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性农业保险论文范文

时间:2023-11-03 00:26:06

政策性农业保险论文

政策性农业保险论文篇1

关键词:农业保险;近期模式;远期模式

农业是基础产业,又是弱势产业。发展农业保险是市场经济国家扶持农业发展、稳定农民收入的通行做法。但我国农业保险业务自1982年恢复以来,一直发展缓慢。2006年农业保险费收入8.5亿元,仅占全国财产险保费收入的0.56%。导致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缓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选择什么样的经营模式却是一个重要因素。

一、农业保险经营的客观困境及其障碍

由于农业保险标的——农作物及家禽家畜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面临自然力和人力的作用,其风险远远高于其他产业。农业保险具有高风险损失率和高管理费用率的特点,由此导致农业保险市场的有效需求很难形成。世界各国对农业这一特殊领域如何更好地开展保险进行了长时期的探索,目前基本上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发展路径:

(一)商业性保险经营模式

这种是保险人选择农业中不需要补贴或只需少量补贴的项目,按商业性原则经营农业保险。商业性农业保险多为私人公司经营,西欧国家是典型代表。他们按照真正意义上的保险经营要求,针对农业中经济价值高的标的,选择损失机会发生少但强度大的风险为承保对象。在西欧,由于地理和气候的原因,农业的雹灾损失十分严重,农作物雹灾保险成为商业性农业保险的主要险种。另外还有火灾、风灾等,这些灾害发生机会虽然不多,却具有毁灭性。毛里求斯承保甘蔗等糖类作物、牙买加承保香蕉。这些都属于高价值的经济作物。对于高价值的农作物,选择适当的风险承保,采用商业性经营原则,完全可以获得经营的成功。经营模式下,保险人与被保险人的权利与义务对等,农民要支付足额的保险费。因而该模式在农业中的可承保面较狭窄。

(二)政策性保险经营模式

这种模式完全是在政府的推动下,把农业保险作为一项保护农业和农民的政策来开展的。主要特点是中央或地方政府对农业保险的经营管理费用及纯保费给予大量补贴,投保农民只需交部分保险费用。一般讲,农民从农业保险中所得到的赔款收入大于他们所交付的费用支出,即从农险中得到了政府的净收入转移。因此,这种经营模式实质上是灾害救济与保险机制的结合,又可称为灾害救济性农业保险。该模式作为政府保护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政策,多为政府机构或政府指定的公司经营。

在该经营模式下,农民对保险的有效需求迅速扩张,农业保险得以在广大地区普遍开展。北美国家和日本是这种模式的典型代表。他们承保了大多数主要作物的所有主要自然灾害及病虫害,即主要开展农作物一切险。美国政府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全额补贴联邦农作物保险公司农险业务的活动管理费用,同时,为了弥补农险基金的不足,还提供了1亿美元的资本捐助。日本既直接补贴管理费用又直接补贴净保险费。在1947~1977年间日本农险业务总支出为4953.83亿日元,而政府提供了其中的3265.59亿日元,占65%。农业保险早已成为他们提高农业生产投资和稳定农民收入的重要政策。政策性农业保险模式不是完全意义上的保险,但却能使保险在农业领域广泛推行。

对于我国,灾害救济性的政策性保险模式无疑是一种最佳选择,但它是建立在政府大量补贴的基础上的。选择该模式的国家,大多是工业化发展比较成熟的国家。所谓工业化,实质是资源在农业和工业之间的动态再配置过程,是工业生产的资本化不断扩张并在经济总体和社会生活中不断取得支配地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生产资源不断由农业向工业和服务业转移,工业份额上升,农业份额下降。当工业自身的剩余除了可以支持工业化进一步完善外,还可以用于支持其他产业发展时,工业支援农业,农业受到保护,政府对农业保险进行大量补贴才有了可靠的物质基础。也只有在此时,农业只是作为人类社会生存基础的地位会显得特别突出和光荣,农业将受到整个社会的关怀,农业成为关系到整个社会生存的大问题、小行业。大问题应当受到关怀,小行业能够得到关怀。工业化的成长过程一般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农业支援工业阶段、农业与工业平等发展阶段以及工业支援农业阶段,不同阶段的工农关系是不相同的。

据资料显示,2005年我国农业与工业的净产值比例为14:86,城市人口率为40%,人均GDP为1300美元左右。据此,大部分经济学家认为我国经济发展开始进入工业化第二阶段,但由于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部分地区还处在工业化的第一阶段。第一阶段是农业补助工业,也就是说,目前我国部分地区的工业发展仍然需依靠农业提供的剩余积累推动。这一阶段的政府政策取向是农业挤压,通过不平等的税收、价格、资金投入等手段挤压农业以支持工业。第二阶段是平等发展,这时农工贸易条件得到改善,农业与工业各自独立发展,农业发展依靠自身积累。总体上看,我国经济发展离以工补农即农业保护阶段还存在一定距离,因而还不可能依靠工业收入来全面补贴农业。而且一些欠发达地区仍然需要通过挤压农业来发展工业。

那种认为目前我国应全面推行农业保护政策的观点,显然是一种超前意识。它只认识到了农业发展和农民需要保护的必要性,却没有认识到工业化阶段的可能性。美国、日本及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工业化阶段早已完成。农业保险实际上是他们以工补农的大政策之中的一项具体政策。把我国的农业保险放在国民经济的大背景下来考察,现阶段农险要得到国家财政的大量普遍补贴,在当前是很不现实的。我国20世纪80、90年代的众多农业保险经营模式没有可持续性,就是由于受到了工业化发展阶段以及相应的政府政策取向的客观制约。

二、发展我国农业保险的现实选择及构想

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农业保险曾经一度繁荣,当时形成了四种重要的农业保险经营模式:一是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等商业保险公司自营,单独核算模式;二是保险公司与地方政府共办或代办模式;三是保险公司组织农民之间的互助保险合作社的模式;四是民政部门办农险的模式。这些改革,一方面通过险种间互补、政府财政资助或民政补贴等方式部分解决了农业保险基金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保险公司通过与政府合作、组织保险合作社等方式减少了自身所承担的经营农业保险的风险,一度在90年代初使农险迅速发展。特别是1991年全国农险保费收入达到5.17亿元,比1990年增长1.5倍。

然而,这些保险发展模式都只是权宜之计,其制度设计本身存在致命的弱点,因而后来大都没能长久。主要原因就在于,有些事实上是采用商业性保险模式来经营农险,却没有按商业性经营原则来选择和设计险种,有些在主观上是想按照政策性保险模式以扩大农业保险的经营面,事实上却不可能得到财政补贴资金来源的有力保障。正视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客观制约,同时考虑到保险公司商业性质的经营体制,对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应分近期模式和远期模式进行分阶段设计:

(一)商业性保险为主、政策性保险为辅的近期模式

“商业性保险为主”,是指保险公司选择一定的农业险种,完全按商业性原则进行经营。目前的财产保险公司大都是股份制企业,必须为股东利益考虑,不可能容忍农险的长期大量亏损。在保险企业得不到充足的外部补贴来源时,农险要作为一项独立事业继续存在和发展,就必须恢复保险的本性,按照商业性保险的原则来严格选择和设计险种。选择经济价值高的标的、事故发生少但损失强度大的风险作为承保对象。如小麦在田间生长,价值分散,但收割后堆放晒场,价值集中,这时万一发生火灾,干万斤小麦便毁于一旦。因此,众多麦农必然对麦场火灾损失风险的转嫁产生强烈需求。有些经济作物如烤烟、蔬菜、花卉、果类等,商品价值较高,对已形成规模经营的农户来说,他们也存在对生长期风险的忧虑和损失转嫁的需求,并且他们有足够的保险费支付能力。随着我国“三高”农业、外向型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商业性农业保险的发展前景是广阔的。

“政策性保险为辅”,是指除了商业性农业保险项目外,允许少数经济发达地区通过保险公司内部的其它险种盈余补贴、地方财政补贴等手段对主要农作物或牲畜实行统保。其目的是为将来实行远期模式广泛开展的农业保险探索规律和总结经验。政策性保险的组织形式以商业保险公司承办、地方政府支持模式为最好,也可采用合办或代办模式。补贴应是固定的和事先确定的,补贴金额与农民所交保险费之和应与预期赔付额与管理费用之和相平衡。政策性农业保险要作为独立的地方经营险种单独立账、单独核算,免缴营业税、所得税,并且结余留存,作为农业保险专项基金专户存储积累。政策性保险应由保监会统一规划和安排,选择有条件的发达地区试办。

(二)政策性保险为主、商业性保险为辅的远期模式

近期模式不能使农民普遍受惠。随着经济的加速发展,工业化进程进入农业保护阶段,政策性保险即可广泛发展,并在农业保险体系中占居主导地位。远期模式要改变以商业保险公司为主体的农业保险经营体系,这时的商业性农险只是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补充,为农民承保那些政策性农险以外的险种,或者为农民提供更高的保障。政策性保险体系的设想是建立事业性质的中国农业保险专业公司经营农险及其再保险;通过国家农业保险立法建立农业保险专项基金,并实行法定保险的经营方针;国家给予政策性农业保险和再保险以必要的优惠政策。远期模式的具体设计为:

1、中央设立中国农业保险专业公司,各省、地、县设立其分支机构。由该公司经营全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和再保险。此外,允许农村合作组织经营某些政策性农业保险,但必须按一定比例向专业公司分保。

2、通过农业保险立法,建立农业政策性保险专项基金。由中国农业保险专业公司负责筹集、分配和管理专项基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提供该专项基金的一定份额。政策性农业保险和再保险独立核算,免征一切税赋,经营结余全部留作总准备金积累,以备巨灾风险。

3、确定政策性农业保险的险种。对有关国计民生的主要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牲畜商品的生产全部实行法定保险,政府对法定保险项目给予保费补贴。法定保险由中国农业保险专业公司及其指定的农村合作组织垄断经营。除法定政策性农业保险外的商业性农险项目,全部实行自愿投保。各商业保险企业及农村合作组织对商业性农险项目可竞争经营,国家农业保险专业公司为之提供再保险。

远期模式是发展农业保险的一种理想化目标。虽然现阶段它不可能在全国同时实现,但是少数发达地区可以通过地方立法提前实行。另外,远期模式必须在省范围内统一实施,并要进行农业风险区划和费率分区,承保范围太小了,风险难以有效分散。

参考文献:

1、李军,FrancisTuan.农业风险管理和政府的作用——中美农业保险交流与考察[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2、(英)P.K.Ray.AgriculturalInsurance-Theoryandpracticeandapplicationtodevelopingcountries.PergamonPress,1986.

3、庹国柱,王国军.中国农业保险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M].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

政策性农业保险论文篇2

关键词:农业保险巨灾风险政策性保险

我国农业保险业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从1982年开始由民政部门、农业部门、保险公司等陆续开办了一些农业保险业务。1982年到1992年农业保险业务呈上升趋势,到1992年当年农业保险费收入达到8.62亿元。但保费快速上升的同时是居高不下的赔付率,1991年农业保险的赔付率为119%。在政府支持性措施减弱以后,过高的赔付率导致农业保险业务逐步萎缩,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不得不调整农险结构,对一些风险大、亏损多的农险业务进行战略性收缩,而其他保险公司则是退出农业保险的经营。1993年以后农险规模和保费收入也逐年下降,2000年农险保费收入下降到3.87亿元,2002年继续缩减为3.0亿元,全国农民人均缴纳农险保费不到1元。我国农业保险远未发挥其化解农业风险、保障农业生产稳定发展的作用。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存在的问题

考察我国农业保险20年来的发展历程,发现我国农业保险主要存在以下5个方面的问题: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缺乏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

农业保险业发展20年来我国没有制定专门的农业保险法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中没有针对农业保险的专门条款,使得农业保险业务的开展缺乏法律支撑;连WTO农业国内支持与保护的“绿箱政策”允许对农业保险发展的保护条款,我国都没有有效利用。日益加剧的农业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凸显国家农业保险政策的懦弱和不足,现有对农业保险的扶持政策远不能适应农业保险发展的需要。

农业保险的深度和强度较低

我国农业保险在总体上普及率很低,覆盖面很小,除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业务覆盖面较宽、有一定保险深度以外,全国农业保险承保率不及应保面的5%。1993年是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高峰年,当年全国的粮食作物承保面为4.8%、经济作物11.1%、耕牛3.66%、奶牛1.87%、牲猪1.18%、家禽约1.3%、水产养殖2.5%、森林4.59%。除经济作物覆盖面超过10%以外,其余均在5%以下。1993年以后农业保险的萎缩,农业的投保覆盖面进一步下降。目前我国种养两业95%以上均处在缺乏保险保障的状态之下,农业生产完全处于一种不确定性的包围之中。

农业保险费率居高不下

我国目前农业保险费率居高不下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逆向选择严重,通常是自然灾害发生频繁的地区急于投保,而一些旱涝保收的地区则不愿参加保险,造成农业保险的高赔付率,直接导致了农业保险的高费率;二是农险理赔复杂、特别是养殖保险核损较为困难,容易产生道德风险,骗赔的现象较多,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农业保险的高费率。

农业保险的经营长期亏损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经营农险的风险巨大,农险的赔付率远远高于安全线。1982年-2002年期间农业保险的平均赔付率高达88%,远高于农业保险经营盈亏平衡点79%的赔付率;其中有7年的赔付额超过投保额,开展农险业务的保险公司长期亏损。尽管免除了农险营业税,但国家的扶持力度不大,农险业务难以为继。而且我国农险存在着政策性保险业务商业化经营的弊端,这也导致农险经营的长期亏损。

农民投保意愿较低

我国农户小规模经营、农民收入不高,加之农民保险意识淡薄,对农业保险认识不足,普遍存在侥幸心理。农民投保意愿不高、投保面窄,农险业务不符合大数法则,使得农业保险公司无法在更大范围内分散风险,这也是我国农险日益萎缩的重要根源。

农地制度的局限性与小规模农户的经营风险

我国农地制度的局限性

20多年来我国以家庭承包经营制的农地制度推动了我国农业乃至整个国家经济历史性的持久增长。但从制度的安排来看,仍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家庭承包制的固有局限性随着改革深化和市场环境的变化逐步暴露出来,家庭分散经营更加剧了本已高度稀缺的土地资源承包的有限性,影响了土地的规模经营。这不仅大大限制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商品率的提高,不利于土地区域性种植、机械化耕作和集约经营;而且增大了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劳动力及农业固定资产得不到充分利用。加上农业生产收成的不确定性及市场的多变,单一分散的农户不能很好地运用价格、成本与利润的比较去规避市场风险,容易造成决策的盲目性、产品的单一化、市场行为的趋同性,导致农业生产经营始终处于一种不稳定的“振荡”状态。

我国农地产权激励不足这表现为三个特征:产权不明确。土地所有权主体不明确,农民承包界定不清。产权不完善。农民拥有有条件的使用权和收益权。产权不稳定。我国农地制度多变,农户权利经常受到损害,无法实现土地利用长期利益最大化。这三个特征与产权的自身特征——排他性、转让性、继承性是相违背的,使农民对固定承包的土地缺乏长期预期,在收入、投入、风险目标的制约下,不能实现有效投入和积累机制。因而对我国农户对有效抗击自然灾害的投入没有积极性,是不难理解的。

小规模农户经营的风险特征

在经历家庭承包后我国的农业土地制度没有出现新的根本性的制度创新,小规模兼业农业成为我国农业的基本特征。国内外对农户内部风险处理的研究显示,农户的风险处理策略是理性的,尤其是小规模的农户防范和处理风险的策略是有效的。我国小规模农户经营风险及其特点是:

农户面临多种多样的风险作为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交织特征明显的产业,在农业生产经营中,农户既要应付农业的自然灾害风险,又要应付农业生产资料与农产品价格波动以及农产品供求关系变动等的市场风险。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加入WTO等外部环境的变迁,农户在面临农业经营所固有的各种传统风险的同时,正在面临着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所导致的新的风险。这些风险对农户生产经营的影响越来越大。

农户风险分摊的外部环境差在良好的市场体系中,企业和个人可以通过资本市场来分散风险。例如通过保险和套期保值等形式消除风险和分散不可避免的损失。但我国农户缺乏有效的资本市场来分散风险,其外部风险分散和防范的机制比较脆弱。现阶段农户对风险的防范和处理主要还是通过家庭内部及农户之间的各种手段来应付,而且这些手段主要集中在应付意外事故。对农户生产和消费可能遭遇到的风险与不稳定性还缺乏有效的外部机制与手段来防范。

由于农业活动受自然条件影响大、风险程度高,农户面临的风险不确定性及损失都很大,商业保险往往不能承担这种风险。保险公司无法统一农户的行为,无法要求不同风险偏好和对各自风险评估不一致的农户都加入统一的农业保险计划,保险的信息高度不对称,逆选择和道德风险的防范都十分困难。这些特点决定了我国农业保险的外部机制安排在供给方面先天不足。

农民多是风险回避者大量的经验观察和实证研究表明:发展中国家的农户通常都是风险厌恶者,他们在生产和生活消费中力图回避各种风险,这主要是因为欠发达的农户抵抗风险和补偿风险损失的机制与手段的成本较高。我国农户承受不起风险较大的损失,大多数农户宁愿选择生产风险较小、收入水平也较低的生产方式,而放弃那些收益可能较高、同时风险也较高的活动。

我国农户家庭的小规模农业既受自然风险影响、又受农产品市场波动风险制约,农业生产经营比较经济利益低下,农地制度的缺陷和农户的风险处理策略使得我国农户单靠自身力量是无力防范和承担诸如农业洪涝、干旱等巨灾风险的。

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设计

在土地家庭承包制条件下,小规模经营的农户依靠自身的力量是难以承担洪涝、干旱等巨灾的农业风险,必须依靠政府和社会的力量、通过农业保险的方式分散和化解农业巨灾风险。针对我国农业巨灾风险特征农业经济结构特征和WTO框架下农业保护政策,我国的农业政策性保险制度设计如下:

大宗农产品(粮棉油)是我国大面积种植的主要农产品,极易受到洪涝、干旱巨灾的威胁。大宗农产品涉及千家万个农户,拟采取政府统筹农业保险的措施:类似西方国家的农业保险,给参加大宗农作物投保的农户提供保险补贴或分担保险费。美国、日本等给本国农户的保险补贴达到农业投保费的45%以上,考虑我国目前财政负担情况,给予大宗农产品的洪灾保险补贴率可为30%;大宗农产品生产面广、经营分散,农业保险的运作成本高昂,为鼓励保险公司从事农业保险事业,政府应当给予农业保险公司的经营成本费用补贴。

其他农产品,经济价值较高、生产经营效益好,可采用互助共济式——相互保险的农业保险模式。非大宗性农产品是当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发展方向,采用相互保险模式可以起到风险化解与分散的作用。根据一些国家的经验,我国目前实行农业相互保险机制的途径比较可行的是集资模式。由于单个农户实力有限,可以考虑以村民小组或村级经济集体为成员单位参与相互保险公司的集资和筹建。

在缺少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条件下,为鼓励更多的保险公司参与农业保险业务,可以考虑将农村其他保险(如财险、人寿险)纳入农业保险,享受农业保险的一些政策待遇。这样的制度设计有助于从事农业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将农村地区其他保险业务的收益补偿经营农业保险业务的亏损,从而分散保险公司的经营风险。

改变国家对受灾地区救济救灾款的办法,将财政救灾救济款在内、甚至一部分扶贫资金等转化为以农业保险补贴的形式发放,这样既可以减轻对受灾地区补贴的随意性和地方政府对国家救灾补贴的依赖,减少国家财政支出和提高财政补贴的使用效率,又可以推动受灾地区农业保险业务的发展,同时改变政府和受灾地区人们只重视抗灾救灾、忽视农业灾害风险的防范和风险分散与转移的观念。

农业洪涝、干旱等巨灾的特点决定了巨灾保险所具有的公共产品性质,农业巨灾风险不符合大数法则,纯粹由以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为原则的商业保险公司提供是不现实的。因此,为防范和化解巨灾风险、真正实现保险保障农业生产经营的功能,政府就有必要通过合理的“市场干预”,建立国家巨灾保险保障基金。以巨灾保险基金支持农业水灾保险业务的正常进行,并且政府要作为巨灾基金的“最后的再保险人”,在巨灾基金不足以应付赔款支出或达到某一收支临界点时,政府应当提供强力的财政支持。

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发展我国农业政策性保险。为减轻自然灾害给农民可能造成的风险损失,西方发达农业国政府对从事农业保险的机构提供大规模的保费补贴,从而使农民能以较低保险费普遍参加农业保险。发达国家发展农业政策性保险经验,我国农业政策性保险实施途径:一是强制保险,在一定地区实施农业保险时,把农户贷款、技术帮助与投保挂钩;二是对给予参加农业保险的农户以保费补贴和对保险公司的农险业务费用补贴;三是对参与农业保险的保险公司实行税收优惠,减免营业税和所得税。

参考资料:

1.许飞琼,我国的农业灾害损失与农业政策保险,《中国软科学》,2002年第9期:-8-12

2.王延辉、赵仕平,新疆农业保险市场调查报告,《保险研究》,2002年第5期:-54-58

3.丁少群,小规模家庭农场如何应付风险,载《庹国柱、李军:国外农业保险:实践、研究和法规》,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17-38

政策性农业保险论文篇3

以往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三低”问题没有解决好。一是农民投保能力低。农民的低收入水平限制了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二是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这是由我国传统农业长期以来规模小所决定的。三是农业保险服务水平低。从事农业保险的机构、人员不足,加之农业保险成本高,造成定损、理赔等服务不能满足农民的要求。因此,今后应针对这些实际问题,创新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经营模式。结合吉林省试点已取得的经验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今后应主要探索以下四种模式:一是龙头企业带动模式。即通过龙头企业带动订单农户参加保险,打造一条龙头自身保险订单农户种植、养殖保险的链条。在稳步开展链条两端保险的同时,逐步向农户种植、养殖之外的人身和财产保险延伸。2005年,安华农保公司开展的玉米、烟叶、草莓、肉鸡等项政策性农业保险均采取这种模式。这种模式的优势:一是龙头企业可适当给予参保订单农户适当的保费补贴,强化产业化链条的紧密度。二是参保农户出险后,保险公司可与龙头企业协作,利用其人员、技术、机构等方面的优势,在现场查勘、协助理赔方面发挥作用。如玉米、烟叶种植保险的赔款,就是借助试点地区龙头企业的力量,共同查勘现场,并由出险地企业分支机构代替保险公司及时发放赔款。二是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模式。即以合作组织为参保范围,向合作组织内的社员提供保险,充分发挥社员之间信息比较对称、联系比较紧密、利益比较相同等特点,相对集中地开展较大规模的保险业务。2005年吉林省梨树县开展的生猪养殖巨灾保险,选择的就是梨树县百信和富邦农牧合作社。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一是合作社社员比较集中,养殖规模较大,风险意识较强,投保积极性较高,农户之间的示范作用较明显。二是对合作社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比较规范的合作经济组织,一般都有一个经营实体支撑,如饲料加工厂或稳定的销售渠道,在保险的开展上,有的合作社对参加保险的饲养户给予饲料或销售上的一些优惠,这就吸引了更多农户加入合作社,从而扩大合作社的规模。吉林省共有各类比较规范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4,000多个,为这种模式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三是订单农业的统保模式。即结合行政区划和粮食订单,对试点区域内大宗粮食作物种植成本巨灾保险进行统保的试点模式。2006年,吉林省的桦甸市由政府成立农业保险领导小组,以县为单位,按照粮食直补面积实行统一投保,由桦甸市政府组织收缴地方财政补贴和农户自交保费部分,现场查勘由政府组织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协同保险公司共同开展,并代保险公司统一向受灾农户发放保险赔款。四是分散经营的营销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围绕农村家庭财产、人身意外和责任保险所采取的。通过与全省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邮政储蓄等农村金融系统和农村经营管理站、农机推广站、农业技术推广站等农业管理与服务部门建立兼业代办关系,深入农村,针对分散农户开展保险业务。随着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农民对家财、意外、学平等保险的需求不断加大,这些保险不仅能保障农民不因突发变故而致贫、返贫,而且也是保障新农村建设成果的一种体现。

二、农业保险服务应不断开辟新的营销渠道

农业保险业务的分散性、单个保险单位的小面值决定建立营销渠道的原则应是:以高效优质服务为前提来节约成本;近距离甚至是零距离接近参保农户;兼顾商业性业务与政策性业务;充分挖掘农村潜在力量。按照这样的原则,应开辟多渠道、多形式、多身份加入的营销渠道。一是农村信用社渠道。农信社是农村网络最健全、与农民联系最紧密的金融机构。通过农信社保险业务,利用其在农村的营业机构网点优势和人员优势,广泛开展,既能节约农业保险的经营成本,又能促进和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的功能。二是银行、邮政渠道。在安华农保公司2005年的试点中,农业银行、邮政系统等已开始代办“三农”保险业务。农业发展银行也与农业保险公司进行合作,开始探索专业农业保险公司与政策性银行的合作。由于农业保险与金融机构的密切合作,形成了良好效果。吉林省于2006年提出要求,由省农信联社、相关金融机构同农业保险公司,对农村特色种植、规模养殖发放大额贷款,并实行先保险后贷款的政策。三是农村经管、农机渠道。农村经营管理站、农机、农技推广站在农村都有健全的机构和人员,与农民建立了良好的联系渠道,通过他们农业保险业务更容易被农民所接受。同时,通过业务,这些部门能增加中间收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发展问题。吉林省共有乡镇780个、9,000个行政村,一旦这项计划开始实施,代办网点可向下延伸到每一个乡镇,触角触及到每一个村屯。这将从根本上解决农业保险机构设置和服务上的诸多难点。四是自行组建直销渠道。吉林省的公主岭市尝试按照这种模式,组建了直销队伍。2005年8月份,在公主岭市的24个乡镇,组建了5个跨乡镇管理的农村营业部、24个乡镇营业分部、240多名农村营销员组成的农村队伍。这些营业部、营业分部的建设得到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扶持。通过这种渠道,还能较好地对农业保险进行宣传。

三、农业保险服务应有针对性地设定风险防线安华农业保险公司在2005年的试点中,从四个方面对农业风险加强预防。第一,加强售后跟踪服务。为减少保险标的损失,为参保农户提供优质的保险保障服务,农业保险公司招聘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开展广泛的售后技术服务,赢得当地群众的信任,为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的广泛开展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第二,加强防灾器械投入。比如,在烟叶保险中,根据烟叶种植地域多为浅丘陵、山坡地和地形地貌易发生冰雹灾害的特点,保险公司、省影响天气办公室、烟叶公司共同协调购置了大批的防雹炮,安置在冰雹多发地带,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灾害损失。第三,建立疫情预警机制。为超前做好畜牧业保险疫情监测工作,农业保险公司制定了《养殖业保险防疫工作实施方案》、《养殖业保险突发疫情应急处置预案》、《养殖业保险疾病监测方案》等突发事件应急预案。2005年,在白城市奶牛保险过程中,技术人员在开展售后跟踪服务发现承保地区发生疫情后,及时逐级上报,公司立即启动《养殖业保险突发疫情应急处置预案》,将承保奶牛进行有效隔离,并派专人密切观测疫情防控情况,使防控措施及时、得力。第四,加强监管和技术指导。在延边梅花鹿保险工作中,农业保险公司专门指派高级兽医师赴承保地区,对承保的梅花鹿进行逐个查体验标,并给保险标的建立疾病治疗档案,与养殖场的技术人员一起研究梅花鹿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并经常深入养殖场开展技术指导。在2006年3月初的梅花鹿转场过程中,农业保险公司的两名高级兽医师始终跟随鹿群转场的全过程,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跟踪服务,保证了梅花鹿的安全转场。

四、农业保险服务应不断进行创新

当前,农业保险试点是在缺乏成功经验和国家配套政策支持的基础上进行的探索。因此,加强自主创新是试点成功的保证。

(一)创新产品。在“三农”保险的产品开发上,应进行大胆创新,尤其是新农村的建设,为农业保险产品创新拓宽了领域。为开发真正符合“三农”需求的保险产品,安华农业保险公司对吉林省20多个县(市)、100多个乡镇、30多家龙头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进行了调研,内容涉及各层次人群对农业保险的认识与需求。包括种、养两业主要品种的风险与灾害情况,种、养成本与收益情况,不同农民交纳保费的实际承受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在调研的基础上,目前已引进、改造和.自主研发了“三农”保险产品3大部分、18个类别、132个产品。

(二)创新机制。第一,围绕农村的实际建立机构。2005年,安华农业保险公司在吉林省6个地区建立了中心支公司、30个县级营销服务部。2006年,中心支公司发展到8家,营销服务部发展到40家,基本实现每个县(市)都有农业保险公司的服务机构。第二,围绕业务管理定制度。安华农保公司制订了县级营销服务部建设标准,进行标准化建设,力争3年至5年内,营销服务部建设达标率为100%,并有2/3的县级营销服务部晋级为县级支公司。第三,围绕人员考核抓管理。在员工管理上,从总公司到分支机构全员实行A、B类人员管理,确立能体现激励、约束的开放式用工管理制度。同时,公司十分注重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加强对班子成员的考核。

(三)创新服务理念和形式。由于农业保险服务的对象是农民,在服务理念和服务形式上也要不断创新,以符合“三农”发展的需求。为此,吉林省农业保险试点在服务上体现了“防”、“快”、“简”的特点。第一,加强防灾防损工作。四平生猪养殖保险在确定条款和费率时就充分考虑了防疫的环节,农业保险公司在每头猪的保费中提取3元钱,为承保农户免费提供8种疫苗、防治10种疫病。2005年,承保生猪地区周边发生较大疫情,但注射了公司提供疫苗的生猪无一头感染。此举既使公司避免可能出现的大额赔付,又保障了农民的切身利益。第二,快速理赔。农业保险公司着重解决理赔环节的及时性和足额兑现问题,体现一个“快”字,即:查勘快、定损快、赔付快。实现查勘定损、理赔服务零投诉。第三,简化手续和程序。针对农村家庭的火灾,免除了由相关部门出具火灾证明的要求;对疫病的认证免除了由畜牧站出具证明的要求;对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也免除了气象部门的证明,等等。

摘要:本文分析吉林省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启动以来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农业保险必须探索新的经营模式并要高度重视建立风险防范机制等问题,以便更好地服务新农村建设。

政策性农业保险论文篇4

关键词:政策性农业保险内涵必要性措施

农业保险被视为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是WTO框架下政府国内支持的主要举措。农业保险可以分散风险,增强农业防灾抗损的能力,减少非必然损失;促进农业资源的合理配置, 保障农业投资安全,促进农业生产新技术的研制和应用;促进农产品总量的增加和质量的提高, 有助于市场稳定,增加消费者福利,对于保障农业的再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现状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保险理应拥有广阔的市场。然而,自上世纪90年代恢复办理农险业务以来,农业保险就长期处于停滞不前、日益萎缩的状态,保费收入呈明显的下降趋势。据调查,1993年到2004年保费收人从近6亿元下降到不足4亿元。2004年我国农业险保费收入3.77亿元,同比减少0.88亿元,负增长18.86%。按全国2.3亿农户计算,户均投保费用不足2元。另外,在保费收人大幅下降的同时,险种数目也在不断减少,由最多时候的60多个险种,下降到目前的不足30个。农业保险出现萎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高风险、高赔付率、高经营费用,使农业保险经营一直处于亏损状态

我国属于自然灾害比较严重的国家,每年因天灾造成的农业经济损失巨大,然而高风险必然导致高赔付率;1993一2003年我国农业保险赔付率不断上升,2003年达到92.1%,大大高于保险界公认的70%的临界点,致使商业保险公司入不敷出;另外农户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也加大了保险公司的展业、承保、定损、理赔的难度,提高了赔付率和经营成本。农业保险虽然市场巨大,但高赔付率、高风险使得各商业保险公司避而远之,最终导致农业保险的有效供给不足。

(二)农民收入低水平与农险高保费率形成了强大反差,限制了农民的投保能力

首先,农险费率取决于农业生产损失率, 高赔付率要求高保费率。这样确定的收费标准,在没有政府补贴的状况下,我国绝大多数农民无法承受。其次,由于政府长期采用财政拨款救济灾民的风险处置方法,很容易使农民将此作为一项应有的“期望权”,认为它是一种“不收保费”的保险,这种政策导向了阻碍了农民参加农业保险的热情。再次,过低的农产品价格和商品化程度也降低了农业险的“可保性”。使我国农业保险徘徊于日益萎缩的怪圈。

农业保险陷入了“高赔付率保险公司保不起、高费率农民买不起”的两难境地,以致保险“投保越多、费用越低、保障越足”的大数法则难以发挥作用。这样,在理论上农业保险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无法交融,农险市场就出现了供需双冷的局面。没有政策扶持,农业保险仅靠市场机制是难以维系生存和发展

的,农业保险就在这两难中日渐萎缩。

二、政策性农业保险内涵及建立的必要性

世界各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历程表明,政府积极的政策性农业保险运作是农业保险得以发展的重要保证。2004 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快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选择部分产品和部分地区率先试点,有条件的地方可对参加种养业保险的农户给予一定的保费补贴。”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指出:“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的试点范围”,这两个“一号文件”无疑为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的建立提供了依据。

(一)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内涵

政策性农业保险就是为实现政府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目标而建立的农业保险制度。政策性农业保险是非营利性质的,其标的是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农产品,比如稻谷、小麦、玉米、大豆、生猪、绵羊、油菜籽等。政策性农业保险实质上是政府主导的农业保险,政府不仅参与宏观决策,而且要介入微观经营管理活动;另外,政府要为这类业务经营提供补贴、财政优惠措施以及行政便利措施,以保证制度的可持续性。

(二)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必要性

1.从农业、农业风险、农业保险特点的角度论证。农业是基础产业、弱质产业,又面临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决定了农业是一个特殊的、需要政策性保护的产业;农业风险的特殊性,如高度相关性使农业风险难以满足传统保险理论关于理想的可保风险的条件,这决定了农业保险不宜采用纯商业性模式而应采用政策性模式;农业保险准公共物品的属性和外部正效应的存在,也要求由政府来提供政策性农业保险;农业保险存在保费率难以界定、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难以防范以及定损理赔困难等特殊技术障碍,这些都要求政府把农业保险以政策性保险的形式提供给农民。

2.从我国加入WTO后发展趋势的角度论证。我国已加入WTO,对农业风险的管理就要求运用符合WTO规则的方式和手段来进行,这样原有的一些农业补贴政策和措施就要取消,但农业保险属于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允许和提倡的“绿箱政策”,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把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作为扶持和保护农业的政策措施。因此我国政府应积极借鉴国外经验,建立符合我国加入WTO后发展要求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体系,为我国农业发展建立保障体系。

3.从我国发展农业保险实践的角度论证。我国农业保险自1982年恢复至今20多年的发展历程,表明政府的重视程度与我国农业保险业务发展的状况呈正相关关系。在政府的支持下,我国的农业保险曾出现快速发展,如保费收入从1982年的23万元猛增到1993年的8.6亿多元,年均递增127%。而1993年以后,农业保险业务全面商业化,农业保险失去了政府的支持,农业保险业务出现了全面萎缩。

4.从世界各国发展农业保险经验的角度论证。 农业保险在世界范围的发展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在40多个已建立了较为健全的农业保险制度的国家中还没有一个国家真正实现农业保险的市场化经营。在世界各国,农业保险都是一种政策性很强的保险,都要求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在实际运作中,各国政府也都确实给农业保险以多方面的支持。

5 .从政府在农业保险中的不可替代性角度论证。首先,政府能够利用强制力为农业保险提供一个完备的法律框架。而且,只有政府的强制力,才能保证必要时绝大多数人投保,以发挥大数法则的作用;其次,政府举办农业保险有利于农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如果政府运营,就能够依靠自身的权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参与农业保险的防损、定损等技术问题,合理配置人力资源,节约运行成本;最重要的是,农业保险由政府来经营,政府不会把节余作为利润,而是把它作为风险准备金。即使经营亏损,政府也不会撇下农民不管,从而保证了农民投保的积极性。

三、建立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的措施

(一)构建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组织制度

选择适合的组织制度是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借鉴国际经验,结合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 笔者认为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组织体系应突破单一格局,向多元化发展。 建议尽快建立国家农业保险公司,走一条有政府资金支持、农民互助共济、多渠道、多层次合作的农险路子 ,切实为广大农民提供有力的保障。

组建国家农业保险公司,是推动中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关键所在。由政府设立专门的政策性保险公司作为农业保险的核心组织,引导农业保险发展方向是最切合我国国情的。这种专门的农业保险公司必须是专门承担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的,并且还有专门的健全的监管体系。建立专门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可以切实的保证农业保险的政策性,通过国家农业保险公司来贯彻实施政府推动农业保险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从而带动整个农业保险市场的发展。

组建国家农业保险公司,资金来源于财政预算拨款,包括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政府补贴经营管理费用,并免除国家农业保险公司的一切税赋。其机构可分设至地、市一级,业务上采取垂直领导。国家农业保险公司不直接参与农业保险的原保险业务,其主要职责就是贯彻实施国家对农业保险的各项支持政策,具体包括:(1)向经营政策性农业保险范畴业务的农业保险公司、农业互助合作保险社以及县级农业互助合作保险联合会提供费用补贴,并向投保农户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提供保费补贴。(2)向所有的农业保险公司、县级农业互助合作保险联合会提供技术支持以及再保险支持。(3)负责管理镇级农业互助合作保险社及县级农业互助合作保险联合会积累的准备金,并在发生赔付支出时进行资金划转。(4)建立农业巨灾风险基金,并在发生巨灾损失时履行巨灾风险保障的职能。

建立各类农业保险机构,形成多元化的经营格局。在充分发挥国家农业保险公司主渠道作用时,根据不同地区需要,鼓励大力发展与之相适的农业保险模式,如:成立由农民自己组成的非盈利的农业保险合作组织。发展农业合作保险组织不仅可以有效降低经营成本,扩大承保范围,而且有利于避免道德风险,降低监督成本和保险赔付率。还可以发展农业相互保险公司、农业保险风险基金会、农业保险互助会、保险公司与地方政府等有关部门联合共保等多种形式的农村保险组织。

一般来说,在农民收入水平相对较高的地区,可以考虑采取商业性保险公司与地方政府联合经营的模式;其他农业商品化程度较低,政府财政有限的地区,应该更多地强调发挥农民积极性,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建立农村互助合作保险社。政府应实施一些优惠的税收政策和适当的保费补贴政策,鼓励市场上已有的商业性保险公司积极参与中国农业保险市场的开发。同时也积极引进外资农业保险公司,共同推动中国农业保险市场的发展,以尽快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全方位的农业保险市场新格局。

(二)加快农业保险立法

农业保险是一种特殊的复杂险种,商业保险法以及其它政策性保险法都无法涵盖农业保险,农业保险必须单独立法,而我国目前还没有相应的法律。农业保险的意义和作用远远没被广大农民特别是各级政府所认识,所以,建立农业政策性保险制度,立法必须先行。

1.在农业保险法律中确定农业保险的性质以及政策性属性,并区分不同性质的保险活动,实行分类管理。要根据农业保险商业性、政策性特征,确定保险双方权利义务、经营目的、经营原则、经营主体、经营范围、经营方式与方法等。

2.加强农业保险立法,明确政府在农业保险中应发挥的职能和作用。用法律的形式明确规定政府管理职能和支持方式,包括对农业保险的优惠政策、金融支持、技术支持、财政补贴等。

(三)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纵观世界各国,几乎实行农业保险的国家都对农业保险实行保费补贴、经营费用补贴和税收减免以及对其它农业保险商业经营机构提供再保险等政策支持。我国政府应充分利用好WTO规则下的“绿箱政策”,加大对农业保险的扶持力度。

1.提供保费补贴,以刺激农业保险需求。作为准公共物品,农业保险的购买和消费具有正外部性特征,由农民独自承担购买农业保险的全部成本和社会责任有失公平,费率过高将加剧农业保险有效需求的严重不足。因此,政府应对农险投保人进行保费补贴,刺激和增强其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

2.提供再保险支持和经营费用补贴,实行减免税政策,增加农业保险的供给。政府应对农业保险经营机构提供经营费用补贴和再保险支持,实行减免税政策,鼓励农业保险供给。

3.多方筹措资金。如果全面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政府可能难以承受巨大的补贴负担,因而,应考虑多方筹措资金。一方面,改政府直接补贴为间接扶持,各级政府可以通过建立农业保险制度改变传统的扶贫补贴方式,将救济、补贴转化为农业保险费补贴。另一方面,国家和省市两级政府应建立农业保险发展基金,用于支付农业保险的补贴。

农业保险的本质属性之一是政策性,政策性农业保险是我国农业保险发展模式的必然选择,建立政策性保险公司势在必行,只有充分发挥政策性农业保险中政府的主导作用,同时鼓励农业保险的多元化发展,才能真正体现农业保险的稳定器作用,农民的利益才能得到切实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杨红,杨芳,王丽琳.关于建立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的若干思考[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05.5.

[2]吴扬.从负保护到积极的政策性农业保险运作[J].上海经济研究,2003.3.

[3]庹国柱,王国军.中国农业保险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1.

[4]朱海洋,张晓丽.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建设探讨 [J].上海.上海农业学报,2004,20(4).

政策性农业保险论文篇5

[关键词]巨灾损失;农业巨灾保险;博弈行为

[DOI]10.13939/ki.zgsc.2015.41.183

1 引 言

近年来,由于巨灾在全球的频繁发生以及由此而造成的巨大的财产损失、人员丧亡和保险公司巨额保险损失,日益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而巨灾保险也成为保险理论研究的一个新课题。标准普尔(1999)把一个或一系列导致保险损失超过 500 万美元的相关风险事件称为巨灾损失,造成这一损失的风险称为巨灾风险。美国保险服务局(简称 ISO)财产理赔部将巨灾定义为 “导致财产直接保险损失超过 2500 万美元并影响到大范围保险人和被保险人的事件。瑞士再保险公司(SWISS RE)将巨灾风险分为自然灾害和人为灾祸,每年更新巨灾的范围界定,1999 年瑞士再保险公司对巨灾的界定为保险人共损失 6600 万美元或死亡和失踪 20 人以上,受伤 50 人以上,无家可归 2000 人以上,以及其他一些单项损失(Sigma,1999)。

我国是农业巨灾频繁而又严重的国家之一,洪涝、台风、旱灾、风雹、地震、雪灾、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屡有发生,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损失。本文将通过对农业巨灾的简要描述来了解当前农业巨灾风险研究现状,为以后更好的农业巨灾风险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农业巨灾的分类与特征

2.1 农业巨灾的分类

从农业巨灾发生原因来说,杨瑞洁(2004)将农业巨灾分为自然和人为农业巨灾:自然农业巨灾是指由自然力造成的事件,农业巨灾造成的损失程度不仅取决于该自然力的强度,也取决于承载体密度、防灾措施等人为因素。人为农业巨灾是指成因与人类活动有关的重大事件。依据农业巨灾发生频率;蒋志娴(2004)将农业巨灾分为常态农业巨灾和异态农业巨灾:常态农业巨灾和异态农业巨灾随着条件地变化而变化,这主要取决于承载体区域内该类灾害发生的概率和损失程度。

2.2 农业巨灾的特征

农业巨灾具有损失程度大、发生概率小、影响程度大、预测程度难等特点。

3 农业巨灾保险研究

3.1 农业巨灾保险理论研究

从目前国内外农业巨灾保险的理论和实践来看,大体可以把农业巨灾保险分为政策性农业保险和商业性(或私人)农业保险。由于农业巨灾保险的特殊性,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选择了政策性农业巨灾保险制度或者把政策性农业巨灾保险和商业性农业巨灾保险结合起来的农业巨灾保险制度。邓国取(2006)认为应该将农业巨灾保险从现有的保险体系中独立出来,将农业保险分为农业巨灾保险和一般性农业保险分开进行经营。一般性农业保险采取政府支持下的政策性商业化运作的模式,巨灾农业保险则采取政策性运作的模式。曹倩(2009)通过对国内外的农业巨灾现状和历程分析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不同时期我国农业巨灾保险的模式为:短期内我国政策性农业巨灾保险的制度模式应该选择由政府主办并由政府组织直接经营;中期内我国金融市场和保险市场逐步完善和发展的基础上,我国部分保险组织和机构(主要是商业保险公司和外资保险公司)可以逐步开展农业巨灾保险业务;长期中,我国农业巨灾保险应该调整社会一切资源,由国家政策农业巨灾保险公司、商业保险公司、外资保险公司、农业保险合作社和农业相互保险公司共同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农业巨灾保险体系。张冰瑶(2012)通过对市场环境、技术角度和政府角度分析了我国发展农业巨灾保险制度的可行性,认为应该从法律角度、风险分散角度和建立专门的农业巨灾保险公司和政府提供补贴、政策支持角度来应对我国的农业巨灾保险。冯月英(2011)通过分析发达国家政府支持农业巨灾保险发展和我国实际,提出政府应该在我国农业巨灾保险制度构建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3.2 农业巨灾保险风险管理研究

洪宗华(2011)在借鉴国外农业巨灾保险风险管理机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加快农业巨灾保险风险管理机制的具体构想:设立农业巨灾保险基金、建立多层次的农业巨灾再保险体系以及探索农业巨灾保险风险证券化,指出根据我国的国情,发行农业巨灾债券是农业巨灾风险证券化的现实选择。王艳(2012)通过对农业巨灾保险基金法律制度建设的研究,认为我国农业巨灾保险基金模式的理性选择应当是建立全国性的综合农业巨灾保险基金。魏哲(2009)基于对风险分散的农业巨灾保险策略进行研究,提出通过自有资本、外来资金、再保险和农业巨灾保险证券化四种手段来分散风险,风险分散的支持体系是农业巨灾保险发展的根本保证。杨美(2012)通过对我国和国外现有的农业巨灾现状及传统的农业巨灾风险管理工具系统的分析,提出我国农业巨灾风险管理工具创新思路:利用农业保险再保险分散农业巨灾风险、完善农业巨灾保险基金、利用巨灾风险证券化分散农业巨灾风险、发展天气指数保险分散农业巨灾风险,并构建新型农业巨灾风险管理工具运行的环境保障。周振(2011)通过构建农业巨灾风险管理有效性的评价体系和专家打分法、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得出农业巨灾风险管理的运行机制、激励约束机制、应急机制和巨灾损失分担补偿机制是农业巨灾风险管理有效性提高的关键。

3.3 农业巨灾保险实证研究

丁元昊(2012)通过对巨灾保险的需求行为进行实证分析,认为影响我国巨灾保险需求的心理和文化因素属于风险感知与风险沟通范畴,这为进一步促进巨灾保险的发展奠定基础。谢家智(2009)通过基于有限理性的进化博弈分析框架对保险公司与投保农民的行为分析,农民个体是否购买农业巨灾保险关键取决于个体的比较预期收益和其所要承担选择成本的大小;而保险公司与投保农民的博弈轨迹不存在使博弈双方共同稳定的进化稳定策略,只能实现农业巨灾保险市场上平均意义上较优策略。周延(2011)运用粮食单产变异系数、因灾减产强度和地区抗旱能力三个指标对我国各省份的农业生产风险水平进行风险区划,确定风险等级,并采用非参数核密度方法测算出我国各省份的粮食产量异常波动率,结合风险区划确定的各省份风险等级,尝试对农业巨灾保险产品进行费率厘定。谷洪波(2009)通过对农业巨灾保险供求双方的博弈行为进行分析,得到:①当农户购买保险费用在其总支出中的比例i小于风险发生概率a、灾害导致农户的损失率b和保险公司赔付额占农户总损失的百分比q这三者的乘积;②当i大于风险大于风险发生的概率a灾害发生给农户带来产出的损失率b保险公司赔付额占农户总损失的百分比q在购买保险的农户中灾害受损农户数占所有农户总数的百分比c及除管理费用外其他支出占保险公司所得总保费的百分比的倒数这几个数之积,保险交易才能真正实现。徐磊(2012)从基于分位数回归理论和极值统计理论的视角分别构建了农业巨灾风险评估的模型,解决极端性天气事件究竟会对农作物生产造成多大程度损失和农作物巨灾损失究竟服从什么概率分布的难题,并据此构建了农业巨灾风险评估的两类模式。

4 国内外农业巨灾保险研究评价与展望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目前,对农业巨灾保险的研究主要是农业巨灾保险的理论探索,如高伟等(2010)对制约我国农业巨灾保险体系的原因进行分析,得出加快推进法律体系建设、尽快组织力量开展我国农业巨灾保险制度框架设计,形成全面、深入、可操作性强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建立同业分保制度、建立农业再保险机制和进一步强化农业巨灾风险管理的基础设施建设这五方面入手加快农业巨灾保险体系建设。黄小敏(2010)通过对我国当前农业巨灾保险现状分析,提出应从四个角度改进我国农业巨灾风险保障体系:一是建立农业巨灾风险再保险体系; 二是建立单项农业巨灾风险基金; 三是通过风险证券化转移农业巨灾风险; 四是建立多层次农业巨灾风险应对机制。王德宝等(2010)研究了我国农业巨灾风险损失补偿机制,提出构建多层次、多主体、多元化的整体性巨灾损失补偿机制是应对我国农业巨灾风险的最优路径与策略。白丽君(2012)对建立农业巨灾保险机制进行了必要性、紧迫性与可行性进行了论述。在风险分散方面,研究也比较多。冯学峰(2011)研究了我农业巨灾的风险分散机制,得出建立以政府引导、商业运行、财政支持、再保险与资本市场配套的多元化巨灾风险保险模式,形成政策性与商业性有机结合的农业巨灾风险分散机制,可有效提高中国农业抵抗巨灾风险的能力。张旭(2011)认为应该从参与主体、运行模式和分摊比例等方面设计出多主体、多元化、多层次的农业保险巨灾风险分散机制。冯文丽(2011)认为加快有关农业保险的立法工作、制定农业巨灾保险基金的财政税收支持政策、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农业巨灾保险基金、建立农业巨灾保险基金的核心机构和多元化农业巨灾保险基金的资金来源来建立农业巨灾保险基金。实证方面主要集中于保险费率的厘定和保险双方的博弈行为分析,如谢家智(2009)、周延(2011)、谷洪波(2009)等。所以,未来需要在农业巨灾保险度量方面进行更多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杨瑞洁.我国巨灾经济损失补偿方式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04.

[2]邓国取.中国农业巨灾保险制度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

[3]曹倩.中国农业巨灾保险模式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9.

[4]张冰瑶.中国农业巨灾保险制度研究[D].沈阳:辽宁大学,2012.

[5]冯月英.我国农业巨灾保险制度构建中的政府职能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1.

[6]洪宗华.农业巨灾保险风险管理机制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9.

[7]王艳.农业巨灾保险基金法律制度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2.

[8]魏哲.基于风险分散的农业巨灾保险策略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9.

[9]杨美.我国农业巨灾风险管理工具创新研究[D].石家庄:河北经贸大学,2012.

[10]周振.我国农业巨灾风险管理有效性评价与机制设计[D].重庆:西南大学,2011.

[11]丁元昊.巨灾保险需求研究―基于需求行为的实证[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2.

[12]谢家智.基于有限理性的农业巨灾保险主体行为分析及优化[J].保险研究,2009.

[13]周延.农业巨灾保险风险区划及费率厘定研究[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

[14]徐磊.农业巨灾风险评估模型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

[15]黄小敏.论农业巨灾风险管理中政府责任[J].农业经济,2011(5).

[16]冯学峰.我国农业巨灾风险分算机制研究[D].镇江:江苏大学,2012.

政策性农业保险论文篇6

关键词:农业保险;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F840. 66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9-0-01

一、引言

自古以来农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就占据着重要地位,农业相比于其他产业来说生产过程、劳动力和资产都更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的危肋。我国农业经济在整国民经济当中处于“弱质”,我国又是人口大国,土地有限,每个农户的土地相对较少,经营也比较分散,不易进行了大规模作业,我国农业的风险机制更具有脆弱性,农民的收益和我国的农业经济的不确定性更大一些。因此我们更需要有一种机制来做到分散风险和分摊损失,而农业保险更好可以符合我们的要求。我国农业保险体系的完善对于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和保障农业经济的平稳以及对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非常大的意义。

二、农业保险在我国发展的基本状况

从2004年首次试点开始到现在农业保险发展已逾10年。我们国家一直很重视农业保险的发展,尤其是近几年,中央一再强调“三农”问题,对农业保险的发展也非常重视。中央一号文件2004年到2017年连续十四年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2004年到2010年,都在文件中提到了有关农业保险发展的确问题。有了政府的支持,我国的农业保险有了很大的进步,发展迅速。2016年我国的农业保险的支持政策,中央财政提供的农业保险补贴品种包括种植业、养殖业和森林3大类,共15个品种,覆盖了水稻等主要粮食作物及棉花、畜产品等,承保的主要农作物超过14.5亿亩,稻子等主要粮食作物的承保率超过了70%。同时财政对农民的保费补贴接近4/5,其中中央财政的补贴最高可达到一半。保险覆盖全国所有省区市,承保农户近2亿户次。但是,我国作为传统的农业的漫长时期中,农业保险在我国仍属于新生事务,农业保险在发展中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三、我国农业保险存在的问题

1.农民收入太低,剩余收入微乎其微,保险消费受阻

农民在我国的收入分配中多年来一直处于弱势地位,农民的人均收入的增长幅度在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的近十年间连续增长幅度都不超过5%。2014年我国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过万,这只是平均可支配收入,以农业为主,尤其是内陆山区的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更少。虽然近几年我国正在逐渐关注农民收入问题,但农产品价格因为供求关系,导致价格增长缓慢,农民从农业生产中获得的收入减少,尤其是完全依靠农业收入的农民的收入增长更加困难。收入低,仅能够满足一般的温饱生活需要,也就没有剩余的收入用于农业生产保险消费。

2.尚未建立巨灾风险分散机制

农业受天灾影响大,需要用一些金融工具来降低市场风险。“当前农业保险的实际保障水平其实比较低,比如三大粮食作物保险,每亩保障水平是300元左右,但实际上平均成本是400多元,另外,粮食作物的投保率约为50%,其中三大粮食作物平均投保率为65%,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提高空间。”目前我们国家的农民保险也没有建立一个大灾的风险分散机制,对于农业的保障和整体的覆盖率也需要提高,怎样去建立一个中央与地方的风险分担机制,地方政府由于其与农民的密切联系性也要求增加政府保险补贴,这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3.法律及政策层面需要完善

农业保险虽然在我国已经存在了几十年,但是我们缺乏农业保险方面的专业的立法,有关农业保险的部分我们只在《保险法》、《农业法》中有相关的规定。我国政府更没有把农业保险划分到政策性保险的范围,农业保险的立法一直处于无法可依,有关问题一直处于法律真空状态。农业保险因为享受不到政策性保险的优惠,商业保险机构从事农业保险的业务,收益及市场都不及普通的商业保险业务,若农业保险业务发生了亏损,只能从商业保险的其他业务来弥补这种损失。因此从商业保险机构经营的角度来看,这些企业不会愿意从事这种保险业务,他们代办国家农业保险的积极性会受到打击,农业保险业务久而久之会越来越少。

四、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对策

1.充分发挥政府在农业保险中的主导作用

政府首先在保险当中充分体现农业保险的政策性保险的性质,给农业保险大量补贴,补贴应占到全部保费的一半至3/5。同时为商业保险机构的农业保险业务提供再保险。还应建立巨灾风险储备基金,解决像冰雹、严重旱灾这样的巨灾风险。政府提供了补贴及税收方面的优惠,保险公司的营利的空间相对也大,会更有积极性经营商业保险业务。保险公司在政府的主导下也应将农业保险与其他业务区别对待,单独核算。

2.发展农业保险,立法先行

因为农业保险缺乏法律支撑,没有法律保障,导致农业保险发展滞后,因此政府应尽快颁布有关农业保险的专业法律,将农业生产过程中易受到灾害的农业种类和行业用立法确定为政策性农业保险的险种,由政府对其提供保费补贴、业务费用和免税支持,并配套经营规则,如日本的《农业灾害补偿法》、美国的《联邦作物保险法》等。

3.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意识

国家继续实施对农业生产的补贴政策,农业利用绿色农业及科技农业节约劳动力,提高产出,使现农业规模化,提高生产效率,保护农产品价格,提高农民收入。同时加大对保险在农村的宣传力量,提高农民对农业保险的认识度,让农民自身认识到农业保险的重要性,提高自动投保的比率。

五、结语

“三农”问题是我国目前的重要问题,农业保险是促进农业发展,保护农业,稳定农村,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我国的农业保险已经起步,发展迅速,同时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政府应尽快完善相关法律及政策措施,依照我国实际,建立我国的保险制度,促进农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尹培培.我国农业保险现状及发展情况分析[J].每日经济新闻,2014(9).

[2]什锦倪.我国农业保险的现状问题和发展.毕业论文网,2014(5).

[3]王和,皮立波.论发展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策略[J].金融研究,2004(2).

政策性农业保险论文篇7

关键词:农村信贷;农业保险;小额信贷

中图分类号:F83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2-0049-02

近年来,各金融机构不断实施金融创新,探索出了多种形式的“农业保险+小额信贷”的银保合作模式,但这些合作模式多少都存在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

1.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不足。农业保险由于风险大、损失集中、定损复杂等特点,造成了农业保险的高成本,农户往往不愿购买农业保险,再加上农业保险宣传力度不够等因素影响,造成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不足,农业保险覆盖面窄,难以满足保险经营所依赖的大数法则理论,使得农业保险经营风险集中,政策性农业保险难以充分有效落实。

2.保险内容和条款有待完善。一是种植业保险金额低。当前农业保险按照“低保障、广覆盖”的保障原则,使得保险补偿远不能弥补实际成本投入,农民灾后负担仍然较重。二是养殖业保险金额过低。部分农民宁愿卖死猪给非法收购者也不愿报险,致使部分死亡牲畜流向市场,严重影响居民的生活饮食安全。三是政策性农业保险品种较少,不能满足需求。

3.缺乏有效的配套机制。主要表现在:(1)政策支持面还比较窄。一是中央财政对政策性农险的支持仅限于对保费的补贴,而对承办农险的保险公司没有补贴政策,不利于调动保险公司的积极性。二是中央财政对农险再保险无任何补贴,使得分保费率苛刻,试点公司很难承受得起,不利于建立风险分担防范机制。三是承办试点的保险公司在政策性农险业务上未能享受到任何税收优惠待遇。(2)法律法规支撑不够。在中国,由于《保险法》与《农业法》均未对农业保险作出规定,法律的缺失给发展政策性农险带来了诸多困难。(3)风险分散机制不完备。

二、对促进农户小额信贷与农业保险协调发展的建议

1.构建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1)健全农村保险法规,加快农村信贷保险机制建设。政府应尽快颁布专门的《农业保险法》,将一些关系国计民生、易受灾害的品种、项目和行业确定为政策性险种,由政府对其提供保费补贴、业务费用和免税支持,并配套营运规则,以便实际操作有章可行。(2)建立财政金融支持机制,调动保险公司承保和农民投保的积极性。一是国家对农业保险进行全额补贴。实行“政府推动+商业保险经营”,统一规定政策性农业保险险种目录,对进入目录保险险种参保的,实行国家财政全额补贴。未进入保险险种目录的,由保险公司市场化动作。二是对银行类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利息收入的营业税等税收减免、政策性金融对农业中长期信贷支持等政策措施。三是发挥涉农龙头企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优先进行信贷支持和政府贷款贴息等。四是提商农户参与的积极性。对投保农民提供保险费补贴,提高农民对农业保险的购买力。同时,加强对农业保险工作的正面宣传,积极培育广大农户的投保、参保意识。

2.保险公司要开发多种保险种类。我们可借鉴欧盟的做法,开发多种保险业务,增加种植业、经济作物、牧渔业、农房、农资等险种转移农业保险的风险:一是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产品体系。在农业保险产品设计上,把番茄、葡萄、牛、羊等养殖及林果业等纳入农业保险范围,满足农村差异化的保险需求。二是研究实施农村一揽子保险方案。把农机险、农村建房险等逐步纳入以险养险范畴,提高保险公司可持续营运能力。三是适当降低免赔额度。实行服务承诺制,使条款通俗化,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惠及面。

3.强化农业保险风险防范能力。一是成立农业再保险公司。鼓励商业保险公司介入政策性农业互助保险,降低一家承办保险公司所承担的风险。二是政府建立农业保险发展基金。三是鼓励建立多种形式的农业共保组织。

参考文献:

[1] 李晓东,费玉娥.新疆农户小额信贷与小额保险协调发展探析[J].金融发展评论,2010,(5).

[2] 曹艳.小额信贷对中国农业发展的作用[J].新财经,2011,(4).

政策性农业保险论文篇8

农业经济是我国经济的基础和根本,而政策性农业保险是保障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所以政策性农业保险对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相对于我国农业经济现代化的突飞猛进,与其相应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却发展缓慢还处于初步阶段,并且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其主要问题如下:

1.政府扶持力度不足。目前我国政府对于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引导和扶持工作并不积极。政策性农业保险的重要性,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目标,政策性农业保险实施方式这些问题都在等待着我国政府去认识和明确。也正是基于这样的一种现状,地方政府并没有把政策性农业保险正规化,政府化。更有一些地方政府把政策性农业保险当成一种手段用以增加当地的财政收入。一旦遇到农灾各级地方政府就推卸责任,又得不到相应的中央资助,使得仅存的可行性也不存在了。这使得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落实贯彻举步维艰。我国目前的政策性农业保险现状是政策性和商业性并存,一直以商业保险为主政府津贴补助为辅的模式存在。如此一来,政策性农业保险就失去了自主性,公益性。而没有一个明确的实施方式也将导致农民没有办法真正的理解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作用。这也成为了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困难的一大原因。

2.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支持。无论是农业基础的发展中国家还是工业基础的发达国家,保险制度的存在与发生应有的作用都需要一个前提———法律制度上的保障。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具有很强的法律依赖性,而目前在我国还没有一套正式的法律、法规对政策性保险业务予以足够的扶持。自2009年10月1日起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中,涉及农业保险的也仅有一条,即“国家支持发展为农业生产服务的保险事业。农业保险由法律、行政法规另行规定”。可是以上条文却并没有正真得到落实和施行,使得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一直处于没有保障尴尬处境,严重的制约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平稳发展。

3.农业生产者对于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认知不足。在我国普遍的农业生产地区中尚存在着较为浓厚的小农意识和自己自足的思想。特别的农业经济不发达地区,农业生产者连其最基本的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就更不要提及农业保险认识了。自古以来,各个地方出现的旱灾洪灾对农民造成较大影响的情况,政府都会出面来解决灾情。这就使得农业生产者形成一种惯性的思想,一旦有困难就去需求政府的资助,而自身的避险意识就十分的薄弱。其次,由于政府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宣传和推行不积极,加上农民的自身的局限性,很大一部分农业生产者即分不清什么是政策性农业保险也对保险的信任程度很低,也就更谈不上去购买了。种种原因也就到制约了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以及农业经济的发展。

二、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建议

1.推动政策性农业保险全面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本身是非商业性的,这种性质也就决定了其需要国家花费大量的财力和政策性保障才能得到落实和推行。现阶段我国政府对于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认识还不彻底,仅仅从财政上提供一些保障还仅仅不够,必须要在认识上得到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发展现代化农业、保障农产品供给、不断提高农民收入等都具有战略性地位,这不仅仅是地方政府的工作要求,也更是中央国家政府的工作重心。这就说明了贯彻落实政策性农业保险刻不容缓,需要中央政府制定贯彻落实方针,地方政府积极努力配合。地方政府要积极承担各项的财政支出,必须保障农民的保险落实。其次,中央政府要根据地方上反映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制度要求,针对不同的农业特征制定不同的落实方法。争取极大地提高农业生产者对于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积极性同,构建一种市场的极致来提高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效率。从而推动全国范围内的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实施与健康发展,发挥其保障我国农业经济稳步发展的作用。

2.加快农业保险立法进程。政策性农业保险作为一种政策性的方针,无论是农业基础的发展中国家还是工业基础的发达国家都必须得到政府在法律上认可和保证。如美国的《联邦农作物保险法》、日本的《农业灾害补偿法》等,都在农业保险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中国农业保险法始终处于缺位状态,这严重制约了农业保险的健康发展。原本计划在2007年底出台的《农业保险条例》也由于种种原因暂时搁置。文章作者希望各级政府可以积极的落实相对应的政策法规。强化政策性农业保险对于农业经济的保障作用,明确规定农业保险的目标、保障范围、保障水平、组织机构与运行方式、政府的职能作用、农民的参与方式、保险双方权利义务、管理费和保险费分担原则、异常灾害条件下超过总准备金积累、赔款和处理方式、税收规定、各有关部门的配合、资金运用等内容,为其在法律上提供积极地保护和强制的实施力,这样才能发挥政策性农业保险保障农业经济保护农业生产者利益的根本作用。

3.加强对农业生产者的宣传教育。千百年来,农业都是支撑我国经济基础的重要根基,农民又是农业经济根基。但是,我国绝大多数的农业生产者依然保持者落后的小农意识。政策性农业保险一时还不被农民接受。根本上要加强对于农业生产者的基础教育,提高文化水平和自主的避险意识。实际中要选择农业生产可以接受的宣传方法和教育手段,不能官方的宣传。应该通过农民通俗易懂,实际有效的多种渠道和方式来大力宣传。以基层农村干部为带头,实验性的选择政策性农业保险,让农民可以切实体会到保险的保障作用。

上一篇:社会科学方法论论文范文 下一篇:个人与社会关系论文范文