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父与女》试析动画作品的情感表达方式

时间:2022-08-21 02:52:00

由《父与女》试析动画作品的情感表达方式

[摘 要] 《父与女》是著名动画导演迈克尔•度德威特最成功的作品。影片在不到八分钟的时间里通过女儿对父亲一生的等待,表达了她对父亲深深的眷恋与执著。片子虽然朴实、简短,但却给人们的心灵带来了无限的感动。由此可见,恰当的情感表达方式可以事半功倍地抒感,而肢体语言、角色造型、场景设计、背景音乐、剧情节奏等都是情感表达的重要构成要素。这些主要构成要素会在具体的细节方面影响作品情感表达的效果,动画工作者应该努力提升对现实对文化的思考,捕捉人们心灵深处的感动。

[关键词] 动画;情感表达;肢体语言;国产动画

一、解读《父与女》

动画短片《父与女》(Father and Daughter)被认为是著名动画导演迈克尔•度德威特(Michael Dudok de Wit)最成功的作品。《父与女》不仅获得了第73届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而且还荣获了英国电影学院奖(a BAFTA Award)、阿纳西大奖和其他诸多奖项。迈克尔•度德威特的作品风格简约、清雅,往往在平淡中蕴藏着浓厚的情感。

影片从天空中一朵孤寂的云切入,乡间小道上一对父女骑着单车从远处走来,他们穿过林间小路,骑过草地,爬上高坡,来到平静的湖边。父亲划小船渡水远去,女儿则在堤岸上焦急地远眺,看到的却只是父亲越来越远的身影,父亲再没回来。从此以后,女孩便每天风雨无阻地来到湖边静候父亲的归来。时光流逝、春夏秋冬,小女孩已为人妇,为人母,渐渐地她已老去。但已然老去的她依旧执著,直到湖水干涸,化为滩涂。老妪步履蹒跚地来到沉睡在湖底的小船边,躺在船里,恍然间她与父亲再次相拥……

影片在短短不到八分钟的时间里通过女儿对父亲一生的等待,表达了她对父亲深深的眷恋与执著。片子虽然朴实、简短,但却给人们的心灵带来了无限的感动,这就是动画作品的魅力。往往能够用看似简单的形式来表述出深刻的精神内涵,这是与动画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密切相关的。

人们通常是用语言和表情来表达自己情感的。但在动画作品中,肢体语言的运用却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表达情感的方式。动画《父与女》中的人物既没有语言对白也没有丰富的面部表情,甚至模糊得连五官都难以辨别。剧中人物大都通过动作肢体语言来表达内心丰富的情感。比如当父亲离开女儿时,突然又回身举起女儿并紧紧拥入怀中,就十分生动地表达出父亲对女儿的依依不舍;而父亲划船远去,女儿看着父亲的背影在堤岸上来回奔跑的情景,则表达了女儿对父亲远去所流露出的焦急与不安。另外,在经典动画《猫和老鼠》《米老鼠与唐老鸭》等系列作品中,肢体语言同样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情感表达方式,这点笔者想大家都深有体会。不过,肢体语言表达在真人实拍的电影中则是难以成立的,因为人们通常情况下是不会用夸张的动作或肢体语言来表达自己思想的。由此可见,在动画作品中使用特有的情感表达方式可以事半功倍地抒感,描述人物的心理状态。

二、动画的构成要素在情感表达过程中的作用

(一)角色造型对情感表达的作用

“以貌取人”当然是不对的,但一个人的外表却往往可以透漏出其性格特征。动画作品中的角色之所以能让观众在第一时间就对角色进行定位,并快速梳理角色关系,其功劳非造型设计莫属。《父与女》中的角色造型基本采用半写实的手法,在正常的人物形象上略为夸张了体态和身形的大小。比如,片中父亲的头部较小,从而突出了身体的高大和厚重,给人一种可靠和安全的感觉。而女儿的双腿,无论在什么年龄状态下都细得像两根火柴,让人看了就忍不住想要上去扶她一把。这些造型方面的夸张幅度虽都不大,但却很符合情感的表述,能在不知不觉中强化观众对角色的情感。

(二)场景设计对情感表达的作用

动画场景设计主要体现为对片中景和物的造型设计、材质设计、色调设计、光影设计等几个方面。场景不仅仅是角色表演和剧情发展的辅助衬托,同样,它也会用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传情达意、表现主题、展现艺术风格。《父与女》用短短八分钟,就传达出了非常丰富的情感和寓意,我想这其中也少不了场景设计中的暗喻。片中场景大都取自于作者的家乡――荷兰中部广阔的平原。放眼望去尽是平地,视线最后无可避免地会落在远处的地平线上。这种宽广的空间感加上低纯度的色调,在给人一种平静感觉的同时,不仅带出了忧伤的气氛,更烘托出女儿对离去的父亲深深的思念之情。影片中有一段是女儿和几个朋友一起郊游。女孩驻足于父亲离去的地方,朋友们则停下来召唤女孩,此时是一个远景,湖岸边的大树在阳光照射下投出了又长又黑的影子,树和影子连接在一起,涂黑了大部分画面。此时的场景与故事情节的对立,反映出女孩内心失去父亲那深入骨髓的孤独感与不安全感。另外片中的镜头几乎全部是远景和全镜,像观众的一双眼睛,远远地、平静地注视着故事的发生,只是偶尔切换到主人公的视角,让我们感受到那份空旷的虚无,或许还有一直存在的企盼。

(三)背景音乐对情感表达的作用

背景音乐是一种为更好地表达画面意境同时用来感染观众情绪或渲染气氛的音乐,它又可以分为情绪音乐和效果音乐。在《父与女》中背景音乐《多瑙河之波》在以一种手风琴弹奏的轻音乐式诉说着一段含有淡淡伤感的温情,一种关于父亲与女儿之间依靠着湖岸与单车维系着的思念。悠扬的手风琴在故事中跳跃起伏地穿梭,不仅表露出了那种热切的渴望,而且还透出了孤独的思念。

除了情绪音乐以外,效果音乐也是背景音乐中重要的一部分,也能从细节使人物的情感变得丰满,《父与女》中出现最多的两种效果音便是鸟叫声和自行车的铃声。空旷的原野上静悄悄地,只有候鸟飞过天际时发出的鸣叫,候鸟来去,岁月如梭。体现出女孩沉浸在对父亲的思念中无比寂寞的心情。自行车的铃声是人物之间骑着车碰面的时候相互打招呼的方式,这个处理方式十分巧妙,人们骑着车匆匆地相见,打个招呼便又在彼此的生命中匆匆地消失,车铃声几乎是人物之间惟一的交流,可简省的,早已省去了。对比之下,女儿对父亲深深的思念就被衬托得无比坚固,唯有对爱的渴望,是不能简省的,也简省不了。爱无法潦草。女儿一生怀念父亲,这份怀念和希求是必须的,没有可商榷的余地。当她一点点苍老,所有的一切都成为苍白的过客,曾经坚实可靠的渐成了虚空,只有最虚的东西成了最坚实的,那便是女孩对父亲的深情。

(四)剧情节奏对情感表达的作用

所谓剧情节奏,主要是指剧情进展的速度或者说是剧情的一种内在韵律。它能影响观众的感情变化,是一种含而不露的内在之美。节奏是人类知觉感受的一部分,情绪流动的节奏,决定了电影语言的不同幅度和速度的交替运动,从而形成符合一定规律的对比关系。引发欣赏者改变原有的心理状态,产生情绪感受上的共鸣或同步。影片《父与女》中间部分,用几个不同年龄段的情节便交代了女孩的一生,但在后半部,导演却用整部影片四分之一的长度描写了年迈的女儿最后一次到湖边的情景。她慢慢地推着车来到湖边,湖水早已干涸,长满了齐脖深的野草,她盲目地在深草中向父亲的方向走去。发现了父亲乘坐的小船,小船早已破旧,她抚摸着小船,然后颓然地躺入小船的怀抱。此时静缓的节奏与前面快速的叙述形成对比,带出女儿无比落寞的心情和她对人生的绝望。也让观众感受到一种热情已然淡去的对期盼的无奈。

三、《父与女》带给我们的启示

动画电影是绘画与电影结合的艺术。但是从我国动画电影的整体来看,作品中的美术思维大大胜于动画电影思维,偏重于把绘画语言作为动画表现的主体,电影语言退到了其次,将动画艺术变成绘画艺术的“动画化”,作品中很多人物的举手投足、伸展变化都是为了追求节奏和韵律。针对这一情况,笔者认为国产动画应该提高作品的娱乐性和叙事性。纵观欧美日的动画,相当一部分也只是取悦娱乐的单一功能,对于动画来说这是必要的组成部分,而国产动画过多地追求宣传和教化结果,不太容易调动起观众的情感投入。

作为一门幻想艺术,动画片承载着人类对真善美的追求,寄托着人类最天马行空的幻想,正是因为这个特点,动画片才能作为一种综合艺术表达出其他艺术形式难以表达的情感。在题材方面,国产动画缺少对题材的表现力度和挖掘深度,过多注重于“教”和“宣”。作品没有融入创作者自己对社会的认识、对人类的思考、对时代的探求。这种作品只能用完即丢,很难激发出观众的深层情感,更不可能成为留在观众心中的经典作品。情感的表达是动画创作非常重要的目的之一,人们喜爱动画多是因为其传达着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表达着人们常见的喜怒哀乐,所以人们才会对其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因此国产动画应该加强内容、题材的宽度和深度,动画工作者应该提升对现实对文化的思考,捕捉人们心灵深处的感动。

再次,笔者认为动画的情感表达应该“浅尝辄止”,简单地说,就是应该把话说一半留一半,给观众留下一点想象的空间,激发出观众的参与欲,这样观众就能在获得一定信息的前提下,结合自身的情感经验来完善作品,正所谓“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艺术是一种交流方式,没有交流而强行将结论灌输给观众,自然毫无情感可言。《宝莲灯》是近几年国产动画中较为成功的典范,但在情感表达方面还是过于表面化和简单化。同样是亲人重逢的场景,《宝莲灯》明显比《父与女》的表达要弱。沉香经历了艰难险阻,母子二人重逢在彩虹上,沉香跪倒在母亲面前,虽然此时的镜头是特写,但却毫无表情,只是说:“妈妈,我长大了。”这种处理方式,将原本将要溢出的情感硬生生逼了回去,换成了略有教导意味的结果。相比之下《父与女》中的情绪就要丰满得多,结尾父女相见时,导演只用两个停顿,就将人物内心复杂的情绪表达得淋漓尽致。人的情感是复杂的,女儿见到父亲,有震惊,有委屈,有喜悦,有责备,有痛苦。这多到数不清的复杂情绪一瞬间全部涌上心头,才击垮了观众的泪腺,才敲出了人们内心深处的脆弱。

综上所述,肢体语言虽是动画作品情感表达方式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也是动画较之一般电影不可替代的优点之一。但同时还应注意到,角色造型、场景设计、背景音乐、镜头运动、剧情节奏等构成要素同样也对作品的情感表达效果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在我国动画的未来发展之路上,要解决的不仅是技术上的问题,而且更应注意恰当的情感表达方式。尤其是在以表现本土文化为背景的动画艺术创作中,情感表达自然而然地成为创作中的重要核心内容,它不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作品价值,而且还以强烈的感情打动每一位观众的心。

[参考文献]

[1] 房晓溪.动画概论[M].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2008.

[2] 韩永林.Flash平面创意设计与实现[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 史春燕.影视动画剧本创作[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4] 金琳.动画造型设计[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

[5] 罗江玫,周琮凯,李欢欢.动画原理与动画设计[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 魏武(1978― ),男,河南开封人,硕士,河南大学艺术学院视觉传达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动画和平面设计教学及研究。

上一篇:《阿凡达》热映背后的受众心理分析 下一篇:爱情•欲望•现代性:新版《倩女幽魂》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