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先秦儒道哲学的环境保护观

时间:2022-10-04 12:52:47

论先秦儒道哲学的环境保护观

摘要: 文章对先秦时代的儒道学说中的环境保护思想进行了研究,并比较、求证、发掘了其原始环境保护思想的精华,以益于建构现代的环境伦理学。

关键词: 先秦儒道哲学 环境保护 主要观点 同一性 现代意义

一、先秦儒道哲学关于环境保护的主要观点

中国人对待自然的态度是十分亲善的,大自然的每一个律动,无不牵动他们的情肠,孔子在建构他森严而沉闷的伦理王国的同时并没有忽略对大自然深情的关注和向往。特别是孔子删定的《易经》更使这一思想表现得淋漓尽致,因为《论语》是讲人与人之间的学问,而《易经》才是论述天人关系的哲学。《易经》推崇“大人”、“君子”,纵观全书六十四卦,其中《乾》、《坤》、《小畜》、《否》、《同人》等十五卦都讲到了“君子”,其他卦爻中虽未明言“君子”两字,但其内容也明显地在讲君子品格。即使《论语》的二十篇中,也篇篇都谈到了“君子”,合计达八十余处。而“仁”是君子人格达到的最高道德境界,上可通天,下可达人,肯定天人合德、物我互融,强调尊重自然。例如乾元象传即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坤象亦有“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均能以大自然为师,将整个自然看成有意义、有活力、有价值的生命系统。孟子又将孔子所强调的雄健精神和阳刚之美进一步发扬光大,注重养“浩然之气”[1]。他说:“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同其流。”[2]显然儒家这种能够贯通天地的人格,同时也是儒家“仁”的精神人格,一个人要是到了如此境界,就会觉得天地自然万物洋溢着无限的生机,整个世界到处充满着生生不息、欣欣向荣的景象。有这种体悟,还能不爱惜万物生命吗?人类只有发挥这种仁心,对整个大自然以同等的尊重与关心,把天地间的一切动物、植物、山川、河流等和自己的生命同等看重,才能真正产生爱护自己的仁心精神,否则,破坏天地万物就等于破坏自己的生命,而这正是环保中最重要的动力与修养。儒家在充分肯定众生的本质都在向前不断创进,强调万物都是相互依存,彼此感通的同时,更提倡在不破坏生态平衡的条件下积极利用自然、役使万物,“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夸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3]。这样的话不仅生态陶然平衡,而且莫不盎然含生,因此孔子虽然也钓鱼、射鸟,但绝不滥捕滥射。“钓而不纲,弋不射宿”[4]。珍惜野生鱼类和鸟类的生命,并能将人道精神扩充相待,珍惜蝼蚁之命,显然儒家提倡在合理的范围内对于满足人类营养需要容许摄取鱼肉,重要的是要有谨慎之心,把握分寸,不可一味贪多,更不能捕杀濒临绝种的珍禽走兽。

道家哲学的辩证思想非常明显,特别是它对“人本主义”的反思与忧患,表达了道家对自然界的人文关怀和人与自然平等的思想。道家的环保思想与儒家的浩然正气理念极其相似,他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看似持悲观的论调,却给世人一种警示:人对自然任意妄为已经产生了众多生态危机,如果不悬崖勒马,仍旧对自然为所欲为,人和自然界其他生物则将共同陷入绝境。首先,在对自然的认识上,道家认为万物存在于大道之中。大道是一切的天地之根,大道看似无为,其实无不为,因而整个宇宙也都是充满生机、洋溢甜美的甘露世界。所以老子强调“天地相合,以降甘露”[5],庄子也说:圣人“与物为春”,“其与物也,与之为春”[6],此均代表人类应与万物众生打成一片,然后才能真正达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7]的境地。这就和儒家“万物含生”论彼此相通。其次,在对万物的看法上,道家认为“彼出于是,是亦因彼”[8],肯定万物不但互为因果,而且交融互涉。庄子认为万物虽然属于不同的种类,但只是以不同的形态存在,其中的生命本质如同“环”一样始终未变,而且其中物物相关,就如同“环”一样没有始末。如此天然循环的道理就叫“天均”,又叫“天倪”,这也是一种天然平衡的道理,相当于今天生态学中所说的“生物圈”。所以说,“万物皆种也,以不同形相禅,始卒若环,莫得其伦,是谓天均。天均者天倪也”。[9]可见道家不仅肯定万物相关,而且强调万物相因相循。再次,在对人生的态度上,儒家认为宇宙一切众生均在不断进化之中,所以对众生应用雍容的和谐统一态度,并通过“物我合一”到达“天人合德”境界。这与老子所推崇的“圣人抱一,为天下式”[10]和庄子所称道的“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11]一样,都肯定众生的本质在于共同创造化育之理。道家与儒家在环保理念上不仅不相互排斥,反而相辅相成。儒家的高尚理想离不开道家高妙的超越精神,同样道家一旦过分超脱便走向荒诞,就应以儒家高妙的用世哲学相济,两者互助互补,才是和谐中“道”的环境文化精华。他们在环境保护上的共识对于指导我们今天的环境保护更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先秦儒道哲学环保观的现代意义

中国儒道两教都有弊病,都有不少负面、消极的影响,但如果我们体悟其原始意义,则不难发现它们所讲的很多都有“环保”的学问,其特殊的智慧一旦落实到环保工作上来,就有助于人们重新反省人生的价值和改造自然的意义,重新发掘、批判地继承、创造性转化传统文化资源,以促进我国环保工作的健康发展。特别是道家“无为而无不为”、“无用之用乃为大用”的方法学,亦即重视环保管理中的软件。道家的道,虚灵不昧,是无用之大用,那些看起来并无实际效用,虚无抽象的环保思想意识,一旦渗透到环保具体工作中,则所谓“无之以为利,有之以为用”。同样,原始儒家将“通天地之人谓儒”,绝不是一句空话。倘若人人都发挥这种天地之心也就是仁心,对整个大自然付出同样的尊重与关心,并爱护自然界的一切万物,那环境污染的治理就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了。这与当代最新的环保思想,可说是不谋而合的,所以的确深值重视与弘扬光大。

当然解决环保问题不能只靠道德教育的精神力量,还要政治、法制、科学和教育相结合。对待先秦儒道哲学的环保思想,既不应贬斥过低也不能估计期望过高,更不能将先秦环保观所谓的“天人合一”等同于今天的“人与自然的和谐”,虽然它们之间有部分重叠,但并不是一回事,“天”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往往被神秘化、伦理化了,“人”也往往被主体化、唯心化了,无论是《易经》的“天生神物,圣人则之”还是孟子所强调的“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者,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12],都是以伦理化的“天人”为本质,与“人和自然的统一”不完全同步。我们可以从儒道哲学中找到某些可借鉴的因素,从中得到某种启迪,以反省当今文明对“发展”的盲目崇拜。如果要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求什么法宝,终会让人沮丧的,其荒谬程度不可尽言。不过,人总是需要精神力量的鼓舞,所谓“心病还须心病医”,道德的堕落和道德信仰的危机应当依靠强有力的道德教育去拯救。这就是笔者肯定先秦环保观仍有其现代意义和存在价值的主要理由。例如目前我国在建立保护区及濒危珍稀野生动植物保护方面作了巨大的努力,并已经取得了可喜成果,已有646种部级珍稀动植物被列为重点保护对象,其中野生动物257种和植物389种[13],全国已建有不同类型的保护区600多个,约占国土面积的3%。与此同时我国政府已初步建立起一定规模的环保管理体制,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和政策,如《环境保护法》、《森林法》、《草原法》、《水法》、《土地管理法》、《矿产资源法》、《大气污染防治法》、《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珍稀濒危动植物名录》、《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保护区管理》等,然而全国近半数的自然保护区仍遭不同程度的破坏、偷猎、乱砍、滥挖、污染生境,特别是野生动植物的酷捕酷杀、酷采酷挖已使环境稳定性急剧降低,很多物种陷入濒危境地,生物群落面临崩溃的威胁。因此普及生态环境知识,开展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和培训,不仅要唤醒民众,提高广大群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意识,而且要促进和推动环保文化的深化和环保道德水平的提高。当然,先秦环保观的现代意义和价值不仅仅限于道德教育方面,它的历史观、人生观及其管理思维方法也有许多值得借鉴和吸收的思想观点。作为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现代文明的建设者,应当深入挖掘先秦儒道哲学的环保思想精华,做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使之在现代环境保护中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2][3][12]《孟子》篇目:公孙丑;尽心篇;梁惠王;尽心.

[4]论语・述而篇.

[5][10]《道德经》章目:32,22.

[6][7][8][9][11]《庄子》篇目:德充符,齐物论,齐物论,应帝王;知北游.

[13]野生动植物保护法.1988.濒危珍稀物种名录.1987.

上一篇:浅析语文教学心理学在说话教学中的影响 下一篇:论版画创作中的技法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