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回归――探索和谐居住社区的规划设计

时间:2022-07-31 02:22:00

理性回归――探索和谐居住社区的规划设计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旧城改造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构建宜居的和谐居住社区也迫在眉睫。要构建和谐社区,规划设计人员必须从狭隘的住区规划理念中走出来,拓展视野,广泛关注与居住社区有关的各个领域,掌握好和谐居住社区的规划设计要点及关健技术,在解决居住区规划建设存在问题的同时,全面把握和谐居住社区的内涵与规划理念,实现现和谐居住社区的理想目标。

【关健词】理性回归;理念拓展;和谐居住社区;规划设计要点

居住社区是人们赖以栖身与生活的场所,与自然、与城市、与社会有着错综复杂的联系。仅仅依托内部要素和内部结构,而忽视社区与外部环境之间的联系与相互作用,不可能正常地发挥社区的功能。规划设计人员必须全面关注社区的内外部结构构成,从多维的、立体的球形结构中,从社区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中寻找依据,用以指导社区内各要素与结构关系的调配与组合,营造良好的、宜居的居住社区。

1 住区规划与社区规划的比较分析

近年来,城市规划学科开始介入社区发展规划,通过对社区人口构成、分布特征、土地利用与现状、建筑及环境质量、设施配套水平、道路交通状况和社区管理水平等的调查与分析,提出规划目标和实施步骤、策略。规划着重在功能优化组合与提升、土地使用调整、交通优化与改善、公共设施配套、绿化环境和空间形态等方面提出对策,同时兼顾社区管理和社区文化、社区进步等方面提出相关实施意见。住区规划和社区规划不只是概念上不同,在规划编制主体、方法和成果上都有差异。住区规划以物质空间规划为核心,兼顾环境行为与社会心理因素,当前住宅市场运作背景下,委托方为开发商,由城市规划主管部门审批,针对明确的地域范围,但并不指向明确的主体一社区居民,成果具有较强的直观性,以物质空间实体的质量为评价对象。社区规划相对较宽泛,不具有明确的强制性,着重关注社区组织、居民素质、社区工作等非物质因素,部分涉及社区设施配套和环境改善等物质因素。近年城市规划学科介入的社区规划加大了物质空间和设施环境方面的内容,但与市场化建设脱离的物质空间实施要求难以得到充分的保证。

2 从住区规划到社区规划的理念拓展

在构建和谐社区的过程中,城市规划设计人员是最重要的参与者之一。要构建和谐社区,规划设计人员首先必须从狭隘的住区规划理念中走出来,拓展视野,广泛关注与居住社区有关的各个领域,在全面审视当前住区建设存在问题的同时,全面把握和谐居住社区的内涵,实现理念的拓展。

2.1 从孤立的生活片段到连续的住居生活

当前的住区大多脱离城市的整体功能结构而孤立存在,住宅成了“睡眠的容器”、“自助式的家庭旅馆”,封闭的住区成为典型的“卧城”、“孤岛”,将本该在住区内解决的很多日常生活内容毫不负责地抛给城市,同时又无视城市的外部功能配套。在住区环境处理上,以安静的名义制造冷清,在行为研究与分析上,对居民生活与行为进行切片式的处理,忽视日常生活行为的完整性、连续性与复杂性。居住社区最根本的目的是为解决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而建,居住社区规划建设首先必须回归主体、回归生活,以完整的日常生活为线索,确定社区的功能体系,在此基础上进行功能分区、空间布局,让社区从单一的功能中走出来,先自上而下的分析生活、分析功能,再自下而上的创造功能、创造生活,有了便利性、连续性,才可能有舒适性、宜居性。

2.2 从单一的物质空间规划到物质空间社会文化统一体

虽然原有规划理论中明确了住区规划包括物质和非物质两个组成部分,但在广大规划设计人员的实践过程中,物质规划一直是住区规划的核心,大多对非物质层面的因素考虑较少,孤立地分析个体的普遍行为及其活动的场所,而非群体间的互动,造成住区规划“见物不见人”的普遍现象。另外,由于住宅演变成高门槛的市场消费品,住宅与住区的物质利益性被放大,使居民大多无法顾及本该有的精神、文化需求,进一步催生了住区规划过程中的物质片面性思维。社区的主体是居民,社区既是居民物质生活的栖息地,又是精神的家园。首先作为个体的人,对社区不只是有满足生理、健康等的物质需求,人的主观能动性决定了对社区还有心理健康和精神归宿的需求。其次,人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存在,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个体只有在与家庭之外的社会成员之间发生情感的交流与互动中才能实现全面发展。作为居民物质生活和社会活动场所的社区,必须具有物质与精神两种属性,这两种属性相互作用、对立统一,才能发挥完整的社区功能。所以,社会规划必须走出原本狭隘的物质空间领域,走向物质空间社会文化的统一体。

2.3 从封闭的内部结构到开放的球形结构

当前住区建设的土地通过市场行为提供,无论地块的区位、规模、形态与周边的城市地区和自然环境有着何种关系,都被一道围墙隔离,开发商自顾自地在封闭的围墙内打造各种形式与风格的住区,城市的统一管理显得软弱无力。规划设计人员在任务书之下,也仅仅局限于在封闭的地块内进行建筑、道路、绿化景观、设施等的组合与摆布,造成大量住区与周边环境格格不入。

3 和谐居住社区规划设计要点

3.1 结构形态

3.1.1 规模。综合社区不得跨越城市主干道,基层社区不得跨越城市次干道,并不得跨越较大的自然分隔带。社区规模同时要保证能够形成一定规模的社区中心和适宜的步行半径。综合社区以20000~50000人为宜,基层社区以5000~8000 人为宜。

3.1.2 结构。采用综合社区一基层社区一基本居住单元( 街坊) 三级结构。基本居住单元( 街坊) 规模控制在I00~150m,超过150m 则失去良好的空间围合尺度,且不利于内部居民的相互熟悉与交往,低于100m 给住宅围合布局带来难度,同时对城市道路交叉口的交通造成影响。基本居住单元( 街坊)规模按100~150m 控制, 居住户数一般在150~300 户之间,在有效的邻里交往范围内,便于邻里互助。社区以基本居住单元( 街坊)为单位实行封闭式管理,有利于私密性和安全防卫,基本居民单元以外的区域宜采用半开放或开放式管理,便于广泛的社会交往以及设施的共享。

3.1.3 密度。在保证足够的公共绿地、公共空间以及充分的日照、采光、通风条件的前提下,达到足够的密度及容积率,以保证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避免土地浪费。

3.1.4 边界。社区边界明确,并区分不同的外部环境采用不同的功能配置与空间处理。临城市快速道路布置绿化隔离带,不宜布置商业和公共设施,避免设置出入口。临城市主干道以办公功能为主,避免设置出入口或做特殊处理。临城市次干道以商业、服务业和文化休闲设施为主。社区与社区之间的用地边界不宜形成封闭的消极空间,预留为街巷空间或公共步行绿化带。

3.2 道路交通

3.2.1 路网密度。城市次干道间距采用350~500m,采用高密度的支路系统,社区内支路间跟采用150~250m, 支路划分的街区规模为120~150m×200~250m 的长方形地块,城市中心高密度区可划分为边长100~150m 的地块。

3.2.2 道路性质。城市快速道路和主干道以“大道”、“路”命名,城市次干道以“街”命名,城市支路及社区内道路以“巷”、“弄”、“胡同”命名,

3.2.3 街道宽度。为了保证良好的街道空间尺度既标示出道路性质、等级与功能,又贴近传统街道文化和居民生活。,促进社会交往、回归良好的街道生活,城市次干道道路宽度宜控制在25m 以内,不得超过30m。城市支路和社区内道路宽度不小于8m,不大于15m,若大于15m,需设置绿化或休闲景观带。若交通负荷过大,则缩小道路间距,提高路网密度。

3.2.4 车速。城市次干道车速严格控制在40km/h 以内,支路及社区内道路机动车行驶速度控制在30km/h 以内,部分控制在15km/h。部分街道结合社区商业或公共绿带作为步行街或准步行街。限速街道落实限制车速的稳静化处理措施。

3.2.5 出入口。基层社区主出入口设在城市次干道上,并尽量靠近综合社区公共中心、公园和公交站点,基本居住单位( 街坊) 设两个出入口,分别靠近居民主导出行方向和社区中心。

3.2.6 步行道路。步行道路联系社区中心和各个基本居住单元( 街坊),并与社区外的城市公共绿带和公园等形成较便捷的联系。

3.2.7 停车。综合社区中心建设专门的社会公共停车场,基层社区中心和商业街道配建适当数量的停车位。基本居住单元( 街坊) 内除少量采用地面停车外,尽量采用地下方式,大中城市停车位配套不少于户均1 辆。

3.3 公共设施配套

居住社区公共设施配套应打破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中机械的等级配置模式,在针对性的调查、分析基础上从社区发展规划层面进行综合调配,明确配套要求、规模、数量及位置,社区建设规划在发展规划的指导下进行,并采用开放式经营管理。既有利于形成真正贴近生活的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又有利于市场运营和资源有效利用,避免重复建设与浪费。形成明确的社区中心,综合社区中心在城市次干道交叉口一侧成片布置,并形成公共步行区,避免在交叉口周围采用“四大金刚”的模式,影响城市交通的同时打破步行空间的连续性。基层社区中心宜在社区中心地段布置,并与社区公共绿地相结合。公共设施的布点综合考虑适宜的步行半径和便捷的步行网络。

3.3.1 商业。沿城市次干道和社区街道两侧布置,重点放在基层社区中心通向综合社区中心或城市公园的街道两侧布置。

3.3.2 布局。充分分析社区居民主导的出行轨迹和出行方向,各项公共设施在主导出行轨迹沿线布局,点线面结合,形成连续的公共生活空间,保证足够的活力,促进不同活动人群的广泛交往。

3.3.3 混合功能。在社区中心、社区街道、社区入口附近,适度保证功能的混合使用,以不同功能的混合使用强化居民生活的便利性和社会交往的广泛性。

3.4 住宅与建筑布局

3.4.1 住宅形式。提供多样化住宅,在基层社区内以基本居住单元( 街坊) 为单位配置不同的住房标准,以满足不同收入、不同阶层居民的购房需求和混合居住,促进不同阶层之间的互动、交往与互助。

3.4.2 适应性。保证住宅室内空间灵活可变,满足不同家庭生活空间的个性化需求,同时为家庭人口结构变化提供合并、分解、重组、改造的可能,部分地段住宅适应将来改变建筑功能性质的需要。

3.4.3 住宅建筑布局。以基本的居住单元(街坊) 为单位,住宅尽量采用围合式布局,尽量减少高层板式住宅,避免点式高层住宅的板式拼接。

3.4.4 架空空间。靠近公共中心、社区公园、街坊公共绿地的地段,适当设置架空空间。

3.4.5 体量。建筑体量多样化,沿街住宅采用适宜的高宽比,创造丰富的建筑景观效果。

4 结束语

居住是公民最基本的需求和权利之一,住宅与社区关系到每一个人的生活。关注居住、关注社会,是城市规划师的基本责任。从住区规划到社区规划,是一个不断丰富社会学内涵的过程,也是一个回归的过程,回归主体、回归生活、回归自然、回归城市和社会。要实现这样的回归,是一场规划理念的更新,也是一场规划设计技术的变革,对规划师的知识结构与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规划师作为规划设计的主体,只是社区建设和社区发展过程中广大参与者的一员,需要充分地深入社会、深入社区,与广大居民、参与者一起,在不同的领域和层面,进行广泛的协同和整合,才能实现和谐居住社区的理想目标。

参考文献:

[1]魏衡,魏清泉. 紧凑型住区的发展要求与调控措施[J]. 规划师,2008(4):9-11.

[2]赵蔚. 回顾与展望一中国1949 年以来城市住区建设与社区演进[J]. 时代建筑,2009(2):16-19.

[3]刘银,李振宇. 从门禁社区到中国式节约型社区[J]. 时代建筑,2009(2):20-24.

[4]布雷泽,范凌,林达. 从大院到小区到超级街区[J]. 时代建筑,2009(3)28-33.

上一篇:浅谈膜结构的维护和保养 下一篇:论钢筋混凝土现浇板裂缝原因及处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