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育从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出发

时间:2022-08-02 05:19:21

德育教育从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出发

摘 要:当前,对于幼儿园德育方面的研究已越来越受到关注,特别是对于幼儿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更加受到关注,那么当前幼儿都存在哪些问题呢?作为幼儿教师而言,应该怎样去教育他们呢?带着这个问题,笔者通过走访调查等形式进行研究,希望能为促进当前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幼儿园 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辅导

一、幼儿常见的心理问题

根据本人调查发现,我国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幼儿的比例较小,最为常见的心理问题在于幼儿的行为习惯、情绪、社会适应三个方面,主要的行为表现有如下。

(一)行为习惯问题

1、多动行为:活动过多,注意力不能集中,上课时手脚不停,缺乏自制力等。2、咬指甲:是指经常控制不住地表现出用牙齿咬去指甲的行为。3、厌食:对食物缺乏兴趣,没有食欲,进食量减少,强迫进食则易引起呕吐。4、说谎:说的话与现实不符,编造各种谎言骗人的行为。5、吸吮手指:还可表现为吸吮被角、衣物。

(二)情绪问题

1、情绪不稳定:整天闷闷不乐#心情时好时坏、心烦、学习情绪忽高忽低。2、入园焦虑:说到上学就肚子痛、头痛、尿频、学习力不从心,产生厌学情绪。3、发脾气:性格偏执,用发脾气来表达不满情绪,会出现大哭大叫、扔东西、打人等不良行为。4、分离焦虑:与家长分开造成的心理不适应情绪体验。

(三)社会适应

1、攻击:与同伴不能友好的相处,更多地依靠身体攻击。2、胆怯:主要表现为胆子小,退缩,不能主动与老师和小朋友交往。3、自闭:对别人视而不见,缺乏情感反应,不与同伴交往。4、性格孤僻:畏缩、害羞、忧郁、不积极参加集体活动的等,出现害怕、嫉妒、焦虑、自卑等情绪,产生强烈的孤独感。

这种状态会降低孩子的学校生活质量,进而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消极的作用,影响学生的长远发展$因此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应当具有针对性,重点对幼儿行为习惯、情绪、社会适应三个方面进行教育。

二、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一)环境的作用:积极构建安全、温馨的健康心理环境

1、物质环境。环境是幼儿能否健康生活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之一,物质环境是指幼儿园的硬件设施设备,幼儿园环境、社区环境、家庭环境等,这些环境要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让幼儿在其中感到舒适、安全、快乐、放松等。

2、心理环境。《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心理环境中尤为重要的是建构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赖感等。幼儿园要创设有利于幼儿健康心理养成的物质环境、心理环境。

(二)从课程的设置上说要整合在一日活动中

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包括生活#运动、学习、游戏四大板块,日常生活中,儿童人际交往相对频繁,心理品质自然而然显露出来,可以结合在一日生活的各环节里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1、与游戏活动的整合。幼儿的活动离不开游戏,游戏既可以是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载体,在游戏中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也可以是游戏,游戏是发现幼儿心理异常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在游戏中发现幼儿的行为问题或情绪问题等;更可以是治疗幼儿心理异常的有效手段或媒介,通过游戏疗法对幼儿的心理异常进行矫治。

2、与教学活动的整合。每一次教育活动都有目标,而目标中都体现情绪情感的要求,各教学活动中潜在的教育因素以及随时出现的教育契机,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教师在制定教育活动计划时]可通过对本班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已有经验的分析,将情绪情感目标与技能目标有机融合。

3、与生活活动的整合。生活活动分散、随机#渗透性的特点,为教师对儿童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奠定了基础,有助于独立意识的培养。个别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心理问题,教师在观察分析的基础上,给予适时的辅导与帮助。

4、与运动活动的整合。在运动活动中给幼儿自主的同伴交往的契机,教师在幼儿的交往时观察,特别是当幼儿的交往出现障碍时,老师以观察为主,必要时进行引导,促进幼儿自主交往能力和解决问题和挫折的能力。

(三)幼儿园开设专业心理健康课

1、开设相关课程,寓教于乐。心理活动课与四大版块活动并列进行,不是渗透在其四大版块中,而是有具体的教学活动时间,针对幼儿好奇、好动、好胜的特点,通过游戏的形式开展活动,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欢声笑语中体验情感,形成和强化健康的心理品质。

2、建立心理档案。心理档案的内容包括幼儿的基本情况、家庭生活情况、生理状况、对幼儿心理有影响的重大事件、智能状况、个性特征等。老师通过心理档案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有利于幼儿个性化的发展。

3、专业的心理辅导。在幼儿园开设专门的心理咨询与辅导机构,由经过专业训练的人,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借帮助幼儿消除心理健康问题与障碍。

4、开展个别辅导。由于幼儿之间的个体差异,不同的幼儿存在不同的心理问题,在集体的课程中无法进行解决,因此需要采取个别辅导,对不同的问题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疏导与矫治。关注个体差异。如:设立心理角、心情日记等方式进行个别辅导。

(四)老师的影响

第一,要切实提高幼儿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规范教育行为,言行举止不仅不能伤害幼儿的心理,更要成为幼儿的良好榜样,注重幼儿园老师师德的养成。第二,通过理论学习、专家讲座、实践操作等方式丰富幼儿园老师的心理学知识,学会用专业的知识技能科学地对幼儿的情绪情感进行合理的培养和疏导。

(五)家庭、社区、幼儿园三位一体

首先,幼儿园要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理论学习,帮助老师心理学理论知识的增长,同时要引起老师对幼儿园心理健康的关注。同时还要对家长进行心理学方面知识的宣传,让家长不仅仅关注幼儿的知识学习,更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

其次,社区要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如社区的资源利用为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支持。同时可以借助社区的宣传使人们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

同时,家庭环境也是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一环,家长要配合幼儿园的教育,同时关注幼儿心理方面的发展,家园配合,促进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结论

总之,对于幼儿心理健康的教育,本人认为首先要进行实证的研究,找出科学、专业的方法,然后再根据研究归纳细致的操作程序,使得幼儿园老师能够进行运用,而不仅仅是作为摆设。这样不仅能够能使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更加专业化、科学化,而且能够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基础,同时实践的操作也能促进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晓梅,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误区刍议[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02

[2]连洁荣,论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与游戏的心理功能[J].教育教学论坛,2012/22

[3]张英琴、赵俊萍,自我调试――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的法宝[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 2012/03

上一篇:中小学美术教育的有效路径 下一篇: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英语教学研究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