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泥塑的传承与创新

时间:2022-08-01 01:38:42

民间泥塑的传承与创新

农民以土地为生,泥土是他们生活中最常见的“伙伴”,玩泥巴是许多农家孩子日常的游戏。民间泥塑正是产生在游戏之间、劳动之中,并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而流传至今。从乡间儿童的泥哨子到宫廷绅商的案头陈设,民间泥塑为我们展现出一个丰富绚丽的世界。不同于传统泥塑的写实手法,民间泥塑古拙质朴、抽象粗狂的造型,亮丽耀眼的色彩以及它特有的浓厚的乡土气息,具有一种超越时空的艺术魅力!民间泥塑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部分,也急待民间的传承与创新。

泥塑诠释民俗梦

泥塑在我国有几千年深厚的传承,自新石器时代之后一直没有间断,发展到当代,无论是高雅的殿堂之作还是农家的淳朴风情,泥塑艺术都在不断创新。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生于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县的王永红和千千万万大西北农村孩子一样从小爱玩泥巴。在童年游戏中她最初接触了简单的民间泥塑,后来又考上了宁夏大学美术系,接受系统的美术教育,提高了审美情趣和美术造型能力。从宁夏大学毕业,她成为贺兰县第一中学美术教师后,在辛苦的教学之余,艺术的呈现儿时无忧无虑的快乐和家乡纯朴的民风民俗,一直是王永红心头的梦想。偶然的机会,学校为搞基建拉来许多黄土。当看到学生课余开心玩泥巴的样子,她想到用家乡的泥土来表现自己的情感。

起初,王永红用传统的方法将塑好的泥人上色,创作了许多戏剧和文学名著中的人物形象。虽然那些作品看上去也有模有样,但总脱不开前人的巢臼。一次,她在塑造一个挑着担子的村妇形象时,忽然发现用不起眼的原色泥土创造出来的那些淳朴的庄户人,土气的载体与土气的题材十分般配。看着指缝间流淌的泥土,王永红仿佛又听到儿时和小伙伴们在村口渠边玩泥的嬉戏声,看到了乡间那些面朝黄土背朝天,整天和泥土打交道的庄户人。突然间觉她得自己手中的泥土有了生命,它们正用自己的语言和动作诉说着千百年来流传在田间地头的故事,多年来在脑海中无数次构思的人物一下子活了起来,呼之欲出。

随后,王永红先向民间泥塑前辈李汉方和于庆成学习传统手艺,再结合自己作为中学美术教师的实践经历,将民间泥塑和美术教学相融合,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创造出各种各样造型优美的泥塑,给宁夏美术界吹来了一股强劲的东风,对宁夏的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作品展现乡村众生相

对于久居城市的人来说,无拘无束的快乐似乎已经很难体会到。人们更多的是为生活疲于奔命,很多时候抑郁、浮躁、沉重和无奈的叹息充斥着内心。而王永红创作的“乐陶泥人”,哪怕生活再苦,无一不是咧嘴笑着的,蓬勃着一种旺盛的生命精神,一种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追求。

在王永红的泥塑作品里,农村的写实场景与雕塑夸张手法完美融合,艺术不但与泥巴相遇了,与普通老百姓之间的距离也被拉近了。小时候农村人的生活、劳动场面,经过她的慧心巧手塑造表现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她的系列泥塑《一个村子的故事》,创作了500多个人物,反映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西北农村的民风民俗;《一块肉》里,农村老奶奶弓起骨瘦如柴的脊梁,用干瘦的手,把碗里唯一的一块肉,喂给小孙子,慈爱之情溢于言表;《村长》中将乡村村长的霸道、蛮横和不可一世的傲慢形象刻画的淋漓尽致,村长旁边的“哈巴狗”正给村长点烟的奴才相,也雕琢得入木三分;《是非婆》里的“是非婆婆”嘴一撅、眼一斜,挎着个篮子,夸张传神的造型将她说不到天荒地老不罢休的长舌妇形象惟妙惟肖的体现出来;《乡村的舞蹈》中,农家小伙抄起手中的耙子当吉他演奏的样子,生动形象;《南墙根》一组四位人物,坐在一起“掀花花”(流传于西北尤其是宁夏、甘肃、陕西、青海、内蒙等地区的一种扑克游戏):拿着一手好牌者洋洋自得,手气不佳者神态严肃绞尽脑汁,特别是旁边那位看牌的人,叼着从地下捡来的烟头、穿着破鞋两只大脚趾露在外边,一看就是一个十足的懒汉形象。《我没醉》、《再来一碗》和《痛快》等则表现了一群醉鬼酒后神态失控的丑态和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生活态度。《不能没有你》等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作品让人百看不厌、流连忘返。

王永红的泥塑人物不求形似,充分用运了大胆的夸张、变形手法,用线面结合的表现形式,多角度的展示了农村的万象生态。

艺术成就硕果累累

根植在骨子里、流淌在血脉中的先天艺术基因加上后天不断勤奋的探索、实践,使王永红的作品日臻成熟。在王永红心中,那些泥人是有生命、会呼吸的。

2008年9月,她的泥塑作品在第四届国际艺术展览中获得了金奖;2009年,泥塑系列《一个村庄的故事》获得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八届文学艺术三等奖;2011年在第八届毛里求斯唐人街文化艺术中国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王永红的泥塑作品得到国际友人的广泛赞誉。2012年王永红系列泥塑成为上海世界博览会“宁夏活动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项目之一。专题节目 《王永红和她的泥塑陶然人》先后在中央电视台、宁夏电视台播出《宁夏日报》、《银川晚报》等新闻媒体也多次报道。经过十几年的艰辛创作,王永红成功的塑造了几百个泥塑人物,作品已经传到了伊朗、埃及、阿联酋等地。

王永红的作品声名鹊起后,尤其是,在宁夏展览馆、银川国际会展中心展出后,许多人慕名而来向她索要泥塑作为珍藏。然而,泥塑作品在成型一段时间后,表面或内里总有断裂的现象产生。如何长时间完整无损的保持泥塑作品原有的拙朴与真实,让它更具有收藏价值,成为她当时急需攻克的难题。为此王永红先是尝试着在泥塑上刷一层清漆,结果泥塑的味道全变了,后来又在泥巴中掺进一些糯米面汤,用以增加粘性。

很长一段时间,王永红每天从学校到家,从家到学校两点一线,除了美术教学外,几乎将全部业余时间用于泥塑创作。为了从生活中汲取艺术灵感,每隔一段时间她都要到农村去,采回一些泥土,在没有搅拌机的情况下,都是手工和泥。泥塑创作对她即是辛勤劳动,也是精神享受。

凭借着对民间泥塑的挚爱之情,经过专家指导,王永红购置了电子窑,通过电子窑的烧制,终于解决了泥塑作品容易发生断裂现象的问题,为民间泥塑的保存和推广做出了极大贡献。

为了使民间泥塑在年轻人中得到普及,王永红在贺兰一中教学大楼内建立了专门的工作室,她利用上美术课和课外美术小组的活动时间,组织学生们用泥塑的形式表现周围学生的生活情景。在寒暑假里她和美术小组的学生们一起到农村去观察乡土生活,画速写画,然后按照在农村时的画稿进行泥塑创作。在王永红的带领下,美术小组培养了一大批泥塑爱好者。

如今,王永红已经成为宁夏回族自治区非物质遗产传承人之一。民间泥塑这朵艺术之花在王永红的精心培育之下,博采众家之长,日益绚烂多彩、芳香怡人。天道酬勤,笔者相信假以时日王永红必将在宁夏艺术史上占有开拓性的地位。

上一篇:徐渭的艺术人生 下一篇:上海自贸区――投资者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