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土建类专业学生工程素质培养策略研究

时间:2022-08-03 12:58:39

高职土建类专业学生工程素质培养策略研究

摘要:在阐述工程素质内涵和必要性的前提下,分析了高职土建类专业学生工程素质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工程素质;培养;策略

作者简介:芮丽,女,本科,讲师,研究方向为土木工程;张文斌,硕士,副教授,公路工程系党总支副书记,研究方向为土木工程。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20-0172-04

高职教育旨在培养具备一定理论基础的应用型人才,与普通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相比,它更侧重于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随着高职教育改革的深入,人才培养质量有了较大的提升,尤其是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进步较快。但与职业发展密切相关的非技术性素质有待提高,故工程素质的培养已备受关注。

一、工程素质内涵

欧洲工程师协会联盟在1992~1993年提出的“欧洲工程师”16项素质要求中,属于技术素质方面的要求有2项,属于非技术能力方面的要求有14项。也就是说,技术性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在培养工程师的过程中并不是最重要的。这里需要阐明本文中的“技术性素质”与“非技术性素质”的具体含义。

“技术性素质”,就是指工程师具有完成其所承担的工业生产部门的“设计、制造、运行、施工、研究开发和管理等工作”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支持在面对实际工程任务时做出“会不会做”的回答,这种知识和能力是工程师必备的最基本素质。体现在教育过程中,就是针对学生的专业进行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教育培训。

“非技术性素质”,则是指学生或工程师在知识经济时代应具有的工程师意识和职业迁移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沟通合作的能力。具体地说,工程师意识就是支持他们在面对实际工程任务时,做“值不值得做”、“可不可以做”、“应不应该做”等回答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

通过以往的实践和对未来发展形势的预测,可得出这样的结论:非技术性素质发挥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说,甚至超过了技术性素质。

纵观世界工程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潮流,工程师意识将成为影响21世纪工程科学与技术的最重要因素;职业迁移能力、工程实践能力、沟通合作能力等将成为21世纪工程师实现个人价值的最主要决定因素。因此,工程素质教育的观念必须改变。所谓工程师意识,指的是工程技术人员在承担具体任务时所具有的良好的责任意识、成本意识和市场意识;所谓职业迁移能力,主要是指通过高等教育培养的工程师,应具有自我获得知识、迅速换职业的能力。

工程素质的基本内涵包括四个方面:①有良好的数学、自然科学、管理科学,以及相应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②有比较扎实和宽厚的技术科学基础;③受到必要的工程意识和工程实践的训练;④有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其中,重视工程意识、工程思维、工程方法的培养,并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工程技能的培养尤为重要。

工程素质教育要通过相关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实践环节的训练,养成工程实践能力,继而内化、升华成工程素质。教育者如何通过各种有效途径,促使这种“内化”、“升华”是实践工程素质教育的关键。

笔者认为,学校主要有三个功能: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传授知识的主要手段是课程,能力培养主要靠训练,而素质的提高必须经过“内化”和“升华”。故工程素质并非靠课程就能获得,强调的是一种过程,是知识和技能“内化”为能力和素质的过程。它不仅是胜任工程岗位所需的,而且是在本专业领域内适应和发展的基本要求。

二、高职生工程素质培养面临的问题及原因

随着高职教育改革的深入,教育教学质量有了较大提升,但对工程类专业学生工程素质的培养力度不够。正如部分高职院校领导所说:“一味地强调或加大对学生技术技能培养的力度,忽视或弱化了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很多毕业生专业技能高,但职业素养偏低,毕业后只能适应单一的岗位需要,迁移能力、岗位适应性明显较弱,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团结协作精神、创新开拓意识,以及抗压的心理承受能力普遍减弱。”目前,高职生工程素质的欠缺主要在以下方面:一是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二是缺乏工程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三是综合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足,四是沟通交流能力不强,五是缺乏全局观和大局意识。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

1.培养目标定位不准。关键是“技能型”与“技术型”的定位模糊。技能型指的是培养学生在某一特定岗位上的操作能力,一般不要求或粗略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的操作原理及理论知识。技术型人才除具备特定岗位的操作能力外,还应掌握相当的理论知识和完整的知识体系,才能有所发展和创新。

2.人才培养体系缺乏特色。一方面,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体系的构成上基本相似,没有本质差别,导致培养的学生千人一面,缺乏个性;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中片面追求技能教学,技能与知识、技术与素质没有融合,难以体现高职教育特色。导致学生的综合素质不高,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弱,就业后对企业管理不适应、对企业文化不认可,容易转岗、跳槽,不能安心工作,影响职业发展。

3.工程教育与工程实际脱节。工程类高职教育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方面不断进行改革,但企业的参与热情和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责任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尤其是在工程实践上,校企还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互动。

4.工程伦理教育缺失。工程师伦理责任是指经工程师资格权威认证机构认证的工程师在工程活动中,依据关护和公正的原则,应当自觉地为自主选择的行为利害工程利益相关者(包括当代的和后代的,人类和与之相关联的自然)承担责任(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责任)。而高职工程类教育注重从工具理性角度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忽视了工程伦理意识的培养,故学生在面对工程问题时缺乏社会责任感和伦理关怀。

5.工程引导教育缺失。学生报考本专业时并不了解工程,而课程设置和教学过程缺乏关联性的引导。学生毕业时仍无法回答“工程是什么”、“工程师干什么”、“所学知识有什么用”等问题,对工程的认识极其有限,且零散、不成体系。

6.师资队伍缺乏工程背景。工程素质教育需贯穿在课堂教学中,高职教师大多直接来自学校,普遍对实际工程不熟悉,因而工程素质不高、工程意识薄弱。虽然现阶段高职院校都引进了部分工程技术人员充实师资力量,但原有师资在工程实践方面仍难有很大突破,而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制度鉴于教学的有序、地域等客观因素,其作用发挥仍然不够。

三、高职土建类专业学生工程素质培养策略

1.明确培养目标和定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学校的人才培养有三对基本矛盾:学科的广泛性和培养的专门性、社会的可变性和教学的稳定性、需求的多样性和规格的单一性。解决办法是使学生毕业时达到与社会需求统一的基本素质要求。关于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笔者赞同匡瑛、石伟平在《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转换――从“技术应用性人才”到“高技能人才”》一文中所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不能仅限于高技能人才,还必须培养技术型人才。其一,从目前教育层次的设置上,我国高等教育一般培养的是工程型人才,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主要培养技能型人才。因此,培养技术人才的任务就落到了高职、高专身上;其二,从学生未来工作岗位要求角度,他们是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仅有技能是不够的,还必须具有完整的知识体系和基本的工程意识;其三,从人才未来的职业发展看,高职生将成长为更高层次的工程师。土建类高职生是未来的工程一线技术人员,专业领域方面要能胜任相关工作岗位并具有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2.完善课程设置,优化课程结构。目前,我国工科专业学生在工程教育方面与“大工程观”意识培养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人才培养过程中忽视了工程知识的系统性教育;第二,在工程教育过程中存在工程能力和实践缺失现象;第三,对工程人才技术创新性培养不足。故在进行课程设计时,既要综合考虑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又要兼顾工程素质培养的系统性。工程素质教育是一种过程,强调知识与技能在“体内”的“内化和升华”,而不是一种教育模式。高职教育是专业教育,强调综合素质的“基础”作用和工程素质的“定型”作用。在进行课程体系设计时,应从工程一线技术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出发,以培养工程素质为核心,以培养现代工程技术人员为目标。强调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

从目前各高职院校土建类专业的课程体系看,知识体系较为完整和系统,但在工程素质培养上并没有体现出系统性。笔者认为,从构建工程素质培养体系的角度分析,课程体系应增加工程通识教育模块,包括下面四个方面:首先是工程伦理,包括工作过程中的道德操守和个人修养;第二是对世界的认识,包括国际关系、国内政策、多元文化的交流和冲突;第三是可持续发展意识,特别是对减少资源消耗、加强环境保护的意识;第四是法律观念,包括知识产权保护和消费者权益保护。在工程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技术性与非技术性工程素质的协调发展,在工程实践过程中追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3.重视顶岗实习阶段,“导师制”与“高工导师制”相结合。导师制最大特点是师生关系密切。导师不仅要指导学生的学习,还要指导学生的生活,注重德育,以更好地贯彻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现代教育理念,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导师制在师生之间建立了“导学”关系,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指导学生的思想、学习与生活。从制度上规定教师具有育人的责任,教师在教科研以外,应对学生进行思想、学习、心理等方面的教育和指导并将其作为工作的一部分。

大多数学习方式传播的都是显性知识,就是能被总结进教科书的知识。而实行“导师制”时,学生从导师身上学到的往往是很难提炼的隐性知识,如为人处世的方式、想问题的思路、动态解决问题的能力、艺术化的领导技巧等,这些隐性知识(也就是非技术素质)对人才发展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

我国的大学工科教师大多是从校门到校门,最缺乏的就是工程实践中的知识、经验和素养。而工程教育中,无论是学生工程素质的全面发展还是教师队伍的成长,都必须在工程实践的训练中才能完成。高职院校虽然已经聘请企业兼职教师、派教师下企业锻炼,但鉴于地域、教学计划的严谨性等导致可操作性不强。高职实践课程比例较大,尤其是多达一年的顶岗实习期,不妨直接聘请企业高级工程师担任实习期的导师,以加强企业兼职教师在人才培养中的参与深度,这对知识的巩固与消化、能力的提升和工程素质的培养都具有重要意义,弥补了学校师资在工程实践的欠缺。

4.加强校企合作,提高教师的工程素质。在工程素质培养体系的设立上,不能仅靠企业的施工现场和兼职教师,学校应利用校企合作平台加强现有师资的培养。校企合作在高职院校中已经成为常态,各院校都给予高度重视,有开设“订单班”或“冠名班”、建立校外实训基地等多种形式,但土建类专业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对土建类专业来说,工程现场的流动性与教学秩序的稳定性、计划性的冲突,导致企业兼职教师的时间安排难以与教学计划吻合;二是工程建设的长期性与现场教学的计划性的冲突,工程建设从开工到竣工是按一定进度进行的,不能重现,而现场教学场景的需要是由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决定的;三是一个项目的顶岗实习岗位有限,往往顶上实习时间远远短于施工工期,学生难以在实习期间经历完整的施工周期。

故校企合作要抓住企业的需求,必须在以下三个方面加大合作深度:一是“互换”,学校与企业应建立长期稳定的教师与工程师的周期性互换交流制度,学校教师在工程实践中得到锻炼,企业工程师带来一线的技术与信息;二是“互访”,建立企业与学校之间的员工互培制度,学校定期邀请企业专家给教师授课,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学校帮助企业进行员工培训,提高企业员工的业务能力和素质;三是“共研”,学校教师与企业工程师在实践创新和工程技术研究上加强合作,充分发挥学校的科研优势和企业的实践优势。

5.建立大学生实践创新活动平台。实践创新训练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手段。现阶段,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建设平台已基本建成,但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学校资源缺乏有机整合;二是氛围不浓;三是有些项目变成了指导教师自己的项目,学生并未参与。要发挥好大学生实践创新活动的作用,应从两方面加强:一是健全科技创新活动指导机构,加强对项目的指导和资源的整合。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的主要目的不是出成果,而是培养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二是从制度保障、资金支持、设备开放等方面加大吸引力,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活动氛围,并加大宣传力度,尤其要以成果展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高职生就业已从抓就业率转变为重就业质量,高职教育也进入内涵发展阶段。工程素质培养关乎学生的就业质量和职业发展,是一项系统性强、涉及面广、难度大的工作,应得到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刘少雪.21 世纪工程素质教育刍议[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8(3).

[2]刘俊等.改革课程考核体系探索工程素质培养途径[J].机械职业教育,2012,(2).

[3]邢晖.高等职业教育百名书记校长思考录―研究者与实践者的对话[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3.

[4]邵建东.切实提升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N].光明日报,2013-05-04,(10).

[5]何放勋.工程师伦理责任教育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8.

[6]罗福午.关于工程师的素质培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9,(4).

[7]大工程意识培养[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12).

[8]4M法则,让“导师制”卓有成效[EB/OL].http:///hr/detail.xhtml?id=172459,2012-12-3.

[9]黄海等.以科技创新活动提升大学生工程素质[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4).

上一篇:善行互鉴 德修相建 下一篇:实验中心综合管理模式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