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患者癌因性疲乏的护理干预

时间:2022-08-02 12:14:45

肿瘤患者癌因性疲乏的护理干预

摘要: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模式也随之而改变,对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在对癌因性疲乏患者进行科学系统的护理干预,有效减轻了患者的疲乏程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肿瘤;癌因性疲乏;护理干预

癌因性疲乏是与癌症相关的一种虚弱、缺乏激情及易累的主观感受,主要表现为非特异性的无力、虚弱、全身衰退、嗜睡、疲劳等症状,是癌症患者的重要症状之一,可以由癌症本身引起,也可以是癌症治疗的结果,极大地影响患者的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癌因性疲乏不同于一般的疲乏,它发生快、程度重、持续时间长,不能通过休息来缓解。癌因性疲乏在癌症治疗过程中是一个常见却容易被忽视的症状,随着对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研究的不断进展,癌因性疲乏也越来越受到关注。通过在临床个性化护理干预,患者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改善疲乏过程,提高了治疗效果,满足了患者需求。

1癌因性疲乏相关症状

1.1疼痛 疼痛是对癌因性疲乏影响作用最大的症状因素,疼痛症状越重,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的程度也越重。原因可能是疼痛本身使得患者活动耐力降低、诱发抑郁或沮丧,导致疲乏的发生;疲乏亦影响患者的食欲和睡眠,导致患者机体功能下降。

1.2营养不良 营养与疲乏密切相关,肿瘤患者的能量、糖、脂肪及蛋白质代谢均有很大程度的改变,食物的利用率下降。同时肿瘤生长及肿瘤导致的感染、发热、呼吸困难等引起机体能量消耗增多。另外,由于化疗等各种原因引起的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肠梗阻,使食物摄入量减少,这些都使机体的能量供给少于机体所需要的能量,造成营养不良,从而引起疲乏。

1.3睡眠障碍 疲乏程度与睡眠效率呈负相关,与夜间觉醒时间、入睡时间、24h睡眠呈正相关。由此可见,睡眠障碍和疲乏存在直接关系,睡眠障碍程度越高,其疲乏感越明显。原因可能是在住院期间,由于放化疗的不良反应、对疾病的担心、环境陌生、住院时间长等因素,患者的睡眠障碍和疲乏程度随住院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增加。

1.4焦虑、抑郁 癌症患者不仅是生理上的痛苦,同时也带来强烈的心理刺激,可诱发不同程度的心理应激反应,焦虑和抑郁是最常见的反应。许虹波等[1]研究提出,存在抑郁情绪的患者常常会出现食欲减退、睡眠障碍,甚至拒绝治疗等行为,以及自觉思维迟钝,从而导致机体的生理功能逐渐下降,生活态度消极,即表现为行为感觉疲乏和情感认知疲乏。

1.5化疗 杜富秀等[2]研究指出,化疗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食欲减退、便秘、腹泻、疼痛、失眠、贫血、白细胞减少症等。张静等[3]研究指出,化疗的不良反应不仅使机体对能量的摄入减少,而且排便的不通畅、疼痛和失眠等加重身体能量的消耗,当机体对能量的需求超过能量供给时,就容易发生疲乏感。

1.6放疗 癌症患者接受放疗后,疲乏发生率及疲乏程度较放疗前提高。放疗导致的免疫功能下降、细胞损伤,与癌因性疲乏的产生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1.7患者的心理因素 患者对疾病的恐惧、缺乏家属的情感支持、经济方面等问题,客观存在物质的援助,这些加重患者对躯体症状,如疲乏、恶心、疼痛等的感知,引起错误的警觉,使患者更担心癌症的复发, 70%癌症患者迫切需要有针对性的的心理社会支持,有的患者不愿倾诉癌因性疲乏症状,认为其是肿瘤治疗中必须忍受的;缺少适当的运动,担心在疲乏的情况下进行运动会造成抵抗力的下降和肿瘤的扩散、转移;缺乏来自家人、朋友、同事的鼓励,癌症患者会更加的痛苦。

2临床表现

出现无力、虚弱、懒散、冷漠、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沮丧等多种表现形式,同时从体力、精神、心理、情绪等方面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患者对治疗的耐受性和依从性。

3干预措施

3.1健康知识的普及 癌症患者在健康信息领域需要最多,需要帮助的程度也最高,目前社会中癌症患者的健康信息需要并没有得到满足,因此,护理人员对所有的癌症患者进行癌因性疲乏及自然病程的教育。

向患者提供有关运动,特别是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广播体操、太极拳等。通过这些有氧运动可以提高心脏的输出量,增加血液中的氧含量,改善情绪状态和睡眠质量。加强患者的营养剂饮食护理,指导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易消化食物,进食困难的患者必要时采取完全胃肠外营养,以维持其最佳营养状态。陈艳等[4]研究指出,癌症患者的睡眠质量与焦虑、抑郁、疲乏、疼痛等常见症状存在着交互作用,导致患者生命质量的下降。医护人员合理准确的使用镇痛睡眠药物,另外通过辅助疗法,如主要有联合放松技术、冥想、瑜伽、穴位按摩、针灸、足浴、太极拳、音乐疗法等,从而改善患者的睡眠障碍症状。

3.2心理咨询与情感支持 要以患者为中心,主动关心、同情,鼓励,认真做好心理疏导,耐心倾听患者的倾述,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开导,使患者情绪稳定和得到心理上安慰,增加患者的安全感。并且为患者提供良好的住院环境,帮助患者减轻与环境有关的压力,帮助患者争取多方面的支持。安排病种相同、病情相似的患者居住一室进行交谈,相互倾听在治疗过程的感受,交流体会,让患者从治疗好的患者身上看到希望,激励其积极配合治疗。

3.3药物治疗的依从性 肿瘤患者是否确切了解治疗在疾病康复中的重要作用及经济费用问题是影响其依从态度及行为的主要因素。平菊梅[5]研究指出,强化健康教育能显著提高肿瘤化疗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即护理人员给予患者个体化、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出入院指导,以及个人应对措施等方面的宣教,并通过评估、教育、再评估、再教育的方式,促进认知能力与自我照顾能力,提高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

3.4加强重度疲乏患者的安全护理干预 嘱患者卧床休息,减少活动;认真落实生活护理,如床上擦浴、洗头、口腔护理,皮肤护理等;将患者经常使用的物品放置易拿取得地方,减少患者活动量和体力消耗;患者活动时护士或家属陪伴左右,防止跌倒,必要时床尾挂醒目标识。

3.5指导癌症患者的自我管理 自我管理来源于心理行为治疗领域,近年来开展的健康宣教,之后逐渐运用的癌症患者中,因此,自我管理在癌症领域的运用研究起步较晚。自我调节理论基于两个假设:①通过对发生事件的感觉和理解来管理自己的反应和行为;②患者目标是在日常生活中维持情绪稳定,减轻疾病带来的危害。癌症自我管理主要通过采用自我管理教育等,教会患者自我管理技巧,调动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如鼓励患者参加社交活动,建立健康会关系等,缓解患者症状严重性,提高患者生命质量以及自我效能感。

4体会

癌因性疲乏普遍存在,并且是癌症患者的高发症状,已被认为是特殊的症状群集,在症状群中,对一个症状的治疗可能会间接影响群集的其它症状,关键在于关键症状的诊断和治疗。通过不同症状之间的相关性与其诱发因素的研究,针对以疲乏为主的症状群实施干预措施,完善其干预模式,可为临床医护人员准确预见与有效干预症状提供参考。其影响因素较多,可分为不可控性和可控性影响因素,其护理干预措施可重点放在后者,王维利等[6]研究指出,此项护理操作需要注意其观察长期性、动态性、连续性。护理人员可通过护理专业性的职业态度、知识、技能支持,提供护理技术支持、信息支持和情感支持等内容,提高患者对疾病的应对和适应能力,促进患者生理、心理、家庭和社会功能的系统康复。在实施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当注意培养自己专业化、系统化、科学化的社会支持能力,指导患者表达自己的客观需求与主观感受,同时帮助患者实现客观、理性、正确地评估自己的社会资源、心理状态,寻求获得最大限度的社会心理支持。

我们医护专业人员的角色非常关键,不仅是技术员,还是辅导员、协调者、生活指导者和服务提供商。其责任包括积极聆听、协调患者的和家属的期望、健康教育和提供有关疾病的信息、鼓励积极的生活方式,战胜疾病的信心,真正做到优质的护理服务,切实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许虹波,符丽燕,朱聪,等.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及其与抑郁的相关性[J].护理杂志,2010,27(16):32-34.

[2]杜富秀,姜亚芳,高风莉.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及其影响因素调查[J].护理学杂志,2008,23(20):19-22.

[3]张静,绳宇,谢辉.乳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6):1-3.

[4]陈艳,汪苗,张伟,等.癌症患者睡眠障碍的研究进展[J].护理学报,2011,18(5):26-29.

[5]平菊梅.强化健康教育对肿瘤患者化疗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临床身心疾病杂志,2008,14(6):524-525.

[6]王维力,洪静芳,张森淼.护理专业性社会支持的内涵与外延[J].护理杂志,2011,28(24):11-14.编辑/申磊

上一篇:15例主动脉夹层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下一篇:中药药效在临床医学中的研究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