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护理与功能护理的关联性研究

时间:2022-08-02 01:38:19

责任护理与功能护理的关联性研究

【摘要】 目的:对临床治疗中责任护理与功能护理进行对比分析。方法:2010年3月-2011年3月间,将我院消化科90例消化道出血病人,进行随机分成两组作为临床观察对象,其中,甲组患者45例,为责任护理组;乙组患者45例,为功能护理组。结果:经过2个月的临床护理,责任制护理组的45例病人中,34例患者症状明显好转或得以减轻,总有效率为75.6%。而功能制护理组45例,17例患者状明显好转或得以减轻,总有效率为37.8%。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差异显著(P

【关键词】 责任护理;功能护理;改革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3)12-0274-01

2010年1月以来,我国卫生部颁布了《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为了保证患者能够得到优质的护理服务,我院于2010年3月开展提高护理质量,增强临床护理工作活动,以我院消化科作为试点对象,在医院有关领导和各方人员的相互配合下,实施责任护理与功能护理的临床对比,实践证明责任护理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0年3月-2011年3月间,将我院消化科90例消化道出血病人,进行随机分成两组作为临床观察对象,其中,甲组患者45例,为责任护理组;乙组患者45例,为功能护理组。

1.2方法

1.2.1责任护理:

(1)对病人实行8小时上班, 24小时负责制。每天清晨,在医生查房前整理病室和病人的床铺。使病人感到整洁、舒适,了解病人的睡眠、排泄及病情变化等情况,及时向医生提供有价值的临床资料,病人入院后,多有焦虑不安甚至有孤独感,这期间,应及时了解他们的愿望和需求,并尽力给予满足[1]。(2)执行责任制护理即执行一切为病人,对病人的健康和生命负责的原则。也就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尽职尽责,尊重病人,牢固树立待病人如亲人,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思想。如从生活上给予关心和照顾,替病人保守秘密;听取病人陈述时要认真专注;对有心理变态和爱唠叨的病人,要耐心,不流露厌烦的情绪,让病人放心[2]。

1.2.2功能护理:按照护士的基础护理原则进行划分,根据患者护理的过程,将护理任务分散完成。通常在护理分工上具体可分为:给药护士、巡回护士、办公室护士、治疗护士等几种,形成一种流水作业形式[3]。

1.3采用SPSS10.0软件,对患者症状减轻或好转例数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差异性。

2 结果

经过2个月的临床护理,责任制护理组的45例病人中,34例患者症状明显好转或得以减轻,总有效率为75.6%。而功能制护理组45例,17例患者状明显好转或得以减轻,总有效率为37.8%。详细数据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对比

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差异显著(P

3 讨论

现如今我国临床护理中大多都采用功能护理的模式,这样的护理模式是仅仅对患者疾病进行护理,在治疗过程中起辅助作用。其特点是护理人员分工明确,方便日常的管理和组织,护理人员的熟练程度大大增加,极大的节省了医院的人力资源。但不能忽略的是功能护理模式缺乏整体性思考,对患者的心态及病情不能很好的得到了解[4]。特别是当遇到医患纠纷时很难第一时间找出原因,所以功能护理的弊端日趋凸显,难以满足患者的要求。

责任护理早在20世纪中期已经由美国医疗界提出,并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完善和修正。所谓责任护理指的是患者一经入院在治疗的全部过程中都是由一位护士负责护理,向患者提供个体性、连续性、整体性的护理模式。其特点是改变了原有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极大的提高了护理人员的责任感。这样的护理模式使得患者的安全感增加,增进了医患双方的关系。与此同时,护理人员与医生的关系也在逐渐的发生改变,护理人员的地位与重要性日显突出,极大的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

笔者通过对我院90例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两种护理方式的临床对比分析可以看出,责任护理能够最大程度了解患者病情,为患者制定出适合患者自身的护理计划并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手段,这样可以将医护人员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从根本上提高了护理水平。根据临床护理过程中可以得出在进行常规护理治疗的同时,对患者的心理护理也是必不可少的[5]。这样能够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保持健康乐观的心态,促进患者病情恢复,减少了治疗时间,提高了治疗效果。与此同时使医院的陪住率大大降低,方便了医院的日常管理,降低了院内发生交叉感染的可能。

责任护理可以说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一次重大改革,此次改革不仅仅是日常工作中方法的革新,也是科学发展中取得的必然结果。责任护理改变了以往护理工作中对于程序化、信息化、理论化的被动执行,使医护人员能够有针对性的,积极主动的进行思考,并对护理效果做出正确评价,这也是今后护理事业的发展趋势所在。责任护理大势所趋,值得推广。在开展责任护理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对所管病人全权负责,护士在日常查房过程中,能够对患者病症及治疗情况及时了解,并能够第一时间向医生回报患者情况,进一步增进了医患双方的相互配合。责任护理实施,可以使医患关系变得更加和谐、亲密,取得了较好的护理成效,加快了患者病情的恢复,临床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易利纯,李凤辉,苏国兵,尹忠元,刘佳. 责任制整体护理在儿科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的应用[J]. 当代护士(学术版), 2011,(11):101-102

[2] 王艳敏. 整体护理工作在基层医院开展的利与弊[J]. 中国实用医药, 2009,(02):97-98

[3] 杨沁玲. 专科医院优质示范病房开展责任制护理初探[J].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2,(02) :33-34

[4] 彭瑞琴. 角色扮演在基础护理实验中的应用[J].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 2009,(03) :257-258

[5] 张隽,史鹤玲,冯月亮. 中晚期肺癌住院患者448例的整体护理[J].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2,(06) :27-28

上一篇:护理干预对胃癌手术康复的影响 下一篇:54例脑卒中患者的社区康复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