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考历史必考题型的应试技巧的几点探讨

时间:2022-08-03 09:22:43

对中考历史必考题型的应试技巧的几点探讨

【摘要】针对历史学科的教学目标,结合中考必考题型的特点,本文将重点对应试技巧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帮助学生在中考应试过程中掌握大体技巧,取得理想成绩。

【关键词】中考历史 必考题型 应试技巧 探讨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046-02

近几年,中考历史学科更加注重于时代脉搏相结合,不断紧贴社会发展脉络,将新近发生的事件与历史事件有机结合,通过单项选择题及材料分析题两种必考题型将学生掌握的历史知识情况进行考评,通过不同题型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能力、记忆能力及知识转化能力,在面对问题时,衡量学生创新思维意识,并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对学生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科学判断。

1.必考题型的分析研究

1.1单项选择题

该提醒是中考历史学科中的重要题型之一,题目分为题干和选项两个部分,主要以四选一的单项选择形式出现,该题型涉及的知识面较广,从测试功能来说相对较多,可以客观全面地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特别是在选项设置时,会通过相似性来增加答题难度,认识模糊性得到增强。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归纳出四种常考题型,具体情况如下:

第一,否定型选择题。这种类型的选择题,主要是考查学生的排他能力,提升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在针对该题型作答时,应当采用逆向思维的方式,将与题干不相干的选项首先排除在外,之后再根据题干意思寻找与题意相符的答案。

第二,最佳型选择题。该题型的特点是几个备选项都与题干意思有相符的地方,但是要从中选择最相符的一项,其余选项都为错误答案。解答该种题型的关键是找好逻辑关系,逐个选项分析出最佳选项。

第三,材料型选择题。该题型主要是在题干部分给出材料内容,针对内容进行分析理解,从材料中寻找更多答题信息,并有效利用。做这类题型首先要将材料内容读懂,并从学会从中取舍有效信息,将有助于答题的信息充分利用。此外还应当结合材料的引文出处,这可以帮助学生及时寻找有助于理解的历史背景。

第四,排序选择题。这类题型大多数是将某些问题的多个相关方面进行展示,将很多相似的错误信息作为其他选项,这样无形当中便加大了学生知识面的考查,特别是对于时空跨度的加大,大大提高了题目的答题难度。解此类题目应当采用逐一筛选法,将要考查的知识点认真辨识,从中选择符合考试范围的选项。

1.2材料分析题

该题型主要是通过一则材料或多则材料作为题干,让学生通过材料给出的背景材料,对接下来设计的几个问题进行解答。回答该种题型的关键是对材料信息进行有效获取,从预设的情景中,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量,分析和解答问题。回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求学生掌握充足的书本知识,这是答题的基础,做到“以不变应万变”,在掌握了历史知识的脉络后,无论材料作何变化,都可以轻松应对。此外,将给出的材料进行认真阅读,充分理解材料所表达的意思,也可以有助于学生将材料给出的信息准确理解其中的观点和内容。对材料之后给出的问题,要在答题前认真审题,准确掌握问题的核心,明确问题的要求,并通过材料提炼出回答问题的要点,将所涉及的知识点条理性地清晰表达出来,要让回答问题的内容思维清晰,逻辑性强,并且运用准确的语言完整表达。

2.提高中考历史成绩的应试技巧

除了掌握上述必考题型外,学生还应当将学习的重点放在平时的知识积累当中,并掌握必要的应试策略,及时调整心态,将日常的水平充分发挥,具体的应试技巧有如下几个方面:

2.1调整好考试心态

三年的努力,将在中考这一刻得到印证。因此在考前有一个好的精神状态,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性因素。在平常的教学中,教师应当有意识地教会学生及时调整心态,尽量减少紧张情绪。要让学生清晰地认识到,考前已经进行了充分的复习,保持平常心。特别是当学生在考试中遇到难题时,一定要保持平稳地心态,不要惊慌失措,沉着思考,按照平时做题习惯进行思考作答。遇到简单题型要仔细审题,细心作答,避免因为粗心而失分。对于心理素质较差的学生,教师应当在日常给予更多地关怀,教他们如何转移注意力,避免不利情绪影响发挥。

2.2要提醒学生合理分配时间

在日常模拟考试时,应当将题量及考试时间与中考相同,便于学生根据自己的答题习惯作答,一般性选择题在答题时不应当超出固定的时长,要给之后的材料分析题保证充足的答题时间,分配好不同题型,不同难度的答题时间后,还应当给出每一个问题的检查时间,避免因为答题时粗心而出现错误。

参考文献:

[1]张倩倩.九年级中考历史有效复习策略探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

[2]李海林.乌海市中考历史试卷命题研究(2009-2011)[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6.

[3]杨有德.简评中考历史卷中的乡土史试题[J]. 历史教学(中学版),2015,02:39-44.

[4]周继荣,蒲丽萍,陈蓉.以史为鉴重能力 古为今用尚探究――2011年山西省中考历史命题思路解读[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26:7-10.

[5]张耀元.安徽新课程中考历史试题研究(2004-2014年)[D].扬州大学,2015.

上一篇:个性化室内绿化设计平台的需求性分析 下一篇:浅议高校工资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