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中职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时间:2022-08-25 02:25:26

构建中职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摘要:阐述了中职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办学过程中如何依托广告设计与制作工作室服务校园广告需求,实现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的工学结合学习领域课程的尝试过程及方法。

关键词:工学结合;工作室;学习领域;真实项目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20-0020-03

工学结合作为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特征已成为共识,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模式的核心思想是做中学,即“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工学结合以学习领域课程为典型代表的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让学生亲身经历结构完整的工作过程,通过在真实工作情境中的实践学习,帮助学生形成对工作的认识和经验,获得包括关键能力在内的综合职业能力(而不仅仅是技能),满足学生个人全面发展的需要。

近年来,通过建设工作室实现工学结合被各大职业院校的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争相使用,尊重艺术设计教学自身的特殊性和创作规律,改善了学习环境及气氛,增强了课程的实践性和创新性。该模式的教学过程能将课堂教学、课题、实践等内容有机地融为一体,强化了以过程教学、实践教学为主的教学方法,更富有职业教育的特色。

一、建立广告设计与制作工作室的必要性

1.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需要。综合职业能力是指从事某种职业必须具备的,并在该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多种能力的综合,是个体将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在特定职业活动或情境中进行类化迁移与整合所形成的能完成一定职业任务的能力。这不是单一的某种能力,也不是一个个毫不相干的、孤立能力的机械相加,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是各种能力的“综合”,主要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其中,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又称为“关键能力”)中的很多内容属于情感类的教学目标,无法简单通过学科系统化课程和传授式教学来实现,必需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的“工学结合”课程,才能让学生获得“工作过程知识”。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是教室与传统课堂所不能实现的,必须通过真刀实枪地完成职业典型工作任务才能形成。建立广告设计与制作工作室,为学生提供了在真实的职业情境中学习的舞台,成为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支撑条件,满足了工学结合教学的需求。

2.构建学习领域课程模式的需要。目前,企业对职业院校不满意的主要问题是毕业生缺乏必要的工作能力。刚走出校门的毕业生需要花几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适应工作要求。要想改变这一现状,职校生应具备一定的工作能力和基本工作经验,其前提是在校期间系统地完成过一些典型工作任务。因此,工学结合课程的核心不再是传授事实性的专业知识,而是让学生在尽量真实的职业情境中学习“如何工作”,专业课程只能是从一个个具体的“工作领域”转化而来且用于学习的“学习领域”,即来源于工作实际的、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综合性学习任务。学习领域课程的实施需要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场所,广告设计与制作工作室为此提供了平台,不仅克服了传统教学的局限性,实现学校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最大限度地消除或缩短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磨合期,而且让学生在校也能感受到专业认知、专业学习、职业体验。

3.建设以专业教室和工学结合整合式学习岗位为代表的教学环境的需要。工学结合课程需要相应的教学媒体和环境,应创设尽量真实的工作环境,让学生有机会完成与典型工作任务较为一致的学习任务。因此,高质量的实训基地具有重要的意义。实训基地建设是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其核心是校内“理论实践一体化的专业教室”建设和校外基地的“工学整合学习岗位”建设。在校内建立广告设计与制工作室,按照典型工作任务完成的流程(岗位)来设计布局,使其达到真正的“教、学、做”为一体。并将工作室和教室的功能合二为一,使其既有课堂的教学功能,这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理论的实践;又有企业的生产功能,成为学生迈向岗位的桥梁和企业的培训基地。

二、构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1.立足市场调研,找准专业定位。当前,开设广告设计专业的中职学校相对较少,没有多少成熟的标准和经验可以借鉴,并且普遍存在培养目标定位含糊、把中职生按照高职生的标准来培养等问题。导致培养的学生高不成低不就,既达不到设计师的要求,又不具备一线技工熟悉的操作技能。广西南宁高级技工学校(以下简称“我校”)课题组通过大量的行业调查,走访企业管理者、行业专业人士、设计师、历届毕业生并进行沟通和讨论后,了解了企业需要什么样的设计人才、这个专业当前运用的操作平台是什么、工作流程是怎样的。因此,结合企业对设计人才知识结构及岗位能力框架的要求制定适合中职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面向广告设计和广告制作企业一线,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具有系统的应用知识和广告设计能力及理念,能熟练运用各类设计软件进行小型广告设计的技能型人才;精通中小型广告制作及其材料,能熟练操作喷绘机、写真机、覆膜机、横幅机、刻字机、雕刻机等设备进行广告后期制作的操作型高技能人才。

2.建设与众不同的广告设计与制作工作室。

(1)工作室硬件建设。“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作室教学模式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是设备要配齐全。以我校为例,先后购置大型喷绘机、专业写真机、雕刻机、刻字机、覆膜机、专业的尼康单反相机和专业摄像机,以及具有专业的视频采集卡、专业显卡等高配置的电脑,同时建设了具有各类摄影器材的摄影室等,为工作室教学的顺利开展和承接项目提供了保证。

(2)工作室师资建设。师资是广告设计与制作工作室的灵魂,工作室的师资要过硬。不仅要有承接项目、承担工作室各项任务的能力,带领学生顺利完成各种教学、设计与制作的任务,还要有责任心和奉献精神,对工作室学生进行各项能力的培养,并对他们的人生目标和发展方向提出建设性意见。近年来,我校从社会上引进具有企业实践经验的人才到学校任教,并让他们成为双师型的教学骨干和工作室的负责人。

(3)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充足的资源。管理制度是工作开展的保证,工作室建设必须有完善的管理制度与之配套。工作室必须参照广告公司来组织管理,必须借鉴和吸纳企业的工作标准、生产流程、职业行为规范,向学生灌输企业的价值观,强化诚信、责任、感恩等与企业文化有密切关联的教育内容。工作室的主导教师为主要负责人,学生为辅助负责人,教师根据学生的能力来安排合适的管理任务。工作室工作人员有明确的职责分工和岗位职责,同时要遵守法规制度,爱岗敬业,钻研业务,团结协作,积极完成各项基本任务。同时,作为“教、学、做”为一体的场所,还必须要有充足的学习资源提供给学生,包括信息资源、资料资源、互联网资源等。

(4)工作室项目来源。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当前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但大多数校企合作并不能对企业产生直接的效益,反而增加企业负担,因而企业对教育改革的积极性普遍不高,校企合作的难度很大,差强人意。笔者认为,解决项目来源是广告设计与制作工作室的主要难题。我校在成立广告设计与制作工作室时,给项目主要来源的定位是以学生自主需求、教师教学需求、学校宣传需求、校园商铺需求等为主,校外市场为辅的方式来征集项目。学校是一个小型“社会”,广告设计与制作工作室可将校内的各种广告承接下来,满足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工学结合教学和实训的需求。

3.依托广告设计与制作工作室,带动专业建设与改革。

(1)以真实项目引领课程改革,调整教学内容。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也是学校开展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依据。课题组对本地区的广告行业进行广泛的市场调研,充分摸清了广告设计行业工作岗位设置及工作过程状况,依托广告设计与制作工作室,改变现有的课程设置,强调以就业为导向、以真实的“项目教学”为载体、以技能训练为重点、以综合职业能力的提高为目标开发设计,建立工学结合的学习领域课程模式,主要学习领域有《办公文档处理》、《数码照片的拍摄与处理》、《影视制作》、《平面广告设计与制作》、《标志与VI设计》、《包装设计》、《网页美工与网络广告设计》等。

(2)以真实项目改变课程教学的组织与方法。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改革传统的教师授课、学生被动学习的方式,采用企业案例进行讲授,在剖析案例的同时结合将要进行的项目,就设计的一般性规律、特殊性规律、作业要领与基本流程、方法等进行阐述。鼓励学生积极加入项目小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在自主学习遇到超出能力范围的任务时,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组织、指导、帮助和促进学生的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最有效地进行学习,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其次,通过项目分析和讨论,向学生简要介绍设计的基本观点、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通过课堂讨论提高学生对设计的悟性。把各知识点化成任务,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激励学生积极思考和解决问题,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途径的多样性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性,开阔思路,提高学习兴趣。

(3)以真实项目改变对学生的管理。传统的教学模式把教师视为管理者,把学生视为被教育和被管理的客体,管理手段的过多运用致使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充分发展,创造能力得不到充分锻炼,学生习惯于接受管理和教育,而自我教育、自我设计、自我控制的意识和能力都不强,创新能力相对落后。学习领域课程借助工作室将教学延伸至真实项目,将项目搬到课堂中来供讨论、计划与决策,使学生的角色转换为广告企业中的一员或是项目小组中的某个岗位,对学生的管理方式也随之改变,变化为企业对员工的管理,广告设计与制作的行业规范、企业理念、价值观、道德观、规章制度等成为对学生管理的要求。

我校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依托工作室实施工学结合学习领域课程教学模式以来,形成了鲜明的职教特色:学校各种类型的活动随处可见广告专业学生忙碌的身影,校园处处显现出广告设计的氛围与痕迹,学生在各方面的能力上崭露头角,初见成效。可见,工作室是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途径,它不仅能让学生在工作中积累经验,在失败中找到自己的不足,真正理解广告设计与制作的精髓,同时使教师能更好地组织教学,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培养出真正具有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职业能力的广告设计与制作人才。

参考文献:

[1]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上一篇:魔力蘑菇魔法店之你的想像力是否丰富? 下一篇:例谈高中物理教学内容的逻辑化处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