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孩子的艺术梦

时间:2022-08-03 05:30:50

【前言】乡村孩子的艺术梦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目前,在端村镇600名小学生中,有260名参加了免费的艺术培训。每周末,来自中央音乐学院、中央戏剧学院、北京舞蹈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等专业院校的老师会从100多公里外的北京赶来,给孩子们播撒艺术的种子。 第一次上课,刘一芃特别紧张,“怕不小心把乐器弄坏了”。她...

乡村孩子的艺术梦

布满尘土的羊肠小道,低矮的农家小院,门口的空地上晒着粮食,这是河北省保定市安新县一个名叫端村的普通小镇。每个周末,农妇冯红丽都会带着10岁的女儿刘一芃来到西堤小学,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单簧管。悠扬的小提琴声、低沉的小号和清丽的童声合唱从破旧的教室里传出,艺术的魅力点亮了整个乡村

而这一切的改变,都源于致力于艺术教育、普及和推广的北京荷风艺术基金会。基金会创始人李风认为,艺术蕴涵着战胜贫困的强大力量,它赋予身处贫困中的儿童以骄傲、自信与尊严。目前,基金会与乡村学校合作,通过专业教师、当地师资及志愿者三结合的方式,教授音乐、舞蹈、绘画、话剧等艺术课程;资助乐器、画具、书籍等,开展面向乡村少年儿童的艺术启蒙教育。

播撒艺术的种子

想起2012年12月管弦乐队招生的那天,刘一芃特别激动。那是一个北风呼啸的冬日,孩子们在家长的带领下从村子的四面八方汇聚而来。李风从镇长办公室抱来了一个20寸旧电视,电视上出现了孩子们陌生的场景,豪华的音乐厅里一群穿着正式的人,拿着叫不出名字的东西演奏陌生但动听的乐曲。一曲终了,李风向大家介绍,这是贝多芬的《爱格蒙特》序曲。接着他望着上百名孩子和家长兴奋又些许迷茫的眼神说:“今后我们要组织一个正式的管弦乐队,教孩子们拉那样的音乐。”

刘一芃被悠扬的曲子所打动,尤其是当她看到一个大哥哥拿着单簧管示范表演之后,她马上被吸引住了,“这是我第一次知道有一种乐器叫单簧管”。那天,在场的所有孩子都报了名。

目前,在端村镇600名小学生中,有260名参加了免费的艺术培训。每周末,来自中央音乐学院、中央戏剧学院、北京舞蹈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等专业院校的老师会从100多公里外的北京赶来,给孩子们播撒艺术的种子。

第一次上课,刘一芃特别紧张,“怕不小心把乐器弄坏了”。她睁大眼睛、竖起耳朵,想记住老师的每一句话。母亲冯红丽对女儿的课程也非常重视,她坐在一旁边听边记,“如果孩子回家忘了,我就能教他。”冯红丽说。在她眼中,孩子能够多学一门技艺是件好事。以前她就有类似的想法,可是镇里没有老师,去县城只有一趟公交车,在这个河北农村,艺术教育显得异常遥远。

每天晚饭后,刘一芃都会坐在院子的磨盘边,拿起单簧管一练就是一个小时。四节课后,当她能够完整地吹出乐曲《小星星》的时候,她兴奋地跑到爷爷奶奶跟前,吹了一遍又一遍,老人们笑得合不拢嘴。

从那以后,刘一芃开始期待周末,平日里碰到熟悉的人她都会演奏一段,并滔滔不绝地介绍她所了解的关于单簧管的一切。她变得自信多了,因为“老师经常夸我学得快”。5岁的弟弟成了她的头号粉丝,就连妈妈在做农活之余看到电视里播交响乐,也会停下来多看几眼,“现在发现这种音乐也很美很好听。”冯红丽说。

艺术不仅仅是一项技艺

在李风眼中,推广艺术教育并不是仅仅是教会孩子们一项技艺。“艺术能够提高人的道德水准、鼓励创造力,艺术教育蕴含的有关美感的培养、自信心的提升、创造力的熏陶、自律的要求,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一生。”李风说,“我们荷风基金发起‘基础工程’,希望藉此呼吁全社会关注艺术的教育、普及与发展,建立社会发展的强大基础,强壮国民精神,推动国家进步。”

“许多人问我,现在还有这么多人吃不饱饭,为什么要到乡村进行艺术普及?我会告诉他们,艺术是拯救贫困的一个极其有效的社会药方。”李风说,“特蕾莎修女曾经说,造成贫困最大的原因是人们看不到希望,而艺术却能赋予人们对社会、对未来的乐观和信心。”只要有时间,李风就会租一辆面包车,带着一堆朋友,去端村看一看。“我有一个强烈的信念,让更多人知道并理解我所从事的事业。”李风说。

受困于实用思维,许多人对艺术教育有错误的理解。比如虽然基金会给孩子们免费提供了学习所需的所有乐器,但个别家长还是因为买不起几十元的校音器或者号油,或者担心以后还会涉及其他花费,想让孩子放弃学习。因此荷风基金会特地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向家长普及艺术教育的作用,并详细了解个中难处,一一解决,让家长逐渐消除误解。

为了培养农村孩子们的兴趣,来自城里的老师在教学方法上下了不少功夫。传统的芭蕾教学一般是从练习柔韧性开始,然而枯燥、痛苦的练习会吓跑许多学员。而北京舞蹈学院芭蕾舞系书记关於给孩子们上的第一堂课,则是关于芭蕾的礼仪。他告诉大家,芭蕾是形成于法国宫廷的古典舞蹈,所以在体态、着装、纪律上要严格要求。而到了第三堂课,关老师就开始给没有任何基础的孩子们排练芭蕾经典段落《四小天鹅舞曲》,这让所有工作人员大吃一惊。一个月后,当孩子们虽稚嫩但依然完整地呈现出了整段舞曲,关老师知道目的达到了。“先拿兴趣吸引他们,使之沉浸于芭蕾的美妙世界。”关於说。之后当关老师严格要求孩子们劈叉压腿时,没有一个因为受不了苦而退学。甚至在老师没来的时候,也会有班长带着自主练习。关於觉得,对这些农村女孩来说,芭蕾的技巧并没有那么重要。芭蕾作为一种艺术,会将善与美融入孩子的脑海与生活,从此改变她们的人生。

美术老师李平兴奋地描述他的教学经历:“乡村孩子们的教学,对我来说没有任何可借鉴的经验,一切都是新鲜的。”同样,美术教学并没有从传统的素描、线条入手,他让孩子们大胆画出心中的一切。毗邻端村的是白洋淀摇曳多姿的荷花群,这也是孩子们平日里嬉戏玩耍的地方,所以许多孩子都以荷花为绘画主题。李平开导大家,艺术作品的形象并不一定是生活中的样子,荷叶可以是圆的、也可以是方的,它可以具有任何形状。

孩子们的奇思妙想让李平惊喜不已,而这些作品也从纸面跃入学校的围墙上。这是端村镇有史以来第一遭,这几乎成了整个镇子的一件大事,许多人纷纷过来一探究竟。自家孩子作品上墙的家长兴奋不已,逢人便说,许多孩子没上美术班的家长找到基金会工作人员,希望也能加报美术班。

“当一所乡村学校的围墙都变成孩子们施展艺术想象力的空间时,乡村与城市、愚昧与文明之间的那层厚重的大墙也就不复存在了。”李风感慨。

呼唤更多同行者

“乡村艺术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可能坚持数年才能看到效果,而且在中国没有任何经验可循。可是如果大家都不去做这件事情,那什么时候才能开始呢?”李风说。

即使面临资金紧张、公众误解、一些单位不支持等困难,李风一直在坚持,因为有许多感动他的人和事。一个周末上完课后,他带几个芭蕾教师在镇子里参观。当他们来到小码头时,一个陌生的妇女跑来往每个人手里揣了一瓶水,没等他们反应过来就随即跑开。后来,他知道这是一位学生家长。“这种朴素的感情让我很动容。”李风说。还有一位保定的音乐学教授,在听说了端村的事情之后,主动找到李风,打算每周末都到村子里来免费培训。

如今,李风的梦想是有一天中国的村庄能够充满艺术的气息。“孩子们学习艺术,进而影响家长,然后带动整个社会环境。”李风说,“用艺术的力量引导乡村孩子的未来,以他们的成长带动乡村社区的文明建设。”

没付诸行动之前,连李风都认为这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然而当他亲眼看到,之前对艺术一无所知的孩子经过几个月的培训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他对将来很有信心。

如今,许多地方政府听说了端村的事情,主动向荷风基金会发出邀请,也有企业表示愿意出资协助。李风表示,他希望以端村为案例,逐渐摸索构架一套完整的乡村艺术教育模式,推广到更多地方,惠及更多孩子。

同时,他还希望开发一套动漫式的艺术教育电子教材。“创作一组人物,分别代表各自的艺术类别,通过人物之间生动的故事激发孩子的兴趣,”李风说,“在一些偏远的山村,老师、志愿者们暂时到不了的地方,我们可以用电子教材进行艺术教育的普及。”

实现这个梦想需要多久?“可能200年或者300年,甚至更长时间。我一个人做力量很小,我希望更多人认同并参与进来,把艺术的事业一代一代往下传。”李风说。

上一篇:天津滨海新区:打造文化创意高地 下一篇:向大气污染宣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