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新闻:路在何方?

时间:2022-08-01 02:59:15

民生新闻:路在何方?

卫星车转播开了邻里纠纷,记者比110警车到现场还早,百姓DV成为重要的新闻内容……最近流行的《南京零距离》热,让我们不得不对民生新闻重新审视,尤其是山东电视媒体的民生新闻。

一、焕发活力 要待何时

提起山东的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山东卫视的《今日报道》应该说是其中的代表,从1994年到现在,《今日报道》关注民生,关注百姓,开创了山东电视社会新闻栏目的先河。《今日报道》曾经因现场新闻和舆论监督报道为百姓所津津乐道,新闻热线也曾红极一时。但时至今日,热线不热了,舆论监督性的报道少见了,动辄主打性的深度报道已经成为一种习惯,这自然距离民生新闻的目标越来越远。尽管这与舆论环境有着一定的关系,但自身的松懈也是重要的原因。《今日报道》究竟能否重拾现场新闻和舆论监督新闻的法宝,做真正的民生新闻,这是《今日报道》冲出重围的关键所在。

二、 重新定位 寻找突破

《南京零距离》的成功在于一个贴近性上。这个贴近性表现在具体的新闻节目中就是好看、有用。在题材上关注身边的百姓生活,将百姓作为电视新闻的主角,让百姓讲述自己的故事,帮助百姓解决生活中的困难,无论大事小事,只要是百姓关心的,就是要报道的。在新闻的表现技巧和形式上,符合老百姓的观赏口味,更强调新闻的即时性、故事性、情节性、趣味性,注重故事的悬念。有人说,极富贴近性的《南京零距离》让新闻不再是一种罐装的“宣传品”,而是新鲜的“消费品”。据统计,《南京零距离》每期节目大约播出新闻在22条左右,几乎全部为社会新闻,批评性报道在一半以上。反观现在的《今日报道》,恰恰与之相反,即使在改版后也不能保证每天播出的新闻全部为社会新闻,批评性报道几天也难有一条。《今日报道》要改变这种现状,首先要重新定位。民生新闻就是要做给百姓看的,百姓关心的就是身边的和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繁琐甚至鸡毛蒜皮的小事。主打性的报道虽然有深度,但是除了引出思考的关键性事件,百姓要看的不是空说的道理,而是切实关系到自身利益的东西。从扬长避短考虑,《今日报道》可以从做最现场最百姓的新闻、最公正权威的报道来进行定位。善做现场应该是《今日报道》的传统,现场新闻做好了,正是贴近性的具体体现。之所以说做最百姓的新闻,因为这正是民生新闻的生命所在,百姓所关心的就是要报道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吸引百姓的目光。

当然要达到这一要求并不容易,以最快的速度到达第一现场的困难就摆在面前。作为卫视频道,最起码要关注全省的民生,这样难度更大,除了自身协调好设备、车辆、人员,自己提速外,依靠群众,走百姓路线,建立和完善通讯员制度,充分发挥记者站的作用应该最有效。做最百姓的新闻,这需要时刻倾听百姓的声音,及时对百姓呼声做出回应。做最公正最权威的报道是对记者的要求,追踪报道、采访全面是公正权威的基本要求,这样记者就要付出更多的汗水,作为硬性的制度,谁开头,谁结尾应该确定下来,这样既增加了新闻线索的利用价值,又增加了新闻的来源。

三、打造品牌 更上层楼

节目有了一个明确的定位对新闻的取舍也就有了一个标准。但这并不意味着节目的成功。一件商品除了有值得信赖的品质以外,还需要精心的包装。好酒不怕巷子深的理念,已经不适用于民生新闻。民生新闻同样需要自己的CIS(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企业识别系统)。目前电视市场全方位竞争的格局已经形成,电视媒介的竞争实际上是电视媒体品牌的竞争。谁的频道、栏目的品牌价值高,观众手中的遥控器就会偏向谁,谁也就会在媒体竞争中占据市场的至高点。节目是否有创意、有特色成为竞争的关键。好的新闻节目讲究在事实基础上的策划和包装,吸引观众,让观众对栏目产生依赖性,栏目营销的目标就会基本达到。除了用栏目来打造品牌,还可以用CIS来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栏目可以通过统一的视觉艺术,应用整体形象沟通系统,将栏目的经营理念传递出去,凸现出栏目的个性和精神,使观众产生认同感。栏目的美誉度来自栏目对观众的尊重上,包括对热线的及时回复,热线奖金的及时兑现,甚至现场采访的记者的态度和行为。整体策划、整体包装,正是《今日报道》所缺少的。细节上出效益,记者要有归属感和责任感、使命感,制片人要有品牌意识,《今日报道》的品牌效应才会慢慢显现。

上一篇:如何提高社会新闻的竞争力 下一篇:声音:电视评论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