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急诊护理操作实施风险管理的探讨

时间:2022-09-04 05:25:47

对急诊护理操作实施风险管理的探讨

【摘要】 本文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研究风险管理在防范急诊医疗纠纷的作用。主要采取的方法是制定一个科学的风险管理制度到高风险的护理行为中,然后对全体护士都组织学习和考核,进行护理操作的过程中落实好各种防意外告知、褥疮预防告知、防自杀病人再自杀等告知制度。而相关管理者随时检查该制度的落实情况,对于其中还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改和完善。

【关键词】 急诊护理;风险管理;探讨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3)12-0239-01

在进行急诊护理的时候,必然会存在一定的风险,所谓的护理风险指的就是检查、治疗或是护理方式上存在着一定风险性,在对病人进行治疗和护理的过程中医护工作者担负一定风险。护理风险的管理指的是护理过程中或护理前后存在的护理风险进行判断、评价以及处理,来避免或是减少风险事项的产生以及这些风险引起的危害或损失。近些年来,我国一直在不断进行医疗改革,医疗观念也逐渐发生变化,对医患关系的重要性的认识逐渐加深,医疗风险管理机制也更加完善。

一 实施风险管理的思路

随着颁布《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来,充分让相关医务人员认识到我国的相关法规逐渐健全,也促使了相关医疗机构加快医疗行为更加规范的步伐,减少和避免医疗风险的出现。相关法律法规的出现就是为了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合法权益,需要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也要顾及到医护人员的自身利益,就要相关医护人员自身需要对相关法律法规有所了解。将在急诊护理行为中高风险操作项目通过判断和评价制作出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并应用到医护管理中去,而每项护理操作的目的、风险因素都需要让病人及家属有详细的了解,这样不仅可以让病人及家属更加理解,更容易配合,同时也尊重了病人及家属的知情权,避免和减少了纠纷和投诉的发生率。

1.1、风险因素评估

在进行急诊风险管理的第一步就是急诊风险因素评估,其中首先是识别风险因素,在平时工作中对可能的风险事件进行判断,并在其中找寻与医护人员有关的因素。医护人员容易出现的急诊风险因素中包括了: 护士急诊工作不认真,没有较高的服务意识,在对病人进行服务的时候不够诚心、细心和耐心,或服务态度不好,没有较高的护理规范意识,对必须进行的操作程序进行自作主张的削减;没有扎实过硬的护理业务技术,导致治疗措施难以落实;掌握急救技术不够充分,应急能力较差,在遇到实际抢救工作,无法快速进行治疗,导致危重病人无法得到及时救治;医护沟通不畅,因为医师多是采取的口头医嘱,护士在进行执行时,容易出现用错药或重复用药的情况。

1.2、风险管理制度制定与实施

1.2.1、建立风险防范制度

设置完善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并依据急诊科自身特点,建立一个由护士长负责、护理骨干组成的风险管理小组,进行多层次的风险管理,及时找出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每月按时进行护理安全工作会议,提高护理风险管理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1.2.2、加强风险防范意识

对于急诊风险管理制度进行组织学习,并做好动员工作,提高全体护士对风险管理制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识,进行学习一段时间过后,可以采用考核的形式检查,要使全体医护人员都能熟练掌握风险管理制度中的内容。增强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加强护士的风险意识教育,充分结合和处理好护理风险与救死扶伤的神圣职责以及尊重病人的合法权益,让每个护士都可以正确认识到护理风险的重要性。提高护理人员整体素质,同时增强护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力度,在做好教育工作的同时,也可以开展专业培训班、参加讲座、自学考试等一些形式,增强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相关护理专业技能。通过开会、讲座等一些形式对护理人员实施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

1.2.3、 风险高发环节高度重视

对于刚刚毕业的实习护士以及试用期护士必须要加强管理工作,尤其是要做好岗前培训工作,相关护士行为必须要规范。对于刚入院、危重病人及特殊心理状况的病人或是存在潜在危险的病人必须要重点巡视和重点护理。并依据急诊科因为具有突发性、不确定性和紧迫性等一些特点,护士长可以使用“新老搭配、性格互补、能力互补”的原则对相关护理人员进行合理排班,需要重视对年轻护士急救技能的培训和考核,从急救仪器的使用注意事项、具体操作到使用后仪器的清洁、消毒、保养、检查等都需要培训,还可以采用模拟病例的考核方式[1]。

二 急诊风险管理的实施

2. 1、护理工作中的风险识别及评估

进行护理风险管理的基础就是护理风险识别,其主要功能是对识别和分类在护理服务过程中客观存在及潜在的各种风险因素,然后对产生护理风险事故原因进行分析研究。分析在急诊护理操作中容易出现的投诉、纠纷的操作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分析可能出现客观存在的及潜在的各种护理风险性。当出现投诉和纠纷后,需要及时进行妥善的处理。相关管理者必须制定一个相关的预警计划,要能及时识别风险,避免出现护理风险[2]。

2. 2、风险管理制度的制定

处理护理风险的过程中,可以使用护理风险管理技术来完成,在进行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时,要通过护理风险识别,妥善解决在急诊护理工作中易出现纠纷,对投诉行为进行识别,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护理风险的出现,并制定各项护理行为实施制度和规范。可以实施和执行这些制度包括: 建立压疮预防告知制度、吸痰告知制度、导尿告知制度、安全告知制度、防止自杀患者自杀告知制度、输注刺激性药物告知制度、急诊患者转送到其他科室执行急诊危重患者交接登记本,值班护士的交接工作也要做好,出现意外因素及时告知。

2. 3、风险管理制度的学习

制定护理风险管理的相关制度以后,也要做好动员报告,增强相关认识,全体护士都需要学习和认识到风险管理体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对风险管理系统的内容进行认真学习,进行检查的时候要进行考核,全体人员都必须要熟悉风险管理系统的内容,便于更好落实制度并为制度的落实打下基础。

2. 4、监督制度落实情况

急诊风险管理制度的实施,必须严格落实到每一个医护人员的身上。而护士长作为管理者,必须要认真检查制度落实情况。因为急诊科护理工作量比较大,护士长要在交接班前后、中午和节假日时间,双休日,深夜等薄弱时间也要认真进行检查。出现工作不到位的情况,要立即进行改正,并与每月讲评挂钩。

三 结论:

在急诊科急诊护理操作中实施风险管理制度获得了较好的效果,受理投诉情况明显减少,这进一步说明了急诊护理操作实施风险管理能有效改善医患关系,提高急诊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陈明凤.神经外科护理风险管理的对策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 30) : 67 -68.

[2]陈晋利,李淑君,云 洁 护理风险管理在体检中心的应用[J].临床误诊误治,2011,24( 6) : 103 -104.

上一篇: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下一篇:舒适护理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