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音乐的契合形态分析

时间:2022-08-01 10:05:23

电视剧音乐的契合形态分析

摘 要:电视剧音乐作为电视剧艺术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已经存在了五十余载,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内容和独特的艺术样式,成为当今文化艺术领域极具大众影响力的音乐艺术品种,也成为了音乐艺术中亟待研究的重要分支。

关键词:布局结构 主题贯穿 音画配置方式

一、契合形态下的布局结构

电视剧音乐不是自在的,而是与电视剧剧情 “综合性”共存,它的存在是为了“使观众的注意力集中于作为整体出现的情节上。”我们知道,一首交响乐作品的长度常常是几十分钟,一首音乐小品的长度也有三五分钟,音乐表达依靠呈示、发展、再现等起承转合的完整结构,而电视剧音乐必须依据电视剧主题思想的要求,把自身作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其“出场”须由剧情中的情绪和时间来决定,这种契合形态,首先反映出来就是电视剧音乐与电视剧总体关系上的的谋篇布局。

1.框架型。电视剧当中,由主题音乐或者主题歌作为全剧音乐的框架,对全剧内容进行关照和概括,并做贯穿和发展的一种结构类型。⑴主题音乐引申发展。这是框架型结构的主要类型之一。特别是影视剧音乐发展初期,基本上采用交响化的音乐,作曲家受晚期浪漫主义音乐风格的影响,在创作中自然而然会套用已有的交响曲或者歌剧的音乐结构模式。⑵主题歌引申发展。框架型结构另一种主要的类型就是利用主题歌来形成框架。作为电视剧概括、提点剧情的主题歌,其旋律处置有两种选择:一种是主题歌的旋律作为全剧的音乐主线进行贯穿发展,并与具体的场景音乐相结合,这时主题歌的旋律的作用实际上就等同于主题音乐;另一种则是主题歌的旋律与影片当中具体的配乐无关,运用它所渲染的气氛为影片营造一个整体上的艺术框架。⑶框架型布局的意义。电视剧音乐框架型布局是从整体的艺术层面上实现其功能,正如法国电影理论家马尔丹说:“在一门门强烈现实主义的,又拥有十分鲜的表现手段――画面的艺术中,许多导演都如此经常地感到需要采用音乐去逐一叙述剧情,这是不合理的事情。”很明显,音乐应该拒绝刻板地追随画面,它应当根据对它的作用的完整理解.,去努力全面地阐明‘某些戏剧情景’的心理与真正涉及人类存在的内容。”

2.点描型。电视剧音乐当中没有一个能够占据核心地位的主题音乐(或主题歌),剧中的音乐几乎都是为独立的场景而专门创作的场景音乐或插曲,或者是过渡性的转场音乐,这一结构可看作点描型,比如:⑴情节性运用。电视剧中的音乐能够参与到场景当中,以乐句的混合方式配合。从而带动情节的发展,营造气氛。⑵过渡性运用。音乐起一个场景过渡的作用。音乐作为一种转场的手段来应用。⑶色彩性运用。音乐用来为具体的场景增添色彩和气氛,丰富的音乐类型交织,音乐的使用量也比较大,这种布局在动作片和科幻片当中运用到极致。⑷综合性运用。事实上,采用点描型布局的电视剧音乐,大部分都综合有情节性、过渡性和色彩性的运用。如果很难区分哪一种运用居主,我们就将其看作综合性的点描运用。

二、契合形态下的音画配置方式

1.音画同步。音乐与画面中演绎的内容处于同一种运动节奏或表现情感处于同一种情绪、情调中。这是电视剧作品最常用的音画配置方式,它符合人们的视听心理。用朱光潜的美学观来看,那就是:“艺术返照自然。”音画同步包括表层同步和深层同步两种:⑴表层同步。音乐与画面中人物的动作节奏同步,这时音乐的主要作用在于加强临场感和动作的节奏感。早期迪斯尼动画片中经常使用的音乐在节奏上完全同步的方式就是典型,当然,若一直长时间机械地运用表层同步契合形态,会影响音画综合效果,陷入“米老鼠音乐”(Mickey mousing)效应。⑵深层同步。音乐直接表现画中人物当下的心理感受或者情绪状态,体现的是强化或进一步烘托与渲染,使观众看到的画面更加丰满感人。

2.音画对立。音乐与画面进行相反的元素组合。法国电影导演让・雷诺阿说:“就电影配乐而言,我更相信音画对立。如果剧中对话说的是‘我爱你’,那依我看,音乐似乎就应处理成‘我讨厌’。围绕这个话语的一切,都可以由相反元素组成,这样才更有效果。”

3.音画并列。音乐伴随故事情节进行,但并不具体地解释画面内容,是介于音画统一和音画对立之间的一种音画配置方式。音乐可以发挥自己的特点,不受画面的切割,游离于画面,并默契配合,与画面成“复调”式的并列进行,形成更丰富的“和声”效果。

三、结语

从布局结构和音画配置方式两方面分析电视剧音乐的契合形态,对于音乐在电视剧中的存在理论是一个有益的探究,音乐思维本是漫无天际的驰骋,而当它注入了剧情的、画面的多元素观照,契合形态成为了它的存在选择,这对于音乐来说势必是一种约束,但这一契合形态更促成了电视剧音乐焕发出无限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张 前、王次:《音乐美学基础》,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

[2]克莱夫・贝尔:《艺术》,周金环、马钟元译,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

周亚辉:重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上一篇:试论创建高职院校校园软文化环境的新思路 下一篇:李叔同与学堂乐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