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地理能力的思索

时间:2022-08-02 08:20:06

培养地理能力的思索

地理课是初中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这门课程对于学生学好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逐步形成地理科学的基本观点,养成健康的情感,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实现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初中地理教科书将知识教育、思想教育、能力培养结合在一起,我想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在于“授人一渔”。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教育培养学生能力方面的关注度逐步升高。作为教师,我也有一些对学生能力培养的一些看法,与大家分享。

由于长期以来不少初中地理课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在教学中往往沿用了其他学科的教学方法。普遍存在着两种引入新课方法。一种是“讲”法,即“同学们,今天我们讲……”,“同学们,现在老师讲……”,这样就把师生互动的地理教学活动引向“老师讲学生听”的单向活动。也许有人会认为只有语文那样的科目进行导入就行了、就可以了,地理不需要这些,地理仅是运用复习检查就行了,殊不知你在无形的减弱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积极性,这种积极性的减弱直接影响你对学生能力培养的效果;还有一种是“翻书”法,即“同学们请把书翻到……页”,把以地图教学为主的地理课变成看书划线的枯燥的文字教学课。初中地理教师应该努力用“学习”或“讨论”来代替“讲”,用翻“图”来代替翻“书”。虽然是“一字之差”,这也代表着地理课堂的实质进步的一面,课堂的生动,课堂的吸引力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具有很大的帮助,学习兴趣是地理能力培养的基础。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家研究也表明:人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总是力求探索它,认识它;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并趋向某种事物特有的意向,是个体主观能动性的一种体现。如果课堂不吸引人,学生自己都不爱学,何谈学生能力的培养呢?这是要与现在国家对于地理教育改革的要求落后很多的。现代教育观认为,能力培养是基础教育阶段第一位的任务。随着知识的高速增长,使学生具备各种学习过程所需要的能力,比获得知识更有价值和意义。所以,中学地理教育也应把地理能力的培养视为中心任务。地理能力是顺利完成地理活动,即地理认识活动和地理实践活动所必需的能力总和。现在国外已经十分注意素质教育、能力培养的问题,并且他们也切实的在做,他们很多素质教育的方法值得借鉴。

法国的国立卢浮宫博物馆是世界上参观人数最多的博物馆,每年接待600万参观者,其中一半是学生。卢浮宫“文化服务部”主任加莱尔先生说,提高学生的历史和艺术素养,是博物馆的使命之一。在法国,所有的国立博物馆免费为教师及18岁以下的年轻人开放,为他们组织专场讲解。不过,“我们对学生的关心远不止于此”。据他介绍,卢浮宫有一些为学生的服务项目。“艺术车间”是其中之一。卢浮宫拥有数十个“艺术车间”,既为成年人,也为学生服务。今年二、三季度,学生“车间”开设32个专题的活动,如“了解园林”、“认识菘蓝”(一种植物染料)、“古埃及服饰”等。所谓“车间”是集参观、讲解及自己动手三者于一体的艺术活动场所,为50平方米的厅室,中间有一工作台,周围有放置用具的大壁架。设立“车间”是为了增加学生的艺术体验。“车间”活动,凭借卢浮宫的资源。例如,园林课先由教师带领参观卢浮宫前的杜伊勒里花园,讲解其风格,回到“车间”后,学生用模具搭一个他们想象中的花园。6到18岁的孩子都可凭兴趣参加,没有任何限制,交30法郎上课费即可。“艺术车间”很受欢迎,一般要提前半个月才能订到位置。拥有这些专业方面的实际演练,无疑会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地理能力的培养具有很大帮助的。

以上事例是国外对于素质教育方面所作的努力,我们不必全部照搬原套,而是将其要去粗取精、博采众长。纵观全球的形势,素质教育的大潮席卷而来,针对教育,针对地理学科,地理能力培养必不可少,此亦素质教育的要求。其实能力是什么呢?就是学生将来能够适应社会,发挥自己的专长,能为家庭、国家、世界做出自己的贡献,不是吗?认识到这些,我们应该就有了努力的方向和力量了吧!而我们如何去做,怎样开展呢?

著名教育家陶行之提出“教育即生活”“社会即学校”并践行到底。他的教育思想源自杜威理论的基本前提:教育必须和社会的结合。生活教育的核心思想在于: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也就是说,教育要围绕当下的生活展开,并且为生活提供能动的促进作用。同时生活教育主张劳力和劳心的结合,主张把社会看作一所大学,要到社会大众中学习而不是到小众中搞“小众教育”。他的教育思想对于惯于空谈清谈的读书人来说是一个巨大的促动,在当前我们反思教育时候,他的思想仍然没有过时。此种观点运用到素质教育下对地理学科的要求当中来也是有意义的。

我们可开展地理与社会的综合实践课。在社会的帮助下,在生活之中对学生进行能力的培养。地理综合实践课程可以制定不同的主题,将地理知识开展成若干的专题进行探讨,借助图书馆、网络、家庭、社会等各种渠道进行查找,开展生动有趣的活动。活动课程的模式可分两类:一类是校内活动模式,如举办环境知识竞赛;利用壁报、广播等信息渠道宣传环境知识和环保意义;开展家乡环境治理和建设发展问题的探究活动,并商讨谈就结果的可行性,培养其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等。另一类是走出学校,组织以调查家乡环境问题和经济建设发展为目的的实践活动;在地方有关部门的支持下,组织学生代表参加有关地理自然方面的社会工作,如中国水资源现状与人们的节水观念的调查;学习西双版纳的自然风光时就可带他们去植物园,亲身感受南方的植被、气候的特点,还可以定期组织一些初级的环境保护工作,如环保宣传、绿化街区、清理城市“白色污染”等。

我们有理由相信,地理综合实践课程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扩大地理学习的信息量,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地理技能和地理实践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学会关心、参与解决家乡的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问题,强化学生参与地理的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培养21世纪合格公民和建设人才所必需的地理修养和素质。

现在更多的人意识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上至国家领导下至平民百姓都明白这道理,因此这类活动的开展应是会获得极大支持且受到学生的喜爱。对于老师,要很好的权衡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的关系,毕竟将来学生要走向社会,要适应社会,要奉献社会,要推动国家乃至全世界的进步发展。因此,我们既不能减少课堂地理知识的传授内容,也不可忽略教育针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要求。作为我们地理教学的一线教师,我们更要认真思考、不断努力!

上一篇:小学课堂英语教学探索与尝试 下一篇:培养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浅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