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儒家的师道观

时间:2022-08-03 02:25:57

摘 要: 先秦儒家不但对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政治、文化、思维方式产生深刻影响,在教育上的影响也同样深远。其中关于师道观的论述几乎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师道观的主旋律。

关键词: 师道观 师道尊严 先秦儒家

教师是人类最神圣的职业,自古以来就被赋予很高的评价。中华民族更是尊师重教的典范,在先秦就已经把教师与天、地、君、亲相提并论。而儒家关于师道观的理论最为全面,对后世的影响也最大。尤其是关教师作用、教师修养、师生关系等方面的论述奠定了以后两千多年师道观的主旋律。

一、师道尊严――先秦时期师道观的主旋律

中华民族自有文字记载以来就对教师职业赋予很高的评价,《尚书・泰誓》里把教师与君王并列:“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师。” 先秦儒家对此贡献最大,且不乏真知灼见。孔子虽然没有留下有关尊师重道的纯理论的描述,但其晚年兴办私学,通过自身的教育实践活动来实现自己的理想,在师生关系上提倡尊师爱生、有教无类、当仁不让于师、后生可畏的观点,对后世的影响很大 。后继者孟子虽然在表面上看起来不赞成教师职业,他说:“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实际上只是反对那些自己懂不了多少却偏想摆教师架子的人。其实他对教师职业给予更高的评价:“自古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1]这是因为教师职业太神圣,姑而不可滥竽充数,他反对的主要是只为师名而不为师表的好为人师者。

荀子更进一步维护师道尊严,他第一个系统地把教师与天地君亲并列:“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无天地恶生,无先祖恶出,无君师恶治?”[2]甚至把国家兴亡与长治久安和是否尊师重道紧密相连:“国之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之将衰,必贱师而轻傅。”[3]荀子还提出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著名观点。但他把师道尊严有点绝对化:“言而不称师,谓之畔,教而不称师,谓之背,背畔之人,明君不纳……”[4]这是因为荀子把教师视为礼仪的化身,认为神圣不可侵犯。其后的《学记》继承、发展了这一思想:“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有二:……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5]甚至把为师作为“为长”、“为君”的基础:“能为师,然后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6]

综上所述,先秦时期儒家就已经提出了尊师重教、师道尊严的观点,而且还把它上升到关系国家兴亡、民族安危的高度,并成为该时期甚至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关于师道观的主旋律。(这与后来儒家思想占据社会主流有关)但却把教师的作用和尊严过分夸大,从而忽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人格尊严,尤其是忽略学生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对教育产生了消极影响。

二、论教师的修养

先秦儒家对教师的地位与作用给予很高的评价,因其肩负传承文明、培养人才的使命,关系民族国家的兴衰,就不能不对教师提出严格的标准和要求。

(一)师德要求。师德修养是教师职业的首要条件。先秦儒家对此有着精辟的论述:第一,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给学生树立良好榜样。“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7]第二,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要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8]”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9]

(二)高超的教育艺术。第一,要善于启发诱导学生轻松愉快的学习。孔子很早就提倡对学生启发、诱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返,则不复也。”[10]《学记》在此基础上进而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观点。第二,充分了解学生,善于因材施教。 孔子对学生的教育始终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南宋朱熹评价为“夫子教人,各因其材”,《学记》总结为:“善待问者如撞钟,扣之以小者则小鸣,扣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问者反此。” 第三,懂得教育规律、原则。尤其是《学记》,提出了藏息相辅、禁于未发、及时而教、循序渐进、相互观摩等原则,在今天依然有教育意义。

(三)较强的教育能力。教育能力是教师科学育人的必要条件。现代教育学规定必须具备以下能力:了解学生的能力、教学设计能力、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能力、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11]孔子很注重把握教育时机来教育学生,颜渊曾经感叹:“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欲罢不能。”[12]荀子认为教师必须具备下列能力:“尊严而惮,可以为师、耆艾而信,可以为师,诵说而不陵不犯,可以为师、知微而论,可以为师。”[13]《学记》也认为教师要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

三、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主要的人际关系,它影响着教育的效率和结果。总的来说,先秦儒家受师道尊严的影响,在师生关系上主要提倡尊师爱生、青出于蓝、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但也因人而异。孔子与学生的关系主要是和蔼可亲,其乐融融。他非常关心学生,平易近人。冉耕病了,他从窗户里伸进手去询问疾病,颜渊死了,他哭得很伤心。在他死后,很多弟子在他坟前结庐,守孝三年,以示怀念。

孟子同样提倡尊师爱生,并与尊师重道联系起来。“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14]

荀子在师生关系问题上一方面提倡尊师,要求学生绝对服从教师,同时也继承发扬了孔子关于“三人行,必有我师”、“当仁不让于师”的传统,明确提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著名观点。

《学记》用大量篇幅阐述了师生关系问题。首先提出维护师道尊严:“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其次,要求教师营造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热爱教师:“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不能“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第三,提出教学相长的著名观点,认为教学过程中,教与学、教师与学生是互相促进的,可以说是对孔子和荀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继承和发扬。

总的来说,先秦儒家在师道观方面,有以下特点:第一,基本上都很重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把尊师重道作为实现其政治理想的手段、条件,而且形成了两千多年来中华民族尊师重道的主旋律,是值得肯定的。但把教师的地位与作用绝对化,从而忽视了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作用。第二,先秦儒家对于教师的条件要求很高。不但要品德高尚、知识渊博,而且要有高超的教学艺术,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特点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值得我们借鉴。第三,注重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要关心、爱护学生,同时又要鼓励学生能够超越教师,对以后韩愈及其他教育家的教育思想予以启迪,成为中华民族教育思想的宝贵财富。

参考文献:

[1]孟子・尽心上.

[2]荀子・礼论.

[3][4]荀子・大略.

[5][6]学记.

[7]论语・子路.

[8]论语・雍也.

[9]论语・宪问.

[10]论语・述而.

[11]邵宗杰.教育学.华东师大出版社,1980年.

[12]论语・子罕.

[13]荀子・致士.

[14]孟子・离娄下.

上一篇:两则提示语的转喻性礼貌分析与研究 下一篇:大专《普通生物学》教学中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