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赏析.《废墟》的文化价值与现实意义

时间:2022-08-02 10:17:43

文学作品赏析.《废墟》的文化价值与现实意义

“我诅咒废墟,我又寄情废墟。

废墟吞没了我的企盼,我的记忆。片片瓦砾散落在荒草之间,断残的石柱在夕阳下站立,书中的记载,童年的幻想,全在废墟中陨灭。昔日的光荣成了嘲弄,创业的祖辈在寒风中声声咆哮。夜临了,什么没有见过的明月苦笑一下,躲进云层,投给废墟一片阴影……”(原文略)

《废墟》作者余秋雨,1946年生,浙江余姚人。上海戏剧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在海内外出版过史论专著多部。曾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辞职后潜心写作。其散文集《文化苦旅》先后获上海市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台湾联合报读书最佳图书奖、金石堂最具影响力的书奖、上海市出版一等奖等。

多年来,余秋雨以长途旅行方式实地考察文化。从国内走到国外,足迹延展到亚非欧。这期间,完成了以考察中华文明记录的《文化苦旅》和《山居笔记》,考察伊斯兰文明记录的《千年一叹》以及西方文明记录的《行者无疆》。从而完成了对人类历史的三大文明的关注和考察。

初读余秋雨的《废墟》,扑面而来的即是清新淡雅又不失磅礴大气的笔触。“我诅咒废墟,我又寄情废墟”,这对废墟复杂的感慨便是作者留给读者的第一个疑问,而当文中提到“废墟文化”时,读者就更加疑惑,这里的废墟到底是什么呢?是什么样的废墟令他既恨又爱呢?

废墟是历史留下的印记。秦始皇陵的废墟告诉我们一代君主的沉浮与霸气,黄鹤楼的废墟告诉我们建筑史上的辉煌与曾经,圆明园的废墟告诉我们旧中国的腐朽与无能……废墟,终结了一个时代、一个王朝曾经鼎盛的文化。废墟象征着毁灭,象征着没落,它是残忍地将我们心中最美好的事物埋没在历史的烟尘中,留下的只是世人的嗟叹与哀惜。然而这种废墟何尝不是美的?人们的雕琢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完美地展现在人们的眼前,废墟的悲怆与破败,历尽沧桑的残垣断壁讲述着过往。历史用废墟警告人们,谁再重蹈它的覆辙!

历史的车轮轮回,弹指一挥间,千百年转眼即逝。废墟是文化的开始。当废墟还带着曾经的文化,还带着世人的叹息的时候,新的文化开始了,它在废墟上重建。黄鹤楼重建了,却不失古朴与简洁;雷峰塔装潢了,却不失苍劲与典雅;万里长城整修了,却不失庄重与大气……这一切都是人们对历史的追忆,在新的文化开始的时候又不忘,不忘那曾经的烟尘所埋没的废墟。然而,这重建的废墟又怎么能说是定然美丽,定然璀璨的呢?冥冥之中,那废墟中却透露着一种完美的遗憾。黄鹤楼用钢筋连接,用砖瓦垒砌;雷峰塔用现代涂料和电脑技术上漆;万里长城竟用混凝土和黄砖修补……丢失了的废墟让自诩“文化”的我们放弃了发觉,而觉醒的人们开始在废墟外发现唯美的文化。于是新与旧,笑与泪,苦与乐在废墟这个交点上汇聚。

我们其实不必去掩盖悲剧,去掩盖废墟,历史的轨迹总会有一天帮它们解脱枷锁。欲盖弥彰的侥幸心理,只会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一段败笔。既然如此,何苦去追寻远在天涯的完美,何不坦坦荡荡地行走于荒寂的废墟?当有一天,你的眼前尽是古人留下的遗迹,尽是沧桑的废墟时,不要退缩,更不要闭上你的双眼。收起那颗怜悯的心,当手触到那粗糙的岩壁时,请用心去感受废墟的心跳。把心头的忧虑与苦行撒手在废墟,让时间将它们掩埋。它仿佛是开启时光隧道的钥匙,又仿佛是一面识透人间万象的词典。

读罢《废墟》,仿佛刚刚从一处处废墟上走过,满目疮痍,满目萧瑟,满目凄凉。现代人在印证着历史、印证着民族、印证着人类的废墟上烙上了现代人的印章。我们已看不见历史的车轮曾经碾过,我们已忘却了民族还有的或残存的骄傲的灵魂,或是悲壮的哀鸣!

有着“万园之园”美誉的圆明园是哭泣的。这座昔日压倒群芳震惊世界的园林建筑奇珍,今日已成了绿树丛中断壁颓垣、伤痕累累的废墟。毁灭圆明园的大火整整烧了三天三夜,一个古老的民族就痛苦地抱着头蹲在火边哭泣,一群强盗狂妄地站在火边狞笑。那熊熊的冲天大火滚着血腥的浓烟,在一个民族的历史上永不能失去,对于一个善良智慧的民族有着世世代代刻骨铭心的启迪。真实的废墟,才有真实的文化,真实的历史。保存废墟而不假饰废墟,开发废墟而不是重建废墟。因为那样是对历史的戏弄,对文化的糟践。在经过那么多岁月之后,眼前这般断壁残垣,静立无语的石柱,仿佛是一座纪念碑,向世人昭示着圆明园往日的风采,也记录着英法联军践踏中华文明的滔天罪行。圆明园不曾消逝,唯有那场百年前的大火,依然灼伤着我们民族一个时代的悲哀。

在地球上行走,没有一处不是废墟。现在的建筑,将来的废墟,现在的孩子,将来的老人,时间一直在流淌,不曾回头。而废墟的价值在哪里?虽然没有一处建筑可以做到永垂不朽,但是它们承载的文化信息足可以安慰为生存理念而惶惑的后代。曾经的废墟都安谧了,新的废墟还在产生,生生不息,无限循环。

余秋雨的散文独特之处在于,打破了传统散文文体的束缚,开创了散文的一代新风。这种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主题和题材的扩展超越;第二,对小说艺术形态的借鉴;第三,对原有散文文体模式的突破及创新。读余秋雨散文的第一感觉就是,篇幅宏大;另外,在写作手法上,并非以抒情为主,而是以议论为主。核心成分是议论,但又多以抒情的笔法来表达,这种抒情与议论的水融,使文中的议论充满了睿智与情趣,使读者总能在理性的思考中获得一种特有的精神享受。可以说他的散文,已跨越了纯文学的界线,走向文化领域。他开创了散文的一代新风,以崭新的范例拓宽了当代散文的领域,创造了新的散文审美形态,使散文的河流改变了流向,由小到大,由浅到深,由个体意识的抒发到整体精神的张扬。

在余秋雨的散文中,最具特色和最有魅力的部分,不是来自生动的场面描写,也不是来自温情脉脉的抒情,而是这种用抒情的笔法,进行理性思考的议论。

首先在于拟人手法的运用,赋予笔下的物以生命。文章第二小节中动词的运用非常经典,如“废墟吞没”, “瓦砾散落”,“石柱站立”,“ 幻想陨灭”, “明月苦笑”等,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废墟的荒芜,侧面写出了作者“诅咒”的原因。

其次是借助类比的手法,在无声无息中达到抒情的效果。“废墟有一种形式美,把拔离大地的美转化为皈附大地的美。”接着以母亲与儿子的关系引发黄叶与大地的关系,得出“没有黄叶就没有秋天,废墟就是建筑的黄叶。人们说,黄叶的意义在于哺育春天,我说,黄叶本身也是美。”接着,作者又以“雪峰”、“登月”、“人生”的伟大和希腊悲剧等类比得出“没有悲剧就没有悲壮,没有悲壮就没有崇高”的结论。

再次是善于引入中国历史,借助史实来达到抒情的效果。“中国历史充满了悲剧,但中国人怕看真正的悲剧。最终都有一个大团圆,以博得情绪的安慰,心理的满足。”接着指出“屈原”、“杜甫”、“曹雪芹”、“孔尚任”、“鲁迅”、“白先勇”等人不想大团圆,从而饱含深情地赞美“他们保存了废墟,净化了悲剧,于是也就出现了一种真正深沉的文学。”

理与情的融合统一。余秋雨用一种抒情散文的形式普及文化,通过抒情散文来唤醒人们的生命意识、历史忧患意识和民族意识,并对读者起到浸润作用。他能用散文般流利的语言叙述艰涩的哲理问题,把智性的议论和诗性的抒情水乳地交融,使深奥的理论包含着情感色彩,情与理统一了起来。理中有情,情中有理,情理合一。

余秋雨的散文清新自然,如缕缕的轻风掠过,也如潺潺的溪流轻吟心灵之歌,使读者能够忘记生活的不快和寂寞。荡漾在文字的海洋中,去洗礼人生的旅途。

上一篇:医学基础知识.呼吸系统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 下一篇:龚琳娜的跨国之恋:《忐忑》里感恩丈夫情有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