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新闻媚俗化探讨

时间:2022-06-19 11:37:56

民生新闻媚俗化探讨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进步,民生问题逐渐成为了人们热议的话题。各大报刊杂志,电影电视对民生新闻的报道也是乐此不疲,人们对民生新闻的关注度逐年攀高,但在这种民生新闻受到极大关注的情况下,本应该本着以平民化大众化原则进行报道的新闻逐渐趋向了媚俗化。民生新闻的报道成了各大媒体行业追逐利益的战场,民生新闻的节目质量也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平民大众能够阅读到一篇内容质量高的民生新闻也变的更加困难。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必须积极反思我们的新闻媒体行业,就我们的民生新闻媚俗化问题提出批评和建议 。

关键词 民生新闻;利益竞争;媚俗化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5)134-0025-02

1 民生新闻媚俗化的本质及社会影响

1.1 媒体追求利润

新闻媒体行业的利益竞争已经不是秘密,美国的著名经济学家菲利普认为新闻的内容形成受到几率原则的影响,影响因素包括新闻专业的惯例、组织规范、新闻工作者特质或者更加宽广的社会因素,但是传播科技的出现更加速媒体特别是报纸行业的商业化;所有权的转移也更强化新闻媒体追求利润的动机。追求高额的利润是新闻媒体在当今社会存在的一种手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的媒体行业如雨后春笋,造成的结果就是竞争压力空前增大,但媒体行业的利润空间的增长速度却不能和新兴媒体业的数量增加速度成正比,所以迫于竞争压力,许多新闻媒体会想出各种办法增加自己的阅读用户,在这些媒体行业者用各种手段竞争的情况下,民生新闻的媚俗化慢慢露出头角,一开始,民生新闻媚俗化的确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也为各大新闻媒体带来了一大笔收入,因为在当时的人们看来,民生新闻作为一种集信息传播与公民素质教育为一体的新闻传媒能做出这种改变是让人不敢相信的,人们趋于好奇会去阅读这样的民生新闻报道。但是人民大众的好奇心在广大媒体行业看来这是一个争夺利润的切入点,随之而来的就是民生新闻媚俗化出现在了各大新闻媒体的版面上。甚至有许多的新闻媒体人称只要群众需要,我们就满足,完全把民生新闻的教育理念抛诸脑后。

1.2 媒体追求收视效果

随着新闻传媒行业的发展,报纸已经不是唯一的民生新闻传播方式,加上现在的社会节奏很快,人们甚至不愿意花很多的时间去看纸质新闻,电子科技的普及使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享受电子阅读,视屏阅读,这些阅读方式也有逐渐取代纸质报纸的趋势。清华大学教授李光布认为,在高度商业化的媒介社会里,人们的注意力大大缩短。在以前我们能够获得信息的方式很少,我们可以将一份人民日报从头看到尾,仅有的几个电视节目我们也可以从节目播出看到节目结束,但是这种情况在今天已经不复存在,社会快节奏给了我们一种高效率的错觉,我们在阅读报纸或者看视频新闻的时候会快速的浏览,我们会去寻找对我们有价值和符合我们兴趣的新闻内容,而各大民生新闻媒体也抓住了人们的这样一个心理,但我们的这种心理让他们感觉我们需要的是一种有,刺激的新闻内容,于是各种暴力的场面,搞笑的谈话,色情的图像被新闻媒体采用,广告商为经常能看到这样媒体节目提供大量的赞助或特约播出。由此以来,人们只关注能抓住眼球的血腥、色情、丑闻、搞笑的画面和内容,不再去关注民生新闻的本身,对身边应该关注的问题也不在关注。李希光认为:“媒体的日趋商业化和争抢第一时间的新闻报道,促使大量偏离新闻理念和基本原则的坏新闻一一涌现,民生新闻也变得不核实,不准确,不公正,猜测,低级趣味。”

1.3 媒体人忽视新闻专业理念

上面我们已经说到许多新闻媒体将群众的需求当作自己的新闻动机,完全抛弃一个新闻媒体工作者的原则和理念。我们的新闻媒体视读者为消费者,这样导致的结果是我们的读者和新闻媒体者双方受到损失,因为如果一旦新闻媒体者一味的迎合读者的需求,读者会只顾着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心理需求去索取有刺激感和的报刊报道和视屏报道,而这样我们的人民群众在民生新闻里只能收获刺激和,无法从新闻里获得太多有用的东西,垃圾新闻不但不会提高我们人民群众的素质,相反还会使我们的国民素质日渐下滑,人们追求新闻报道的有趣而导致自己的审美扭曲,情趣低下。除此之外,我们的消息来源也被控制,现在我们只要打开任何新闻媒体的娱乐版面,里面到处充斥铜臭味,新闻报道的真实性被大打折扣,许多新闻人物为了自身宣传,不惜败坏名声,让广大人民群众嬉笑怒骂,他们的目的就是想借人民群众的舆论风暴增加自己的知名度,通过炒作让自己的作品深入人心,甚至有的人不惜打破道德底线,只为了那一时的金钱和利益。这样的结果是人民群中不再相信新闻报道的真实性,他们纯粹以一种看客的心态去浏览新闻报道,不相信能从中活得任何有价值的信息,新闻报道成为了一种大众娱乐,而不是一种信息传递,更谈不上教育人民大众,提高公民素质。有专家学者分析认为这种现象其实是正常的新闻不能卖点,新闻媒体人为了取悦读者必须在正常的新闻报道上裹上一层媚俗化的外套,只不过人们没有看出这种新闻报道的本质,而更多的是去关注这件“媚俗的外套”。

1.4 民生新闻媚俗化的社会影响

民生新闻的媚俗化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媒体行业的收入,但是民生新闻作为一种信息媒介本应该给我们带来高质量的可信度高的新闻信息,这是民生新闻最基本的原则。权衡利弊,民生新闻的媚俗化给我们带来的还是巨大的损失。曾经有人抱怨说现在的报纸越做越差,打开报纸有的时候一个明星人物能占一个版面,报纸的内容越来越商业化,各种广告和商业信息充斥其中,人们想去找一些能够陶冶情操,增加文学修养的文章简直就是大海捞针。电子图书和电子视频更是让人头疼不已,一打开新闻页面,一些软广告就会随之而来,我们在浏览新闻的同时,各种图片和视屏窗口让人目不暇接,我们的注意力瞬间就会被分散,看新闻的想法也就变的更加不坚定。我国的国民素质还有待提高,我们也需要一些好的新闻媒体去给我们带去正确的思想和信仰,如今这样的新闻阅读环境带给人们的是一种商业大行其道,金钱与利益才是第一的错觉。民生新闻的媚俗化带给了这个社会负面的东西太多,我们对新闻的认识在一定的程度上被曲解,我们甚至不愿意去阅读新闻,不愿意从所谓的新闻报道中获取有用的消息,新闻报道的真实性遭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质疑。总而言之,民生新闻的媚俗化带给新闻媒体行业的弊大于利,我们应该积极反思。

1.5 民生新闻媚俗化对媒体从业者的影响

作为一个民生新闻的媒体从业者,他们的职责就是带给广大人民群众有思想深度,有艺术高度,有价值的新闻报道,但是无奈新闻媒体行业的巨大竞争,新闻节目的低俗化是利润来源的重要保证,这是媒体生存的必要手段,但是这种生存的必要手段在一定程度上与新闻从业者新闻专业主义理念发生了冲突,利益使他们逐渐抛弃了当初从业时的伟大理想,抛弃了作为一个民生新闻媒体从业者的基本道德准则。有一位新闻媒体人曾经这么说过:“我不想把自己标榜为一个孤傲洁身自好的新闻媒体人,但是我也不想自己的新闻理想受到如此大的挑战。如果有必要,我可能会为了生计去迎合新闻媒体的市场需求而做一些媚俗化的新闻报道,但那仅仅只是为了生计,因为我时时刻刻都在为了我的生计而发愁”。这是很真实的想法,当人们在为了生计而工作的时候,我们要做的就是保住自己的工作,听从上级的安排,我们所有的东西在生计面前都显得苍白无力,新闻媒体人在民生新闻媚俗化的大背景下,他们也是别无选择,他们没有能力去改变,他们只能顺着民生新闻媚俗化的潮流,一直往前走。

2 民生新闻媚俗化的解决办法

2.1 规范民生新闻的报道内容

我们新闻媒体工作者应该对民生新闻的报道内容进行严格的筛选,要严格把控我们新闻报道对题材选择的要求,民生新闻的采访应该做好采访前的摸底调查,做好前期的采访准备,提前明确我们要的对象,我们要把采访的具体问题落到实处。在新闻采访的过程中要求采访记录和被采访者的叙述内容高度统一,如果是采访事实新闻,我们应该采集最有效的图片,是我们的新闻更具可信度。新闻媒体的撰稿人的新闻稿要体现社会新闻的责任,传播是有选择的,有倾向的,要讲究效果,没有人看的新闻报道是失败的。我们的新闻稿要带给人们更多的启发意义,是让人民群众能够从中学到知识,我们的报道内容要精益求精。

2.2 规范民生新闻的媒体从业者

新闻从业人员是民生新闻媒体行业的支柱,他们也是将新闻传递给人民大众的一个中间人,媒体材料只有通过他们的解读才会被人们接收,这就要求我们的民生新闻的媒体从业者具有极高的工作素养和道德要求,要树立正确的新闻价值观,加强对有社会责任感的新闻的报道,我们的民生新闻报道对象是一些中低文化层次的群众,我们的新闻在向他们传播消息的同时也要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所以我们要加强社会责任感在民生新闻中的分量,通过对新闻的适当解读,用权威的评论对人民群众进行引导。让民生新闻传播正能量。

2.3 政府部门的介入和监督

要想民生新闻媚俗化的问题得到改善,我们不仅要在民生新闻的报道内容和民生新闻的媒体从业者方面加以有效的规范,我们政府也应该积极干预。民生新闻的传播是一项大众传媒工作,一个好的大众传媒能够起到教化人民的作用,我们的国民素质还是有待提高,我们的民生新闻可以作为一种软教科书让广大民众能够从中得到很好的学习。政府应该严格监管民生新闻的播出内容,严厉打击民生新闻媚俗化的现象,通过对新闻内容以及新闻媒体从业者的规范和监督,民生新闻媚俗化问题肯定能得倒改善。

民生新闻是人民群众看世界的一个窗口,我们一定要净化窗外的世界,积极整改当今民生新闻媚俗化的问题,让民生新闻变得更加有质量。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新闻媒体业的发展是不可阻挡的,我们要做的事就是将新闻媒体的发展与教育大众相结合,用民生新闻的旺盛生命力作为我们传播正能量的平台,主张民生新闻要坚守自己的固有品质,既要有本土化的特质又要防止地方主义,既要做到人文关怀又要防治过多的失误报道,我们的民生新闻要更加贴近人民大众的日常生活但不能以媚俗化作为竞争手段。

参考文献

[1]杨威.运用八项原则,提高新闻质量,2005.

[2]南方.人文关怀与平民意识[N].中华新闻报,2004.

上一篇:门户网站类与传统纸媒类新闻客户端的新闻选择... 下一篇:电视直播报道的采访特点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