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杠杆与旅游经济

时间:2022-07-31 11:41:28

政策杠杆与旅游经济

摘 要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旅游业已经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旅游业在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产业地位、经济作用逐步增强,旅游业对城市经济的拉动性、社会就业的带动性、以及对文化与环境的促进性日益明显。中国旅游业在发展初期明确了开发建设的基本方针。一方面坚持对外开放,广泛吸引海内外各界资金;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鼓励国家、集体、个人投资建设旅游项目。这种方针推动了中国旅游投资市场的活跃,提高了旅游接待能力,为旅游业的繁荣发展创造了优势条件。

关键词 旅游经济;政策微调

尽管目前中国旅游业的发展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和障碍,尤其是旅游业管理体制和投资机制的市场化程度较低,但是从总体上来看,中国旅游业的投资环境呈现不断优化的趋势。预计未来10年间,中国旅游业将保持年均10.4%的增长速度,其中个人旅游消费将以年均9.8%的速度增长。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和第四大客源输出国。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旅游业已经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旅游业在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产业地位、经济作用逐步增强,旅游业对城市经济的拉动性、社会就业的带动性、以及对文化与环境的促进性日益明显。

中国旅游业在发展初期明确了开发建设的基本方针。一方面坚持对外开放,广泛吸引海内外各界资金;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鼓励国家、集体、个人投资建设旅游项目。这种方针推动了中国旅游投资市场的活跃,提高了旅游接待能力,为旅游业的繁荣发展创造了优势条件。尽管目前中国旅游业的发展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和障碍,尤其是旅游业管理体制和投资机制的市场化程度较低,但是从总体上来看,中国旅游业的投资环境呈现不断优化的趋势。预计未来10年间,中国旅游业将保持年均10.4%的增长速度,其中个人旅游消费将以年均9.8%的速度增长。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和第四大客源输出国。

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双节”(中秋节与国庆节)八天长假,借助国家出台的有关政策,我国旅游市场异常火爆,旅游接待总量和旅游收入均创历史新高,显示出较强的经济拉动效应。特别受惠于高速公路免费通行政策,自驾出游火爆升温,自由便捷的旅游方式使旅游人数大幅度增长。

一、国内旅游经济的特点

旅游经济是指由旅游者的旅游活动引起的,旅游者同旅游企业之间以及旅游企业同相关企业之间的经济联系。旅游企业为旅游者提供相应吃、住、行、游、购、娱乐等服务,而旅游者给付一定报酬,从而形成了旅游者与旅游企业之间的经济联系。旅游企业为安排好旅游者的旅游活动,需要同有关其他企业或部门发生经济联系。这些经济联系便构成了旅游经济的内容,它是国民经济运行的一部分。国内旅游经济的特点:

1.逐步宽松的经济条件

近年来,国家和地方的财政收入有了较大的增长,人民收入不断提高。一方面,有更多的资金可用于发展旅游业所需的资金投入,另一方面,居民的旅游消费支出有很大的增长潜力,这些良好的市场条件为未来几年中国的旅游业提供了较为宽松的发展空间。

2.趋于成熟的旅游经济政策

国家大力扶持和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各级地方政府积极维护旅游产业的发展。同时,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也为旅游经济发展提供了政策性的指导方向。

3.加快旅游生态环境建设的步伐

国家把生态环境建设和资源开发结合起来,不断加强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制定了《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并要求各级地方政府,明确建设目标、任务和重点,全面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精心组织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实施退耕还林等工程。这一切都为旅游生态环境的建设提供了根本性的条件。

4.走向全国的旅游市场

未来几年,国家将继续加快和发展旅游产业,完善旅游市场法制建设,依法治理和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大力整顿旅游公司及中介机构,以提高服务质量,保护消费者权益。这些措施对于开发旅游资源,促进全国旅游市场的健康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二、政策杠杆拉动假日旅游经济

全国假日旅游部相关会议办公室报告显示,在今年中秋、国庆8天长假,全国共接待游客4.25亿人次,比去年“十・一”黄金周增长40.9%;实现旅游收入2105亿元,比去年“十・一”黄金周增长44.4%。

今年中秋节、国庆节双节期间,在全国首次实行重大节假日收费公路小客车免费通行和174家景区门票降价两大利好政策的刺激下,百姓出行意愿明显增强,黄金周期间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双双增长,与旅游紧密相关的吃住、娱乐、休闲、购物等消费得到有效拉动。

重大节假日期间收费公路免费通行政策极大地刺激了人们的旅游热情,有专家预计,虽然这次小型客车8天免费通行政策致使全国收费公路减收200亿元,但是实际上是与民让利200亿元。

从受益最大的旅游业来看,全国各大景区接待量都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一般说来,旅游景区门票只占到人们旅游消费支出的一小部分,吃、住、行、购、娱才是旅游消费的大头,这个黄金周让餐饮、住宿、土特产和旅游纪念品销售等行业受益匪浅。

三、国内旅游经济的调整重点

黄金周期间,华山、庐山、泰山、武当山曾一度出现游客拥堵的问题,受到社会广泛关注。针对景区“井喷”式客流,某些景区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将游客有序疏导至周边区域;同时放缓售票节奏;通过高速公路、LED屏幕及电信运营商及时提示信息。这些做法为疏导游客发挥了重要作用。

“无论是经济繁荣还是经济下行,老百姓对旅游的需求没有变,其最直观的表现就是玩得开心、舒心。”首都经贸大学教授蔡红说,“目前,国内旅游服务质量总体水平与人民群众期待还有较大差距,需要不断加强服务、创新管理。”

1.政策方面微调,效果明显

黄金周期间,高速公路首次对小型客车免收通行费,激发了很多人的出行愿望,特别是家庭出行数量激增。而节前多个旅游景点下调门票价格,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旅游成本,同时也为景区带来了吃住玩购等方面的更多收益。

2.改善供给,增加休闲资源

在我国,与13亿人相对应的旅游资源匮乏,数量严重不足且大多数缺乏吸引力。各地在旅游资源的开发上也大多缺乏开阔创新的思路,除去一些传统景点,很难再看到新的旅游项目和品牌。因此,鼓励供给创新,增加休闲资源,开辟新的旅游市场至关重要。

3.整改环境,规范旅游市场

黄金周之前,多地旅游管理部门已经出台相关措施整顿旅游市场,公布监督电话,严防欺客、宰客事件发生。但是不文明的行为还是时有发生,在首都北京也不例外(如打着各大旅行社旗号的北京一日游活动等)。有些景区,为了挽回旅游形象和信誉,大力加强管理和服务水平,在降低旅游服务价格的同时,努力提升服务质量。相应的旅游管理、服务、监督等一系列相关制度要及时跟上,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净化市场环境。

4.大力发展咨询和中介业

随着旅游市场的发展,咨询业和中介业将会大力发展。同时,完善的咨询和中介业有赖于各地政府的扶持和规范管理,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游客在当地的旅游过程中,得到详尽和正确的信息服务,从而加大对游客的吸引力。

5.加强旅游经济的服务意识

服务意识的培养,关系到旅游市场的兴旺发达。中国旅游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之一就是缺乏服务意识,游客所到之处,常常被欺骗和挨宰,导致游客也不爱护当地的风景和设施,乱扔垃圾,乱割乱划,破坏设施,形成恶性循环。优良的服务意识和水平是保持和维护旅游市场健康发展的源泉。

参考文献:

[1]林南枝,陶汉军.旅游经济学(第3版) [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吴 琼(1981-),女,湖北荆州人,武汉东湖学院经济学院教师。

上一篇:浅谈在体育教学中对小学生个性的培养 下一篇:浅谈如何培养山区学生的语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