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中的导火线及其灵魂

时间:2022-08-04 01:48:29

电影中的导火线及其灵魂

[摘 要] 电影与音乐有着不解之缘,音乐是电影中的导火线及灵魂。电影音乐作为音乐艺术里新兴的一种边缘领域,是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将电影推向高潮的重要元素。合理运用电影音乐能够让电影的主题更加明确,电影的基调更加鲜明,电影音乐不仅能够很好地渲染电影的气氛,还能更加丰富电影的内涵,提高电影的整体艺术水平,达到让人过目不忘的效果。最初,在电影中运用音乐只是简单地想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但是,到后来音乐配合、丰富电影的画面,使电影更具有表现力。本文将着重探讨电影和音乐的审美特征、音乐在电影中的运用、电影音乐在电影剧情发展中的作用。

[关键词] 电影;音乐;导火线;运用

电影音乐作为电影里的一种语言,不仅能够表达出剧情的感彩,还能够表达出电影情节中的人物心理状态。在现代电影中,几乎没有一部电影里没有运用电影音乐,电影音乐已经成为电影里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电影音乐是电影中的导火线以及灵魂。电影音乐不仅给观众带来听觉上的感受和冲击,还能表达出影片中的主题思想。电影音乐对于整个电影行业的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电影的发展。一部经典的电影总是离不开经典的音乐,不论是电影造就了音乐还是音乐造就了电影,两者互相结合,力量巨大。下面本文将分析音乐在电影中的运用以及电影音乐在电影剧情发展中的作用。

一、电影和音乐的审美特征

(一)电影的审美特征

电影是运用现代科技手段,通过声音、画面、蒙太奇等电影语言,在银幕上创造出直观的形象,反映生活、塑造人物以及表达情感的一种综合的艺术形式。电影的审美特征是多方面的,主要有科技性与艺术性的有机结合、综合性与创新性的有机结合、创作性与制作性的有机结合。

首先,科技性与艺术性的有机结合。电影本身便是科技与艺术相结合的一种艺术产物,电影通过对光学、心理学、生理学、运动学、机械学等知识原理的运用,创造出一个富有动感的神奇世界。电影最先是“无声电影”,但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影也从无声过渡到有声。这充分说明电影的发展、电影语言的创新以及电影美学观念等均与科技的发展密不可分。有声电影其实就是在无声电影的基础上加上声音,包括演员的台词与电影音乐的运用。现如今,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电影行业也进入了一个高科技的数字时代,包括计算机三维动画、数字电影、多媒体技术等。这些高科技进入到电影领域无疑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电影业的发展,所以电影艺术的发展与科技是密不可分的。

其次,综合性与创新性的有机结合。电影实际上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艺术门类,几乎可以称之为“艺术的总汇”。电影在音乐、舞蹈、绘画、雕塑、戏剧、建筑之后出现,所以很多人将电影称之为“第七艺术”。电影虽然单独属于一个艺术门类,但是几乎与所有的艺术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例如,电影与舞蹈关系非常密切,电影通过将舞蹈改变的形式,形成一种新的电影舞蹈。美国电影《出水芙蓉》就体现出了精彩的电影舞蹈。同时,它与戏剧也是密不可分的,电影表演实际上就是戏剧表演由舞台走向银幕的一种转变。电影的情节、情景、人物、语言等都和戏剧的本质相同,有很多电影就是根据戏剧进行改编的,如《雷雨》《日出》等。总之,电影与其他各种门类的艺术均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最后,创作性与制作性的有机结合。电影的创作与制作是密不可分的,也可以说这两者是一体化的。一部好的电影,不仅需要拍摄,而且还要进行细致的制作,而其中涉及的面也非常广。要想完成一部电影,必须要形成一整套完整的电影制作流程。只有将电影的创作性和电影的制作性相结合,才能够制作出经典的电影。

(二)音乐的审美特征

音乐是一种通过音响组合表现出人们的思想情感以及生活情态的艺术表现形式。音乐通过演唱或者演奏,能够为听众带来不一样的听觉感受。音乐不仅是声音的艺术、时间的艺术、表现的艺术还是一种创造的艺术。音乐主要有四方面的审美特征。第一,音乐具有形象性。音乐虽然有声无形,可是它仍然具有形象性。音乐的形象不是摸得着、看得见的形象,而是一种音乐形象。通过表演者、演奏者的表演,听众能够在自己脑中勾画出具体的形象,这些形象不是凭空想象的,而是通过对音乐的理解与生活感受的具体结合。第二,音乐具有抒情性。音乐的抒情性非常明显,它可以表达出各种各样的情感。音乐表演者通过对词曲的了解,将所要表达的感情传递给听众,并与听众产生共鸣。第三,音乐具有节奏性。节奏与旋律是音乐的两大关键要素,节奏直接影响着音乐的抒情性。节奏能够反映出音乐家内在情感的变化,也是音乐情感的有效载体。一般而言,缓慢沉重的节奏与紊乱的和弦,表现的是悲痛之情,而轻快急促的节奏,表现出的是欢快之情。第四,音乐具有韵律性。音乐的韵律是指音韵的规律,包括声音声调的变化,音调的抑扬顿挫,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音韵美。

二、音乐在电影中的运用

音乐在电影中的运用是多方面的,下面通过三部电影为例,进行详细的分析。首先,以中国香港电影《花样年华》为例。《花样年华》是著名导演王家卫于2000年拍摄的,该影片中的主体音乐非常具有象征性意义。这部电影用了一个贯穿全片的音乐,电影情节中会夹杂一些小提琴演奏等一些具有异国风味的音乐旋律,当这些旋律一开始响起时,听众可能会感觉到突兀,有一种意想不到的感觉。所以观众会将注意力全部集中到电影中的音乐上,而这时电影中的画面呈现出的状态是慢动作的。但是随着画面与音乐的完美结合,观众会随着这段幽缓抒情而且富有感情的音乐慢慢融入电影剧情中。相同的旋律在电影中出现了9次,基本上都是出现在男女主人公相遇的时候。但是每一次出现相同音乐表达的情感是不一样的,都赋予了特殊的含义。这时候音乐便在电影中发挥出了象征性和表现性作用,音乐将整部影片所要表达的情感展现无遗。再如美国电影《走出非洲》,这部电影曾经获得了最佳原著配乐奖在内的7项奥斯卡奖。这部电影中的音乐舒缓、唯美,体现出了电影配乐的最高水平。在影片的后面,男主人公驾驶着黄色的飞机,载着女主人公飞上蓝天,两人准备一起领略非洲大草原的神奇美景。在这段电影情节中,音乐在经过长时间的铺垫后,缓慢出现,通过音乐将电影画面延展得更加开阔。也正是这段音乐,将观众带入了神奇的非洲世界。随着音乐的不断变化,电影画面也由远景拉向近景,充分表现出了主人公激情澎湃的心情。这部电影中的配乐将男女主人公的爱情与大自然的美景融为一体,同时也将电影所要表达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影片《我的父亲母亲》中广袤的原野、成群的牛羊、美丽的姑娘,这些通过音乐能表现出更加富有诗意的浪漫。电影中的音乐不仅表达出了父亲和母亲的相识、相恋、失落、苦盼、重逢、相聚、不离不弃等这些复杂的情感,而且音乐的配合更将观众带进了情节中,使整部影片各个情节的感情十分鲜明。

三、电影音乐在电影剧情发展中的作用

(一)增强电影剧情的表现力

电影音乐在电影剧情的发展中和剧情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着电影音乐独特的艺术感染力,电影音乐还能够对电影的内容起到补充和拓展的作用。音乐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电影剧情的表现力,使电影中的人物形象和剧情的发展更能吸人眼球。电影《钢琴家》描述的是一位犹太钢琴家在二战期间非常艰难的生活经历。影片开始,人们安静舒适地生活在华沙大街上,所以背景音乐运用了肖邦的钢琴曲《升C小调夜曲》。这首钢琴曲曲调平缓、优美,表现了人们安静舒适的生活。但是,随着剧情的发展,与电影前面形成鲜明的反差。电影后面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中,所以主人公施皮尔弹奏的是肖邦的《g小调第一叙事曲》。这首乐曲与电影最后的情节所要表达的情感十分一致,表现了钢琴家对德国侵略者的痛恨以及内心的反抗之情。这首乐曲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剧情的发展,使电影剧情更加富有表现力。

(二)营造电影故事情节的场景气氛

电影音乐在电影情节的发展中,采用渲染、暗喻等多种表现手法,将音乐和整部电影相融合。这样便能够营造出电影故事情节的场景氛围,同时也能够起到烘托故事场景气氛的作用。观众能够通过背景音乐进一步了解电影的发展以及电影所要表达的感彩,使电影更加能够与观众产生共鸣,从而对电影留下深刻的印象。电影《世上只有妈妈好》中,当小强得了严重的疾病时,妈妈非常痛苦,为了上天能救儿子一命,妈妈的头磕得鲜血直流。这段故事情节让很多人记忆深刻,不仅是电影画面给人的视觉感受,更重要的是激昂、强劲、振奋人心的音乐对电影情节的推动作用。该电影中的配乐音乐更加突出了母亲一系列举动的不平凡,也让观众深深地被母亲伟大的爱所感动。正是因为恰到好处地运用背景音乐,使整部电影的故事情节亮点多多。电影音乐在营造电影故事情节的场景气氛的同时,还能推动电影情节的发展。

(三)深化电影剧情的主题思想

经典的电影总是离不开主题音乐的衬托和渲染。有人曾经说过:“电影主题音乐作为主旋律贯穿电影全片,对影片的风格、影片的主题思想等都能够起到很好的定位作用。“观众能够记住一部电影,往往除了电影画面本身之外,还有极具震撼力和感染力的音乐。音乐不仅能够给观众带来很深的感触和感动,还能深化电影的主题,使电影更具艺术价值。电影音乐总是围绕着故事的情节,并且根据故事情节的变化而变化。现如今,电影行业不断发展,电影音乐的创作手法也多种多样,而且不仅仅只是运用一种音乐元素,而是将多种音乐元素融为一体。创作出与故事情节所要表达的感情相互融合的音乐风格,从而推动深化电影主题思想的表达。

(四)完善电影中的人物性格

音乐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它在情感的表达上具有独特的优势。许多电影中鲜明的人物性格以及人物形象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音乐的烘托而被观众记住的。电影中人物的情感表达不需要用台词直接表达,而是通过音乐来完成的。音乐能够表达出语言表达不了的情感和思想内容,从而完善电影人物中的性格,突出表现电影人物形象。很多电影中的人物能够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这同电影与音乐的完美结合是分不开的,电影音乐能够更好地塑造出影片中人物的形象。

四、结 语

电影音乐是电影中的导火线及其灵魂,音乐在电影中往往能够揭示出电影的真谛,从而表现出电影的抒情性、戏剧性、气氛性。电影音乐随着电影剧情的发展而不断产生变化,使电影情节高低起伏,充满生机与张力。音乐融入电影这门综合艺术门类里,不仅仅体现了听觉艺术还体现了时间艺术,音乐能够通过旋律、和声、节奏、色彩表达出电影的主题思想,使电影更富有表现力。

[参考文献]

[1] 厉震林.中国电影和电视的修辞学分析[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4.

[2] 钱仁康,钱亦平.音乐作品分析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3] 张鸿.电影音乐的叙事功能探究[J].电影文学,2009(01).

[4] [法]皮埃尔•贝托米厄.电影音乐赏析[M].杨围春,马琳,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5] 曾田力,雷伟.电影电视剧音乐分析教程[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 张菲菲(1979― ),女,山东海阳人,聊城大学音乐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音乐教育。

上一篇:音乐在动画中的影响 下一篇:电影《哈利•波特》的创作特色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