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幼儿的德育教育

时间:2022-09-10 03:32:05

试析幼儿的德育教育

文明礼貌不仅反映了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心、相互尊重的友好关系,而且也反映了人们自身文化修养水平。文明礼貌是良好的道德行为,英国教育家洛克说:事实上,一切教育都归结为养成幼儿的良好习惯,往往自己的幸福都归结于自己的习惯。自私、粗暴、无礼、任性等行为在独生子女中随处可见,特别是在家庭中这种现象表现得更为严重。因此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幼儿水平是整个社会道德文明的基础,我们应该把德育观念变化的发展趋势,结合社会发展特点与儿童发展特点,不断地认识学前儿童德育的地位与作用;不断地完善学前儿童德育的基本内容;不断地探寻学前儿童德育的新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德育的质量与效率,才能真正促进幼儿良好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才能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现代公民。因此,从学前儿童开始进行品德教育,可以帮助幼儿树立良好品德,为孩子将来的发展打下基础。

既然如此,那么,家长和幼儿园的教师作为孩子的启蒙者该如何去做呢?

一、培养良好行为,树立正确观念

现如今我国的独生子女居多,存在的问题也比较多,他们如同温室里的花朵,家庭中的皇帝和小公主,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出现了娇惯任性、情绪波动大等现象。家长应正确对待自己孩子的行为,纠正错误的行为方式,树立正确的观念,不能抱有“一牙还牙”的错误心理。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曾经说:“如果在儿童期的早年,不能给予合理的教育,致使儿童养成不良意识和习惯,那就会给以后的再教育带来几倍、几十倍的困难。”所以说,家庭氛围、家长的教育方式对幼儿的德育发展起着直接的影响作用。幼儿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家庭对幼儿个体的身心发展的影响是通过家长的教育行为来实现的。因为父母在家庭生活中的表现一般是最坦率而无掩饰的。幼儿模仿性强,辨别力差,家长一些不良的、错误的言行对幼儿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如家庭中父母“过度关心、过度替代”等错误的教育方式,结果会使一部分幼儿成为依赖性强,缺乏最起码的生活自理能力,缺乏道德约束力,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胆怯、粗暴。因此,家长必须在孩子面前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力争为自己的孩子营造宽松、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使他健康成长。

二、家校联手,形成教育合力

培养孩子的文明礼貌习惯,同样也离不开家长的教育和影响。试想:如果一个家长满口脏话,动手就打人,那他的孩子有怎能做到文明礼貌的去对待别人呢?家庭是幼儿园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要做到家园一致,给孩子一个正确的发展导向,成为孩子成长的表率。由于幼儿园、家庭密切联系,使原来的家庭配合幼儿园教育变为家园同步教育、共同教育。这不但对幼儿的德育发展水平有明显的提高,而且对改变家长的教养方式也有积极的影响作用。孩子与家长在共同生活中,互相学习;家长与教师在互相沟通中,同步教育孩子。但对于家长来说,他们毕竟不是专业的教育者,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有着一定的难度。因此,通过家长会,家园联系窗,组织相关的专题讲座,向家长宣传幼儿早期德育的重要性,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教师和家长可以进行经验交流,将自己在对幼儿进行德育时遇到的问题讲出来请求共同解决;将自己一些比较理想的德育方式和德育内容向大家推广参考;将一些错误的德育方式和内容进行讨论指正,从而使家校及时沟通,形成教育合力。

三、多管齐下,促幼儿德育发展

幼儿德育必须研究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不能采取随意性、临时性的做法,想到什么就进行什么,而应遵循教育规律,注意研究幼儿德育的特点进行与幼儿相适应的教育。

1.幼儿良好品质要在活动中培养

影响幼儿品质形成的教育因素只有成为幼儿活动对象时,才能显示它的意义和作用,幼儿在园参与活动是很多的,有集体教育活动,还有日常生活、游戏等。 这些都是培养幼儿品质的很好契机,如节日中、幼儿不仅要以语言、行动等表达情感,还要自己动手做些小礼物互相赠送,表达情意,交流情感,这在无形中促进了幼儿社会性的发展,组织幼儿经常对自己与别人的行为进行评议,能培养幼儿团结、谦虚、合作、自信心、明辨是非以及自我教育的品质。

2.将德育渗透于教学活动之中

每个孩子都有他们不同的特点,当他们出现无理要求、粗暴打人时,我们的教师都应适时适度介入指导,及时调整幼儿的行为。而采用一些音乐活动、语言活动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是最为恰当的方法,因为这些活动内容丰富,新颖活泼,寓教于乐,它不同于陈旧的、说教式的个别谈话。根据幼儿好模仿的年龄特点,如 给幼儿讲讲《孔融让梨》的故事,渗透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品德教育,唱唱《让座》这首欢快的歌曲,使孩子们懂得了如何尊敬老人的道理……

3.将德育渗透于“情感”教育之中

幼儿的情感具有易冲动、易转移和易感染等特点,情感在幼儿的各项活动中的直接或间接中发挥作用,并影响其心理、行为的健康发展。培养幼儿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等高级情感,保护、鼓励积极情感,改善消极情感,进而充分发挥情感在幼儿各项活动中的功能,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是幼儿情感教育的基本内容。平时我们成年人应为孩子创设情感的氛围:为幼儿提供温馨的生活环境;利用大自然、音乐、美术和文学作品等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在活动中尽可能减少幼儿怀疑、羞辱和内疚的情感体验,鼓励其创造性、独立性的发挥;培养其合作意识,尽可能鼓励幼儿间的合作,因为合作是他们交流感情,了解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开端。成人应该帮助幼儿在合作中学习控制自己的情感,学习体谅他人,学习与他人分享快乐、分担痛苦和奉献爱;理解幼儿的情感,并教给幼儿调控情感的简单方法,让他们逐渐意识到生活中的诸多“不行”;让幼儿体会任意发泄自己的情感不受同伴和成人的欢迎。

总之,无论家长还是教师,都希望孩子能健康发展,成为一位真正受人欢迎,被社会所接纳的好孩子。对此,这就需要我们站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高度来重视幼儿的教育,采用“课堂教学主动渗透,课外活动延伸补充,家庭生活熏陶感染,社会实践锻炼成长”的全方位、立体式的教育模式,从娃娃抓起,共创幼儿教育的美好未来。

上一篇:新课改历史教师的素质要求研究 下一篇:浅谈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