休息,避免让儿童长时间地用同一方式学习语言。据研究表明,儿童每天有一小时学习后的活动性休息,可以提高其学习语言的效率,降低患病率。一般认为,多次短时间的休息比一次长时间的休息效果更好。故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及时注意到儿童疲劳的早期表现,如果发现孩子在学习过程中随便说话、东张西望,注意力不稳定,这是早期疲劳的表现,教师则需停止让其继续学习同一形式或同一性质的内容,可选择让他们进行短暂地休息,或换种方式学习。另外,在周围环境单调乏味的情况下,儿童会因为大脑缺乏新颖刺激,对事物没有兴趣,从而很快产生疲倦感。所以,教师还需要时常变换儿童所接触的语言环境,让他们的大脑受到新颖刺激而引起兴奋。还有,如果儿童在学习语言时情绪不安、紧张、焦虑、抑郁、恐惧、过分亢奋,都会加重神经系统的负担,增加大脑消耗,降低大脑活动效率。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语言时,应注意保持儿童稳定、愉快的情绪,避免心理过分紧张和压抑,合理满足他们各种生理、心理需要,将儿童的情绪应激调整在适当的水平,以保证较高的学习效率。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发展儿童的语言运用能力,需遵循大脑皮层的活动规律,并能利用大脑皮层的活动规律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违背这些规律则会适得其反。

上一篇:浅议高速公路经营开发 下一篇:浅析互联网技术与应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