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病虫害综合防治法制研究

时间:2022-08-01 02:18:46

农业病虫害综合防治法制研究

农业病虫害综合防治法制研究

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农业病害虫的防治环节尤为重要。目前主要是采用化学农药来抑制农业病虫害的频发,虽然具有快速、高效、使用灵活等优点,但是随着化学药剂的增加和盲目大量的施用,致使农业害虫的抗药性提高,施药次数增多,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药的效能降低,杀伤天敌,破坏生态平衡,使自然控制虫害能力减弱;由此产生残毒,污染环境,使多种鸟类、野生动物濒临灭绝,此外,还导致人类的生论文联盟存环境日益恶化、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出现等。

要有效地控制病虫害的发生与危害,必须将农业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措施有机结合起来,采用综合防治的方法来治理农业病虫害。无论是从生态角度还是经济角度,这都被认为是最有吸引力的方法。

一、农业病虫害发生的特点

农业病虫害发生潜在危害性大,传播广泛,各种农作物由于来自不同的地区,各种材料可能带来不同的病虫害,一旦这些病虫害在某地区发生为害后,就有可能传播到其他不同地区、不同的作物上,给这些病虫害传播到大范围创造了很好的条件。由于虫害病害种类多样,一般虫害、病害发生多是多种害虫、多种病原物共同侵染为害所致,症状复杂,给诊断和防治带来了困难。

二、农业病虫害综合防治的内容

农业病虫害的防治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在病虫害预测、诊断以及调查危害的实际情况、分析发生流行的条件和规律的基础之上,因地制宜、通盘考虑,将植物检疫、农业、物理、化学、生物等防治手段和措施加以优化组合和协调运用,探求一种综合防治方法,充分把握农作物生长的生理时期和病虫害的最佳防治时期,经济、有效地将病虫害控制在经济危害水平之下,从而获得最佳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我国昆虫学家马世骏这样定义:“综合防治是从生物与环境的整体观念出发,本着‘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和安全、有效、经济、简易的原则,因地因时制宜,合理运用农业的、化学的、生物的、物理的方法,以及其它有效的生态手段,把害虫控制在不足为害的水平,以达到保证人畜健康和增加生产的目的”。

农业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包含着生态学、经济学、环境与资源保护学等多个学科视角的理论思想。从生态学视角看,农业的高产稳产必须建立在植物与周围生物和非生物环境之司的协调基础上,从而建立或保持最好的农业生态系统,不断促进和培养环境资源。从经济学视角看,要充分重视自然控制因素,有计划、灵活地选用必要的防治措施,讲求实效,降低生产成本,把害虫控制在经济受害允许水平之下。从环境与资源保护学视角看,根据环境保护原则,科学地选择和使用农药,尽量减少农业生态系统以至整个生物圈的有害副作用,确保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农业病虫害综合防治的注意问题

农业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是从农业生产的全局或农业生态系统的总体出发,创造抑制病害发生危害而促进植物生长发育和有益生物存在繁殖的条件,因地制宜,优化协调各种防治措施进行病虫害治理。

因此,应当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充分利用自然天敌,可通过人工繁殖、引进、移植天敌等技术进行生物防治。第二,要加强栽培管理措施,做好田间及时排灌和清理工作,可提高作物对病虫害的抵抗力,有效控制病原生物的侵染。第三,要把握最佳时期防治,同时强化预警和监测机制。第四,科学使用生物制剂,研发高效、低毒、低残毒生物农药。第五,合理运用转基因技术,有效防控病虫害的发生。

四、农业病虫害综合防治的法律思考

(一)现行法律政策的缺失

在农业病虫害防治中,涉及政策法律较多的就是植物检疫防治。植物检疫防治方法也称为法规防治方法。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首部以动植物检疫为主题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实施条例》,规定了检疫职权问题、检疫措施和法律责任等具体问题,还颁布了若干具体的办法和名录,出台了与国内动植物检疫直接相关的众多规范性文件,其中最具约束力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检疫法》、《植物检疫条例》,对疫情的预防、产品的检疫和紧急防治等制度都作了明确的规定。然而与很多国家诸如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相比,我国的立法起步晚且不完备,国外的动植物检疫立法较早,在实践操作中又附之配套法规、检疫规程,这些都值得我国进行学习和借鉴。

此外,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只要求“有关部门对环境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和“推广植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及植物生长激素。”没有对污染防治的具体监管、病虫害综合防治的各项措施作出详细规定,有待于法律的进一步完善。国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存在着法律效力不强、条例内容滞后等问题,呼吁《农药法》的正式出台。

随后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虽然规定:“农药、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肥料、种子、农业机械等可能危害人畜安全的农业生产资料的生产经营,依照相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实行登记或者许可制度。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农业生产资料的安全使用制度,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不得使用国家明令淘汰和禁止使用的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等农业生产资料和其他禁止使用的产品。”以及“健全动植物检疫、防疫体系,加强动物疫病和植物病、虫、杂草、鼠害防治”,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如何进行农

转贴于论文联盟

业病虫害综合防治的问题,立法尚有不足。

2009年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规定了“食品中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的限量规定及其检验方法与规程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国务院农业行政部门制定。”但是农药残留的具体标准尚没有作出规定,需要严格掌控农药残留的具体指标。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转基因农作物技术发展较快,然而却没有与之配套的法律法规,对此中科院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局段子渊处长出席北京生命科学论坛第四次会议时,呼吁尽快出台《转基因法》,将各个部门的十多个条例统一在一起,以便引导转基因产业迅速壮大,同时加强安全管理。

除了上述立法的不完善,没有一部关于农业病虫害综合防治方面的专门性的法律法规,缺乏针对性和强制保障力;也存在体系上的缺陷,尚未在国家层面上建立起包括法律法规、管理制度和经济激励措施等在内的政策和法律体系。而且我国各级政府以及分管部门行政监管不力,对生态农业服务体系建设的支持不足,缺乏相应的惠农益农政策、资金技术扶持。国家和政府缺乏对农业病虫害综合防治的法制宣传,市场监管缺失,使消费者对生态农产品认识缺位,维权意识淡薄,阻碍了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构建我国的综合防治法制体系

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当务之急就是在符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上构建我国农业病虫害综合防治的政策和法制体系,学习国际先进的理念和理论,借鉴发达国家发展生态农业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建立健全框架体系内的法律法规,出台惠农益农政策,确保资金技术扶持,加强预警监测机制,完善各种配套制度,严控市场流域,大力研发生物农药和转基因技术,使农业病虫害综合防治工作得到全面有效地推行。

五、结语

利用农业病虫害综合防治,有助于彻底改变病虫害防治的传统观念,最大限度地保护和利用农业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条件、生物多样性和自身调节能力,能有效保证农业生态系统步入良性循环,促使农业生产安全、持续、稳定,确保高产、优质、低成本、少公害。对于农业病虫害综合防治的法制研究,尤为必要。只有在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指引下,才能顺利地开展农业病虫害综合防治工作,更好地建设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促进整个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转贴于论文联盟

上一篇:论农业信息化的必要性及发展对策 下一篇:关于统计学普及教育的一些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