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的时空艺术

时间:2022-08-03 04:59:32

电影的时空艺术

[摘 要] 电影是现代传播的重要手段,其卓越的影响力是其他艺术形式无法比拟的,时间和空间是电影艺术表现的重要手段,在创作中有所侧重是无法避免的,但现在电影艺术创作中存在的严重的厚此薄彼现象却大大影响了电影的艺术表现力,如何在电影的时空艺术中利用建筑这一物质媒介来营造完美的视觉效果是当代电影创作人的重要课题。本文从电影的时间艺术、空间艺术和建筑媒介的角度阐述了电影时空艺术的相互关系和创作。

[关键词] 时间艺术;空间艺术;建筑媒介

如果要列出现代社会最为直接有效的承载、最为丰富饱满的世界文化传承任务的艺术手段,那么唯有电影这种声像结合、对时间和空间都具备形象记录能力的载体才足够胜任。电影不仅仅传达了我们过往的历史,也承载了关于未来的构思和想象。它既是时间艺术,在各种变化性的时间因素中构造出丰富的画面,展现完整的银幕形象;又是空间艺术,能在画面中勾勒出各种立体形象,具有吸引观众的出众表现力。参照乔托•卡努杜的《第七艺术宣言》:“电影,是把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全都包括在内的一种综合艺术。”

一、电影的时间艺术

一直以来,时间艺术的重要性,常常都在国内外的电影创作表现中被充分的强调。因此,传统手法的电影也往往通过强调各种时间性的变化来冲击着观众的视觉。例如,在1968年的科幻电影《2001太空漫游》中,导演利用了大量的时间艺术,将人类由猿人到太空人的转化历程按照线性时间的发展,分为了四部乐章来进行叙述,特别在影片末尾男主角大卫目睹着自己的不断衰老,直至在透明晶莹的球体里孕育出新的生命体――星孩。这种通过时间迅速变化的蒙太奇手法,将本片的哲学中心表达得淋漓尽致:生命的终点是死亡,而时间却没有终点,死亡不过是另一个新生的开始。

着重时间艺术的电影具有较强的剧情表现能力,这一观点一直影响着国内外的电影创作。美国著名电影大师格里菲斯创立了“叙事蒙太奇”,这种电影片中最常用的叙事方法,以交代情节、展示事件为主旨,按照情节发展的时间流程和因果关系来分切组合镜头,场面和段落,从而引导观众理解剧情。这种脉络清楚、逻辑连贯的创作方法对世界电影的影响非常深远。对照我国的电影发展史,几乎可以看出长期以来我国的故事电影大都是按照故事情节的发展来构造自己的电影观点。这是一种线性的发展模式,空间的立体发展仅仅作为了附属的花瓶,使观影的观众缺少了足够的想象空间。电影艺术毕竟不同于一般的文学作品,电影的艺术定义和镜头式的创作方式注定了电影可以形成更复杂的时空结构。它必须通过各种多样化的镜头、造型、声音构成一个具有运动性时间和空间的综合艺术。

二、电影的空间艺术

在电影艺术中,时间总是存在于空间构造的基础之上的。艺术史学家艾利福尔曾说过:“ 电影将时间与空间结合更进一步,时间因此真正成了空间的一个维度。”通过电影,时间名副其实地成了空间的工具。由此,一部优秀的影片常常会通过把握故事的环境氛围来衬托影片脉络,选择极富视觉冲击力的形象元素来构建一个具有整体感的空间构架。就像詹姆斯•卡梅隆导演的电影《阿凡达》,影片中潘多拉星球上高达九百英尺的参天古树、色彩斑斓、充满神奇的茂密雨林、还有各种发出璀璨光芒的植物,再加上星罗棋布飘浮在天空的哈利路亚山,简直就如同梦中的奇幻花园般展现在面前,这些环境造型将影片丰富的想象力展现得淋漓尽致,也将故事背景和发展方向交代得一清二楚。特别是纳威人群居的家园之树,在巨树大厦纵深的内部,盘根错节,如同迷宫一般,这一环境的展示,既象征了纳威人之间亲密无间的联系,也与本片感应器的设定相得益彰。正如Screen International评价的那样:一直以来詹姆斯•卡梅隆的成功在于,他把导演看做是作品的统一形象的创造者。几乎在每一部影片中他都充满想象力地创造了一个新的美学形式或者技术革新。”而阿凡达,正是由于导演建立了一个非常完整而且合理的空间构架,这个空间的营造使得空间环境能与人物的情绪和心境吻合,影片中潜藏的内在情绪在空间环境中延伸开来,时间艺术的线索得到完美呈现。

但是,并不是每一个导演都是詹姆斯•卡梅隆,如何营造一个切合影片主题的空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将简单的平面影像变成富有创造性的立体观感,早期的电影人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际拍摄方法中都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例如,借用传统的戏剧美学视角,利用摄影机独特的记录和揭示,通过环境透视和片段组合,以短镜头为主,突出前景,深焦距透镜拍摄长镜头,以保持时空连续性和中后景清晰度,创造出真实动人的现场感,开拓了空间的视野。在电影《寻枪》中,有一组非常具有典型意义的镜头手法构造的空间表现:男主角马山在深夜开着摩托车追踪丢失枪支的线索和踪迹,同时镜头缓慢的由马山开摩托车的全景切换到马山的意象空间:镜头模拟展示了主角看见的路及路边的景物,镜头产生飘移、晃动不定、朦胧不清的感受。这个长镜头呈现的主观视野,生动地传达出男主角马山,由于失枪而开始怀疑身边的一切事物的主观情绪,怀疑的视角此时形象地再现了,只能存在于人脑的抽象意识,把人物心理刻画得栩栩如生。接下来的镜头,对准了路面继续向前推进并不断切换表达主角内心活动的短镜头:主角的妻儿向他挥手告别、默然凝视的眼神不断闪现。因为丢失枪支,马山对人的不信任已严重影响到他与周围人的正常交际关系。车继续前行镜头再次切入表达主观的画面。镜头里不远处闪现一个持枪人的背影,这个背影随着马山摩托车的颠簸,晃动不停。这个镜头让观众感同身受,充分体现出“我必须找到枪,否则人命关天”的焦虑急切的心情。

三组镜头的切换将本片主角的“怀疑”心理立体地展现开来,通过在画面上真实地空间再现,对表达情节内容、表现人物的活动及心理状态提供了可信依据,再现了优秀影片中独特的真实空间感。

除了镜头的蒙太奇运用,影片从始至终的造型艺术也是提升影片空间感的路径之一,这是空间艺术的根本。而如何提升造型艺术,扩展影片空间,升华影片的情感基调,成为许多导演毕生探索的课题。意大利著名的现代主义导演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用他被称作“无情节”的作品作了最佳的示范。他抛弃传统的叙事手法,在影片中大量采用象征和隐喻的手法,特别是透过周遭环境和建筑物来反衬出人物情感的多变。例如,拍摄于1964年的《红色沙漠》,影片中,几乎每一个镜头都充斥了大量的色彩,隐喻着女主角的迷失且绝望的情感世界。怪异的色彩和坚硬的工业建筑将整部影片的忧虑情绪表现得淋漓尽致,最突出的莫过于突兀的,几乎将人类吞噬的黑色工业建筑:那些冒着黄色烟雾的烟囱,黑色陈旧的机器,纵横交错的铁锈管道……这些无生命的,冰冷的现代工业产物成就了安东尼奥尼的画面构图。渺小的女主角置身在这些毫无感情的建筑之中,所有神经质的举动都是对现代工业社会的反抗。安东尼奥尼通过对各种细节的捕捉,将人物的心理状态鲜明的揭示出来,而特殊的影像和场景,又进一步确立出人物的情感基调,真正使本片散发出一种深邃的魅力。

三、时空艺术中的建筑媒介

在电影中的建筑作为一种传播媒介,在营造的电影空间画面中,往往会产生一种独有的奇特效果。无论是科幻片、冒险片、文艺片、动作片还是纪录片,甚至可以到所有的电影类型,建筑都作为不可缺少的元素,成为导演空间幻想的重要阵地。在德国导演瓦尔特•鲁特曼指导的《柏林――大都市交响乐》中就曾提到:暂且不谈其物质现实性,建筑隐喻对电影想象来说一直是必须的。甚至可以这样说:“建筑是一种凝固的音乐。”

建筑并不仅仅是电影故事的舞台,它还常常具备着很多优秀演员都不具备的表演天赋。例如著名表现主义电影《泥人哥连》,在这个发生在17世纪布拉格的故事中,著名建筑家普利兹格作为电影建筑的主设计师,将电影中城市的房屋和街道连续排列,并设计出一个外形酷似贝壳的巨型建筑,作为故事发生的主要内景,使整部电影中的建筑物都萦绕了一种奇异而恐怖的氛围,仿若中世纪哥特式的阴郁灵魂在四处盘旋。由此,建筑物成为“有生气的脸,房屋之间以某种隐语和手势交谈着”。通过建筑的有力表现,电影的空间造型成为艺术家手中的立体凝结物,变成了一种具有表现力的有机形式。

但是,现代的电影空间早已经走出了摄影棚,摄影机记录着现实世界,更多的是那些转瞬即逝的瞬间。而建筑构建的空间场景作为电影最直白的一种语言,往往是表现这些闪光点的给力手段。例如,有这样的场景:华灯初上,一条普通的青石街道,周围房屋林立,前景处一个积水的水洼反射着昏黄的光线,影影绰绰。这样的场景可以发生在《混蛋》那个犹太女孩决心报仇的前一刻:昏黄的光线透过玻璃反射在她的没有表情的脸上,她注视着安静的街道,心里波涛汹涌,一辆马车驶过,碾碎了那平静的水洼,女孩的脸躲进了黑暗之中。也可以发生在吉庆街的《生活秀》:二楼的阿妹坐在窗边漫不经心,心里暗暗盘算着今天的生意,楼下来双扬踩着高跟鞋,声音清脆,却不小心踩在水洼上,击碎了光线,来了一句“崩溃”,也带来了吉庆街夜市的开场秀。这些看似细微的场景,在电影的镜头里特写放大。可以这样说:电影凝聚着观众的注意力,而建筑物的空间场景,却是观众们想象和现实结合的基石,一种奇特的心理着魔。

建筑的空间造型表现在摄影机里不断的探索,既延伸了电影自身空间,也延伸了建筑从未有过的运动。作为一种艺术品的典范,建筑在电影中并不再仅作为一个乏味的故事背景,而成为影响电影表现的黄金配角。它改变了人们对电影空间艺术的印象,提高了电影的空间营造,使电影拥有着很大的表现力和情绪感染力。以至于瓦尔特•本雅明在《巴黎拱廊街》中写道:难道不能拍摄一部充满激情的关于巴黎城市计划的电影吗?

四、结 语

在电影的时间中,所有的一切都是被动的存在物,但在电影的空间中,自由的想象力能够向任何方向伸展。电影正是借助着空间造型的无限想象力,在时间的浩海里呈现出丰富多彩的世界。也惟有如此,电影这一现代文明时代里传承文化的综合艺术,才能走向越渐宽阔深邃的艺术天地!电影的时空艺术是电影艺术追求的永恒主题,其美学价值远远超出我们的眼界,对其进行不断的探索和革新是电影创作的重要渠道,这是我们每一个文艺创作者的历史人文。

[参考文献]

[1] 黄鸣奋.数码媒介与赛伯时间艺术[J].现代传播,2005(01).

[2] 安东尼•维德勒,李浩.空间爆炸:建筑与电影想像[J].建筑师,2008(06).

[3] [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作者简介] 陈远大(1953― ),男,重庆人,重庆科技学院人文艺术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空间艺术创作的表现理论与技法。

上一篇:许鞍华影片的美学意蕴 下一篇:电影《香水》中“香水”的具象性和抽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