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薪酬政策和审计费用关系研究

时间:2022-07-31 11:35:09

公司薪酬政策和审计费用关系研究

摘要:公司薪酬政策是现代企业促进冲突解决和企业发展的重要机制,也是实务界和理论界一直关注的热点之一。外部审计对于企业解决问题同样发挥重要作用,现有的公司薪酬政策和审计文献很多,本文研究了公司薪酬政策和审计费用之间的联系,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公司薪酬 审计费用

一、引言

近年来无论国外还是国内的研究中,对于薪酬政策的研究不断深入,对其与某一具体影响因素及财务行为关系研究也进行了积极地探讨。我国关于审计费用的相关研究发展较晚,证监会于2001年颁布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规范问答第6号——支付会计师事务所报酬及其披露》,要求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中对于收费类型及其确定方式、披露格式等进行陈述,要求上市公司在年度财报中就会计师事务所的费用支付情况进行公告,同时企业内部审计委员会薪酬的规范也在逐步展开,由此,审计费用的各方面规则在不断发挥作用。薪酬政策和审计是现代公司的两个重要的公司治理机制,各自发挥不同的解决委托冲突能力,合理的公司薪酬政策对于激励和保留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薪酬从来都是同社会的公平和效率的问题相联系的,相对完善的公司薪酬政策利于解决社会冲突,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我国上市公司中国有成分较大,合理配置社会资源更同管理层的政治前途有着密切的联系。审计的开展是对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审查和评价。对于两个问题的关注都不断得到研究深化,但是对于这两者之间的交叉关系研究却是罕见,大部分的学者研究没有得出其显着的关系,Engel(2010)第一次通过调查审计委员会报酬和审计费用将先前不同的文献联系起来。此后, Engel, Hayes和 Wang(以下简称为 EHW,2010)通过对审计委员会和公司审计费用之间的调查研究迈出了两者联系重要的第一步,并尝试努力对薪酬政策的相互影响提供理论分析。根据委托理论,公司经理人和股东由于“信息不对称”倾向于实现各自不同的利益函数,薪酬激励政策可以使董事、监事、经理有足够的动力来提高企业的治理水平,他们为了让自身的薪酬水平得到更有利的保障,必然要求高质量的审计来验证和强化管理,导致了审计费用的增加;同时股东方基于监督经营管理责任的完成也要求提高审计质量。虽然公司薪酬政策和审计费用之间的经济联系尚缺乏研究,但是两者之间存在着联系,本文从理论基础和现有研究结论入手,分析其相互影响关系。

二、公司薪酬政策与审计费用研究现状

( 一 )公司薪酬政策研究现状 当前社会出现较多的企业公司薪酬政策不合理问题,国内外对于薪酬政策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通过薪酬政策角度以企业绩效为衡量指标开展相关实证研究,透过公司治理角度研究公司薪酬政策和业绩的相关性以及公司薪酬政策本身的影响因素研究等。很多学者认为公司薪酬政策的制定取决于不同要素的结合,包括公司治理结构、内部控制、社会和政治环境等,从而引发对外部性和内部性因素展开的探讨,并进行了相关的规范和实证研究,国内外研究主要有: Jensen和Murphy(1990)通过对大型上市公司研究发现,公司薪酬必须根据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变化及其差异来决定,产品市场、要素市场和企业的战略意图影响着薪酬水平,公司绩效对于管理层薪酬的影响是微弱的。林浚清(2003)认为通过实证研强调了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对于我国公司薪酬水平差距的主要影响作用。杜胜利等(2005)研究得出,企业规模、国有股持股比例和企业绩效等对公司薪酬水平具有显着的影响。黄群慧(2000)从公平理论的角度出发指出职业经理人市场的重要性,完善的经理人市场能为管理层薪酬的制定提供积极的信息,并对于薪酬水平的政策提供合理选择角度,既包括了社会“横向”角度也包括历史“纵向”角度的比较。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对公司薪酬政策开展研究,但是尚不系统,很多因素的作用也逐渐在加强和受到重视。此外,侯旭(2007)认为,薪酬水平的制定是一个复合函数。薪酬水平高低直接作为企业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因此,除管理层个人能力外,企业组织发展战略和外部竞争因素也会构成影响,并且要求将政府管制行为作为重要的外部要素予以考量。基于薪酬对与企业发展重要影响,其研究主题大致根据薪酬决定因素、薪酬运行和薪酬效果来研究;决定因素又可以划分为环境因素,企业因素、工作因素等。薪酬运行及其效果影响是广泛的,涉及到企业运行的方方面面,甚至渗透到社会公平、效益的层次,因此,对于薪酬的研究需要不断寻找新的视角,为薪酬政策的制定提供基础。

( 二 )审计费用研究现状 Simunic是较早开展审计费用相关研究的学者,之后通过数十年的发展使得审计费用逐渐成为了一个较为成熟的领域。 Simunic(1980)最早运用使用多元回归模型对美国上市公司的审计收费情况进行考察,分析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得出公司规模对于审计费用发挥最为关键的作用,并且审计收费的差距同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大小并不存在明显相关关系,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大小并不具有显著的“节约成本”效果。 后继的学者们采用Simunic的模型对许多发达市场的审计市场收费情况进行了考察。Taylor和Baker(1981)研究发现,上市公司规模大小和组织结构的复杂程度对审计收费的解释度近八成;Firth(1985) 对于新西兰上市公司考察中加入系统性风险指标来衡量审计风险,最终得出公司的规模大小、应收账款所占比率以及非系统风险是审计费用影响因素中最为主要的变量。之后,Francis(1986)、Anderson(1994)等对所关注的澳大利亚、加拿大、香港等发达审计市场得出了审计收费与不同因素之间类似的显着影响结论。这成为了进一步系统揭示审计费用的影响函数和推进审计费用同其他因素之间的详细考察研究奠定了基础。我国由于早期市场的制度缺陷和缺乏数据支持,一直到2002年王振林通过借鉴 Simunic的回归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并得出我国审计费用市场的实验结果。发现被审计单位规模、会计师事务所规模大小、事务所变更情况、国有股持股比例及年度等变量在审计费用影响因素研究中呈现显着的相关关系,但没有发现财务指标衡量的被审计单位风险因素同审计收费之间显着相关的证据。罗栋梁(2002)以2001年度沪、深 股市A股市场284家上市公司作为基础,划分审计收费的披露程度为详细披露和笼统披露,设置模型,对上市公司审计费用的影响因素进行考察研究,研究同样发现公司规模对于审计费用重要的影响作用。何卫东(2003)通过使用不同的财务及非财务指标,以上市公司审计费用披露信息为基础研究得出:会计师事务所类型、出具的审计意见以及公司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成长能力指标与审计费用显着相关。朱红军和章立军(2003)得出,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上市公司的行业种类、最终控制人性质及盈利能力等因素对审计费用具有显着影响。刘斌等(2003)、王善平和李斌(2004)均采用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得出公司及会计师事务所规模等诸多因素同审计费用之间显着关系。另一方面,从审计服务供求双方入手,对于审计收费和审计服务提供方及被审计单位公司治理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Tsui等(2001)从内部治理的角度出发研究对审计费用的影响,研究发现,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分离为公司治理提供了一个有效的监督机制,有助于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减少审计工作的复杂程度和努力并最终削减了审计费用。Abbott等(2003)对董事会治理中审计委员会设置着手考察其与审计费用的关系,研究发现,审计委员会成员的独立性和专业能力同审计费用显着正相关。李补喜和王平心(2005)指出,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特征同审计费用有显著的相关关系,董事会的独立性显著影响着审计费用。宋平和刘立华(2006)基于对上市公司独董情况分析,发现独董比例对于审计费用的重要影响。刘明辉和胡波(2006)也为上述研究进一步明确公司内部治理的重要作用,并指出管理层、董事会持股比例新的影响因素,逐渐将审计费用同公司薪酬政策的不同形式联系起来,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上一篇:内部控制质量对盈余管理和外部审计师的影响 下一篇: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